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生已增长受五欲乐。而行大舍出家苦行。证菩提转入涅槃。文殊师利是应化身所作方便示现应知。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世尊依如来法身住持力。几种语为众生说法。如来说法依可化众生。未熟者令熟。已熟者令得解脱佛言。文殊师利。如来有三种语。何等为三。谓说修多罗。毗尼。摩得勒伽。文殊师利。是为三种。应知。文殊师利言。世尊。何等修多罗。何等毗尼。何等摩得勒伽。佛言。文 | 三摩地 2018-07-21 |
|
能护智首不畏五欲。以此智舡度于结使波浪大海到涅槃岸。以此智慧度大灰河。不令烧煮内外诸入。能使苦受恶刺刺而不入。能于无明大黑闇中而不迷没。若有众生能观察者为作照明。能安立众生戒之平地。得于念处以为止息。涉正勤路上如意堂。登五根楼入五力室。嗅七觉香饮八正水。坐于有余涅槃之状。触于四禅无漏凉风。能如此者即是众生真善知识。不毁净戒能修禅定。增长觉慧能坏恶趣 | 三摩地 2018-07-21 |
|
谓天人五欲功德。苦受者。谓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不苦不乐受者。谓白癣等。迦叶白佛言。此则不然。佛告迦叶。从乐生苦。从苦生苦。彼为无记。迦叶白佛言。其譬如何。佛告迦叶。因食生病。食则是乐。病则是苦。彼白癣等。名为无记。迦叶白佛言。若苦乐名无记者。父母子亦无记。佛告迦叶。此则不然。迦叶白佛言。其譬如何。佛告迦叶。如非想非非想等天乃至无想。则恒住子法。善( | 三摩地 2018-07-21 |
|
见大长者五欲自娱。心生欣乐。作是思惟。愿大长者。时见哀纳多赐财宝。以我为子。作是念已。不勤作务。长者见已。作是思惟。如是不久。必为我子。是时长者。寻告之曰。汝今云何起异心想。不勤作务。彼即答言。愿欲作子生如是心。长者言善。我是汝父。汝是我子。我实汝父。而汝不知。所有库藏悉以付汝。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此是我子。我失来久。今遇还家。而不自知。我命为子。而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或阎浮提示有妻子五欲相乐。一切众生皆见是相。而是菩萨已于昔劫久远离之。惟以法乐而自娱乐。或阎浮提示大小便。一切众生亦见是相。而此菩萨得真法身非杂食身。云何而有大小便利。咀嚼杨枝着衣洗手。履践革屣执持伞盖。身服缨络饮食饥渴。生老病死行檀波罗蜜。得转轮王奴婢仆从男女大小。或作人天头陀苦行。现为比丘福利众生。现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破坏众僧听 | 三摩地 2018-07-21 |
|
情色所醉贪嗜五欲。非母母想非姊姊想。非女女想。于非众生生众生想。是故轮转受生死苦。如彼醉人卧粪秽中。如来今当施我法药。令我还吐烦恼恶酒。而我未得醒寤之心。云何如来便欲放舍入于涅槃。世尊。譬如有人叹芭蕉树以为坚实。无有是处。世尊。众生亦尔。若叹我人众生寿命养育知见作者受者是真实者。亦无是处。我等如是修无我想。世尊。譬如浆滓无所复用。是身亦尔无我无主。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处在深宫五欲自娱欢悦受乐。如是经律波旬所说若有说言菩萨久已舍离贪心妻息之属。乃至不受三十三天上妙五欲如弃涕唾。何况人欲。剃除须发出家修道。如是经律是佛所说。若有随顺魔经律者是魔眷属。若有随顺佛经律者即是菩萨若有说言佛在舍卫只陀精舍。听诸比丘受畜奴婢仆使牛羊象马驴骡鸡猪猫狗。金银琉璃真珠颇梨车[(王*巨)/木]马瑙珊瑚虎珀。珂具璧玉铜铁釜鍑大小铜。盘所须之 | 三摩地 2018-07-21 |
|
