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为相信佛语开示,知道入无余涅槃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本际存在,因此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而入无余涅槃,因而成就三法印当中的涅槃寂静的道理;由于灭除五蕴的缘故,永远不再有五阴炽盛苦出现。缘觉则透过十因缘、十二因缘观察,证得初果乃至证得四果的阿罗汉。由于是自己智慧观察的结果,知道无余涅槃还有本际存在,知道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 admin

2020-02-18

】(《杂阿含经》卷3)好!在这里,佛说什么叫作五蕴的蕴集、色法的蕴集、受想行识的蕴集呢?比方说,因为有了眼根与色法,眼识才会出生,根、尘、识三者和合所以有了触,有了触就会有受,有受就会有爱,然后就这样子辗转的各种大苦的蕴集就出生了,这是名与色的蕴集。也就像这样子,缘于耳鼻舌身而生识,缘于意根与法尘而生意识,然后生大苦蕴集,这就是名色之集,是受、想、 admin

2020-02-18

所以世尊在佛经中,常常批评婆罗门教、《吠陀经》、新沙门的这个六师外道他们不如理之处,而且沙门佛法的基本就是强调五蕴无我。但是如果说万法皆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灭尽了一切却又说这不是断灭;那到底佛法要追求的是什么呢?佛法不共于外道所说的,不像外道他们是要去追求梵的常法上的追求;也不同于外道的断灭论,说断尽一切就叫作解脱。所以佛弟子所实证者 admin

2020-02-18

自古以来,一般的初机学佛大众,在进入佛门研读世尊初转法轮言简意赅的《阿含经》,常常由于缺少善知识的解释,因此对于《阿含经》中的真实义多所误解、误会了,以为说《阿含经》讲的就只是五蕴寂灭、六识寂灭,所以就成了一切都无的断灭空,最后以为五蕴十八界的一切法都只有缘起而性空。许多假名的善知识误解了《稻秆经》中所说的: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然后大言不惭地 admin

2020-02-18

自古以来一般初机的学佛大众,在进入佛门研读世尊初转法轮《阿含经》这个系列的经典,常常由于缺少善知识的注解,因此对于《阿含经》中的真实义多所误会--误解了;以为说《阿含经》讲的就只是要五蕴寂灭、六识寂灭,以为那就是成就了一切都没有的断灭空。所以自古以来,如果没有真实证得解脱果证的善知识来为我们教授,学人非常容易就落入了断灭的见解,这样子一来就会成为佛所 admin

2020-02-18

这是说,众生以为五蕴世间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用自己的见解去认知五蕴,以为五蕴法是真实的。五蕴法就是:色、受、想、行、识。色蕴叫作色,在梵文中色法叫作rapadharma,就是指物质的现象;后面的四个蕴叫作名,就是心法,梵文叫作cittadharma,就是心理的现象,是无形的法,所以世间所有的法就是五蕴,就是名色----色法与心法。众生就好像这个愚痴人一样,看到远方的 admin

2020-02-18

身见,简单地说就是不能明白三界之中,不管是五蕴,还是十二处、十八界之中的一一法,不论是心法或是色法,不论是色法还是名法,那都是虚妄不实,非吾人真实可依之身。所以从佛世开始,佛法向来就是建立在非身的智慧上。在《阿含经》中,佛一再地交代佛弟子们要观行一切法无常、苦、空、非身,所以无我。但是这样子的叮咛,却被大部分的法师给破坏了。现在的法师们或者说:意识 admin

2020-02-18

如果佛法真要说是性空唯名,一定只能以现象界的五蕴十八界而说,五蕴当然是性空、所以唯名。但是,假如说:五蕴无常断灭之法就是佛法,那么这个佛法就是断见法了;那么两千五百年前,就不需要释迦牟尼佛来人间示现受生说法了,因为断灭见外道早就说过一切法空----性空唯名----的理论了。断见外道早就宣示:五蕴十八界统统是性空,统统是无常法、断灭性,死了就统统没有了。那释 admin

2020-02-18

为何五欲、乐受、五蕴非众生真爱,众生真爱为何?26.什么是集起心、思量意、了别识?27.谁能执持诸法种子、执受色根依处、执取结生相续?28.禅宗祖师公案看得懂吗?29.为何起分别我法二执,凡夫堕恶趣,愚人障圣道?30.如何才能了知境相如幻、梦、阳焰等?31.发业无明多由迷内发,润生贪爱多缘五欲生之义为何?32.谁能持业、烦恼使有情漂溺?33.施七宝满恒沙界,福德不如持经一 admin

