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摩登伽女回家后,便得了想思病,整日思念阿难,饭食无味,从此失去了人生的乐趣,终日不是忧郁,就是沈思。眼看着花一样的娇容日见消瘦,她的母亲放心不下,再三盘问她究竟有什么心事折磨她。摩登伽女最后才告诉母亲她的心思,母亲设法让她嫁给阿难。母亲知道比丘是神圣不可犯的,女儿这种爱恋之心,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是女儿死求活求,一心只爱这位比丘。母亲爱女心切,只好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就这样过了一生吗?!人活着要做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芸芸众生中,为何每个人的命不同呢?我存在的目的与价值又是什么呢?从有记忆以来,在与人聊天说笑时,我似乎很喜欢问别人:你觉得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年少以来的自己,也许是家庭开明、女儿多儿子少环境关系,我的人生目标与价值并不是找一位家世好、多金、高学历、长的帅又高、爱我且钱都通通让我保管的老公,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是红颜薄命,由美貌引发种种悲剧性的人生遭际。后因供养圣者的另一方面心愿的果报成熟,得遇佛陀教诲而证圣果。这就是佛的中,女众中神通第一的莲花色比丘尼。肥胖也是很困扰很人的问题。佛经中有佛劝波斯匿王减肥的记载。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减肥方法都是枝节,适当地节制饮食才是根本。 (原标题:佛教:美容与去体味妙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会这样?若不懂十善业和十恶业产生的将来异熟果报会使人生到哪一道去,一定就会因此而不断的流转生死;若不能了解业因及业缘、业果,纵然禅定修得很好,四禅八定也具足了,舍报后出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去,可以在非非想天中活到八万大劫,但这是因为定福而生到非非想天中;不论住于非非想天的时间是八万大劫或者少至一万大劫,未来定福享尽了,寿命就终结了,就要下坠三恶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告阿难:「人生世间,祸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然能烧一世,恶口炽然烧无数世;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炽然烧七圣财。是故阿难!一切众生祸从口出。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佛说此经时,有千优婆塞、优婆夷慎护口过,即得初果。复有无量比丘、比丘尼得初道果乃至四果;无量人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辟支佛心。一切大众闻佛说法,欢喜奉行,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解说到此,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依照你们佛教这样说因果法则是无法超越的,那不就等于说,人生的境遇都是依著预定的命运早已决定而无法改变的,那与宿命论者所说又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就留待后面再来为大家详细地说明,时间关系就解说到此。------《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017集浅谈因果(中)>陈正源老师 (原标题:因果法则是超越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有关生命的真实相貌,包括生死现象的正确了知,对于一般人的人生观,或者修行人的修学之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各位观众:我们真的是很有福报,因此才能听闻,及建立生命实相的正确知见。如果探究各种无法正确解释生命现象的说法,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没有正确的八识论之核心知见,也缺乏因缘果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等正知见;因此形成种种对于生死现象的不同说法,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究竟为什么我们还会往生到下一世去呢?为什么这世间每个人的福德果报都不一样呢?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就长得很漂亮庄严?有的人生来就很丑陋?为什么有的人生在富裕豪贵的家庭,有的人生来就当乞丐呢?为什么有的人像莫札特那样,从小音乐天赋就那么高,一学就会甚至超乎常人许多?为什么每个众生的后天发展都不同呢?想必一定是每个众生所含藏的业种都不同吧!而每个众生一定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大富长者他的夫人生了一个男孩,面貌非常端正,出生没几天就能开口讲话,问他的父母说:世尊还住世吗?他的父母回答说:世尊仍然住世。男孩又问:尊者舍利弗、阿难等都还在吗?父母回答说:都在。父母看见儿子出生没多久就能开口讲话,认为这孩子不是普通的一般人,觉得奇怪,怎么会这样呢?就去请问佛陀。佛说:这孩子是有福德的人,你们大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修行人虽入佛门,以为修行可使人生幸福。