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由于众生因缘成熟,感得世尊来人间示现而有的肉身,这就是如来的生身。而如来的应化身为众生宣说三乘菩提四十九年,如果众生有智慧,在佛世时应该以至诚心、精进心、殷勤心,来供养如来生身,因为供养世尊的应化身有很大的福德。三者,所谓的如来灭身就是如来般涅槃后所遗留下来的舍利。如果菩萨有机会得到佛的舍利,应该要起塔供养;因为供养如来的舍利真的很难得,所以供养佛 admin

2020-02-19

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德,能够在十方世界来去自在,无有障碍,任运度化无量众生,永无尽期;而且具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十种称号。 佛地的圆满报身,则是为了成熟地上菩萨而出现的他受用身,圆满报身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经常在色究竟 admin

2020-02-19

所谓的“法宝”,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法宝有三个层次: 第一法宝,指的仍是一切众生都有、与佛无差无别、自性本来清净、无生无灭的如来藏,又称为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 第二法宝,则是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戒定慧诸妙功德。因为修学这些法,就可以证得第一法宝清净法身,所以才被称为第二法宝。 第三法宝才是指诸佛菩萨所开 admin

2020-02-19

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说,僧宝也有三个层次: 第一种是第一义僧,指的还是一切有情的如来藏,如来藏祂无形无色,不可睹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也无能烧害,不可思议,唯证乃知;祂才是一切众生最好的福田,祂从来无受无取,具有无量诸功德法,常不变易,所以名为第一义僧。 第二种僧宝,指的是已经实际证果的圣僧,包括所谓初果须陀洹,乃至四果 admin

2020-02-19

】 从经典的开示可以告诉我们两个重点:第一点,能说法的人,不一定现出家相,如同上面经文所说;第二点,这位在家人至少是位明心的菩萨,不一定要示现出家相,他有道共戒,所以不受声闻别解脱戒、羯磨以及布萨限制,自身有圣法圣果可得,以所证的智慧来帮助众生未来可以明心见性。综合上面结果可知,佛门所尊重的,是他有没有真正的法可得,是他有没有真正的证量可得;如 admin

2020-02-19

那为什么佛、法、僧要被称作珍宝呢?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说到我们要报四种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佛、法、僧三宝到底对我们有什么恩德,使得我们要感恩他们,要信仰他们? 佛在经中说到,有长者问佛:【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admin

2020-02-19

另外在阿含诸经中,佛陀处处说众生是色、受、想、行、识五法蕴集而成的有情;五蕴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其中识蕴是因为根、尘和合才出现的;识蕴是被生的法,有生之法必有灭,不说每天夜晚睡着时,识蕴六识全都不现前,等到这一期命终舍寿再受生时,这一世的识蕴六识也将不再现起了,所以这一世的识蕴六识并不是从前世来的,也不会再出现到下一世去;如此缘生无自性的法,正是 admin

2020-02-18

由于将佛教定位为人间佛教,所以除了上述将佛教朝学术化、知识化发展之外,更多的是在世间之世俗法上用心,譬如专门在推广世间的各种救济众生之慈善事业,以及资源回收、环境保护、医疗服务,建构世界上最多、最大、最庄严之寺院,参与各种或与外教的交流活动,热衷于蒐集各种艺术文物、珍奇古玩,乃至以在世俗我所法上之不起贪瞋……等心行作为佛菩提道之实证,如 admin

2020-02-18

所谓见一处住地烦恼即是我见,谓一切凡夫众生误计色身为我,或误计能知能觉的灵知心为常住不坏我,或误计受、想、行为我等等;由于我见不断故,导致有情轮回生死,在三界生死海中流转,头出头没,受尽一切苦楚不得出离,而与三界二十五有诸有情众生互为眷属。佛陀以大慈悯故,示现受生于人间,八相成道而度众生,为令众生解脱生死苦恼,于是有三藏十二部经之先后开演。为了让众 admin

2020-02-18

正觉总持咒略释(连载2)----张正圜老师第二篇五阴十八界概说第一章五阴总说五阴的阴是遮盖的意思,是说有五种法能遮盖众生发起解脱的智慧光明,使众生无法出离生死;五阴又名五蕴,蕴是聚集的意思,五蕴是说这五种法都是由众法聚集而成的假合之法;这五种法就是色、受、想、行、识。以下举述世尊在《中阿含经》中的开示作为说明:诸贤!若内眼处坏者,外色便不为光明所照,则 admin

