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上面略述几种现代人没有办法了解经典意涵的几种原因,当然还有一些原因,是与个人生生世世以来的修学有关,而每个人心性与善根福德具不具足也有影响。要克服这些问题,想要正确的理解经中的道理,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亲近道场与善知识,也可以大幅降低走错路的机会;因为善知识可以为我们把基本与核心的正知见,有次第与系统性的铺设,让我们易于理解;而如果我们有问题,也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23集娼妓屠宰渔猎贩酒等人可以信仰佛教吗?》正源老师(原标题:完美人生从八正道开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修上品五戒十善的人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人生人,然后把五戒十善综合合起来叫作人天道。声闻是由于听闻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而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合称为解脱道。而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那我偏偏要说这样的说法是:口说三乘,又说五乘,然后有时候又加说大乘不共,其实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一日生。而得睹见之。阿难闻已。惨然而叹。世间眼灭。何其速哉。烦恼诸恶。如何便起。违反圣教。自生妄想。此非佛语。不可修行。......汝今谛听。我演佛偈。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尔时比丘。即向其师。说阿难语。师告之曰。阿难老朽。智慧衰劣。言多错谬。不可信矣。如今但当如前而诵。阿难后时。闻彼比丘犹诵前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当众香国的菩萨接著问到:“释迦牟尼世尊是以什么来说法的?”维摩诘菩萨就说了: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维摩诘所说经》卷3)说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心性刚强很难教化,所以释迦佛为众生说种种刚强的言语,以便来调伏众生的心性,说了:“哪些是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接下来的过程中,只要自己能够如实的忏悔,然后对这件事情就不要一直记挂,她还是要继续面对自己的人生,甚至以后能够出生自己的小孩,不要再堕胎以及流产,这样的话就是一个正向、正面地对待自己的业行。每一位众生,因为无明的这些业力,就会使得这些种种的造作推动了我们每一辈子,过去生这些业行产生了业种,然后来到今世,让我们受到了业报。不论我们受到业报后,产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继承、婚姻或自己努力赚钱本篇将提到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这篇葛格我将举经典的例子与我认识的一些菩萨们的真实例子,来说明这三种情形!以及最后提到该怎么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着,正智出版社,2013年4月2日初版二刷)由此可知,做生意能不能赚钱真的跟往昔福德有很大的关系!四、该怎么改善自己未来世的福报?总之赚钱这档事情,跟往世累积的福德加上今生很努力赚钱非常有关系!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往昔就常布施又广结善缘!我观察到一个点就是他们这一世个性都乐善好施、非常喜欢跟众生结缘!而且有个关键是他们心性上的烦恼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或许有人会说:不应该这么消极悲观嘛!人生还是有它的光明面的。基本上我也赞同这样的看法;但是仔细来想一想,其实那是各位的福报好啊!可以享受人生的光明面、快乐面。那诸位来看一看,生在非洲的有一些人,生下来就是要面对饥饿、面对战争,哪来的光明面?哪来的快乐面?也许,这个时候我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下一世到底如何?到底有没有把握呢?是不是能够生于安乐?或者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也许有人会这么想:何以见得这么说呢?这些菩萨能够不将过去世的福报在今世完全兑现呢?那恐怕只是你的一面之词吧!可是,我们来看看社会上的很多人,明明是在事业上可以再赚钱的,却在人生的某一个机缘之下,毅然放弃了再赚钱的机会,然后投入了义工的行列之中;那对菩萨而言,当然就是投入度众生的事业之中;而且都不收取分毫金钱上的回馈。一般有修福习惯的人都已经是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间人往往当自己设定一个五欲的目标,或者设定一个人生的目标之后,就努力的去追求。能够获得相对的成果,当然是应当被嘉许的!但往往也有很多事情,却好像说我们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达成这个目标来满足自己。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个追求是让这个世间进步的动力。但是问题是:真的有进步吗?科技越进步,生活步调越忙碌,人们的烦恼越来越多,互相的纷争越来越剧烈!