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接下来,我们来看真正证悟的人,他是怎么放下的?真正证悟的人,悟后他领受到真心如来藏的胜妙真如法性,转依于如来藏,能够放下对五蕴十八界的攀缘,同时也放下对六入及六尘境上的攀缘;这时候真正证悟的人,会让觉知心以自心如来的常不变异,不受于六尘也不着于六尘的无我真如法性为依据,随时去体验如来藏心体的清净无染;这样就能够随时随处,安住于万缘当中,所以这才是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原来这个霎那变异的身体和意识心并非是真实的我,短短几十年后一切终归坏灭,唯有不生不灭的真心如来藏永远常在,当我们依此真实心来对照五蕴十八界时,发现它们统统都是依如来藏为因而生起的诸法,因缘假合而有,没有真实自性,有生有灭,无常无我,缘起性空。大千世界一切法皆是从如来藏直接和间接出生的,离开了自在的真实心,就没有五蕴十八界可以出生,一切生命和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当这些人听到佛法中说无我,说入涅槃是要将五蕴十八界等自我完全消失、不受后有的时候,大都是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而大力排斥。其实佛陀的教诲,是要教导我们认识生命的实相——根本心如来藏的体性,然后才能够让我们捨弃生死轮迴的洪流,从现在的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当中解脱出来,才能够真正的安忍而不造恶业,才能够勇于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乐于救护众生、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胜金光明忏》是从《金光明最胜王经》卷2〈梦见金鼓忏悔品〉第四中所节录出,是个很好的忏悔文;但是唱颂此之前,必须先了解此经乃是第一义谛之法,此经不是宗喀巴所说「无因论的一切法空」邪见;如果要用此作忏悔,必须先了解五蕴十八界法的虚妄,以及如来藏的真实,否则作忏仍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而宗喀巴主张意识是不生灭心,并且不许有第八识如来藏存在,都与此经的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菩萨则是很清楚:包括五蕴十八界以及其他种种万法,都是由根本心如来藏——阿赖耶识所生、所显;七转识起心动念造作身口意行的善恶业种,都是储存在永不生灭的阿赖耶识之中,无论经过多少时劫都不会散失,而当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自受业果。譬如佛陀在《大宝积经》中,就有开示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因为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初学佛者皈依凡夫僧宝是理所当然的,但久学菩萨证悟以后还在皈依凡夫僧,那就说不过去了;因为凡夫僧所说的法,言不及义,都只能在世俗法上劝说要断除世间法我所的执着,谈不到解脱道见道断我见的正理及方法;有时虽然也说要断我见、断我执,而他们自己却尚未断我见、我执,依旧停留在五蕴十八界的空相上,仍然执着意识心为常住法,也不明了五蕴十八界的运作。或有一类凡夫僧仍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二乘解脱道主要是要克期取证无余涅槃,出离三界生死,所以除了维持色身的基本需求之外,其余的时间就须大多用在经行、禅坐、专精观行、思惟法义上面,以看穿世间五蕴十八界等法的虚妄无常,努力证得初果,断除我见等三缚结,乃至于证得四果阿罗汉,出离三界,安处于涅槃之中,不受后有。只要够精进,当生就可以取证初果乃至四果阿罗汉,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佛世时,证得初 | 三摩地 2018-07-22 |
|
”很明显地,他是以诸法无我印,作为诸行无常与涅槃寂静这二印的根源,就是将五蕴十八界没有真实常住我的无我空相,当作是万法的根源;因而认为三法印可以以诸法无我,也就是缘起性空来加以统一。所以他说:“无常与常的贯彻,即在这缘起的空无我中建立。照上面说,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没有真实性,所以生而不起有见,灭而不起无见,生灭都是缘起本空的。缘起法的归于 | 三摩地 2018-07-21 |
|
表面看来如来藏能造就五蕴十八界一切法,似乎也是有能取之心,和所取之境,其实不然,这样的思维是不解世尊所说意,为不如理作意。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佛经是怎么讲述的。《大乘入楞伽经》云:众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见皆无相,愚夫妄分别;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众生的阿赖耶识心体所生起的能取的七转识,以及七转识心所取的六尘等法相,其实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自性清净就是说,如来藏所生的一切法虽然都是生灭法,都没有自体性,而如来藏自体却是圆成实性,不是生灭的虚妄法,不是意识想象出来的法,不是依五蕴十八界虚妄建立的法,故名胜义实有。由于祂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执着,从不分别六尘法,对种种境界,好也罢、坏也罢,善也罢、恶也罢,一概随缘而应,因为对于六尘万法不染不着、不闻不问,一味平等,所以其心体的自性清净无染。 | 三摩地 2018-07-21 |
