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成佛之道有其进阶次第,佛说菩萨于三贤位之第六住修四加行及学般若,证悟藏识,生般若慧,渐渐通达而入初地,修学百法明门满足而入二地;二地持戒清净及修学千法明门而入三地,三地修增上心学四禅八定及四无量心,将至满心位方修五神通。此是真正成佛之道,首要乃在明自真心——成就中观,而后随入初地无生法忍及二地三地无生法忍,依三地无生法忍般若而修禅定,禅 | 三摩地 2018-07-21 |
|
缘觉菩提之觉证,非唯纯依十二因缘而悟,有人偶见黄叶离枝飘零而落,便悟世界无常,因此成辟支佛者;有人偶见他人老已病死,便悟色身无常及觉知心我无常,便成辟支佛;有人偶见自身眠已、偶见他人闷绝,便知五阴无常,成辟支佛;有人于证得禅定后,因于无常观而成辟支佛,或起因缘觉而成辟支佛;有人于具足四禅八定后,如是观行而成辟支佛;有人于具足四禅八定及五神通后,如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样子的如意足为什么又称为神足呢?神足是不是我们一般所称的神通呢?这个神通其实并不是像我们所说的五神通那种神通,但是这个神通妙用,神虽然是指的是神通,妙用难测,所以才称这个就是神足,所以才称欲如意足叫作神足。但是,是因为我们如身依足而立,也就是说,这个如意足是要引发欲神足或引发勤神足,要引发这四种神足,必须就像我们的身体是依脚而立,必须依脚而立,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九、神通功用不同世间有情所修五神通,其境界高低,随于禅定高下而有差别。依欲界定修得五通,不知依初禅所得五通的境界,而依初禅修得五通者,能知欲界五通;乃至依四禅修得五通,能知三禅以下所得五通。故上地有情能知下地有情神通境界,而下地不知上地。外道所修有一通、二通,乃至五种神通,其神通能力极为有限。二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多有证得三明六通者,然其神通也有限度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进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进修大乘种智,求证犹如谷响现观。附2: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二道并修,以外无别佛法佛菩提道--大菩提道解脱道:二乘菩提远波罗蜜多 十信位修集信心--一劫乃至一万劫外门广修六度万行↓断三缚结,成初果解脱资粮位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以财施为主)。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 | 三摩地 2018-07-20 |
|
”尔时华德藏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五神通,得如幻三昧?得是三昧,以善方便,能化其身,随众形类,所成善根,而为说法,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华德藏菩萨摩诃萨:“善哉善哉!能于如来等正觉前问如是义。汝华德藏,已于过去诸佛植诸善根,供养无数百千万亿诸佛世尊,于诸众生兴大悲心。善哉!华德藏,谛 | 三摩地 2018-07-20 |
|
起五神通。得入诸道之持。不断辩才。遂于世尊般泥曰后。以智慧力至满十劫。药王如来所转法施随而分布。于时善宿比丘化十亿人使立大道。十四垓人解弟子乘。余无量人得生天上。如是天帝。在昔异时王宝盖者。于今得佛名宝成如来。其太子善宿者。则吾是也。其余诸子于是贤劫。皆得如来至真等正觉。此贤劫中千佛兴者是也。从鸠留先为始作佛。至楼由如来为最后得。如是天帝。当知此要 | admin 2018-07-19 |
|
得四禅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见过去世时。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证入。是时文殊知众疑怖。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剑。持逼如来。世尊乃谓文殊曰。住住。不应作逆勿得害吾。吾必被害。为善被害。文殊师利。尔从本已来。无有我人。但以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我必被害。即名为害。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梦如幻。于梦幻中无有我人。 | 三摩地 2018-07-19 |
|
《佛祖纲目》卷三:【世尊因灵山会上五千比丘得四禅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见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证入;于是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剑,持逼如来。世尊乃谓文殊曰:「住!住!不应作逆,勿得害『吾』。『吾』必被害,为善被害。文殊师利!尔从本已来无有我、人,但以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我』必被害,即名为害。」 | 三摩地 2018-07-19 |
|
于三地快满心的时候,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可以成为俱解脱而不取证,继续留惑润生,转入四地乃至七地修行。于七地满心时,证得念念入灭尽定,将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断除;虽然断除了分段生死,但仍然有变易生死未断除。接着,再将变易生死最微细的无始无明随眠一一断除,最后才能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从上面种种分析可知:在证悟以前,也就是在七住位以前,菩萨为了 | 三摩地 2018-07-19 |
|
于三地快满心的时候,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可以成为俱解脱而不取证,继续留惑润生,转入四地乃至七地修行。于七地满心时,证得念念入灭尽定,将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断除;虽然断除了分段生死,但仍然有变易生死未断除。接着,再将变易生死最微细的无始无明随眠一一断除,最后才能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从上面种种分析可知:在证悟以前,也就是在七住位以前,菩萨为了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