但不可一概而论,修行人亦有多类:一种虽然表面信佛修行,但未遵循因果之道如理取舍、断恶修善,反于佛门之中滥用僧物、侵损常住、说大妄语、破僧和合、辱慢师长、追求世法……因其所行与佛法背道而驰,以造恶只能感受苦报,焉得三宝加持?岂可反说因果不实、佛法不灵?又有一种,虽然身入佛门,但泛泛悠悠、懈怠散慢,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如果有一个地方,在文明的社会,你同样杀人,可是你是瞋恨对方,因此你的果报,是不是应当就比刚才那一个文化不昌明的地方,所去杀人来得重呢?那当然是!古时候的人生存,他就自命为别的种族都是跟他敌对的,所以他们为了生存而战斗,他们不论是用怎样的观念去漂白自己杀人,然后合理化自己杀人的理由,他们也总是比目前用瞋恨心在文明社会杀人来得好得多了。所以透过教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人生本是业果的相续,而『来先去后做主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便是因果业报的主体。他把一个人前世所做的善恶业带到现世来,又把今世所造作的善恶业带到后世去。阿赖耶识,又称藏识——如来藏,祂含藏诸法的种子,好像储存各种信息一样。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生灭流转,轮回不息。人生的苦乐,世运的盛衰,都是业力所招感。所以《瑜伽师地论》说:『自作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见欲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为需要的。二、业业是组成因果关系的原素。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为影响。因此,个人有为自己生命负责的可能性以及责任。而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所以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消罪增福就是人生应当恪守的生存原则。如果人们不惜福,消福无度,增业无忌,就可能在福报未尽之前,恶报提前先前;债主们可能会阻断福报的继续展开与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修行求佛很灵验,有求必应,一修就灵,可是此时却再也不应,苦修也不灵。业障像巨山一样挡在前行的路上,难以逾越。追求财富丰盈,却偏遇大破其财;追求名位攀升,却无端失去名位;追求事业成功,却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如果人是上帝创造而没有过去生,那么上帝是凭什么决定让某一个人身体健康,另一个人则一生体弱多病呢?又是以什么标准来决定让某一个人一生穷苦潦倒,另一个人却是富裕安乐?有人说这些人生百态差异是轮流着当的,今生健康的来生就多病,今生贫苦的来生就富裕,全凭上帝来安排。但是受苦、受乐既然是轮流着来,那未来生的际遇,就与今生行善或造恶全然无关,修道与行善就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人丑陋,这是喜欢对人生瞋心的缘故。有人似乎极为无知,这是前世不爱学问的缘故。有人很愚昧,学习不易,这是前世不愿意教人的缘故。有人哑,这是毁谤人的缘故。有人聋、盲,这是不喜欢听受经法的缘故。有人身为他人的奴婢,这是欠人债不还的缘故。有人地位卑下,这是不礼敬三宝︵世间一切代表觉、正、净的人、事、物︶的缘故。有人丑黑,这是遮盖了佛的光明的缘故︵或可以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回想自己的人生之苦,看见天下苍生之苦,我发四宏誓愿,决心走佛菩提路!我认为只有佛法才能真正的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只有佛法才能真正的利他利己。几年来首先应该忏悔,自己没有精进努力,始终徘徊在外门的六度万行当中。我想是因为福德资粮欠缺的缘故,在这条路上自己时而懈怠,时而精进。精进时,法喜充满,看书又快又明白;还能坚持每天拜佛,白天工作时忆佛念也特别清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宝积经》卷四十二)这是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应该要追求对佛法的正信;要如法受持戒法;要听闻;要对自己无法在道业上增进而沉于五欲海当中,要有惭愧心;也要能够舍离对自己以及三界法的贪爱;并且要追求般若智慧。所以,上面所说的这七种圣财,才是我们学佛人所应该努力追求的。因为这七种圣财,才能够带给我们今生以及未来生的义利以及安乐,并且让我们能够成就无上正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且,每个人生下来都有鬼神在旁边守护,但如果坏事做多了就没有护法神守护了,那随时都可能会被鬼神欺负或干扰的。如果,一个人行善乃至修行当菩萨,那就会有很多的护法神在保护,就象是国王会有百千人保护著他一般。接著我们来看佛经的开示内容,《长阿含经》卷20〈忉利天品第8〉: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假使我们能够利用智慧去面对困境、接受困境、化解困境,这样就能够顺利的度过人生的难关,我们的福德与智慧也会在无形之中,往上提升一大截呢。虽然这是个题外话,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借着这个因缘来传达这样的观念,希望提供给菩萨们作参考。话说回来,菩萨为什么需要慈心不杀呢?我们常常听到有些人会说那些鸡啊、鸭啊、牛啊、羊啊,不就是生来就要给人们吃的吗?欸!乍听之下,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