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念一次给大家听: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这个〈总持咒〉很特别的地方,是在于它里面所谈到的,有实相的法在里面,所以如果您能够至心持诵这个咒语的话,那您就会有趣向于菩萨的忍陀罗尼,因为在这里面包含了实相的义 admin

2020-02-19

那修习二乘解脱道,应该是真正的善业了吧!二乘解脱道的修习,虽然可以出三界入涅槃,但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他的五阴十八界全都灭尽无余了,其实已经不再有一个受解脱道善业果报的阿罗汉存在了。那从这样来看,他解脱道的善业,不也等于消失了吗?所以说修习二乘解脱道的善业,也不是真正的善业,只有大乘法才是真实的善业,因为二乘法不能了知实相,而且不能利益广大的众生, admin

2020-02-19

也就是说,每一位菩萨在成佛之前,虽然说他知道一切都是梦幻佛事,五阴十八界没有什么真实常住的法,但是空中有妙有,如露亦如电。如果离开了这一些秽土污泥,也就没有什么佛法可以修了;菩萨道的地地增上,就是在无量的众生上,去培植自己世、出世的福德。就如同大白莲花,它不可能在空中生长,它必须要在污泥之中,才能够开花结果;离开了污泥、离开了水,它也没有办法生长了。更进一步,记 admin

2020-02-19

当然,如果您志在修行的话,同样也要介绍给您〈正觉总持咒〉;这个〈正觉总持咒〉----因为这个咒太好了,所以我们仍然要不厌其烦再念一次给大家听: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为什么特别要推荐这个〈总持咒〉给大家呢?因为 admin

2020-02-19

那还有的人误会什么?他是把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这个五阴的五受阴,落入在五受阴当中,把其中的某个部分当成外道。举例来讲,我把某些的觉受,认为把这个觉受保持了一念不生、清清楚楚明白,那就是证得佛法了,不是!或者有的人透过色身中的觉受,透过呼吸的觉受,透过气脉的觉受,这都是误会的。因为佛法的法界实相心,是远离了三界万法。既然五阴色受想行识都是三界法, admin

2020-02-19

如是次第辗转出生取、有、生,乃至达到最后,纯粹的大苦聚合的五阴就出生了。识阴的苦集状态我们分述如下:由于识阴六识心都必须以五色根为缘,才能在人间出生、存在以及运作,那么识阴六识就一定不可避免的会与人间的种种六尘接触,一定会被六尘中的许多境界吸引而产生执着;譬如对六尘的执着与贪爱,财产、名声、眷属等产生执着,堕入了我所的执着中。为何说这是识阴的苦集呢 admin

2020-02-19

佛陀开示,对五阴贪爱喜乐,就是味;五阴无常、变易,令人时时处在苦恼之中,就是患;如果能够调伏对五阴的贪爱,并进一步断除对五阴的贪爱,超越对五阴的爱染,这就是离。识阴是无常的,所以识阴所认识的境界相也是无常的,都是不可常保的无常法。正由于不知识阴自己是无常的,误以为识阴自己移入某个状况下,就可以成为常而不灭的心,那我见就断不了;想要保持离念时的意识或 admin

2020-02-19

像我们上次所举出的〈正觉总持咒〉: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正觉总持咒〉这〈正觉总持咒〉已经含括释迦世尊所宣演阿含、般若及唯识三转法轮的整个佛法架构及内涵,并且十方世界诸佛世尊固然因为所摄受众生根器、因 admin

2020-02-19

由此可知,陀罗尼能摄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因为菩萨以利他为主,为了教化他人,就必须得各种陀罗尼;得了陀罗尼,则能够不忘失无量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惧,同时也能自由自在的说法教导众生;就举平实导师所造的〈正觉总持咒〉为例来说,〈正觉总持咒〉的全文是: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 admin

2020-02-19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世尊在《金刚经》这里所说的灭度,当然就是指证得金刚心如来藏;当你证得金刚心时,从理上来讲就已经灭度了,因为已经把五阴给灭了,度就是超越了五阴十八界的境界,也就是在所知与所见上面,彻底否定五阴十八界了,已经在所知与所见上面,度过五阴十八界的境界了,从此不再认五阴十八界为真实法;不管五阴中的哪一个法,不管十八界中的哪一界 admin