2020-02-18

佛教中所说的法,是指三界当中所有的事物统统都是法,法也是五蕴----又叫五阴。法又分为色法与心法,色法是色蕴,而心法则是识蕴、受蕴、想蕴及行蕴。对我们来说,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由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所感知而形成的,所以法也就是我们六识所成的境界。而六个识都各有其根、尘、识三者和合的运作,所以总共就是十八界,因此法又叫十八界。我们透过五根----扶尘根,去摄取 admin

2020-02-18

这个界分别观就是用分析的方式,让修学者能够深刻地体验五蕴我的虚幻,都是和合所成,没有真实不坏的体性,因此这样修学者就能够远离对于我跟我所的执着。以上所说是属于二乘的空三昧部分。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是无相三昧,这个无相三昧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第一个从所取的角度,也就是说,诸因缘所生法所显现出来的法相,都是暂时而有、幻起幻灭,所以没有真实不变的法相,因为 admin

2020-02-18

大乘菩萨怎么灭苦?我们来看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的第一段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既然要度一切苦厄,什么是苦厄?苦厄,“厄”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小时候有看过人家在拉牛车,牛车有个门形的,那个叫作牛轭,那个牛轭就套在牛的脖子上;当牛被这个牛轭套住以后,它就动弹不得了 admin

2020-02-18

那《心经》到底是不是根据如来藏而说呢?我们在第一段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一段话已经在前面讲解的当中已经说明了。接下来我们来讲这一段,【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多人就说啊,这个“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ldquo admin

2020-02-18

虽从自身五蕴十八界等法之分别观行苦、乐受无常的人,或者另外有人善于从四圣谛中观行而证得解脱,便虚妄的生起了获得解脱之想法;然而这样的解脱,并未真实解脱。佛陀为了慈悲摄受各种不同根器的大众,所以施设五乘,哪五乘呢?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又或者分为三乘,有哪三乘?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来教导。所以其法义内容,就有不同的方便善巧教导。 admin

2020-02-18

如是要修学要能够明白这一点,然后就要能够在大乘的道场受三归依,在正法道场受三归依,必定有所不同,能够发起四宏誓愿,能够对于识蕴乃至于其它诸蕴,这样的五蕴,能够了解其中的内容。虽然自己想要在家修学,但是没有受过三归依,理论上来说,是万万不可的,除非因为种种因缘所限制,这样就只好在家里面自誓三归;自誓三归意思就是说:自己在佛菩萨圣像面前,发誓归依佛、归 admin

2020-02-18

但是阿罗汉就不是这个样子,阿罗汉他是把六根、六尘和六识全部都灭尽,把五蕴十八界都灭尽,让自我不存在,所以这个才是究竟的寂灭。阿罗汉所入的无余涅槃,其实还是大乘菩萨所证的本识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他舍报之后,十八界全部都灭尽,就只剩下涅槃中的本际存在;在四阿含的诸经当中,佛有的时候称为本际、称为实际,称为如或者称为真如,有的时候称为我,说那个涅槃 admin

2020-02-18

至于佛的无垢识则是不可坏的金刚身,所以说佛是无漏之身,那不在世间的五蕴十八界之中,所以叫作不堕众数。因此平实导师书中的语译:如维摩诘居士所说,阿难啊!佛出现在五浊恶世,所以就要显示出来:乃至于佛身也有病痛、也会死,因此你们要赶快求解脱生死。用这样的方法来示现,来教化众生。所以阿难啊!你就走吧!赶快走吧!拿着鲜奶赶快走,不必惭愧了。阿弥陀佛!------《 admin

2020-02-18

那从这样来看,他解脱道的善业,不也等于消失了吗?所以说修习二乘解脱道的善业,也不是真正的善业,只有大乘法才是真实的善业,因为二乘法不能了知实相,而且不能利益广大的众生,还不够真实;大乘法则亲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却永远不灭五蕴十八界七转识心,乃至成佛以后,仍然八识心王具足,转为纯净的八识心王,而利乐有情永无穷尽,所造一切的善业都不会失坏,这 admin

2020-02-18

为什么我们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从小乘法的见道来说,初果圣者就一定是断我见、断三缚结者,把色受想行识等五蕴都否定了,难道还会执着男相还是女相吗?如果依大乘法来说,在明心之时找到实相心如来藏,无形无相而能生诸功德,此时现观这个实相心,完全没有任何世间相存在,又如何会有男相女相之差别呢?一般来说,在世间法中,女众往往是受歧视的,所以自古以来都说男主外、女主 admin

2020-02-18

而要能够成就解脱道,一定是要先有正确的解脱知见,譬如知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皆不是真实的自我;有了正确的解脱知见,才有断我见的机会,乃至后面的修除我执。而这就需要在善知识处,经由多闻正法来达成;尤其在末法时期,邪法泛滥,正确的多闻熏习,尤其显得非常珍贵难得。譬如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2中的开示:尔时,净威力士白佛言:‘世尊!布施庄严、净戒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