2020-02-18

这也是说,众生的种种行经常会与苦受相应,所以时常有痛苦的行阴存在著,难得有快乐的行阴持续存在;而且,即使有快乐乐受的行阴能一直存在而不中断,也仍然是在识种刹那流注的变异境界中,终究无法常住不变,不是涅槃寂灭之乐,仍然是行阴的无常之苦,所以说诸行是苦。又为什么说诸行无我呢?这是说,有色众生的身口意行都要由色阴与识阴六识来共同成就,或至少是由独头意识与 admin

2020-02-18

众生的五阴之所以会被称为五盛阴,就是因为我见的烦恼尚未断除,故有五阴炽盛之苦;而依我见烦恼的未断或多分断与少分断,五盛阴又有具足与不具足等差别,例如若是执取色阴为我的邪见已断,但是执取其余四阴为我的邪见未断,他就是拥有色阴而具足四盛阴的人,但不是具足五盛阴的人;海峡两岸的佛门中,多有坚持离念灵知心为常住者,就是这一类人。如果已经断了色阴我见及识阴我 admin

2020-02-18

马鸣菩萨写《大乘起信论》最主要的目的是:为显如来根本实义,令诸众生生正解故。(《大乘起信论》卷1)而这个根本实义,就是一切法的根本因,心真如的相应与转依,开显真如心的无量功德。因此谈到修止,就是要能找到第八识如来藏,找到祂以后,由真如心的体大,亲证到一切法真如在染、在净,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而由真如心的相大,亲证到如来藏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 admin

2020-02-18

所以能够出生五蕴世间的心,绝对不是五蕴中的法,而是众生都有的如来藏。祂不生不灭、本来自在、本来解脱,因为祂具足了种种功德法;祂本身是人无我,法无我的真如法性。所以佛陀在经中就说这个心好像工画师一样,能够画出世间,也就是能够如实的按照业种,来出生三界六道有情的五蕴世间。而三界六道有情的五蕴世间,能够被如来藏所出生;一切山河大地就是由有情的如来藏,所含 admin

2020-02-18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zhuó);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决定说、表真僧 admin

2020-02-18

众生类,未能辩知。所以者何?众生长夜异见、异忍、异求、异欲故。仙尼白佛言:世尊!我于世尊所,心得净信。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即于此座,慧眼清净。佛告仙尼:今当为汝随所乐说。佛告仙尼:色是常耶?为无常耶?答言:无常。世尊复问:仙尼!若无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复问仙尼: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 admin

2020-02-18

如果能够于此六法观察忍,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对于这六个内入法,详加观行,得到了智慧而能安忍,名为信行这就叫作对于六法有了真实的信的这个行为;这样的人超升离生,意思是说:如果对于这样的六法有了信行,未来就可离凡夫地,这是超升于一般的众生、异生凡夫,他离开了凡夫的智慧;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如果还没有证得初果的人,乃至到自己还没有命终之前, admin

2020-02-18

有漏性的有为法,例如众生贪著财色名食睡,或者贪著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法,这是有漏的有为法;又例如众生的我见、我执等等的烦恼,这也是有漏性的有为法。众生的我见以及我执这些烦恼,会因此而引生对自我的执著,这样会在每一世死了以后又重新去投胎,然后就又会继续去执著五阴十八界的自我;乃至造作了无量无边有漏性的善恶业,不论是在人间享福、天上享福,或者下堕三恶道轮回 admin

2020-02-18

佛地真如心体者,因地本即存在,即是众生同等皆有之阿赖耶识心体也。[8]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金刚经》,再浓缩为《心经》。[3]《心经》为大般若经的精华所在,讲的是般若的总相智、别相智及真心如来藏之体性。这一个真心,或者说本心,是每一个众生都有的;不仅有,而且每天都要依赖他,每一刻也都离不开他,但却始终不知道他、不认识他。[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指的 admin

2020-02-18

如来藏本来自有,性如金刚,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亦即禅宗参禅证悟的标的。三乘菩提皆以如来藏为核心而演述。他是法界实相,是佛法的根基,是众生成佛的基础,一切修行皆离不开如来藏。若否定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若无常住心持种,就会使得因果律成为虚妄说。中文名如来藏外文名तथागतगर्भ;Tathāgatagarbha又名阿赖耶识丶真如丶异熟识丶无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