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无余涅槃是阿罗汉灭掉五阴十八界之后,自心如来藏所住的无境界之境界。因为阿罗汉连同自己的五阴我已经灭掉,所以,并没有一个果可得,所以,经中说:阿罗汉不能说自己得阿罗汉道。经文如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 admin

2020-06-08

  --------《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127集综论(二)>正元老师大乘的禅,具体的说就是说:当菩萨他要来参究、要来寻觅有一个能出生五阴十八界的心,这个实相心祂是属于涅槃本际;那么祂的法相呢?祂是离见闻觉知的、祂是说是如来藏所生,可是五蕴却不是如来藏;如来藏出生了五蕴以后,又没有跟五蕴离开,又跟五蕴在一起和合运行;这个五蕴法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如来藏,五蕴种种 admin

2020-06-08

  先来说我见,我见就是认取五阴中的一阴为常住不灭的我,有了这样的见解,就落入了我见。第二戒禁取见,就是对于什么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解脱不清楚,就想要施设种种的戒禁来求得真正的解脱,这样的见解就是戒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施设不如理的戒禁,想要求取真正的解脱)。我们看看哪些人落入了戒禁取见?有一种人,他是把升天当成真正的解脱,先有了这样一个错误的知见,就施 admin

2020-06-08

  见一处住地的我见,既然认为五阴为真实;而欲界爱、色界爱及无色界爱的我执思惑,则是执着三界境界而不弃舍;可见我见、我执的四种住地烦恼会障碍众生出离三界解脱证涅槃,因此称为烦恼障。--------《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115集何谓三障?>陈正源老师无色界中(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我见。无色界的身见,其实都是落在识阴的境界。在空无边处 admin

2020-06-08

  《杂阿含》则多述及第一义谛,虽然偏说二乘菩提,但于其中仍然处处隐覆密意,说有如来藏涅槃本际中道心,也在十二因缘中说有缘于五阴之识存在。《增壹阿含》则开显大乘菩萨道之如来藏法门。四阿含诸经为佛教之根本,也是世尊在初转时期所说,摄属于五时三教之声闻教;所说法义虽然是为了方便接引畏惧生死之声闻种性众生,但却已处处隐覆密意而说大乘唯识、般若;但由于般若及唯 admin

2020-06-08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46集人死后如果没有投胎,是否就变为鬼?>高正国老师中阴身,就是众生死了以后,还没有受新的果报身之前,所受的一个中间的五阴身,叫中阴身。中阴身的法义和内容,我们引用《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为我们的开示来解说。论中弥勒菩萨这么开示:【而此中有必具诸根,造恶业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阴闇[àn]夜,作善业者所得中有,如 admin

2020-06-08

  我见既然是三界有情,对于五阴或者四阴之中,加以认取为常恒不坏;我执当然就是三界当中,依着(我见)所执取的那个常恒不坏我,在三界境界当中起了贪爱而生起的执著,这样子执著不舍不肯弃舍,乃至于说有了贪嗔痴慢疑这些的习气,这都是属于我执。我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我所的执著,还有内我所的执著。外我所的执著就是执著我所有的财富,执著我的家庭、我 admin

2020-06-08

  我见既然是三界有情,对于五阴或者四阴之中,加以认取为常恒不坏;我执当然就是三界当中,依着(我见)所执取的那个常恒不坏我,在三界境界当中起了贪爱而生起的执著,这样子执著不舍不肯弃舍,乃至于说有了贪嗔痴慢疑这些的习气,这都是属于我执。我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我所的执著,还有内我所的执著。外我所的执著就是执著我所有的财富,执著我的家庭、我 admin

2020-06-08

  但却要在舍离受阴以后,心中先建立一个灭尽五阴以后的如,知道灭尽五阴以后不是断灭空无的一切法空境界,而是真实不断灭的,因此在灭除喜受时,比丘应当专念不忘而保持不退;接著再断除忧受的爱著,再断除舍受的爱著,都是以灭除五阴为目标的;这样断除了喜、忧、舍受以后,究竟远离受阴而成为四果人,如是断除有漏与无明漏了,才算是受具足戒,所以佛说:舍此忧已,如所忧,不 admin

2020-06-08

  在小乘的声闻僧一定要在声闻法中出家,而且一定要四人成众才叫作和合僧;因为他们所修所证以五阴为所依,以五阴这个人的主体来计数是否成众,也就是以人、以数众共和合才叫作僧,不共和合就叫作破僧、破和合僧。可是大乘菩萨依止的是所亲证的如来藏,那就理、事来说都是和,从菩萨的角度来看,纵使未证如来藏的声闻、独觉,他们的如来藏也始终是理、事皆和,所以菩萨一人就可称 admin