|
依如来藏第八识具足这样的体性,祂本身是不生不灭法,祂不是五蕴十八界里面的任何一法。之前也跟菩萨们提过,您要从整个佛法来思量,您信受轮回,信受轮回有因果、有业报、有业种;又自己检验过了,没有第六蕴、没有第十九界、没有第十三处。既然生灭法的范围只在这里,可是自己遍寻去观察五蕴也好、十二处也好、十八界也好,当中没有任何一法能够来储存业种。可是明明轮回又存 | 三摩地 2018-07-21 |
|
自性清净就是说,如来藏所生的一切法虽然都是生灭法,都没有自体性,而如来藏自体却是圆成实性,不是生灭的虚妄法,不是意识想象出来的法,不是依五蕴十八界虚妄建立的法,故名胜义实有。由于祂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执着,从不分别六尘法,对种种境界,好也罢、坏也罢,善也罢、恶也罢,一概随缘而应,因为对于六尘万法不染不着、不闻不问,一味平等,所以其心体的自性清净无染。 | 三摩地 2018-07-21 |
|
而且祂是清净的,祂这种无漏无为的中道性,不会受任何一法所染污,所以说祂是如来清净之藏,那么祂与习气合,变似众色,周于世间,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祂所执藏的意根末那识,恒内执阿赖耶识为自我、恒内执阿赖耶识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为自我。末那识执着这些法为自我,再造作一切系缚在三界中的生死之法,这样的情况之下使得如来藏要执藏这些末那识的染污及所造作的业行,要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大家可以知道:如来藏因为具有圆满成就一切法的真实性,也就是这个圆成实性,所以我们的五蕴十八界以及万法,都是从这个如来藏——也就是法身阿赖耶识的心体,以及祂所含藏的一切的种子中所出生的;所以依他起性的五蕴十八界以及万法本来都是属于法身阿赖耶识的一部分法性,都是摄归于阿赖耶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本有的无漏有为法法性,所以跟阿赖耶识不可以说是二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首先,二乘人的声闻阿罗汉所证的人无我,就是现前如实地观察我的五蕴是无常空,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无常空,是会灭尽的;只是他们因为信佛语,相信五蕴十八界灭尽后还有涅槃本际,相信涅槃不是断灭境界。而缘觉乘的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地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入胎识如来藏为因,以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缘,所以才有三世蕴处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照见五蕴皆空:依般若的中道实相智慧,以如来藏真心来比对、现观五蕴十八界(注1)时,发觉自身之五蕴十八界都是依真实心为因而生起的诸法,因缘假合而有,无真实自性;有生有灭,无常无我,缘起性空。即一切法皆是真心直接或间接所出生,离开如来藏真心,就没有五蕴十八界可以出生,一切生命和大千世界皆不存在。度一切苦厄:当依真心体性现前照见五蕴皆空时,因而明白了五蕴 | 三摩地 2018-07-21 |
|
由于触证这个不念心的缘故,佛说菩萨从这个不念心的体性来领受它的中道之后,再来现前观察五蕴十八界,因为它本来就是涅槃,它从来不挂念一切法,所以叫做不念心。《般若经》里面又说这个实相心叫做无心相心——没有心相的心;菩萨所证得的真实心,不像众生所知道的心;众生所知道的心,有心相——能见闻觉知、能思想、能处处作主;菩萨所证得的心没有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由于触证这个不念心的缘故,佛说菩萨从这个不念心的体性来领受它的中道之后,再来现前观察五蕴十八界,因为它本来就是涅槃,它从来不挂念一切法,所以叫做不念心。《般若经》里面又说这个实相心叫做无心相心——没有心相的心;菩萨所证得的真实心,不像众生所知道的心;众生所知道的心,有心相——能见闻觉知、能思想、能处处作主;菩萨所证得的心没有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楞严经》讲五蕴十八界之见闻觉知性:“不是因缘,不是自然”,六根六识六尘及见闻觉知性不是二乘所讲的唯因缘生,也不是外道讲的自然生,都是如来藏所显现的;此即证得七住菩萨的法智类智---你只知道一个总相、一个总体而已:“哦!这就是如来藏!”譬如非洲森林中的土人,不知道汽车是什么?人家跟他形容:“有四个轮子,可以开著到处跑。” | admin 2018-07-21 |
|
佛法说“无我”,虽有各种不同之层次差别,但最简单的无我概念——五蕴十八界皆因缘所生,无有真实之我存在——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所能对治得了,必须有长期的闻熏正知见,确实观行、思维,加上具体的行为实践,在历境对缘中汰换染污识种,进而净化身心,如此才能转化成真实的受用。所以佛所说的八正道,就充分显示出佛法真正的实践特质。二、世间 | admin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