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故对于学佛者而言,能否值遇真善知识,乃重中之重,正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云:“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证菩提。”总之,接触到真正的如来藏了义妙法,可以说20分钟内的收获秒超了前20年的总和,学佛路上,末学已看到了灿 admin

2023-11-28

  善男子!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 admin

2021-05-19

  又舍利弗若见有人,舍恶知识亲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若见佛子持戒清洁,如净明珠求大乘经,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若人无嗔质直柔软,常愍一切恭敬诸佛,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复有佛子于大众中,以清净心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说法无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若有比丘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顶受,但乐受持大乘经典,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经 admin

2020-06-14

  善男子!若有众生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而自庄严: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 admin

2020-06-13

  经文的颂偈是这样子讲的:【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所以我们把这里称为四种法要。这四种法要颇类似于—可以相比拟—我们经常说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维就是一张网,四周四方、上下左右的一个粗的绳子,有这样一个粗绳—主要的绳子—来提振这中 admin

2020-06-08

  经文的颂偈是这样子讲的:【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所以我们把这里称为四种法要。这四种法要颇类似于—可以相比拟—我们经常说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维就是一张网,四周四方、上下左右的一个粗的绳子,有这样一个粗绳—主要的绳子—来提振这中 admin

2020-06-08

如果我们能以六和敬和四摄法来摄受众生,那么众生都会乐于亲近善友,生起正念、修学正法、心不放逸。这样社会、国家自然就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谐安定。另外,如果我们再从深一层的般若智慧来看:一切世间法无非都是如来藏所生、所显的虚妄影像,本质上却都是本不生灭、本自具足的,只是我们被世间法的表相所迷惑,产生了颠倒见以及虚妄分别,在本无生灭当中,以为真的有生 三摩地

2020-04-12

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尔时世尊即说颂曰我般涅槃后能供养舍利或造窣睹波及以如来像于彼像塔处涂拭曼荼罗以种种香华散布于其上以净 admin

2020-04-07

我们就是依于这三句话来解说刚刚的四宏誓愿,乃至我们一开始所说的:菩萨优婆塞就是居士男,乃至优婆夷居士女,要如何的三归五戒之后,依于四种修:亲近善友、听闻正法,然后如理思量、如法修证,慢慢地趣向于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乃至完全转依于大乘--佛乘、菩萨乘--来修学佛法,终究成就佛地的一个道理。《梵网经》菩萨戒的佛性常住、孝顺心、慈悲心;简单来讲,佛性 admin

2020-02-21

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哪些事情呢?世尊接着开示说:【复有三事:一者明信因果、二者亲近善友、三者不贪著财。信因果者复有二事: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自思维。亲近善友复有二事:一者深信、二者智慧。不贪著财复有二事:一观无常、二不自在。】(《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三件事情:第一是明信因果。明就是很清楚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而且很相信布 admin

2020-02-21

接下来“不亲近恶友”,这个也是极为重要的开示,大家应当记得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中的开示:“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因此,亲近善友或善知识,是菩萨修学圣道应当要作的第一件事,要亲近善友当然也要不 admin

2020-02-20

佛在经中也一再强调亲近善知识的重要,譬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佛说:【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证菩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想要亲证大乘菩提妙果,有四种法要应当要知道:首先亲近真正的善知识,然后听闻正法摄取正确知 admin

2020-02-19

所以这四者就是菩萨如何产生世间的利益,以及菩萨可以安住,因为一般人觉得修行就是一个苦行,尤其前面的四法在说:你要亲近善友,接近善知识,然后要能够心志坚定;对于难以修行的法自己要心志坚定,继续的往前修持,乃至于对于一切众生要心怀慈愍。这样的法有时候你作久了,但是心并没有办法安住,许多的时候你见到他人得到了比自己更好的好处的时候、更多的利益的时候,你心 admin

2020-02-19

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证菩提。好!大家听到佛的这一段开示,其实已经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修学佛法应该要有的作法是怎样的,佛是很有次第的告诉我们。我们来看,就是说什么啊?第一个要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要亲近善知识之前,我们要有一个什么心态?就是如何成就自己学佛应该要有的因缘,我们来这个世间 admin

2020-02-19

”“善男子!发菩提心有五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断嗔恚心,三者随师教诲,四者生怜愍心,五者勤修精进。复有五事:一者不见他过,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骄慢,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妒心,五者观诸众生如一子想。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有智之人为三事故发菩提心:一者见恶世中五浊众生,二者见于如来有 三摩地

2019-07-20

”尔时舍卫国王白佛言:“世尊!我等云何而行布施?”佛言:“大王!若求胜妙福报而行施时,慈心不杀,离诸嫉妬;正见相应,远于不善;坚持禁戒,亲近善友;闭恶趣门,开生天路;自利利他,其心平等。若如是施,是真布施,是大福田。复次行施,随自心愿,获其报应。或以妙色、名香、珍味、软触,亲手布施,得众人尊重、眷属圆满、富贵安乐之报;或以饮食布 admin

2018-08-13

”世尊也交代,修学佛法的首要,就是要亲近善友。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安隐地修学菩萨正行,就千万要十分谨慎地观察、简择,不要随意被说法者的表相和吹嘘所迷惑了。祝福诸位菩萨,都能够学习到真正的菩萨正行,安安稳稳地圆满福德与智慧,早成佛道!------《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1集菩萨正行概说>陆正元老师 (原标题:菩萨修行的内容有哪些 admin

2018-08-07

所以布施了以后,如果遇到这三种境界出现,不论是前三件事或是后三件事,都能够不后悔的话,那就真的是个有智慧的人啊!即使因此受到家人的呵责,他也就随他们去,自己还是不因此而动摇心志,布施还是照作不误;能够像这样,就称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啊!除此之外,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哪些事情呢?世尊接着开示说:【复有三事:一者明信因果、二者亲近善友、三者不贪着财。信因果 三摩地

2018-07-23

是故菩萨一切施已,不生悔心,不虑财尽,不轻财物,不轻自身,不观时节,不观求者;常念乞者如饥思食,亲近善友咨受正教。】我们先来看这一段:佛陀说有智慧的人进行布施,他是为了自己与他人的利益的;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他人的利益是有哪些呢?下面就告诉我们了。有智慧的人他能够知道,这一切的财物宝物都是无常,都不是坚固不坏的,都不能带到未来世去,随着一世的果报的 三摩地

2018-07-23

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哪些事情呢?世尊接着开示说:【复有三事:一者明信因果、二者亲近善友、三者不贪着财。信因果者复有二事: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自思惟。亲近善友复有二事:一者深信、二者智慧。不贪着财复有二事:一观无常、二不自在。】(《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还能够作到三件事情:第一是明信因果。明就是很清楚知道因缘果报的道理,而且很相信布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68条/4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