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要学般若禅,他需要什么样的知见呢?他需要具备佛法的正知见:也就是他必须知道五阴十八界的内涵,还有要知道五阴十八界为什么是虚妄的,这样子他才不会堕入了我见当中。接下来他还要具备第一义的知见,也就是说他要知道有个真心存在;然后当他知道有个真心存在的时候,他就会从经典上去比对,到底这个真心的体性是什么;当他这样子了解了以后,他就具备了佛法的正知见;接下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声闻法和大乘菩萨法有一个非常大的分际就是:是否有亲证如来藏,大乘法的菩萨有亲证如来藏,而声闻罗汉虽然听佛说有如来藏而信受,但不曾亲证,阿罗汉法所观察所修证的对象是五阴十八界等世俗谛,而不曾涉及胜义谛之如来藏法,由于声闻法不涉及如来藏的亲证,所以无法修行成佛,也无法使彼等之精进成为大精进,这是为什么这个章节本来是谈精进却会涉及到如来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乘法是说要把五阴十八界统统灭尽入无余涅槃,未来世不再出生叫作无生;能够忍于自我在未来世永远都不再出生,这是二乘法的无生忍。但是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斥责说:二乘的无生,是将灭止生。不是本来无生,是用灭掉自己来停止未来世再出生;由于未来不再出生,所以称为无生,这是二乘无生忍。什么是大乘无生忍?是说第八识如来藏本来无生。也就是大乘菩萨亲证第八识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乘法是说要把五阴十八界统统灭尽入无余涅槃,未来世不再出生叫作无生;能够忍于自我在未来世永远都不再出生,这是二乘法的无生忍。但是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斥责说:二乘的无生,是将灭止生。不是本来无生,是用灭掉自己来停止未来世再出生;由于未来不再出生,所以称为无生,这是二乘无生忍。什么是大乘无生忍?是说第八识如来藏本来无生。也就是大乘菩萨亲证第八识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能够观察甚深极甚深如来藏,就是第一义谛无上妙法,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本来的无生,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所生的五阴十八界也是本来无生,同时能够安忍于自己所修学的次第,安忍于自己所需要对治的烦恼,所需要修集的福德,以及一定要亲近善知识来修学,不得少为足,不生起增上慢,不生起高慢之心!这些都是菩萨修学忍辱应该修学的主要三项内容。-----《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7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乘法是说要把五阴十八界统统灭尽入无余涅槃,未来世不再出生叫作无生;能够忍于自我在未来世永远都不再出生,这是二乘法的无生忍。但是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斥责说:二乘的无生,是将灭止生。不是本来无生,是用灭掉自己来停止未来世再出生;由于未来不再出生,所以称为无生,这是二乘无生忍。什么是大乘无生忍?是说第八识如来藏本来无生。也就是大乘菩萨亲证第八识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乘佛法包含小乘的三无漏学,至于大乘又加一个,就是说我们要如实地证知,在五阴十八界的运作中,有一个真心如来藏,能够成就一切法之实性;如果没有一个真实的如来藏,那我们所谓的断尽五阴十八界,就跟断灭空没有什么两样。大乘佛法的殊胜就在这里,能够了知众生的五阴十八界,是建立在如来藏这个法上,才能够产生种种的功德受用。所以大乘佛法不只是要断五阴十八界的贪爱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个发心的原因是为了无量的大利益事!什么法能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呢?当然只有大乘的佛菩提道啊!因为在二乘法中没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再大的利益也就只是一世而已!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以后,也就只剩这一世人天应供的风光了嘛!舍寿后就进入无余涅槃,套句内地话说:哈都没了!五阴十八界全都灭尽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哪里叫作无量?这叫作有量!但是菩萨证悟了以后不是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个发心的原因是为了无量的大利益事!什么法能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呢?当然只有大乘的佛菩提道啊!因为在二乘法中没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再大的利益也就只是一世而已!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以后,也就只剩这一世人天应供的风光了嘛!舍寿后就进入无余涅槃,套句内地话说:哈都没了!五阴十八界全都灭尽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哪里叫作无量?这叫作有量!