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有人布施的财物是使眷属起烦恼而得到的,譬如把眷属应该有的财物强行拿来布施,或者偷偷拿来布施,或者把眷属每个月应该得的财物克扣下来布施,未来世虽然也会得到布施的大果报,但是色身会常常病苦;这是因为眷属并不乐意,他却强行拿来布施,让家人生起烦恼,所以他未来世虽然有钱财,却会常常病苦不断。如果有人听到布施有大福,却不是省下自己的用度,而是把父母每月的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有人布施的财物是使眷属起烦恼而得到的,譬如把眷属应该有的财物强行拿来布施,或者偷偷拿来布施,或者把眷属每个月应该得的财物克扣下来布施,未来世虽然也会得到布施的大果报,但是色身会常常病苦;这是因为眷属并不乐意,他却强行拿来布施,让家人生起烦恼,所以他未来世虽然有钱财,却会常常病苦不断。如果有人听到布施有大福,却不是省下自己的用度,而是把父母每月的 三摩地

2018-07-23

或时设以不净物施,为令前人生喜心故。酒毒刀杖枷锁等物,若得自在、若不自在,终不以施。不施病人不净食药,不劫他物乃至一钱持以布施。菩萨施时虽得自在,终不骂打、令诸仆使生瞋苦恼。如法财施,不求现在后世果报。施已常观烦恼罪过,深观涅槃功德微妙,除菩提已更无所求。施贫穷时,起悲愍心。施福田时,生喜敬心。施亲友时,不生放舍心。若见乞者,则知所须,随相给与,不 三摩地

2018-07-23

等!人生无常,此时生,不知何时死。要做就不能等。即使一生都没有钱,也努力争取,以此心诚,故能满愿。尽心尽力,以自己的能力而真诚行持。布施是基于世间法的出世间法。真实的布施心出来,如同如来。穷的原因为吝啬,就是只有自我。若想成为大富者,必然要心胸广阔,怀摄天下。无论是什么众生,只要种了富贵之因,必然就会得到富贵的果。因果不择生,如同大地含养万类。等有 三摩地

2018-07-23

透过这样的功德,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说:发菩提心是人生最尊贵的事情,是菩萨应当持守的事情。不是因为佛要我们来发这菩提心我们才能够发,而是因为我们应当了解法界的所有缘起,应当了解法界所有的体性,应当了解自心所含藏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应当发这个菩提心。虽然这成佛之道非常的遥远,但比起我们无量劫、来无始之后,还要继续的轮回,在未来际还有久远不可说的分段生死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有人生来短命,不论命盘怎么排,不管找了哪一家算命师,排来排去反正就是只能活三十九岁,排上十家还是三十九岁;该怎么办呢?只能深切的发菩提心啊!把四宏誓愿发心起来确实而勇猛的去做啊!不是开空头支票而真的发心,并且出家把身心奉献给众生去了,后来活到七老八十了,如今还活着为众生做事,这不就是增长寿命吗?增长寿命了,当然财物也会跟着增长啊!你多活了这几十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有人生来短命,不论命盘怎么排,不管找了哪一家算命师,排来排去反正就是只能活三十九岁,排上十家还是三十九岁;该怎么办呢?只能深切的发菩提心啊!把四宏誓愿发心起来确实而勇猛的去做啊!不是开空头支票而真的发心,并且出家把身心奉献给众生去了,后来活到七老八十了,如今还活着为众生做事,这不就是增长寿命吗?增长寿命了,当然财物也会跟着增长啊!你多活了这几十 三摩地

2018-07-23

缘此,传法之人若不能善观因缘;不能熟知佛道修学次第与内涵;不能长时间带领学人共修熏习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不能教导学人第一义知见、参禅知见;不能转易调柔学人慢心、瞋心、贪心等恶习心性;不能使学人善于观行蕴处界虚妄而断我见,不能多方劝导学人发菩提心、起菩萨性,不能善巧引导学人生起菩萨悲愿,又无悟后指导学人进修之能力,亦不具有摄受已悟学人的能力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我过去应该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计划性的人,也可说是一个有为青年,是设定一个目标就一直去追,所谓赛狗人生。但现在回首看去,自己真的有蛮多变化,不知道是自己改变了习气,还是自己在逐渐恢复过去生的本性,总之这样的改变确实很大。对于未来没有任何安排,不仅对于自己,也对于家人、孩子,都是一副全然交托的态度,一切随缘。心中思量着,河流中漂泊的小舟,再怎么安排 三摩地

2018-07-23

36释圣严著,〈空性与孤独〉,《人生杂志》第319期,法鼓文化(台北),2010,页9。37阿罗汉们都知道还有一个第八识独存于涅槃中,因此都无这种恐怖,《阿含经》中具载。详细的解说,请参考:平实导师著,《阿含正义》第二辑,正智出版社(台北),2011,页579-604。38堕于常见者亦必堕于断见,堕于断见者亦必堕于常见,只有偏重常断二边成分多寡之别。断常二见是一体两面的道 三摩地

