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时候正觉的菩萨们就可以发挥菩萨的精神,受持菩萨戒,谨慎自己的身口意行,发挥同胞物与、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好好地修为,期望祈愿一切有情能够都得到安乐,重回人生的正轨。好,最后一个字是“乐”。乐就是安乐、欢乐、快乐、喜乐、乐观、乐趣,也就是让人欢喜快乐。新冠肺炎自从爆发以来一路延烧,除了台湾受到影响之外,世界各国几乎也都很难幸免。受影 三摩地

2020-04-12

”就像有人看见车祸血肉模糊以后,回到家吃不下饭一样,所以他“断食而还”,心里面想:“呜呼苦哉!”“呜呼”就是非常地感叹,就讲说:“啊,真的是太苦了!”对呀,在人间修“远离行”怎么能不苦?如果住在王宫里面享受,当然不苦;但是在人间修远离行,然后又看见人兽的死尸,当然觉得人生是苦,马上联想到自己。& admin

2020-03-19

只如今,明心了,佛法大意、祖师西来意、曹源一滴水等等,从此不再是虚无缥缈,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实,般若诸经可以不用再猜、猜、猜,不用再想像;成佛之道,导师已为我们铺陈,在正觉,所有外面道场认为不可能实证的中观般若,在这里都能实证! 壹、学佛因缘及过程 记得大约在五专二年级时,有一位林同学,大概认为弟子属于和善之人,便向弟子介绍生命的一些概况,比 admin

2020-03-03

又譬如有人生了重病时,一定要很多种药和合起来才能够治好他,如果少了一种就无法治好他,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病很重,单一的一味药无法治好他,必须具足所有他所需要的药材才能够治好他。一切众生也是同样的道理,娑婆世界的众生具诸恶行,所以要施设种种的戒才能治好执著愚痴的病;如果少了一个戒,众生的生死病就无法治好,就不能证得解脱果、乃至佛菩提果。所以佛说:【如人 admin

2020-02-21

地狱是正果,余果就是余报,要轮转于饿鬼、畜生、人中,在这三个地方再受余报,所以有人生在边地非洲的穷苦处,连三餐都不容易满足,何况能听闻佛法呢?甚至于出生时就盲聋瘖哑,或者遇到战乱、横祸而盲聋瘖哑,这都是受余果的,受余报的最轻微事件,是处处可见的。譬如说,如果你对他说真的可以开悟,或者说真的可以眼见佛性,但是他始终是听不进去的,这表示他还在轻微的余报 admin

2020-02-21

也许父母的那颗殷殷护佑之心终于松了口气吧,我在他们一路小心注视下,也终于没改了那单纯而憨直的性情,如今却也安然地生活着,也许在父母心中我是多么侥幸,但在自己的心里,却是一份笃定!深信佛法的我很清楚,人生际遇,无非因缘果报,今生善良是过去生习气的延续,那过去生就不会与人结怨太多,今生就不用担心常被人欺负。带着这份领悟去观察周遭的一切,就发现许多有趣的 admin

2020-02-21

像外表几乎无法分辨的同卵双胞胎兄弟,他们生长环境亦复完全相同,可是个性、喜好乃至人生际遇却完全不同;另外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偶然遇到一位陌生人,却觉得很眼熟,甚至觉得很亲切。这些世俗上或连科学上都无法解释的奇怪现象,在佛法上都能得到解答,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心,从无始劫来就帮我们储存每生每世所造作无数善恶业的种子,这些种子当中有 admin

2020-02-21

后来这个优多罗慢慢长大以后,因为父亲往生,让优多罗开始思维一些问题,开始思维一些人生的问题、生命的问题,优多罗就想着:从父亲以来,一直以贩卖经商维生,所以成就富有的产业,但是这样子庸庸碌碌的忙碌一生,一旦生死无常到来,一样是万般带不去,这还不是徒劳一生呢!那这样子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优多罗他并不想象父亲一样,就这样子的经商过一生。但是优多罗反倒是对 admin

2020-02-21

有人说这些人生百态差异是轮流着当的,今生健康的来生就多病,今生贫苦的来生就富裕,全凭上帝来安排。但是受苦、受乐既然是轮流着来,那未来生的际遇,就与今生行善或造恶全然无关,修道与行善就全无必要,那要如何建立道德与价值观呢?况且人既然可以从今生去到未来生,现在的今生就成为未来的过去生了,就不能说没有过去生。既然有过去生,当然现在的今生也一定是从过去世来 admin

2020-02-21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要跟大家谈这个最主要是因为,有许多人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面都会起一个疑问: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念佛一声罪灭河沙,那是不是代表着,念佛我只要念个一声,然后我把所有的罪业消除了,那是不是就代表了,我们今生所作的这些修行都已经成办了,并且这一生所有的罪业都消灭了呢?乃至于我们就因此而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呢?正因为有这些质疑,所以我们觉得 admin

