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纵使有人有因缘亲近善知识,已经得到正见了,但是要具足信心,也很困难;善友难遇,纵使遇到善友,善友也不见得就会为他说正法,因为有时善友会观察他的因缘可能还不很具足,所以还会再等一段时间才会为他说法,所以想要闻受正法也不容易。纵使听到正法以后,就能信受吗?那也不见得!为什么不能信受呢?都因为我见断不了。当善友告诉他:“觉知心就是意识,离念灵知就是 三摩地

2018-07-22

1善知识的德相善士即善友的异名,亲近善士,就是通常所说的亲近善知识。圆满的善友,必须具足八种功德。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五卷说:“云何名善友性?谓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何等为八?谓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1、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于所受学的所有学处,不 三摩地

2018-07-22

大师真的是只能去当「大师」,去去去,不是可以来说法的!所以喜欢乐于胡乱说法者,就是世间大师、世间错解佛门的大师,因为这些大师对于佛门的真正知见是不清楚的,一方面是没有好的老师,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佛法僧太轻慢,不知道尊重,以为自己有嘴巴,就是可以说法,没有人反驳我,就是我对;如此愚痴!不知道经典处处在在都在反驳自己,都是声声厉厉地大声斥责,可是自己的无 三摩地

2018-07-22

大师真的是只能去当「大师」,去去去,不是可以来说法的!所以喜欢乐于胡乱说法者,就是世间大师、世间错解佛门的大师,因为这些大师对于佛门的真正知见是不清楚的,一方面是没有好的老师,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佛法僧太轻慢,不知道尊重,以为自己有嘴巴,就是可以说法,没有人反驳我,就是我对;如此愚痴!不知道经典处处在在都在反驳自己,都是声声厉厉地大声斥责,可是自己的无 三摩地

2018-07-22

那修学佛法,能够根据我们刚刚所说的这个过程,这个受佛戒,信受佛法,等于说亲近善知识,来熏习佛法正知正见。那么这样的情况之下,你修学佛法的善因,一定会呈现善果。呈现什么样的善果呢?灾祸灾难减少,寿量本身一定是在人寿的共业之下,一定具足寿量。这个就是所谓的消灾、延生的真正意义。这个题目,我们就为大家探讨到这里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7 三摩地

2018-07-22

所有的修行必须要我们自己起心,乐意地去亲近善知识,去听闻,去如理思量,去如法修证。只有我们愿意帮助自己的情况下,佛菩萨才能够帮助我们。简单来说,我们有时候会劝请菩萨们用两句话来安慰他,如果他目前处于困厄的状态,第一个,不应该怨天尤人;第二个,要深信心性不改,业力不转。因为佛菩萨即使再怎么慈悲,祂不可能……。像一只鱼困在这个鱼池里面,佛菩 三摩地

2018-07-21

亲近善知识故。不休息修行一切诸善根故。观世自在。是名菩萨学诸学事应知。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世尊此诸学事何故说六种数。佛言。观世自在。有二种义。何等为二。所谓摄取一切众生故。对治诸障故。观世自在。三种学摄取众生利益故。三种学对治诸障故观世自在。菩萨修行檀波罗蜜。资生利益摄取众生。菩萨修行尸波罗蜜。不恼不害以无畏施摄取众生。菩萨修行羼提波罗蜜。无 三摩地

2018-07-21

不能亲近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而为贪淫嗔恚愚痴之所覆蔽故。堕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旃陀罗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生如是等种种家中。因心所起种种业缘。虽受人身聋盲喑痖拘躄癃跛。于二十五有受诸果报。贪淫嗔恚愚痴覆心不知佛性。如彼力士宝珠在体谓呼失去。众生亦尔。不知亲近善知识故。不识如来微密宝藏。修学无我。喻如非圣。虽说有我亦复不知我之真性我诸弟子亦复如是 三摩地

2018-07-21

若有亲近善知识者则具净戒。若有众生能亲近我。则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时说言修慈是道。修学慈者断诸烦恼得不动处。或时说言智慧是道。如佛昔为波阇波提比丘尼说姊妹。如诸声闻以智慧刀能断诸流诸漏烦恼。或时如来说施是道。如佛往昔告波斯匿王。大王。当知我于往昔多行惠施。以是因缘今日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若八圣道是道谛者。如是等经岂非虚妄。若彼诸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大乘常住经律就是以如来藏为中心,所讲的所有经律!同时也不修学外道典籍,不修学二乘经律而趣向声闻的修证,也不以外道典籍,以及小乘的经律来引导接引人!同时勤于亲近善知识来修学大乘经典,也接引有情来亲近善知识,修学大乘经典!这样来学习戒行来饶益有情,同时也对治自己的贪、嗔、痴、慢等烦恼。菩萨为了要清净戒行为了要让自己戒行能够修学清净一定要修学忍辱,修 admin

