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百五十元的书是《如何解脱人生的种种痛苦?》“苦海还愿人”编著,维摩诘居士弘法会印行,而且还标明“非卖品第一集”;既然非卖品,为何一本要一百五十元?这就是他暗藏玄机的地方;他在书后标明一次最少要汇款十本以上,如果有业障、婴灵缠身要作印书送人之功德的,则百本、千本、几千本都不弃;如自己送不出去就由他们替你赠送,你只要寄钱来就 | admin 2019-05-01 |
![]() |
同行的人觉得奇怪,便问奘师为何不忧反笑?奘师答说:“人生之所贵者,只此生命,生命既在,其他还有什么可忧的呢?我家乡风俗,谓‘天地之大宝曰生,生之既在,则宝不亡。’小小衣资,又何足忧哉!”【5.1.2众来供养】=>《慈恩》翌日奘师一行来到砾迦国东境,至一大城,城西有一大片庵罗果林,林中有一位一百七十多岁的婆罗门,可是看起来却好似三十多 | admin 2019-04-29 |
![]() |
当今佛门之中的状况,等一下再来说明,先从一般的世间法来看看,到底我们生活的状况是怎么一回事儿?我们从小以来,一直在各种不同的教育阶段中被教导说,“要肯定自我、展现自我、发掘自我、扮演自我”,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啊!问题是:“什么是自我?”自我假如是一成不变,这个时候再来谈肯定啊、展现啊等种种情况,这才有进一步的意义啊!然而,自我是 | admin 2019-04-24 |
![]() |
所谓的色阴,乃是这个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也是借着四大以及父精母血等缘而成;既然是因缘所生法,它不是真实法,未来一定会坏灭,所以有生必有死,没有人生而不死的。又这个色身是由不净的大地所长养,是污秽不净的,既然是污秽不净,色身当然没有一处是清净的,犹如活动厕所一样。可是众生没有智慧,不知色身虚幻,所以非常宝爱这个色身,尽在这个色身表面作 | admin 2019-04-24 |
![]() |
如果学人不努力将心意调顺柔软;则发脾气的机会依旧是存在;嗔恨心依然是强烈;责骂受不了;痛痒受不了;人家善意的责备;或无礼的辱骂;皆承受不了;是心意未善调柔;内持强硬的观点态度;即叫我执;严重的执著彼境是我所;身体是我有;即身心世界是我所有;调柔后的心态,有如是能力:能承认错误;具足惭愧为其一;能接纳批评;及自我批评为其二;能善于取舍建议;不定死所持 | admin 2019-04-01 |
![]() |
二十九岁那一年,一个月圆的晚上,世尊毅然舍弃了王位,悄然离开妻子和家庭,偷偷带着侍从车匿,骑上白马离开了王宫,出家作沙门,去追寻人生的真正解脱之道。祂首先来到了苦行林,拜访修苦行的婆罗门,学习修苦行的方法;再南下摩竭陀国,拜访阿罗蓝仙人和郁陀仙人,学习禅定;经过六年苦行,形体瘦弱,才体悟到修苦行并不是解脱之道,于是放弃了苦行,前往伽耶山附近的尼连禅 | 三摩地 2019-03-06 |
![]() |
” 另外,小乘经典《阿含经》中也明说“三乘”、“大乘”、“如来藏”等,如《增壹阿含经》卷1〈1序品〉: 「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无差别佛经微妙极甚深能除结使如流河然此增一最在上能净二眠除三垢其有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正使今身不尽结後生便得高才智若有书写经卷者缯彩花盖持供养此福无量不可计以此法宝难遇故说此语 | admin 2019-02-14 |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5月初版首刷)发愿未来生子成就佛道 摩耶夫人在往世时名为鹿母夫人,鹿母夫人生了五百位太子,他们长大后都请求出家修行;后来他们一位又一位证得辟支佛果,成为独觉;这四百九十九位辟支佛约好了,一同回到皇宫向父母说明:“我们出家的利益如今已经得到了。”这时候四百九十九位比 | admin 2018-12-27 |
![]() |
四》淫欲为道之文),而说为修证即身成佛之法、说为精进修行、说为精进修证佛教禅定;如是依宗喀巴之开示:“每日八时精进而修、整月而修、整年而修、整劫而修”,致令往昔西藏密宗寺院夜夜淫声喧腾,乃至有诸喇嘛令女人生其子女,而大众习以为常。乃至密宗黄教第四灌顶之出家喇嘛与弟子,共诸女人同床行淫杂交(详见宗喀巴著《密宗道次第广论》中所说:九位明妃与上 | admin 2018-12-27 |
![]() |
诚如唐朝著名政治家、诗人王维所说——“人生几多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休”。我在2006年下半年因工作、生活发生重大变故,事业由巅峰陡降低谷,心情灰暗,常呈雾霾天气,自我感叹: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显示孤身一人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挣扎前行的悲凉孤影。遂于当年十月一日,与友人驾车到衡山排解忧闷。在藏经殿得遇广东老乡、恩平籍出家人传 | admin 2018-11-10 |
![]() |