2020-06-08

  意思就是说:在这一百劫当中,几乎完全是在修集福德、是在与众生广结善法因缘,一直在物质世间中,实际上履践无我法——对自己的五阴完全没有任何执着,使得我执的微细习气能够断除净尽,这样修集三十二大人相,及无量的随形好。佛经中曾说过:有的出家弟子禀佛说:「世尊!您要入灭了,那我们怎么办?没有人供养,以后修道怎么办?」佛说:「你别愁,我这三十二种大 admin

2020-06-08

  世间及出世间之一切法,都因有情之根本心如来藏体,以及藏识中所蕴藏之无量无数种子,故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法,再由此十八界法与如来藏中所含藏之无数种子,辗转而生十法界一切凡圣万法;由此十法界一切凡圣万法,故显出种种出世间之无为法。由是缘故,说法界之实相,即是众生本具之自心如来藏—凡夫位中名之为阿赖耶识。《大乘无我观》一切种智是讲我们的第八识里面 admin

2020-06-08

  但是还有一种慢,是阿罗汉必须断除的,就是我慢:把五阴当中的一阴,当成常住不灭的我,然后依于这样的一个常住不灭的我,觉得让自己的五阴存在于三界中,有喜乐。那这样的一个我慢,就是会障碍出离三界生死。再来说疑,疑的定义很广,有世间法上的疑,有出世间法上的疑,也有世出世间法上的疑。那么如果在声闻解脱道当中,不只是单指对三宝的疑,还有对我见的疑。再来说恶见。 admin

2020-06-08

  譬如说菩萨明心了,他刚刚进入见道位了,就可以现前看见自己的如来藏、有情众生的如来藏,是能出生五阴的如来藏,是能出生十二处、十八界的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心是本来就存在的,不是有生的心,而是本来就在的心;祂具有本来性──本来而有,法尔而有,不是被生的法;菩萨与诸佛也都找不到一个方法可以坏灭祂,所以祂的体性犹如金刚,永不可坏。这是实证了如来藏─法界实相─的 admin

2020-06-08

  声闻人是从断我见的基础上面来修中观的,证悟的菩萨们,却不是从断我见上面来修中观的;南传佛法的声闻人,他们的二乘菩提观行的本质,是断灭见的修法,因为他是现观十八界、五阴、十二处、六入悉皆虚妄的,所以是完全无我性的;但是因为他们信受佛语开示,相信无余依涅槃中完全无我而有本际不灭,信受佛语而知道其中有阿赖耶识不灭,所以他知道涅槃不会落于断灭一边,如是即为 admin

2020-06-08

  无余依涅槃为什么叫做无余依?我们刚刚有讲有余依涅槃,也就是还有世间的冷热痛痒等微苦,作为其五阴之所依,所以还在三界中轮回。无余依涅槃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微苦所依,所有的痛苦通通不存在了。为什么会都不存在呢?这是因为你完全的消失掉了;当你完全消失掉了以后,还会有苦吗?凡夫众生正是因为不肯让自己消失掉,所以会有种种三界的苦啊!末法时期,正确的知见和正确的 admin

2020-06-08

  所以说,他对于自己的色身乃至六根的损坏,他都不再爱惜;因为他认为说,六根的存在就是诸苦的所依,所以要把六根把它灭除掉,对于六根自我的贪爱,要完全把它灭除掉;因为灭除掉之后,让自己未来世不再有五阴十八界的出生,这样子就能够把自己完全灭尽。所以对自己现前的六根六尘六识完全没有贪爱,乃至对于六识的境界,产生厌恶,愿意舍弃;这样子就能够把识食把它断除掉,就 admin

2020-06-08

  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admin

2020-06-08

  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正法、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admin

2020-06-08

  乃至四禅之中舍念清净定,也是不离五阴,如果没有一个意识在,是谁舍念清净?所以欲界结要断,色界结也要断。我们如果证得色界的境界而不贪爱,表示我们的色界结也断了。然后无色界的结不断的话,我们还是不能离开三界,不能解脱生死。无色界的结是什么?四禅之后如果不修四无量心,而直接去修空无边处定;当我们进入空无边处的时候,那是什么的作用?还是有意识在。因有识在,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