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为什么叫作根本慢呢?意思是说这种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这种慢心是一切人生来就有的,也就是因为有我而生起慢心。譬如小朋友常常这样子,其实他还很小,但是当他看到别的小朋友的时候,他就会比较高下,觉得自己比别人高超,因为有我而觉得自己了不起。也就是说,因为我的存在就觉得很喜欢,这就是我慢。凡是基于自我的存在而生起的慢,都属于我慢所含摄。我慢也正是慧解脱和俱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在看到人生气的时候,常常会有哪一些的原因造成他的生气?会生气,就是因为心里面对这一个境界相起了分别心。一般来说,这个分别心的起行,就是他对这一个境界相是有所着;或者是他本来是非常贪爱这个境界相,或者他对于这件事情他心里有一个目标,认为应该要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种种只要是与他心中所想的相违的,于是他就不高兴了,然后就会生气了。这样的生气,很基本 三摩地

2018-07-23

他为什么想要杀众生?因为我要吃牠嘛!杀鸭、杀猪就是要吃鸭、吃猪啊!缘于众生的名色,是怎么缘的?如果牠的六识不断,人就不会吃牠;只有极少数的人,譬如有人生吃猴脑,但那是极少数人;一般都是杀死众生以后再吃,不是尸体就一定不肯吃。肉食动物也一样,一定会等猎物死了才吃,这就是缘于众生的名与色。到这里,才只是一念刚开始而已:先缘于猎物的名与色而起杀心。缘于猎 三摩地

2018-07-23

兹分述如下:一正见:正见的意思是正确的见解,亦即是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个崇信三宝的佛,要正确的认识善恶业报,深信三世因果。并且要孝顺父母、和睦亲族、守五戒、行十善,这是世间的正见。二正思维(正志):思维是思量分别,正思维是由正见所引起的正确的思量分别;这是指无欲心、无瞋心、无害心三种想法,主要是针对身口意三业中的意业而说。亦即是在思维上远离一切贪、 三摩地

2018-07-23

只是说他不因为自己的修行或者世间的果报而对别人生起慢心,没有故意起的慢心,或不经意而起的慢心,只是可能有一些余习未尽而已。第五个结称为掉举。这个掉举就是因前四种烦恼而生的一念无明。所以我们说悟后起修,要大家修习禅定,修习禅定就要同时除烦恼。目的在哪里呢?就是要断一念无明。我们菩萨的入道——见谛,是明心见性。这是破除根本无明,破除掉所知障。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这种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是一切人生来就有的:因为有我而生慢。小孩子常常这样,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小孩子出生不久,看到别的小朋友,他就会比较高下,觉得自己比小孩高超,因为有我而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我存在,他就很欢喜,这就是我慢。凡是基于自我的存在而生起的慢,都属于我慢。所以一般人骂别人:那个人真我慢,很我慢(台语),•他是因为有我而作了比较高下 三摩地

2018-07-23

此外,我们悟后也不要对别人生起慢心。如果悟是悟得片段,难以完全体会真如佛性,便会生起慢心。如果是解悟,不能体验真如的境界,那慢心就会更重。我们真悟得根本的人,不可能有严重的慢心,因为我们亲眼看见一切的有情众生都是平等不二,没有差别。所以不应该任由过去所留存下来的慢习,障碍我们悟后起修的道路。另外有一种人,他过去由于卑慢或者傲慢的习性很严重,所以悟后 三摩地

2018-07-23

悟后起修已经有一段时间的人,绝对不会有一念的报复的心态,因为有禅悦的缘故,因为有道共戒的缘故,因为知道这一些跟真如完全不相干的缘故,因为知道这一些都是人生的一场大梦里面的小事一桩的缘故。有情众生难免会有一些贪瞋痴的不好行为,但是我们要知道:众生原本就是这样。所以有时候因为过去生瞋恨的习气很重的缘故,可能我们很容易发作起来,但是开悟者回心返照的时候, 三摩地

2018-07-23

不管面对什么外境,在你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恰恰是一个非常乐观、非常积极、非常可行的人生观。比较前面所讲的——总是在客观环境里去找原因,这显然是更加积极,而不是消极;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更加有希望而不是无奈。为什么说有希望呢?你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生活的世界改变了,你遇到的人改变了。有的人说,永远是我的错吗?很多事明明不是我的错,比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要成佛的菩萨,要相信来到娑婆世界不是没有来由,天天都可以遇到心烦的事情,无有趣味的人生,那就好好地去观行哪些没有趣味,为何没有趣味,又如何生起一分观照,可以随喜众生,可以随顺众生,要生起善心所,即使是一个杀了人的恶人要受刑,菩萨有者也会生起怜悯心,不论是恶人是否忏悔,菩萨是等视众生,因此对于彼此的如来藏都会因为这样的怜悯心而生起不可思议的因缘,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世间的交易都只是亏损你的福德,然而只要你转向如来藏,去修学如来藏妙法,你的福报福德就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呢,既然你已经找到了,或者在快要找到的道路上了,你真的决定要以此作为你人生的目标、不断地增上,希望每一世都要证悟,那你就不要颠倒行。因为你的如来藏是怎么样的体性呢?你将会一点一滴的清楚地知道。不论是祂的平等性,不论是祂的随顺众生性,不论是祂怎样 三摩地