2018-07-23

由己即他,再观察他人和自己的互动,他人生活的状态,原来都是被自我套牢,都是活在我的监狱中而倍受煎熬,如此心生慈悲而决定救度,如此的救度才能彻底,如此的救度才有帮助,如此的救度才没有过失,如此才是菩萨正行。再有,我们往往会扭曲修行,把其塑造成我们想像的样子,而实际上,我们更多应该是拥抱生命本身,精确的体察到每一个瞬间,了知行蕴种种来龙去脉的变化,心甘 三摩地

2018-07-23

由己即他,再观察他人和自己的互动,他人生活的状态,原来都是被自我套牢,都是活在我的监狱中而倍受煎熬,如此心生慈悲而决定救度,如此的救度才能彻底,如此的救度才有帮助,如此的救度才没有过失,如此才是菩萨正行。再有,我们往往会扭曲修行,把其塑造成我们想像的样子,而实际上,我们更多应该是拥抱生命本身,精确的体察到每一个瞬间,了知行蕴种种来龙去脉的变化,心甘 三摩地

2018-07-23

那以正觉讲堂来讲的话,我们就依照平实导师根据《楞严经》里面,〈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与法义,导师再根据的法义,又因应于现代人生活起居作息的方便,乃至现代人的根器,而写了这一本《无相念佛》这一本书来教导大家,依无相忆佛、念佛、拜佛的法门来达到能够净念相继,类似于五停心观定力生起的这样子的一个法门。五停心观简单来说,对于贪欲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不净 三摩地

2018-07-23

然后在此生的寿命结束的时候,阿罗汉不会再起心作意,想要这五阴十八界任何一法继续不断地生起;因为都是已经了知它是生灭之法、无常之法、是苦法,是一切人生轮回痛苦的来源,他有这样的决定心,他当然就能够永灭一切有为法,永远灭掉五阴十八界而证入所谓的涅槃。阿罗汉是如此,而菩萨反过来讲,他却是要证得《金刚经》另一首四句偈,也就是所谓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知识它只是一个填充,他可以把它全部都倒给你,但是你到了一个时节,当你困惑的时候,当你遇到人生难题的时候,你会这样想:这些知识都没有用,一点帮忙也没有!我父母要走了,佛法不是说可以让我能够回向吗?为什么我父母还是要走?因此,知见没有办法变成真实的体验的问题是在哪里呢?就是因为对于观行没有得力。所谓的观行没有得力,更明确来说,就是观行中没有生起智慧 三摩地

2018-07-23

若是领受舍觉时,也不必然就是乐,譬如舍觉常在而永不变易时,也将会成为苦,因为已经失去觉受而成为种子不具足的缘故,人生中必须拥有的其余功能性已经灭失的缘故;而且舍觉也不是能永远保持不变的,所以也有无常苦。而舍觉与乐觉也都如同三觉一样,都不离行苦,因为都属于无常变易之法,都不离行阴。若是在世间生活过程中,种种苦受也都是由识阴来领受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人生没有几个二十年,一晃就过了二十年,这样真的是很无奈。但是这样子还不算什么,如果有人到死都还不知道自己一辈子所修行的方法是错的,然后把错误知见的种子,带到下辈子去,然后又继续残害自己(未来世)的法身慧命,这样子才真的可怜,才真的是无奈。今天讲三界中的我见,主要也是希望对各位菩萨有所帮助,希望各位菩萨在修学的道路中,不要面临同样的困境。在讲三界 三摩地

2018-07-23

想想他的不容易,设身处地想着他让人生厌的行为,乃是过去生种下了因,今生无奈随着业力牵引而走罢了。如果自己处在同样的业力中,还未学佛的话,一定会做同样的事。这样就能减少一分心中的恨意。此种情境的他,心中满是不知如何改变命运的无奈和遇事不顺的惊慌与无助,我们的心中又会多出一分柔软吧?此时,他已经不像刚开始那么让人讨厌了。第三步,练习将对方这个人和他所做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一个人生病了,你再怎么吃药,如果你没有找到病因,你即使短时间内,把这个病给压制了,但是呢这个病因还在,他还是不可能根除的。所以如果说要把我慢给断了,一定要断三缚结(中的我见)。那么把我见断了以后,是不是我慢就当场就断了呢?不是这样子。一个人生病,把病因拿掉了以后,他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他的病才会好。所以说,当一个人把三缚结断了以后呢,佛说最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知识它只是一个填充,他可以把它全部都倒给你,但是你到了一个时节,当你困惑的时候,当你遇到人生难题的时候,你会这样想:这些知识都没有用,一点帮忙也没有!我父母要走了,佛法不是说可以让我能够回向吗?为什么我父母还是要走?因此,知见没有办法变成真实的体验的问题是在哪里呢?就是因为对于观行没有得力。所谓的观行没有得力,更明确来说,就是观行中没有生起智慧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