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这个就好像说,人天至尊在五浊恶世中示现成佛,肚子饿了一样也要进食,天气热了流汗一样也要沐浴,一样要示现五蕴身上有生老病死;可是这个毕竟不是因为业报所生,是不同于一般的凡夫众生。乃至说菩萨观察众生的因缘,是因为乘著悲愿而往生的。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原标题:什么样的人会当阎罗王?)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真实佛法乃是生命的实相之法,应该要向五蕴色身之中去找寻《心经》里面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一不异、不观自在的,本来无念离念的实相心如来藏,那才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入道的首要。如果还不能够实证万法的根源,而妄说证量有多高,说法多么胜妙、多么不可思议,那其实都是说食数宝,那都不是作佛事,因为说者自己还有听者都不能够得到实益。我们常常看到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但是这里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道理,现在没有空在这边来作进一步说明;只作修学上的方便不同,我们来说因为他所修证的智慧深广有所差别。简单地说,声闻乘是以四圣谛,从苦集灭道这个四个方面,来先确定说三界中悉有苦;然后进一步观察说,众生不断聚集未来苦的原因;进一步再知道说,让后有的苦因不再聚集,然后后有的苦就会消灭的这个道理;最后再依据让苦集灭的方法,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当这些人听到佛法中说无我,说入涅槃是要将五蕴十八界等自我完全消失、不受后有的时候,大都是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而大力排斥。其实佛陀的教诲,是要教导我们认识生命的实相——根本心如来藏的体性,然后才能够让我们捨弃生死轮迴的洪流,从现在的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当中解脱出来,才能够真正的安忍而不造恶业,才能够勇于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乐于救护众生、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见道位的时候,二乘的佛法他们是把自己,把这个山河大地统统看清楚了,到底什么是五蕴,什么是十八界,到底这个宇宙是怎么回事,包括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他的情况是怎么样,这个就叫作观行。然后当二乘人他把这一切东西依照着佛陀,依照着善知识的教授,将他彻底地看清楚之后,那么他就不会再认为説这样的一个山河大地、这样的自己有什么地方是绝对真实不坏的,因为终究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其实修之内容,皆共许无上瑜伽乐空双运的世俗淫乐为究竟成佛,也就是以印度教性力派的男女双修之邪淫法为即身成佛之密要,虽美其名曰欲贪为道之金刚乘,并夸称其成就有超越于(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所传之显教般若乘之上者;然详考其理论,则或以意识细心为第八识如来藏,或以中脉里的明点为第八识如来藏,或坚决主张第六意识为常恒不变之真心者,分别堕于外道之常见与断见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缘起性空为什么是断灭法呢?因为缘起性空指的是现象界的一切法,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来看的话,都是因缘所生不能常住、不是坚固的法、会毁坏的法,这些法都没有自性。没有自性的话,最后坏灭的时候,当然就是属于断灭空。而这些法在还没有断灭之前,有的人会说:这些法都会毁坏、都会变异,所以这些现象界的法是缘起性空,以这样的缘起性空来当作甚深般若的无所得空。那这两 | 三摩地 2018-07-23 |
|
经由平实导师的开示,我们就知道百福是说我们在修三十二相业时,行十善业的一一业,都要配合著十种思惟;每一个善业都有这十种思惟(十乘以十为百),也就是三十二相的一一相皆具足百福!另外,在《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中也有介绍这十种思1,我们为大家稍微解释一下:所谓百福就是百思,譬如说:菩萨在造作增长足善住相业的时候,要先有五十种思惟,让自己的这个道器(五蕴身 | 三摩地 2018-07-23 |
|
