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问:于中阴阶段之亡者助念时所开示之佛法内容深度是否需要考虑?而其考虑之因素是否先需知悉该人生前:1.是否相信有佛?2.是否具正信因果知见及种性?3.是否曾熏习第一义如来藏知见?或再决定开示内容之深浅。答:为亡者开示,应先了解亡者曾造之善恶业,主要目的在于确认何时是助念或开示的适当时候。如果是造恶之人,断气后是从头部先舍报,马上助念或开示都于事无补(若要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甚至于为度有缘之众生,有时无中生有,忽然出生舍利子,使人生起信心,进而修学佛法;但这不是舍利子本身的功德,而是佛的威神力所变现。尚未见道的凡夫,只要世间五欲的烦恼很少,有时也能烧出舍利子,不一定要断我见以上的圣者才能烧出舍利子;所以有些八哥鸟类,被教导念佛数年以后,死后也烧出舍利子;有的人五欲烦恼很少,虽然没有学佛,死后也烧出舍利子;外道修行者,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如何修行对往生西方最有利?在探讨主题之前,我们想先请问菩萨您学佛多久了?是几年?还是几十年呢?您是否还记得当初学佛的动机是什么呢?是觉得人生太苦了,想要离苦得乐所以学佛?还是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学佛?或者是想要探究,生从何来,死从何去而学佛?总之,您一定会说:因缘成熟了所以学佛。的确如您所说的是因缘成熟了,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人生在世。能有几时。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擞身心。拨弃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或问定力未成。念头无主。眨得眼来。千里万里去了。又或惹着一毫世事。便是五日十日。半月一月。摆脱不去。当何䇿以治之。答曰。呜呼。此天下学者之通患也。汝当间断之时。若不痛加鞭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夫人生处。乃金台上品上生也。既觉。悲喜交至。其年遇生日。晨起。秉炉爇香。望观音阁而立。诸眷属方趣前为寿。视之则已化去矣(乐邦文类)。陈媪。钱塘人。从灵芝律师受菩萨戒。专心念佛。日课千拜。经案间迸出舍利。临终。见佛来迎。顾旁人言未竟。寂然而化(佛祖统纪)。袁媪。钱塘人。从灵芝受菩萨戒。即断荤酒。笃修净业。家人皆化之。如是二十年。一日示疾。请圆净律师说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马齿徒长,历经了现实社会的不如意后,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让我警觉到人生的无常,惊慌之余,算命之论便占据了大半个日子:因为我想知道“过去的我、未来的我”。因为想知道,所以便去找答案。由于一次泰国缅甸之旅,结下了学佛出家的因缘,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每到一间寺院参观时,殿内都会画著一幅幅的世尊成道图,其中诞生时的佛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同龄的朋友们在快乐享受人生时,我却孤独地在病魔的掌中挣扎。我发觉:我正在一步一步走著与父亲相同的命运轨迹。一九八五年,在服兵役报到途中,恰好与一位出家法师同车,当时好奇的是:出家师父也要当兵。攀谈中说到:我近年来常常心中无缘由的烦闷,有一直放不下什么东西的感受。这位法师是忏云法师的,就介绍我去找忏公,也就因此皈依了三宝。然而因地利之便,皈依后常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虽认同父亲与佛教,却也仍然继续我的人生大梦。不过,只要有人问我信什么教,我都会毫不迟疑的答‘佛教’!而且很清楚、很笃定这个佛教不是道教,也不是民间信仰。由于父亲的笃信佛法,家中有不少经典及佛法书籍,我有时也会随兴取一本经名相应的来翻阅,虽不是都看得懂,也无心钻研,但经中的一句一字都让我深信不疑,每次读过都隐隐怀著一个想法:“将来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开悟只是刚进入内门修学,离成佛还很遥远,只是看到还有更多的人没有开悟,活在人生的苦海里,不得解脱。尤其看到一些出家人虽然很精进,却走错门,实感万分的不忍,因此发愿要来帮助他们。但是,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算老几?因此下定决心要更加精进。以往认为第二关见性可以慢慢来,现在迫切的觉得:看到导师这样的辛苦,想帮导师一点儿忙,也得是块能用的料子。尤其经过这次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高三那年,父亲在工地,二次险些因高压电而丧生,所幸因持诵弥陀圣号,及观世音菩萨护念,而幸免于难;初次赶到出事现场,目睹其同事被电击而烧成黑白色的焦炭,心生恐惧;想想人生无常:“如果躺在这儿的,换成是我,那今生致力于世间法的追求,究有何用?”心中发起想出家修行的志愿。