2018-07-23

其一,我跟这位女同事虽认识一年多,但并不特别熟络,因为脾气性格都不太一样,所以仅仅只是正常接触而已,算不上交心;其二,她给我张罗的这个人刚好是我比较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而她可能觉得这种志同道合就是所谓的有感觉吧;其三,当我知道她的意图之后就立即表明了我的态度,并请她不要再操心,不然大家都会很尴尬,因为人生中能遇到一个法缘深厚的朋友真的特别难得,我不希 三摩地

2018-07-23

那末、怎样叫做自觉觉他呢?菩萨自己觉悟人生,从无始来到于如今,它是没有生死相,没有烦恼相,没有男女相,并及没有山河草木、森罗万像等差别相,如心经上所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至于无智亦无得,就是这个道理。你我现在之所以有人生宇宙,形形色色等相的,都是从真起妄的幻相,所谓唯识所变,如一翳在目空花乱坠;亦若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 三摩地

2018-07-23

人生于世形体如此。云何自弃行作沙门。且当顺时快我私情。念已便还。佛知莲华应当化度。化作一妇人端正绝世。复胜莲华数千万倍寻路逆来。莲华见之心甚爱敬。即问化人从何所来。夫主儿子父兄中外皆在何许。云何独行而无将从。化人答言从城中来欲还归家。虽不相识宁可共还。到泉水上坐息共语不。莲华言善。二人相将还到水上。陈意委曲。化人睡来枕莲华膝眠。须臾之顷忽然命绝。膖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人是享受人生,乐于饮酒是在享受品尝酒味,都是适可而止;但是有些人没品味,日里努力打工,赚够了一天的酒钱就不做事了,请假去喝到烂醉如泥;明天醒来没有酒钱了再来打工,这种人还真不少呢!这就是耽乐饮酒者!这种人现世常常会遗失财物,曾经有人醉在环河南路的车子上,等他一觉醒来,车上的所有生财器具全都被偷光了,财物损失真的很严重。而且身心多病,酒喝多了身体就 三摩地

2018-07-23

消罪增福就是人生应当恪守的生存原则。如果人们不惜福,消福无度,增业无忌,就可能在福报未尽之前,恶报提前先前;债主们可能会阻断福报的继续展开与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修行求佛很灵验,有求必应,一修就灵,可是此时却再也不应,苦修也不灵。业障像巨山一样挡在前行的路上,难以逾越。追求财富丰盈,却偏遇大破其财;追求名位攀升,却无端失去名位;追求事业成功,却屡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身边的亲人生重病,从因果的角度来看,就是我们欠他(她)的,请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拿出一些钱以病人的名誉布施给正法道场,给亲人种福田。同时我们要甘愿照顾他(她),要有还债想。另外病人之所以生病,也有业缘成熟而现行的缘故,因为病人也有怨亲债主。第四:如果您是正信的佛弟子,请与佛菩萨面前供香花果,至诚心的求韦驮菩萨,因为韦驮菩萨是护持正法的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身边的亲人生重病,从因果的角度来看,就是我们欠他(她)的,请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拿出一些钱以病人的名誉布施给道场,给亲人种福田。同时我们要甘愿照顾他(她),要有还债想。另外病人之所以生病,也有业缘成熟而现行的缘故,因为病人也有怨亲债主。第四:如果您是正信的佛,请与佛菩萨面前供香花果,至诚心的求韦驮菩萨,因为韦驮菩萨是护持正法的菩萨,请求他 三摩地

2018-07-22

人生最后都免不了一死,如果说一切的代修行、一切的代受业,一切都可以代替的话,那诸佛菩萨就代替我们修行就好了,代替我们成佛就好了;可是,法界中没有这种代替可以成佛的法,也没有说可以把所有的恶业都推到诸佛菩萨身上,你们去受苦就好了啊,我继续享乐,然后我继续在这种有学佛、没有学佛的时间里耗,我一方面又可以归依你,一方面又可以归依鬼,一方面还来归依灵媒,作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这些只是人间一些善恶之法,并不是真正宇宙人生的真正实理之法。真正的实在理就是说,你本身就有一个从来不动摇的本心,祂永远常住;因为祂真实,所以称为真,因为祂从来不动摇,所以称为如;祂就一直是如祂那个样子,祂就是如如不动。八风吹不动,乃至世界种种风,也是不能动摇的;不论世间上有多好的事情着祂,祂也不被,因为祂是没有踪迹的。所以,这样的本心才是真正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