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对于善根深厚以及信位满足的菩萨,则是已经能够完全确定,一切有情都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能够收藏自己所造作的善恶业种,而在未来世因缘成熟的时候,会由自己未来世的五蕴身来受苦乐等果;所以深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实性,因此而自然愿意放弃投机、短视、追求物欲满足的人生观,开始进入初住位修学六波罗蜜,而追求成佛之道的福德以及智慧。敬祝各位菩萨:身心安泰,福慧 | admin 2020-07-23 |
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六十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百分之十,如何树立正确地人生观、老年观,平静坦然而有意义地走完最后一段人生之旅,关系到上亿人的精神生活。也许有人会说;我年轻,有文化,婚姻美满,还能挣钱,所以我感觉不到苦的存在;那么问问自己;我能永远这样吗?能永远不生病吗?能永远没烦恼吗?能永远年轻吗?(三)为病苦,分为两种;一者身病――我们这个色身由地 | admin 2020-06-08 |
|
兹分述如下:正见:正见的意思是正确的见解,亦即是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个崇信三宝的佛弟子,要正确的认识善恶业报,深信三世因果。并且要孝顺父母、和睦亲族、守五戒、行十善,这是世间的正见。正思维(正志):思维是思量分别,正思维是由正见所引起的正确的思量分别;这是指无欲心、无瞋心、无害心三种想法,主要是针对身口意三业中的意业而说。亦即是在思维上远离一切贪、 | admin 2020-06-08 |
|
![]() |
而有关生命的真实相貌,包括生死现象的正确了知,对于一般人的人生观,或者修行人的修学之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各位观众:我们真的是很有福报,因此才能听闻正法,及建立生命实相的正确知见。如果探究各种无法正确解释生命现象的说法,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没有正确的八识论之核心知见,也缺乏因缘果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等正知见;因此形成种种对于生死现象的不同说法 | admin 2020-02-21 |
![]() |
这一段经文意思是说:为人父母者,有责任好好地教育孩子,教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念: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如何断恶修善,让孩子深心中有所依止。孩子也许有种种先天上之差异,但是为人父母者应该一视同仁,发自内心的护念孩子。孩子到了适婚年龄,为人父母者也应该帮孩子找到好的婚配对象。对于孩子的所需,父母应该随时供给所需,使其不虞匮乏。父母若能以此五事来教养子女,一 | admin 2020-02-21 |
![]() |
】(《长阿含经》卷11)这一段经文意思是说:为人父母者,有责任好好地教育孩子,教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念: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如何断恶修善,让孩子深心中有所依止。孩子也许有种种先天上之差异,但是为人父母者应该一视同仁,发自内心的护念孩子。孩子到了适婚年龄,为人父母者也应该帮孩子找到好的婚配对象。对于孩子的所需,父母应该随时供给所需,使其不虞匮乏。父母若能 | admin 2020-02-21 |
![]() |
跟大家先把话说在前头,所有的一切菩萨道的修行,其实没有任何一个菩萨的修行是悲观的、是灰色的人生观;不是的!菩萨道的修行才是真正积极的人生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知道,当佛开示这个苦圣谛出来的时候,不管您从八苦或者是从三苦的立场,仔细去思惟、去针对着世间的境界,一一去简择思惟之后,您必然也会同意,确实就是像佛陀讲这样一切都是苦圣谛的函盖范围。当你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深信三世因果、六道轮迴的真实性,因此而自然愿意放弃投机、短视、追求物欲满足的人生观,开始进入初住位修学六波罗蜜,而追求成佛之道的福德以及智慧。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17集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正元老师 | admin 2020-02-20 |
![]() |
兹分述如下:一正见:正见的意思是正确的见解,亦即是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个崇信三宝的佛,要正确的认识善恶业报,深信三世因果。并且要孝顺父母、和睦亲族、守五戒、行十善,这是世间的正见。二正思维(正志):思维是思量分别,正思维是由正见所引起的正确的思量分别;这是指无欲心、无瞋心、无害心三种想法,主要是针对身口意三业中的意业而说。亦即是在思维上远离一切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管面对什么外境,在你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恰恰是一个非常乐观、非常积极、非常可行的人生观。比较前面所讲的——总是在客观环境里去找原因,这显然是更加积极,而不是消极;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更加有希望而不是无奈。