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顺便说明一个与念佛求生净土有关的知见:就是当众生发愿要求生净土,并且在念佛法门上面开始实行了,那么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就会增大一分。增大一分要作什么呢?就是为你出生一朵莲花,而那一朵莲花的出生以及那个七宝池的扩大,并不是阿弥陀佛一个人所成就的,而是由祂以及那位发愿要往生之众生的如来藏来共同成就。所以一个人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心志不变并且也在念佛了, admin

2020-02-20

其实大多数的久学菩萨,都是像这个样子作的,在过去世修了很多福德,所以在这一世很容易赚到钱,但是他在赚到一部分以后,觉得已经够这一世来使用了,所以就不再花时间去赚钱;这就是把福德寄存着不用,当寿命终了时,把其余的福德又带到下一世去;这样菩萨所累积的福德以及威德才会越来越大,才能够在经过三大无量数劫之后,成为福德以及智慧都具足圆满的两足尊啊!从另外一方 admin

2020-02-20

菩萨们在发起了殊胜的大愿,受持戒法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勤加守护这个戒法;菩萨对于所有的戒相中,不论是轻戒或是重戒,因为都是如来世尊所制的戒,也因为对于我们都有殊胜的利益,因此都要生起尊重与守护之心,而不敢轻易毁犯,不要让烦恼染污与影响自己的心,要常常保持在不犯众生的清净作意之中;其中摄护诸根与远离恶法,对于持戒者来说,是很重要与基本的方法,因此我们今 admin

2020-02-20

在这次节目单元,我们要来探讨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一段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尸波罗蜜时,所受众苦谁能说之?有人若受小小戒已,少欲知足,不能怜愍诸苦众生,当知是人不能具足尸波罗蜜。若能修忍三昧智慧,勤行精进,乐于多闻,当知是人则能增长尸波罗蜜,庄严菩提,证菩提果。(《优婆塞戒经》卷6)首先,我们要了解在菩萨的六度法门中,前后度是有密切的关联。譬如 admin

2020-02-20

是戒是波罗蜜者,如昔菩萨受瞿陀身时,为诸虫兽及诸蚁子之所唼食,身不倾动不生恶心;亦如仙人为众生故,十二年中青雀处顶、不起不动。非戒非波罗蜜者,如世俗施。】(《优婆塞戒经》卷六)这里面把持戒与波罗蜜的关系分为四种,让我们能够判断自己在持戒的所在位置,因此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探讨这四种关系之前,我们需要先说明波罗蜜的意思,方便大家来了解这段经文的 admin

2020-02-20

譬如众生肉以及五辛;五辛就是葱、蒜、韭、薤、兴渠,包括青葱、珠葱、大蒜、韭菜,蕗荞、洋葱等等。蕗荞又叫作荞头,或称为小蒜。这些虽然是植物性的食物,但是吃过之后,全身散发出来的味道,会使得身边的人受不了。《楞严经》卷8佛开示说:想要求证佛菩提或修证禅定,不能吃五辛。五辛如果熟食会使人增长淫欲,如果生吃会使人增长瞋恚;吃五辛会使得善神远离,饿鬼接近,福 admin

2020-02-20

菩萨布施时,不会欺骗诳惑众生。譬如菩萨事先已答应众生,要布施一万元。可是后来后悔了,用很少的钱,如一千元、两千元来布施,乃至连一文钱都不想布施,将众生打发回去,那就是欺骗诳惑众生,不是菩萨应有的行为。又譬如菩萨答应布施白米一千斤,里面却参杂了碎米,或者混杂了价格便宜的低劣米,或者偷斤减两等等,这都是不对的,这样的布施,会让众生对菩萨、对佛教,起了负 admin

2020-02-20

菩萨修行的法门当中,以四摄六度来看,布施这个法,无论在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或者修学能度过生死到彼岸的法门,都是最先要去实践布施这件事。次法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三论内容,诸佛说法度众,也是先从布施来开始教导弟子。《大智度论》中说:一切诸佛说法时,檀波罗蜜为初门。如经中说:佛常初为众生说布施,说持戒,说生天,说五欲味。先说世间苦恼、道德利益,后为说 admin

2020-02-20

可是佛不是全能,因为佛如果全能,祂应该弹指一下,所有众生皆应该要成佛。既然都说菩萨由大悲心生,那佛也应该慈悲我们这些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姊妹的这些有情啊!祂为什么要我们这么辛苦的修学佛法,乃至看到我们堕落于三恶道,而没有办法立刻加以拯济呢?因为真正的修行还是必须要自力、他力两种力,佛只能帮助我们指示出来正确的法门、正确的修行方法,只有在我们起心意乐 admin