但是菩萨证悟了以后不是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对于五阴十八界,还错认执着一法为我,为我所拥有的人,即使他了解意识是生灭的,即使他认为自己已经断我见了,实际上他绝对不可能是真实断我见。这个后面的我们所引用的经论,乃至所说到的理证,都会再就这一点有更进一步的解说。而我见不断,明心非真。我见不断,既然还执着五阴十八界某一法为我、为我所,那么你明心,你所谓的证得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个如来藏、这个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我们提到四圣谛、八正道的时候,或是八圣道的时候,并不一定都是在指小乘,因为小乘的修学方法,很简单来说就是要来实证《正觉总持咒》第一句五阴十八界,一切生灭法。《金刚经》有一首四句偈讲到这个五阴十八界,这一首偈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众生之所以轮回,就是在五阴十八界上面建立了身见,意识这一个妄心在执着色身为我,依于我有色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古时确实有人了知五阴十八界全都生灭不停而虚妄不真以后,却还是无法证得初果智慧境界。这原因,都是由于未曾深入苦圣谛中详实观察,不能引生厌苦、厌我的厌离心,以致不愿意遵循八正道的规范来实修,一方面继续贪着人间的五欲六尘,另一方面继续爱乐于五阴十八界的自己永远存在;深心之中,不接受人间五欲是贪染不净的,也不接受五阴十八界自己确实是可厌恶的;以此缘故,深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一个:如果真心是能够清楚明白,能够分别六尘,那么当祂清楚明白六尘的时候,祂就不需要识阴再来分别一次;也就是说,这时识阴是不应该存在的;识阴既不存在,受想行三阴也当然不会存在,那么五阴当中就剩下一阴;十八界当中六根六尘六识中的识阴不存在,剩下十二界,那么佛说人类有五阴十八界,这样的说法就变成是错的。所以真心祂是不能够清楚明白分别六尘的,这是第一个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观行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是非常重要的功课。但是应该现在就开始一点一点的观行,还是等到定力有一定的基础才来做?有的师兄讲,真正的净念相继是靠观行成就的,他说意根执着于不是忆佛的各种妄念六尘,不能安于忆佛的净念,所以只要把这些障碍排除掉,不就自然只剩下忆佛的净念了吗!是这样的吗?平时如果专心忆佛,就可以不用诵咒了吗?例如:大悲咒、正觉总持咒…&h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往往有人世智辩聪,读过这些正确的法说以后,心中却还是无法完全接受而不愿成为初果人(虽然在意识层面已经自认是初果人了),其实是因为还没有厌苦,也还没有厌恶五阴十八界存在的当下就是苦的根源,那就得继续依四圣谛来作观行,才能真的使自己成为解脱道中的初果人。事实上,古时确实有人了知五阴十八界全都生灭不停而虚妄不真以后,却还是无法证得初果智慧境界,只能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是一个我见、我慢深重的人,则可以修学界分别观;也就是观察众生,都是由虚妄不实的五阴十八界等和合而成,如果能够如实现观的话,就可以破除深重的我见执着。再来,如果是一个心多散乱的人,则可以考虑用数息观来对治,让心念初步安止下来不再散乱。除了这五停心观之外呢,其实还有许多的对治法门。例如业障深重的人,可以用念佛观来对治;因为忆念诸佛的名号,或是观想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在明心以后,因为知道五阴十八界的虚幻,又已经亲证了实相,我慢的现象就会渐渐的断除了;但是其他的六种慢,则是很难断除。虽然如此,但是只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其余的六种慢就不会再犯了,那就是,所想和所说都要如实;只要能如实,就不会产生一切的慢,因为知道自己距离上地、佛地是何其的遥远啊!那么遥远的距离,慢又从何生起呢?如此一来纵使胜过他人,也不会再起念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下:一般来讲,我们修学佛法,首先要认清楚何谓生灭法?何谓不生不灭法?乃至于何谓生灭法上面建立的生灭相?所谓的生灭法:就是正觉总持咒的第一句五阴十八界;所谓的不生不灭法:就是正觉总持咒的第二句涅槃如来藏。在其他的单元当中,我们曾经引用了《金刚经》的两首偈,分别对应了生灭法与不生不灭法。五阴十八界生灭法,《金刚经》很清楚地说了: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祂无始劫以来与如来藏在一起,仍然是可灭之法,于阿罗汉入无余涅盘时,愿意自我消失,愿意灭尽自己的五阴十八界,不再三界现身意,跟着意识一起消失;所以说意根是可灭之法,不是常住法。综合上面所说得到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如来藏—藏识—是真心,是不生不灭的法,祂自性清净;前七识是妄心不是常住法,所以是生灭法。合此一心有八个识,真妄和合运作,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大乘也一样,也说色身无我;二乘法所说的,大乘法中都有讲,可是大乘法还特别教导:如来藏无我,但因为祂常住不灭,所以称为真实我;又因为祂是缘起性空的无我法五阴十八界的根源,所以又称祂为我。但祂却是无我性的,因为祂没有五阴的我性,没有十八界的我性,也没有十二处的我性。因此慰喻有疾菩萨时,说身无我,却要请他把自己在患病时所观行的色身无我法用来教导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