直到考上大学,大一升大二的暑假,知道南部有短期出家,很高兴的偷偷跑去出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颇感于宇宙人生茫然无所知,“仰天地之悠悠”,不免怆然。彼时也,尚未学佛,已有“无常、苦、空,一切作不得主”之觉受。每诵陶渊明“纵身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句,玩味再三,不知所以。何谓大化?大化之由?如何以不忧?如何以不惧?始终困惑,不得其解。读《论语》,仲尼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于我心有戚戚焉。及接触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时陈阿姨送了二本佛书,要母亲转我阅读;读后方领悟过往心灵苦闷,实乃佛言之人生八苦,学佛之心油然生起,想求解脱痛苦烦恼之道,立愿随母亲终身茹素。考后放榜,高级中学落榜,失望之余,在重考或专科学校之间犹豫不决。父亲说:“若读专校,政府会补助学杂费,无须担心。”后来进了专科学校,选科系之际,因想多学习英文,拟读观光科;但陈阿姨说:“观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来在电视上看到常照法师在讲因果的原理,才知道原来人生下来是有因果的,心里好欢喜,心想这可能是我要的法;接著只要有他在北部办八关斋戒,我都会去参加;每次看到佛菩萨的像,就会哭,尤其是在唱忏悔偈的时候,更是痛哭流涕!他还会开示一些现世报的因果报应的实例,对于初机的学佛者有很大的帮助。安住将近两年的时间,怎么好像没有更殊胜的法义,也没有听过明心见性的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偶而也思惟起宇宙人生,明代一首警世诗:“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无始时来流转六道,头出头没、忽男忽女,贪瞋痴疑。一期生命终了,如来藏很快就会再变现一个五蕴身来,戏码又重复上演,生死、死生。感觉这人事物都这么虚幻,富贵荣华、五更春梦,转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那时我一想到上次禅三因用功不够,福德因缘不具足,自觉罪障深重,故无法破参时,就眼泪直流;又想到世尊佛法之威德力,及导师菩萨的智慧如海,救了我一家──因我有个儿子,小时候就非常顽皮叛逆,有时气得让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记得一九八一年左右,在土城承天禅寺,有天清晨上广下钦老和尚就在广场出入的楼梯口,坐在藤椅上,对我家师姊开示,他老人家指著我那个儿子说:&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是经常地反问自己:我这一生究竟为何而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定位在哪儿?而“我”,这个“我”到底是谁?生命的疑惑一直盘旋不去。〔编案:此篇文中之“……”,乃是原文即已使用“……”等符号,以下皆同。〕及至婚后,我虽于家庭及工作上,不失用心尽份地去做,然内心深处,总有一股强烈的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十三篇:段凡中见道报告从小至今,生活一向单纯,接触的人很少;结婚后,接触了一些人、事、物,觉得人生好辛苦,开始思索著“人生”这一遭的价值是什么?为何要一直一直的轮回呢?非常希望能停止轮回,终止种种苦痛。二○○一年初左右,家里同修邹贵监的兄长邹贵海告诉我一些佛法知见,并提到一个从没听过的名词:“阿赖耶。”当时泪流满面,很想、很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熏习的过程中,既没有什么次第,也无正确的知见,也没有人开引指导,加上当时年轻,对人生的苦、空及无常,没有什么深刻地体认,虽然自得其乐,但于自身的智慧却著实没有任何增长利益。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却有一个朦朦胧胧的体悟,虽然有些不完整、不具体,但仍然依稀记得:“人来到这个地球,一切都有其因缘,与前世所造的善恶有关。周遭的人事物,也与所造的一切相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现实生活里,人生变成黑白的,有乐趣的事变无趣了,家人变不重要了,倒完垃圾回来,家里怎么还有一大包;一路下来,真的苦了同修。我们当时刚刚创业,事业刚开始,我无心工作,经济的压力全落在他身上,我表相上什么事都不想做,其实心里忙得不得了,时时刻刻挂著这分不清楚的五蕴十八界。慢慢地,从粗至细,做事时认真做,认真感觉,真的在行住坐卧中可以现观出界限及法升起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母亲说我买房子比买衣服还快,她不了解这只是我体验戏梦人生的方式之一。之后卖了房子,又学做期货、股票及各种投资,是学了不少世间智,钱也赔掉了;只为训练八风吹不动的定力,曾一边、一边听到四百万一夕之间烟飞消失,那才真叫做“云流水散去,寂然天地空”,深深觉得钱财真的是身外物!什么是我最恐惧的,我更要去分析、面对、战胜;什么是我最不能抗拒的,也要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