2020-02-20

所谓的福德,就是多生多劫以来,努力为众生无怨无悔的付出所培植的福德,以及护持正法、摧邪显正等所培植的福德等等。于上面所说的三资粮具足圆满以后,未来就有因缘遇到真善知识,而于座下修学参禅的正知见,真善知识也会观察这位佛弟子是否为菩萨种性人,如果是的话,就为他开示参禅的正知见,让他去参禅,待这位菩萨具足了前面所说的三资粮,以及有了正确的参禅知见的条件下 admin

2020-02-20

而是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有成佛之性。只要透过修学去除染污烦恼生起实相智慧,将来福德与智慧圆满具足了就能成佛!所以对佛弟子来说,学佛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成就佛菩提,也就是佛的无上正等正觉。因此发菩提心就正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当中所说的【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论》卷41)这个菩提 admin

2020-02-20

所以从实证解脱果的修行人来看,一般人对死亡的担心真的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懂了佛法的道理之后,就知道原来众生本来都是在轮转生死的,如果还没办法净除烦恼,那么一定作不到不受后有,就一定会再去受生的,那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般人对死亡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佛陀在《阿含经》中有多处都开示说:得佛、法、僧、戒等,四不坏信的圣弟子,因为能够 admin

2020-02-20

 所以助念的法就是从这部经典来广说的,当一切众生要临命终的时候,只要他能够听到一句大乘经典的偈子,或是一段话,这样他都可以不会再堕入恶道。那如果他能够听闻到一尊佛的名号,或是一个菩萨的名号;这样的话,孝顺子女这样作,他就能够解脱,他的恶业不会受到一定要马上要到恶道去受苦。虽然将来的恶业可能还有残余的业种种,但总算是不到三恶道,至少还能够得到人身 admin

2020-02-20

 我们知道,法界的事实是众生有八个识,就是前六识以及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只有第八识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才是法界的实相心。但是,有情众生的五阴乃是八识心王和合运作而产生出来的,并不是所谓的三魂七魄等等,乃至死了以后三魂会分散到三个地方这一类的说法,其实都是错误的说法,都不符合法界的事实。一般来说,一般的普通人如果在他舍报死了以后,在这个时候他 admin

2020-02-20

在中国最早是有人焚烧所谓的符箓咒文,让鬼神得到利益;接着,就有人想到可以焚烧往生咒给鬼道众生或者神祇,也让他们可以得到利益。因此,也有的说法是说,这个纸钱的由来是由于中国发明了制纸的方法以后的事情,后来就演变成为多样化的纸钱、种种各类各形的不同的纸钱,例如说有的金纸----天公金、寿金、刈金、福金,或者银纸----大银、小银,乃至有所谓的库钱、甲马、更衣( admin

2020-02-20

它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常会因为无明所罩,不知慎修身口意行,因而造作了种种未来世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当临命终时,这恶报的业风吹起,落入中阴阶段,依着原有的贪欲执着,就会对未来世的父母生起颠倒想,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入胎,犹如睡着了一样;那等到醒来的时候,哇哇落地,已经堕在畜生道中,纵使说它曾经有愿想要求生诸佛净土,还是难以成办。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 admin

2020-02-20

可是呢,唯除说这个菩萨因为他要救度众生,他要成就究竟的佛果,所以他还会留惑润生,有能力可以出离生死,但是为了要成就究竟的佛果,所以他会留惑润生继续在三界当中去修学。第三点说念佛可以具足戒定慧的这三无漏学。首先来讲这个戒学:一般人受戒的时候通常都是有戒相,譬如说受戒的时候向你说有十重戒----不可以杀生啊、不可以邪淫啊、不可以偷盗啊、不可以妄语啊、不可以 admin

2020-02-20

因为我们悲心特重的释迦世尊所发的大愿,是不弃舍种种贪瞋痴,以及造作五逆恶业的众生,而发愿要在五浊恶世成佛,广度无量众生;也愿意为此堪忍世界的众生,承受种种的痛苦与悲难;同时祂的大悲愿,也成为十方世界诸菩萨的典范。亦如在《佛说阿弥陀经》卷1中的开示,诸佛皆赞叹释迦世尊说:“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admin

2020-02-20

不过有些许事,建议大德您: (1)大德摧邪显正之辨正,引起法师、居士及其信徒之反感,对大德瞋恨、轻视、排斥、辱骂…之种子,全种在此等众生八识田中。未来世,大德又遇到这些众生,因缘和合,八识田中种子起现行,对大德弘扬正法之举,势必造成障碍,若今世小怨,来世难说不成大怨,则大德仇人满天下矣…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喔! (2)建议大德,放下万缘 admin

2020-02-20

 所以典故当中,我们可以了解佛陀非常善于说法,也了知众生无量往世的业缘来由。佛陀举这样的典故,在告诫弟子们:第一点,说众生的邪见是无量无边,如果没有去依止真善知识来修学正知见,这样的恶见习性法种,会一直执藏在各自的如来藏识中,每一世遇缘识种流注现行,往世邪见又会再现前;而性好相诤这样的恶习性也会现前,来继续坚执自己的邪见,而不愿意寻觅依止真正大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