2018-07-21

在如是亲证之前,纵使亲近善知识而听闻正理,自己也如理作意思惟而无错误,仍然不是实证唯识性的菩萨;因为这时仍然不知道真识如来藏的所在,仍无能力现观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如何出生五阴身心及万法,依旧落在现识与分别事识等七转识中,所以虽在知解层面已经知道了,但所住的境界毕竟仍在意识或识阴六识的境界中;而这六识的境界全都是有所得的——不离六尘境界的领纳 admin

2018-07-21

佛就告诉都提:前世多杀生的人,后世寿命就会短;前世多护生的人,后世的寿命就会长;贫穷的人是因为他前世悭贪偷盗的缘故;财富多的人,则是因为他前世多行布施;心中多恶念的人,是因为前世喜欢亲近恶人,熏习了恶法;有善智慧的人,是因为前世多亲近善知识。都提子就说:世尊!这样子我懂了;善士啊!我懂了;世尊!今天我在世尊的面前,我誓愿归依于佛、归依于法、归依于僧 三摩地

2018-07-21

如同观世音菩萨,您不可以不说祂不是圣义僧,祂当然是,不管菩萨是不是化现居士身,非出家相,祂当然是圣义僧,不是有人以为只有理去发须,穿上袈裟,这样才叫做僧吧?如果有这种错误知见,也无可奈何,那只问一句话,如果一个凡夫僧,无法说出大乘佛法的义趣,而一位居士,不知道是不是菩萨化现,但是却能够讲出当世都无法反驳的正知正见,而且依据这佛陀的经典,字句都能够阐 三摩地

2018-07-21

所有的修行必须要我们自己起心,乐意地去亲近善知识,去听闻正法,去如理思量,去如法修证。只有我们愿意帮助自己的情况下,佛菩萨才能够帮助我们。简单来说,我们有时候会劝请菩萨们用两句话来安慰他,如果他目前处于困厄的状态,第一个,不应该怨天尤人;第二个,要深信“心性不改,业力不转”。因为佛菩萨即使再怎么慈悲,祂不可能……。像一只鱼困在 三摩地

2018-07-21

此时参禅者仍应具备参禅之知见,应详阅诸善知识所著禅学著作、禅门典籍等,并应亲近善知识学习,可免唐费工夫,乃至误入歧途。原本参话头(尾)者,可参阅虚云老和尚之开示,便知何谓话头,如何参法。或参阅本书第一章绪言之说明,自能参禅。则参禅已有入手处,可喜可贺。从此“如丧考妣”,真心参禅,悟入或有可期。三、若行者一向修习净土法门,今修此念佛圆通,得 三摩地

2018-07-20

就是说你到了极乐世界以后,因为你在往生前,你有多闻熏习大乘第一义的知见,你有亲近善知识听闻,有阅读经典,透过多闻熏习来建立第一义谛的知见,你到了极乐世界以后,你就相应了这个种子;透过佛的加持,见佛以后,你因为这样在宿习的种子就会现行,所以说这个部分的多闻熏习是非常重要,也是上品中生一个重要的条件。而且这里是说纯说第一义谛的正理,也就是说,他所在的极 三摩地

2018-07-20

25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一心顶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心顶礼韦陀菩萨一心顶礼恩师平实、亲教师罗玫玲菩萨回忆自己学佛以来,由于不知亲近善知识,只依经典书籍,私心揣测、暗中摸索、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因此修行时进时退,改易法门,备尝酸辛苦辣………最初在某杂志看到地藏经赠阅,因索取读后方知佛教;因乐所说读诵利益,便在工作 三摩地

2018-07-20

记得一九八一年左右,在土城承天禅寺,有天清晨上广下钦老和尚就在广场出入的楼梯口,坐在藤椅上,对我家师姊开示,他老人家指著我那个儿子说:“有机会的话,要带这个孩子多亲近善知识,否则果报不好。”我师姊哪敢怠慢,老和尚圆寂后,马上就带著孩子,从慈济的证严法师,到全省最有名的名山及各大居士道场,大多去过,虽有小改,但仍无济于事。直到有一次儿子在家 三摩地

2018-07-20

决欲亲近善知识。孜孜矻矻不舍昼夜。常以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茶里饭里坐时卧时。指挥奴仆时。干办家事时。喜时怒时。行时住时。酬酢宾客时。不得放舍。常常恰似方寸中有一件紧急未了底事碍塞。决欲要除屏去教净尽。方有少分相应也。若见宗师说时。方始著急。理会不说时。又却放缓。则是无决定之志。要得生死根株断。则无有是处。此事不在男之与女僧之与俗。若于宗师一言之下 三摩地

2018-07-19

王即以偈答言若有能永断 一切诸烦恼不贪染三界 乃得安隐眠若得大涅槃 演说甚深义名真婆罗门 乃得安隐眠身无诸恶业 口离于四过心无有疑网 乃得安隐眠身心无热恼 安住寂静处获致无上乐 乃得安隐眠心无有取着 远离诸怨仇常和无诤讼 乃得安隐眠若不造恶业 心常怀惭愧信恶有果报 乃得安隐眠敬养于父母 不害一生命 admin

2018-07-19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82条/5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