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爱与幸福的能力也并非人人都会的,大多数人都是不会爱,以爱的名义把亲友伤的遍体鳞伤,堕落三恶道,所在多有!但却都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进步的,基本都要靠自己吃苦后总结学习,亲近善知识受学,自己痛苦了,有先见之明有自主意识了,去主动探索,是优秀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对于死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认为这是不可解的课题。百分之九十九的态度都是逃避、恐惧、厌恶、忘 | admin 2024-09-19 |
|
所有的修行必须要我们自己起心,乐意地去亲近善知识,去听闻正法,去如理思量,去如法修证。只有我们愿意帮助自己的情况下,佛菩萨才能够帮助我们。 简单来说,我们有时候会劝请菩萨们用两句话来安慰他,如果他目前处于困厄的状态,第一个,不应该怨天尤人;第二个,要深信心性不改,业力不转。……像一只鱼困在这个鱼池里面,佛菩萨是要你我如何转鱼, | admin 2023-10-11 |
|
第二次禅三——见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能亲近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而为贪、淫、嗔、痴之所覆蔽。——《大般涅槃经》 这时候刚好又要禅三,恩师催了三次,说我有见性因缘,一定要我报名;更表示台中道场等禅三回来之后再找,于是我就因此报名禅三。禅三前开始用功,虽然之前看话头已经看了将近三年 | admin 2021-05-14 |
|
就是说你到了极乐世界以后,因为你在往生前,你有多闻熏习大乘第一义的知见,你有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有阅读经典,透过多闻熏习来建立第一义谛的知见,你到了极乐世界以后,你就相应了这个种子;透过佛的加持,见佛以后,你因为这样在宿习的种子就会现行,所以说这个部分的多闻熏习是非常重要,也是上品中生一个重要的条件。而且这里是说纯说第一义谛的正理,也就是说,他所在 | admin 2020-07-06 |
|
--------平实导师《平实书笺》真如无形无相,说不可见;佛性虽亦无形无相,然可眼见;但因性障深重,致诸佛子福德不具,不能眼见,故佛云:「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能亲近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贪淫瞋恚愚痴覆心,不知佛性;如彼力士宝珠在体,谓呼失去;众生亦尔,不知亲近善知识故,不识如来微密宝藏,......若尽烦恼,尔时乃得证知了了;如彼力士于明 | admin 2020-06-08 |
|
同样的,一切的众生应当来想:你要亲近佛、亲近善知识,才能够真正得到这样的般若正义。可是亲近善知识的结果,你还是要乐于教导一切大众,这样让你来到你佛土的有情,都能够庄严、都能够往法身慧命的道路来行走。所以十方世界,除了以布施法来方便教导有情以外,一定要跟他说明三归五戒这样的正法,让他能够在正法中安住,然后发起菩提心,所以菩提心的发起是相当重要的。然而 | admin 2020-02-21 |
|
然而知见却是一个大问题,所以不能破见,就是不能产生邪见;不能产生邪见,就是要亲近善知识,能够知道亲近三宝。有的人他不亲近三宝,可是人家叫他去信一些不用亲近三宝为先的,而亲近他这位上师;先礼拜上师,再来礼拜上师的老师、礼拜上师的照片、礼拜上师的老师的种种,最后才轮到佛,这样的宗教是对的吗?这样的宗教就不是敬重三宝。佛曾经告诉弟子,不论是怎么样的次第, | admin 2020-02-21 |
|
却不知道真心本来就是真心,真心不用修行、不用打坐,祂也是真心;而且真心也不是觉悟后祂才是真,真心是本来一切真,而且祂的真是离开境界的真,所以亲近善知识是这么样的重要。------《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126集禅定波罗蜜(上)>正益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而大乘者在这个修学的过程中,要特别地亲近善知识,因为你透过慈悲喜舍,然而却不知道如何来修学禅定;甚至对于禅悟和定的境界,两个境界把它搅和在一起,这样就会失去应有的修学了。尤其有的人他是邪精进,邪精进就是不知道正理,而只是想要作禅定;像佛世的时候,有一位外道他叫作欝头蓝弗,欝头蓝弗他的修定的功夫很好,他修到了四禅八定统统具足,而且他修了非想非非想定也 | admin 2020-02-21 |
|
而且菩萨在长养众生信心之外,能够继续亲近善知识生起智慧,能够慈悲正精进;这样无悔而走完菩萨的这些在法界中的每一个角落,跟十方世界有情来结缘。------《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124集精进波罗蜜(上)>正益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一般人之所以还会不时犯戒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为对于因果道理的了解不够深入,以至于对于毁戒作恶产生之严重后果,不是那么清楚;这方面就要透过亲近善知识、多熏闻正法,使自己对于因果的正理能够逐渐累积加强;那这方面的力量,就会渐渐超过种种境界对他的影响力,而能在历缘对境之中,分分降伏性障及转变自己的烦恼习气。菩萨们想要在佛菩提路上顺利前进,一定要知道:我们 | admin 2020-02-21 |
