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今天阐述他空见如来藏妙法的《山法》巨著,又从国外学者的英译本转译为中文在台湾出版,也再次证明佛教正法之所宗只有一个,那就是如来藏妙法,这是亘古不易的定论,离开了如来藏就学不到正确的佛法;是故,所谓佛法不是只有讲五阴十八界,还要有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才能函盖一切法。 公元前三百多年,公孙鞅告诉秦王嬴渠梁说:“行动犹豫不决一定不会成功,做 admin

2019-09-06

又现见如来藏处于身中,于一切境界如如不动;比量观之,则有情来世下堕三恶道或生欲界天中享受福乐之时,亦定如如不动,于有情五阴身之受苦受乐悉皆不动其心,无始以来乃至未来无尽劫后悉皆如是,故名为如。合是真实与如如之性,故名真如;能如是观者,即名证真如者。除此以外,悉属生灭有为之法,别无真实而如如之性可得。 证真如者名为真见道位菩萨,面对二乘菩提及诸外 admin

2019-09-02

五阴虽然虚妄、十八界虽然虚妄,但是必须“从有入空”以后,还得“从空入假,双照两边、不堕两边”,住于中道而行佛菩提道,这样为人说法的人,才可以说他是大乘法中的法师。 如果是否定第八识正法,即使他头上烫满了戒疤,我一样说他不是大乘法中的法师。他出了家也没用,即使把九条衣改为十八条衣,我也不承认他是大乘法的法师。如果他赶快把那一串 admin

2019-09-02

 自序 常见外道、断见外道等邪见渗入佛门已久,若欲促令佛门四众广得实证涅槃而复兴佛教者,当务之急即是教育佛门四众普皆舍弃常见、断见等邪见,不堕五阴十八界有中,方能生起智慧,尔后欲求三乘菩提之实证,斯可期冀。是故解说涅槃之种种义,令当代佛门四众周知而生起真实了知涅槃之闻慧,而后如理作意思惟,方可生起正确之思慧,远离不如理作意之思惟;尔后修学三 admin

2019-09-02

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现观此识与其所生之五阴和合运作、不一不异,现观此识所生现之五阴法界与涅槃法界空有不二、不一不异,如是现观五阴众生常住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得之智慧就是般若波罗蜜,这是必须亲证第八识以后才能生起的大乘智慧;依凭此般若波罗蜜才可以进修一切种智,断除分段生死苦及断尽变易生死苦,究竟清净烦恼障及所知障,最后成就佛道,这就是大乘 admin

2019-07-29

正观五阴众缘和合;若和合成,何故生嗔?深观嗔恚乃是未来无量恶道受苦因缘。若暂生嗔,则生惭愧,恐怖悔心。见他忍胜,不生妒嫉。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忍波罗蜜。”“善男子!若有人能不作懈怠,不受不贪坐卧等乐;如作大事功德力时、及营小事,心亦如是,凡所作业要令毕竟。作时不观饥渴寒热,时与非时,不轻自身。大事未讫不生悔心,作既终讫,自庆 三摩地

2019-07-20

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语译:诸位难道没有看见:那个本来就在的第八识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而绝念无学、无作无为的悠闲道人,祂既不勤求断除妄想,也不企求能证得真实理;不管是出生无明烦恼,或者展现真实如如的体性,乃至无明的真实性,都是此第八识如来藏本具的成佛之性,对于幻化的五阴身以及如来藏本身自体所展现的空性之功德,都是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所 三摩地

2019-06-25

因为一切凡夫众生一直都在漫漫无明长夜当中,由于没有办法觉察到无明的本质与内容,所以不断地执著五阴身心,执著有念灵知、离念灵知的觉知心;因此,一念无明烦恼障的我见始终断不了,更何况能打破无始无明所知障,而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实相心的一实境界、真如法性?因为不能觉察,所以马鸣菩萨说之为“甚为可愍”,真是可怜悯的人啊!那么众生为什么自从无始劫以来, admin

2019-04-24

也就是说:从来不曾去探讨我们的五阴十八界是从哪里来的?心里想的都是:“我怎么样离开生死轮回的痛苦?”众生从无始劫以来,虽然都曾努力勤修解脱道,然而却不能证得生死的解脱,所相应到的烦恼,也都只是一念无明的“起烦恼”,而没有相应到无始无明的“上烦恼”。而这个使人不能了知法界体性的无明,从无始以来就存在着,所以祂叫做无始无明 admin

2019-04-24

也就是说:从来不曾去探讨我们的五阴十八界是从哪里来的?心里想的都是:“我怎么样离开生死轮回的痛苦?”众生从无始劫以来,虽然都曾努力勤修解脱道,然而却不能证得生死的解脱,所相应到的烦恼,也都只是一念无明的“起烦恼”,而没有相应到无始无明的“上烦恼”。而这个使人不能了知法界体性的无明,从无始以来就存在着,所以祂叫做无始无明 admin