为什么说有希望呢?你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生活的世界改变了,你遇到的人改变了。有的人说,永远是我的错吗?很多事明明不是我的错,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有关生命的真实相貌,包括生死现象的正确了知,对于一般人的人生观,或者修行人的修学之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各位观众:我们真的是很有福报,因此才能听闻,及建立生命实相的正确知见。如果探究各种无法正确解释生命现象的说法,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没有正确的八识论之核心知见,也缺乏因缘果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等正知见;因此形成种种对于生死现象的不同说法,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命运从哪里来?命运如果是有些人所认为的偶然性,这恰好是一种不理性的人生观念。如果人甘愿将命运归于偶然,那是将今生自己一切的幸和不幸都归结于一种自己所无法操控的力量上面,保持这种观念生活的人真的很值得怜悯,因为偶然的人生观是虚无和不可掌控的,它所导致的人生态度也必然是虚无、无奈和无意义的。可是,生活中的许多情境都在告诉我们选择的存在。人生在世,大概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兹分述如下:一正见:正见的意思是正确的见解,亦即是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个崇信三宝的佛弟子,要正确的认识善恶业报,深信三世因果。并且要孝顺父母、和睦亲族、守五戒、行十善,这是世间的正见。二正思维:思维是思量分别,正思维是由正见所引起的正确的思量分别;这是指无欲心、无瞋心、无害心三种想法,主要是针对身口意三业中的意业而说。亦即是在思维上远离一切贪、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学佛近三年的自己,看到了佛法的智慧与价值观逐日注入自己的生命中,也慢慢看到自己人生观念的改变,且反映到日常生活中的处世与抉择,对生命的意义、自我存在的目的与价值有了更明确的了知与方向。随著心越来越信受,自己对学佛的正确心态与迈向亲证生命实相的态度是坚定且充满信心的,也发现过去曾经数十年浮动不安的心找到了归依处,心安了!内心无限感激当年好友无意间的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六十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百分之十,如何树立正确地人生观、老年观,平静坦然而有意义地走完最后一段人生之旅,关系到上亿人的精神生活。也许有人会说;我年轻,有文化,婚姻美满,还能挣钱,所以我感觉不到苦的存在;那么问问自己;我能永远这样吗?能永远不生病吗?能永远没烦恼吗?能永远年轻吗?(三)为病苦,分为两种;一者身病――我们这个色身由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很多人觉得随缘是消极的心态,不适用于现今讲求拼搏努力,把握命运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其实不然。随缘不是不拼搏,而是在拼搏之前,要先懂得世间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懂得依于规律和现状来拟定自己拼搏的目标方向以及达到目标的方式,这样再来拼搏才会事半功倍,才不会枉费心机而一事无成,反而回头埋怨世事不公了!其实世事从来公正,只是世人没有智慧,不懂其中的因果道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佛教的人生观是积极向前的,对于以往做错的要勇于认错,安心忍受,藉以磨炼人格节操。同时为了来日的快乐与幸福,只有努力奋发,千万不可消极、泄气、或自暴自弃。最后要谈的是:为什么有人今生行善,却反而潦倒不堪?或濒临不幸?而一些坏人终生做恶,却反而逍遥自在,富贵命长的问题。佛家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话已经很明白地告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信仰。他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实际上我要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悲观?什么才是真正的灰色的人生观呢?如果我们了解人生确实是这样子的时候,然后从中间能够活出生命的另一番光彩的话,怎么能叫灰色悲观的人生观呢?反之,如果我们对于人生的实相蒙著眼睛不去看它,任凭自己蒙著眼睛往前走,跌跌撞撞一路走来;到最后跌得遍体鳞伤,临终的时候,才觉得说所有的一切的事情,事先都没有想清楚、都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一段意思是说:为人父母者,有责任好好地教育孩子,教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念: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如何断恶修善,让孩子深心中有所依止。孩子也许有种种先天上之差异,但是为人父母者应该一视同仁,发自内心的护念孩子。孩子到了适婚年龄,为人父母者也应该帮孩子找到好的婚配对象。对于孩子的所需,父母应该随时供给所需,使其不虞匮乏。父母若能以此五事来教养子女,一定可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