|
如果我们常常亲近善知识熏闻正知见,与建立正确的佛法八识论架构,那对于这些生死现象,就能够有正确的理解,而不会再模糊不清了。依据《瑜伽师地论》卷1中的开示:【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有得生缘即不决定。若极七日未得生缘,死而复生,极七日住。如是展转未得生缘,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后决得生缘。】(《瑜伽师地论》卷1)因此在中阴身阶段,需要等待出生到下一 | admin 2020-02-21 |
|
所谓大乘常住经律就是以如来藏为中心,所讲的所有经律!同时也不修学外道典籍,不修学二乘经律而趣向声闻的修证,也不以外道典籍,以及小乘的经律来引导接引人!同时勤于亲近善知识来修学大乘经典,也接引有情来亲近善知识,修学大乘经典!这样来学习戒行来饶益有情,同时也对治自己的贪、嗔、痴、慢等烦恼。 菩萨为了要清净戒行为了要让自己戒行能够修学清净一定要修学忍 | admin 2020-02-20 |
|
所以有智慧的人,修学佛法的第一步,就是要亲近善知识,而远离恶知识,才能有后续的听闻正法,如理思量与如法修证。因此在《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卷1中的开示:“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卷1)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事实上佛法虽然浩瀚如海,但基本的道理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这么难,如果有善知识正确的教导,对 | admin 2020-02-20 |
|
所谓大乘常住经律就是以如来藏为中心,所讲的所有经律!同时也不修学外道典籍,不修学二乘经律而趣向声闻的修证,也不以外道典籍,以及小乘的经律来引导接引人!同时勤于亲近善知识来修学大乘经典,也接引有情来亲近善知识,修学大乘经典!这样来学习戒行来饶益有情,同时也对治自己的贪、嗔、痴、慢等烦恼。 菩萨为了要清净戒行为了要让自己戒行能够修学清净一定要修学忍 | admin 2020-02-20 |
|
所有的修行必须要我们自己起心,乐意地去亲近善知识,去听闻正法,去如理思量,去如法修证。只有我们愿意帮助自己的情况下,佛菩萨才能够帮助我们。简单来说,我们有时候会劝请菩萨们用两句话来安慰他,如果他目前处于困厄的状态,第一个,不应该怨天尤人;第二个,要深信心性不改,业力不转。因为佛菩萨即使再怎么慈悲,祂不可能……。像一只鱼困在这个鱼池里面, | admin 2020-02-20 |
|
佛在经中也一再强调亲近善知识的重要,譬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佛说:【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证菩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想要亲证大乘菩提妙果,有四种法要应当要知道:首先亲近真正的善知识,然后听闻正法摄取正确知 | admin 2020-02-19 |
|
大德对于自守戒行,不讥彼阙,与破邪显正以护正法之分际,尚未厘清,致生误会,今予阐释,希望大德能善加分别、知所取舍;并宜正解经义,依如实语,亦宜亲近善知识,远离恶友,修习正法,方不委曲自己的成佛之性。------《正觉电子报》<第006期般若信箱> | admin 2020-02-19 |
|
我们来看,就是说什么啊?第一个要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要亲近善知识之前,我们要有一个什么心态?就是如何成就自己学佛应该要有的因缘,我们来这个世间,就是收集很多因缘,成熟自己应该要有的因缘,应该要把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好!我们在这有一句话跟大家分享,这什么呢?就是说要让善净法转令缘熟,要让染恶法转令缘缺,可是我们来看什么叫善净法?善净法一定随顺自己的心 | admin 2020-02-19 |
|
在《佛说法句经》〈亲近真善知识品〉第五,当中更明确地说:【善男子!一切众生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亲近善知识,请问法要,必闻如斯甚深要句。尔时宝明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是善知识?佛言:善知识者,善解深法空相、无作、无生无灭,了达诸法从本已来究竟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性相如如、住于实际,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名善知识。】(《法句经》卷1)经文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