2019-04-24

也就是说:从来不曾去探讨我们的五阴十八界是从哪里来的?心里想的都是:“我怎么样离开生死轮回的痛苦?”众生从无始劫以来,虽然都曾努力勤修解脱道,然而却不能证得生死的解脱,所相应到的烦恼,也都只是一念无明的“起烦恼”,而没有相应到无始无明的“上烦恼”。而这个使人不能了知法界体性的无明,从无始以来就存在着,所以祂叫做无始无明 admin

2019-04-24

”】(《杂阿含经》卷十)这意思是说,对于色受想行识五阴的一一阴它的无常无我性不能正确的了知,误认为五阴是实有的、是常住不坏的法性;对于灭除五阴的道理不能正确的了知,不知道五阴灭尽后还有涅槃的本际不灭;乃至对于五阴中所含摄十八界、六入、十二处种种生灭法的内容不能正确的了知,导致误会五阴中所含摄的某一法不是五阴,不是生灭法;这样不能如实正见了知五 admin

2019-04-24

像见一处住地,就是住在有一个我的见解中,误认为五阴的全部或部分是恒常不坏的真实法,而以之为我;那欲界爱住地,就是住在欲界色、声、香、味、触五欲的境界中,对于五欲境界执着不舍等等。四种住地,其中见一处住地烦恼属于见所断的烦恼,又称为“见惑”,就是我见;那后面的欲界爱住地、色界爱住地、无色界爱住地,这三种烦恼都是属于修所断烦恼,称为“修 admin

2019-04-24

所以,一定要保留着五阴,不想取无余涅槃,继续留在人间,无始无明住地所摄的上烦恼才会现起,这就是菩萨“留惑润生”的道理所在。如果不保留着一分思惑,死后就不会再去受生;若没有来世的五阴,就无法跟无始无明住地中的上烦恼相应,就无法修学成佛之道,没有办法进求成佛之法。所以,相对于无始无明深细而众多的上烦恼,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虽然只是下烦恼;但是, admin

2019-04-24

这些不如理作意的见解,是由于众生不知道五阴是空、无我,不知道五阴是无常空,是缘起空,是无自性空;不知道这个五阴是虚幻不实,以为它是有“我”的,就因为这样的一个“不知”,所以有颠倒想;所以众生以这样的一个不知道“五阴是无我,是空”的颠倒想,来推求世间的一切法,来度量世间的一切法,就会产生种种的恶见。这一些恶见─“见& admin

2019-04-24

一念无明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对五阴有妄想,不知道五阴是空、无我,所以贪爱五阴、执着五阴,才有这一念无明。这个无始无明也是因为对一切法有妄想,不知道一切法是无自性,不知道一切法没有真实的胜用作用可说,然后对一切法有颠倒、有妄想,所以贪爱一切法,执着一切法,因此就有了无始无明。接下来我们来解释一下,无始无明又称作所知障。什么是所知障呢?所知障就是于一切境界 admin

2019-04-24

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指的都是有情的身心,只是法的分类粗细有所差别而已;总而言之,就是指虚妄的众生我。换句话说,我就是五阴身,我就是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如果还有这个我中的任何一阴、一处、一界存在,那么就无法成就无余涅槃。所以凡是修学解脱道的人,都要深入了知五阴十八界的内涵。《中阿含经》卷47,佛说:阿难!若有比丘见十八界知如真:眼界、色界、眼识界, admin

2019-04-24

也就是说,这个戒体是因为你是依于五阴而得到的结果,所以说,戒体也是依于你的色身而有的;那依于色身而有,所以说,它是属于无表色。再来还有一个叫作:遍计所执色。遍计所执就是虚妄想,也就是说,没有这个东西,是你的虚妄想所施设而有。那什么叫作遍计所执色呢?譬如说龟毛,没有龟毛,你因为遍计所执,虚妄想说有龟毛;说兔子有角,叫兔角,事实上兔子是没有角的。因为你 admin

2019-04-24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36集五阴的概略内涵(一)正娴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您正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单元。透过本会亲教师的解说法义内容,传达正法、闻熏正见、思惟正理,可以种下学习正法的因缘,欢迎您收看。今天这一集要谈的是“五阴的概略内涵”,我们从《中阿含经 admin

2019-04-24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37集五阴的概略内涵(二)正娴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您正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义——兼论唯识学的最早根据》单元。透过本会亲教师的解说法义内容,传达正法,闻熏正见、思惟正理可以种下学习正法的因缘,欢迎您收看。我们继续上集所谈论:“五阴略说内涵”。其实五尘也属于五阴 admin

2019-04-2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