2020-02-19

像我们上次所举出的〈正觉总持咒〉: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这〈正觉总持咒〉已经含括释迦世尊所宣演阿含、般若及唯识三转的整个佛法架构及内涵,并且十方世界诸佛世尊固然因为所摄受众生根器、因缘不同,而有或也宣说声 admin

2020-02-19

譬如我们的正觉总持咒是这样说:【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像这样的总持咒,事实上它可以作为修定之用,事实上它也可以驱使鬼神。也就是说,我们在持总持咒的时候,可以让护法神知道我们在呼唤他,所以说事实上咒语它也 admin

2020-02-19

了解了十善业与种种五阴世间的关系之后,接下来我们要来探讨:帮助菩萨行十善业的一些要点。在《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三中开示:【菩萨有五种法,修行十善业道,能过一切世间。何等为五?一者愿,二者安隐,三者深心,四者善清净,五者方便。又诸菩萨得五种法故,修行无量十善业道。何等为五?一者无量世,二者无量善法,三者无量观,四者无量尽,五者无量回向。】这里面开示说 admin

2020-02-19

诸位菩萨已经能够信受如来藏正法,因此对于这些道理就能够深信不疑,同时自己也能够配合正知见,在自己的五阴世间与生存的器世间中来逐渐观行与验证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以这五种法来描述与表显有情身心,可以很容易让大家了解有情的内涵及特性。譬如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一中的开示:【何因蕴唯有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身具我事,受用我事 admin

2020-02-19

众生都是因为无明的关系,不了解五阴之虚妄,对于我与我所产生贪爱与追求之心,造作诸业而轮转生死,因此说无明因缘生于求心,名之为爱;因爱所作名之为业,是业因缘获得果报;因此众生就在这惑业苦里面循环不已。因为无明烦恼之种种惑而造作诸业,因造业而受苦果,又因为苦而引生种种烦恼,因此说生死相续,由惑业苦。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84集十善业 admin

2020-02-19

众生因无明造作诸业的关系,因此自心如来藏就出生了五阴身,以及共业有情的如来藏出生了属于依报的器世间,这才是正确的知见。也因为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众生的修行才能究竟成就。另外,也有迷于因缘法的众生,因为无法正确了知其中的道理,干脆说众生的五阴与山河大地的出生都是因为自然性,全都是自然而然就自动出生的,于是成为自然外道。他们认为万物的出生,都是自然而 admin

2020-02-19

其实能够了知安乐的意识心,他是属于五阴十八界的法,在涅槃当中都已经完全灭尽而不存在了,哪里能够以意识心来体会安乐的境界呢!只有外道的五现见涅槃,是把在欲界受用五欲乐的境界,以及初禅到四禅等五种世间的有为境界,当作是真实的涅槃境界,但这是天大的误会。当这些人真正明了了涅槃的境界之后,就很少会有人真的想要入涅槃了。因为他们对于能够了别自己的存在、了别世 admin

2020-02-19

所以众生因为对于法界实相的不了解,所以会去生出种种的虚妄想,这个都是因为对于法界实相,乃至于对于五阴十八界的实际的状况不了解,会产生种种的妄想的邪见出来。这些对五阴的妄想的邪见,不了知而产生了这些错误的,因为五阴而产生的这些见解,就是因为我见,乃至因为我见所相应的见取见,还有因为我见所相应的我所的这样子的一个执着。如果不懂得佛法的真正的道理的时候, admin

2020-02-19

所以,如果您正在修学佛法,或者是您已婚,遇到了一个人您觉得很有缘的人;您既然是已婚的身分,那就应该彼此来共同修学正法以互相砥砺,而不是落在五阴世间的习气当中;让彼此之间能够不断地在佛菩提道上增上,这样才是真正的爱护对方、利乐对方的行为。在《大智度论》里面是这样说:淫欲虽然不恼众生,但是它对心有很大的系缚。所以在声闻戒当中,淫欲戒是放在第一;如果是在 admin

2020-02-19

真正开悟了以后,应当勇猛地断除对色、声、香、味、触五欲之贪爱与希求,以及对五阴自我之贪爱与执著,始能降伏我执习气烦恼而薄贪瞋痴,成为二果人及九住、十住菩萨。如何能趣向成佛之道修学呢?若能持守清戒不违犯,并且精进无放逸力地向学正道,才能趣向成圣弟子。而向学正道又须持守清戒,须靠不违犯戒才能前行。为何如此说呢?因为戒又叫作导引的基础,戒法又名平地,戒是 admin

2020-02-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