就是因为来自于四颠倒想,自己认为自己这个五蕴的自我是真实的,所以这个真实自我上,希望能够追求真实自我的受用;真实自我的受用,就是在五欲六尘中去追求,五欲六尘中所追求,当然相应的就是贪、瞋、痴烦恼。所以如果不知道的话,那永远就不能除罪源,如果要除这些罪源,就是要知道说,这些业的十不善业的源头是来自于贪、瞋、痴烦恼;贪、瞋、痴烦恼的源头,是来自于四颠倒想。如果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般人一定会认为五蕴十八界里面有一个真实的法,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是不坏的本体。通常大部分的众生都会去认定自己的意识心,把意识心的种种相貌当作是真实的自我,譬如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所以又把我见叫作身见,因为这个意识心,我们会认为祂好像是我们永恒的身体,所以叫身见。因此,想要证入圣果的第一个最起码的条件,就是要能够断我见、身见。能够断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又譬如说,用自己的福报,取得可以让自己的感官能够受用的车辆,那么福报比较小的,受用了一般的车辆,福报比较大的,就可以受用超跑乃至是飞机;而受用这一些器物的时候,本质上还是要依于自己的福报,而只是借着五蕴身受用不同的器物的时候,显示出福报的大小差异。所以这样子一说,对于福报这两个字,在世间法上的意涵,就可以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了。其实刚才说福报有大小的差 | 三摩地 2018-07-23 |
|
至于执着五蕴自我所有的烦恼,那已经是最低层次的啦!为了舍离这些烦恼而去寺院,先供养师父,然后请法,这才是种福田;如法宣说我见、我执烦恼内容的师父,是真实的僧宝,就是福田。若是你的我所烦恼很重,他会先教你把我所的贪着烦恼断除,再进一步断除我见的烦恼乃至我执的烦恼。但是有个前提必须注意:他教导你的断我见、断我执内容符合三乘经典的正理,不是用意识心常住于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为什么呢?因为,进入佛道修道以后的行布施,如果说纯粹是行布施,以财物来利益有情,那个只是财布施,只是利益有情的五蕴身——一期的五蕴身;可是你跟佛所说的说能够受持《金刚经》,为他人解说《金刚经》,这个是法布施;法布施是在利益有情的法身慧命,而且法布施是能够延续佛的法脉,让佛的法脉、佛的,能够不被邪见外道所摧毁;佛的法脉能够持续存在,自然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我们做善业前以及之后都有这十种思惟,这样做久了福德就会越来越,道业就会越来越增长,而我们布施行善业时不是为了让众生觉得我们很厉害,不是为了爱现或是想让对方离不开我们,行善布施时也随时转依如来藏,不落入五蕴当中,观察三轮体空,这样根本清净让我们的心越来越清净,修行越来越好。赞美诸位来看此篇文章的菩萨们,会想要修学百福必定是菩萨种性具足之人,并以此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来藏为什么祂不会断灭?因为祂本来就不生,所以祂是涅槃本际,祂就是阿罗汉实证解脱,五蕴十八界不再出生以后的这个涅槃的根据。第二个信有德讲的是,诸佛菩萨祂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诸佛菩萨在实证如来藏、转依真如、通达真如以后,次第来断除这个分段生死的烦恼障的现行以及随眠,同时把这个所知障的部分也完全断除;最后这些分段生死以及变易生死都断除了以后,最后成佛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么在六住位菩萨所修学智慧的内容,是以熏习相似般若为主,来熏习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十八界的知见。在四圣谛所建立的知见是这样的:菩萨知道五蕴的出生就是苦,因为有五蕴的出生,所以才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而五蕴本身:色蕴就是四大所成的色身,四大一向是变异无常的。而受蕴指的就是眼根触色尘,耳根触声尘,鼻根触香尘,舌根触味尘,以及身根触触尘,意根触法尘, | 三摩地 2018-07-23 |
|
静虑的意思就是静中思虑,静中思虑的内容包含:如何饶益有情,如何在饶益有情中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如何观照五蕴的虚妄,如何从五蕴虚妄中观察不是我见的地方在哪里,(五阴)不是真实我的地方在哪里,如何思虑断除我见,应该要有什么方法来思虑;要怎样参禅,要怎样来看话头,甚至于从欲界散乱心中,如何进入欲界定,如何进入初禅以上等等的禅定境界。可是散乱的意识心没有能力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我们做善业前以及之后都有这十种思惟,这样做久了福德就会越来越圆满,道业就会越来越增长,而我们布施行善业时不是为了让众生觉得我们很厉害,不是为了爱现或是想让对方离不开我们,行善布施时也随时转依如来藏,不落入五蕴当中,观察三轮体空,这样根本清净让我们的心越来越清净,修行越来越好。简单的论述就写那么多了,但是平实导师的讲解又比葛格我的介绍精采万分,内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么众生相是什么?众生相就是五蕴相,就是我相——「以五蕴为我,以觉知心为我,以十八界为我」,这就是众生相。众生相就是《般若经》所讲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从我见相而生。可是众生长夜无明,他们不能了解什么叫做众生相,所以我们应当要让众生了解;特别是已经在修学佛法的人,要让他们了解「我相、众生相是轮回的根本」,他们了解以后才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你要把这个爱瞋、毁誉的心,轻轻地丢掉,从这些众生对你的赞叹和诋毁里面走出来;像是自己的五蕴身一样,像是自己过去生死去的无量无边的这些恶的心念一样,把它掐死。因为呢,你不需要这个,因为真正成就你的许多的功德性,经典上已经说得非常的清楚,能够成就你的功德的,都是如来之力,没有诸佛的冥佑,实际上无有一位有情可于此世间建立的功德性。因此说来,最关心你道业的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