那到底有没有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或许有人会说:不应该这么消极悲观嘛!人生还是有它的光明面的。基本上我也赞同这样的看法;但是仔细来想一想,其实那是各位的福报好啊!可以享受人生的光明面、快乐面。那诸位来看一看,生在非洲的有一些人,生下来就是要面对饥饿、面对战争,哪来的光明面?哪来的快乐面?也许,这个时候我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下一世到底如何?到底有没有把握呢?是不是能够生于安乐?或者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人就问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又死于安乐?昨天说到说,也许有人会觉得那样的说有一点过分的消极悲观,因为人生还是有它的光明面的。基本上我也赞同这样的说法,所以现在我们就来说说看:菩萨可不可以生于安乐,死于安乐?首先要来说:菩萨的生于安乐其中的生活于安乐之中。也许有人会质疑:菩萨真的可以生于安乐吗?或者是说菩萨为什么好像一直都可以生于安乐呢?前面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根据佛经记载,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生了悉达多太子之后,就往生到忉利天。那时候佛陀还年幼,就由姨母——摩耶夫人的姊姊摩诃波阇波提扶养长大;所以摩诃波阇波提舍寿时,佛陀还亲自扶棺——贵为人天至尊,跟著众弟子一起扶棺,表示感恩之意。 不单单佛陀注重孝道,大菩萨们也是这样,根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佛陀十大弟子之中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 | admin 2018-07-22 |
![]() |
在《大宝积经》卷9中开示:诸佛兴出世,玄远甚难值,人生在世间,亦甚难得遇。虽然贤劫有千佛出世,堪称非常密集,然而离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成佛的时间,还得要再等五亿七千六百万年,可见佛世尊真的是不容易值遇。因此大家从上面的道理就可以了解,时下一般说在我们这个人间,凡夫可以即身成佛之说法的谬误所在。一方面释迦世尊已经授记,此世界下一尊佛为弥勒尊佛,也就是下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令一切天人生法乐故。生圆满身。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恒河沙生。普示天人如来之藏。如今所见文殊师利故。生不难见身。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恒河沙生。解一切众生缚安立解脱故。生极难见身。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恒河沙生。天人恶趣一切诸有。普于中住。悉令安立真实解脱故。生无分身。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恒河沙生。令一切天人净持五戒故。生无筋骨身。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恒河沙生。善发大愿度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正见诲人生于佛土。如是童子。菩萨以应此行便有名誉。已有名誉便生善处。已生善处便受其福。已受其福便能分德。已能分德便行善权。已行善权则佛国净。已佛国净则人物净。已人物净则有净智。已有净智则有净教。已有净教则受清净。如是童子。菩萨欲使佛国清净。当以净意作如应行。所以者何。菩萨以意净故得佛国净。贤者舍利弗。承佛威神心念是语。以意净故得佛国净。我世尊本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2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长安九日诗南朝陈(南北朝)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代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这时,耶舍的父亲——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了佛陀处,佛陀向他讲了佛理:富贵并不可靠,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俱梨迦受了佛的启示,也想出家,但又恐家业无人管理。佛陀教导说,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于是便收俱梨迦为第一个在家的佛弟子,称为优婆塞,就是居家修道的居士。俱梨迦成为“优婆塞(居士)”之后,请佛陀到他家讲学。释迦牟尼在俱梨迦家中,对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趣的是,这两支文化当中都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修行至上。例如,印度的圣雄甘地曾经自豪地说过:“印度的文化只有三样要素,那就是:一、耕田的犁耙,二、手工的纺织机,三、印度的哲学。”也就是说,除了世间物质的文化之外,印度的哲学可以说统统都是宗教的哲学。包括甘地先生本人,他的晚年也几乎都是在修道院里面度过。传统的印度吠陀文化,认为人活着的目的有四个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