鼓励我们应该学习释迦牟尼佛当年舍弃王宫,离开自己的家人,来修清净梵行的精神,对所有来自世俗家庭的这些系缚都要斩断!一定要下定决心,排除这些障道因缘来学佛!在老师的一番诱导之下,有人为了修道而辞掉工作、离开父母,来到道场精勤修行,并将道场当成是自己真正的家,把在道场里服务,给老师做饭、洗碗、打扫卫生等当成了修行,当成了人生在世的第一要务。因为在这里老 | admin 2018-11-10 |
![]() |
这事有没有很好笑?以上的例子如果双方一直坚持自己【当下】看到是对的,就会是【刚刚当下看到跑车】不同意【刚刚当下看到美女】,那就双方一定会有冲突,实际上只有一件事实发生,只不过这个【会】看到的,所以我们的【当下】是绝对对的吗? 其实人生的过程当中不可能不会没有挫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当对方当下的看法跟自己不同的时候怎么去沟通呢? | admin 2018-08-20 |
![]() |
所以说,在佛教正法中的修行人,大多能够明了人生无常,而且对未来生也已经有了定见以及规划,因此就必定能够坦然而安详地面对死亡的。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学法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原标题:如何坦然安详的死?--死后就没了吗会到哪里去?) | admin 2018-08-16 |
![]() |
我们在看到人生气的时候,常常会有哪一些的原因造成他的生气?会生气,就是因为心里面对这一个境界相起了分别心。一般来说,这个分别心的起行,就是他对这一个境界相是有所著;或者是他本来是非常贪爱这个境界相,或者他对于这件事情他心里有一个目标,认为应该要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种种只要是与他心中所想的相违的,于是他就不高兴了,然后就会生气了。这样的生气,很基本 | admin 2018-08-13 |
![]() |
--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佛陀开示:有的众生生命乃是短命的,有的却是长命的;有的众生生来就是庄严端正,有的众生生命乃是丑陋难看的;有的众生乃是威德势力渺小,而有的众生乃是威德势力很大;有的众生却是生在高贵的族姓之家,有的众生却是出生在贫穷的家族之中;有的人生命乃是生活资粮缺乏,有的人则是非常富裕的生命;有的人天生聪明,但是都是在作奸犯科上面用心 | admin 2018-08-10 |
![]() |
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人生不仅有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从“万里归来,仍是少年”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长期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困顿的都市人,梦想有一天能挣脱房子、孩子、票子的束缚,来一场无忧无虑的心灵之旅。让西藏成为不少“文青”心中的圣地。但去西藏真的能净化心灵吗?原西藏地方政府对农奴实行 | admin 2018-08-10 |
![]() |
所以说,在佛教正法中的修行人,大多能够明了人生无常,而且对未来生也已经有了定见以及规划,因此就必定能够坦然而安详地面对死亡的。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学法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原标题:如何坦然安详的死?--死后就没了吗会到哪里去?) | 三摩地 2018-08-10 |
![]() |
我们又怕顾客吃起来味道不好,就掺香肉精,香肉精也是一种毒品,它在人体内慢慢积累会让人生病。会慢慢地致癌,我不仅在杀害物命,也在间接杀人啊,忏悔! 我为了多赚钱财,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大家看我手上拿着的像车钥匙的按键器,上面有4个键子,A是标准、B是8两、C是7两、D是6两,我们把这个小机器放在手里或者揣在兜里操作电子称,你们根本看不到 | 三摩地 2018-08-09 |
![]() |
世界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人生何处不相逢。胸襟宽大肚量能容的人,明了“大恩与大怨,人我原无两”的道理,环境与他人施与自己的一切恩怨,都能激励启发自己,恩与怨都是成就道业的助缘。相反,心胸褊狭的人,除了求一时之快以外,积累恶缘、阻绝善缘,结果只有逐渐封闭自己未来更多可能的走向。或许,要如故事中那位住持般的胸怀修为,可能不易,然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 | 三摩地 2018-08-09 |
![]() |
我们现在可以了解,那是因为当时郑成功跟清朝之间的战争失利,所以只好转来台湾偏居,他心情的郁闷、沮丧可以了解,所以当时的他见到什么东西都是不好的、都是灰暗的,因为人生无趣。而现在来到台湾旅游的朋友则是心中怀着期待、欢喜,虽然是看同样的景色,就觉得什么都好看、什么都美丽。也就是说我们当下所察觉的境界,它已经加入了意识的思量、判断。这样讲起来,那就更是每 | admin 2018-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