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中国古时儒家有主张人性本善及人性本恶的争执。可是佛法以为,人性的善恶是因为多生以来千差万别的熏习,加上后来所遇到善恶、染净诸缘的差异,而产生了无数种不同的根器、不同表现的人。既然各人过去熏习造作的种子不同,今生善恶缘又千差万别,大的善因加上小的恶缘,不致变坏;大的善因加上大的恶缘,可能稍微会变坏;小的善因加上小的恶缘,可能善恶兼半;如果小的善因遇上 admin

2020-02-18

并不是因为对生活失望,而是明白人性本来如此。就比如,我们用现在的观念去看古代的贤德之人会赞叹不已,但是在那个时代或许贤良本来就是应该有的心性。社会在变化,人的心性在变化,就连单纯这样本来美好的字眼也被暗讽为傻......后来小编跟善知识请教自己的困惑,问学佛人到底应该怎样智慧的为人处事,进而利益众生呢?善知识说:多多闻熏佛法的正理,如理作意,如法生活,做 三摩地

2018-07-22

从以上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佛经中为什么从来不说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而是认为人性的善恶,是因为经过多生以来的熏习,再加上后来所遇到的缘,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因为每个人多生以来所熏习的,其实都是千差万别;而在出生以后所遇到的缘,有染缘、净缘,恶缘、善缘等等,也是千变万化;所以,就有很多种不同根器、不同表现的人。譬如说,有人出生下来,他学小提琴就学得很 三摩地

2018-07-20

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 admin

2018-07-19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