2020-02-21

了生脱死是要找出源头,也就是要现观人究竟从哪里生出来的,而不是说我上辈子是哪一户人家的父母、姓谁名谁,然后下辈子又是哪一户人家的小孩、姓谁名谁,了生脱死不是指这些事相上的事,而是要现观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所以亲证如来藏才能了生脱死。同样的道理,一切诸法是从哪里来的?一切诸法从八识心王来,只要八识心王具足了,就能出生一切诸法。譬如,若非八识心王,想 admin

2020-02-21

所以说,在佛教正法中的修行人,大多能够明了人生无常,而且对未来生也已经有了定见以及规划,因此就必定能够坦然而安详地面对死亡的。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学法无碍,福慧增长,早证菩提!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修行者如何坦然面对死亡?>陆正元老师 admin

2020-02-21

对啊!假如不贪着五欲,你要叫世间人怎么生活呢?因为都没有快乐了!那你跟他说:人生苦短,所以要好好思惟:生到人间到底是为了什么?跟你讲,那完全派不上用场!因为,一般人你才跟他说完那番大道理之后,他马上就会跟你说:你说的有道理,所以就更应该要能够及时行乐。那你能怎么办呢?真的是哭笑不得!世间人要享受什么?不外就是要譬如说:唱卡拉OK、享受美食、旅游一番、 admin

2020-02-21

再说这个有情世间,以我们人身来说,一期当中不离生老病死的辛苦,而一期一期的轮转,又无法避免于惑业苦的迁流;在人生当中之所以有着生老病死、之所以有着惑业苦的迁流,就是因为无明的关系,而有了五取蕴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轮转;有了这个五取蕴以后,就会有身行、口行、意行,想要解脱生死,就必须对于自我的身行、口行、意行,要能够如实地现观。对于身行所起的种种 admin

2020-02-21

那往往我们不妨看看,我们所看到的许许多多世间的人,其实大家都常常会讲说:什么样才是人生呢?比方说我们会经历过一些时刻,那这个时刻呢,特别让我们觉得说舒畅快意。比方说,我们也曾经看过一个人说,当然那个是一般的,我们说是一般闲聊的场合,有些人就是说:什么才是人生呢?只要是这个工作做完了,没有太大的这个困扰;并且做完了之后,能够舒舒服服的在公园里面摆一张 admin

2020-02-21

这么快的变化,对莲华女来讲实在是不可思议!她眼睁睁地看着一位美丽的少妇,从这么绝代风华的姿色,然后变成溃烂、长蛆,乃至于四肢分散变成白骨,到最后是变成灰土,在整个这个大地里面消失;整个这样子的一个过程,对莲花女来讲的话,实在是感受了人生整个过程里面的无常,在短短的这一段时间里面全部统统看过了。莲华女看过了这样子的一个快速的、无常的变化之后,她心里面 admin

2020-02-21

为什么说不去探望病苦的人,也会让我们寿命减短呢?因为相对地,如果我们看到别人生病了,去探视他、去慰问他,其实这个生病的人正是我们的老师,他正是以身在示教,以他的身在警惕我们:要珍惜这一个色身,要爱护这一个色身;乃至于,他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得病,因为看到他这样的原因,我们就能够更加警惕。那第七种原因,佛陀说是:强耐不吐。什么叫强耐不吐呢?就是有东西在 admin

2020-02-21

所以,这个果报显然不会是一个可爱的果报啊!因为瞋的本身就是让人生气,是一个不可爱的东西;所以按照因果相应的道理,它的果报也必然是一个不可爱的、你所讨厌的果报。所以这个不可爱的果报,在你的未来世对现的时候,无形中就是会减损你当世的福德。所以佛菩萨才会反覆地告诫:有志于菩萨道修行的菩萨们,千万千万要戒瞋,因为瞋的危害太大了!瞋是一个很大的性障!所以就是 admin

2020-02-21

也就是说,真的是不可思议!他就是因为对法的尊重,知道不断地精进是自己人生唯一的目标。所以即使当他有一次遇到了一位善知识,这位善知识他是示现了苦行,然后他会从高空中跳崖,从这个悬崖中跳下;一般的人就会觉得说,这样的话就是外道法,实际上并没有错。然而这位菩萨很特别,他示现于这样的苦行,他会跳入火中,实际上是为了要降伏种种的外道,因为他想:这些外道太过愚 admin

2020-02-21

这毒是中了就一定会死的,它会死去你开始亲近三宝的心,开始跟众生又继续地搅和,再轮回不断地在生死里面尝尽酸甜苦辣的这个人生。这样是何苦呢?而且大部分的众生会因为瞋恚,没有办法跟众生结缘。譬如说世间的人他想要赚钱、他想要作生意,可是他没有人缘。他每天工作非常精勤努力,他也知道怎么作这东西好吃,他摆个小吃摊;可是他的面貌,人人看到都不欢喜,他过去生没有人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