老亦如是虽有贪心欲受富乐五欲自恣而不能得。复次迦叶。如陆地龟心常念水。善男子。人亦如是。既为衰老之所干枯。心常忆念壮时所受五欲之乐。复次迦叶。犹如秋月所有莲花皆为一切之所乐见。及其萎黄人所恶贱。善男子。盛年壮色亦复如是。悉为一切之所爱乐。及其老至众所恶贱。复次迦叶。譬如甘蔗既被压已滓无复味。善男子。壮年盛色亦复如是。既被老压无三种味。一出家味。二读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一切有情众生之所以沉沦六道,皆是因为我之意识和末那识妄心不明实相,以虚妄影相为真实法而攀缘三界五欲,因此产生未来世再生后有的种子,所以佛告诉我们生因识有。佛子欲灭轮回之因和无明之烦恼所知障,必须从断除色身对五蕴的执着、对世间万法的贪欲入手,以证知实相心为入道之门,如若离了真心而学习佛法,犹如煮沙成饭终不可得。禅宗五祖大师说;不识自心,学法无益。如何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严格来讲,他的意识并不像在色界天可以以禅悦为食,他也不是像欲界天人,能够享受欲界的五欲。换句话说,我们经常说三界相应于贪瞋痴,又特别讲说四空定相应于痴,这样子的没有意识清楚地与外界的沟通,当然他的智慧没办法增长,他也没有办法布施,他也没有持戒可言。他的修行因为不相应三乘菩提,因为不以断身见、我见为根本,所以他的修行,这一世就是现前当下,他在非想非非 | 三摩地 2018-07-21 |
|
阿赖耶识这个菩萨心为什么叫做不念心?众生的心总是会想这个、会想那个,一天到晚念念不忘,总是放不下事情;但是菩萨所证得的不念心,它既不想念欲界的人天五欲,也不想念色界、无色界的一切法,祂也不会想要出三界;这个菩萨不念心的中道体性,才是般若经所说的主旨。由于触证这个不念心的缘故,佛说菩萨从这个不念心的体性来领受它的中道之后,再来现前观察五蕴十八界,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阿赖耶识这个菩萨心为什么叫做不念心?众生的心总是会想这个、会想那个,一天到晚念念不忘,总是放不下事情;但是菩萨所证得的不念心,它既不想念欲界的人天五欲,也不想念色界、无色界的一切法,祂也不会想要出三界;这个菩萨不念心的中道体性,才是般若经所说的主旨。由于触证这个不念心的缘故,佛说菩萨从这个不念心的体性来领受它的中道之后,再来现前观察五蕴十八界,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即使在一切的五欲之中,仍然清楚照见真如佛性的空与运作。所以履行义务之时行淫欲,义务履行完了再也不去思念、憧憬、不去回忆,能够深入的观照到欲的过患。在悟后起修的过程里面,菩萨终究有一天会亲自照见五欲,包括淫欲在内,根本就像一条毒蛇。那么到这个地步,我们说他的贪欲就断了。虽然断了贪欲,因缘须要他去做的时候,还是照做不误,只是心中丝毫没有那贪心,如此而已 | admin 2018-07-21 |
|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 admin 2018-07-21 |
|
在娑婆世界很容易迷失,因为这个地方的五欲外缘太多,我们这个地方色声香味触法都不离这五欲,不离财色名食睡。而且男女杂处。一不小心就出执,所以这个地方不好修,因为一步错就满盘输,就轮回三恶道去了;到了三恶道,要再恢复人身就很难了。因为这个地方很容易堕入恶道,所以说是难行道、是缓行道;因为五欲所迷的缘故,很容易造恶,造恶失去人身,就很难再得了。此界恶知识 | admin 2018-07-21 |
|
譬如说一个面临五欲(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这样可爱的境界;面临这样可爱的境界的时候,你的心里没有办法拒绝它的诱惑,没办法说“不”,这样的心行就是贪。再来说瞋,瞋就是被不可爱的境界所系缚,而起了种种恶心行,这样的心行就叫作瞋。再来说痴,痴的定义很广,就是无明,或者说没有智慧,但是在声闻解脱道当中的痴,指的就是没有断除烦恼的智慧。阿罗汉 | admin 2018-07-21 |
|
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著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不贪著世间乐,已经能深心发意的初发心菩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例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云何名新发意?答曰:新学菩萨有二种:一者、深心著世间乐,软心发意;二者、深心发意,不著世间乐。软心发意者,佛不以为发心;深心发意者,乃名为发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到回向心的时候,是说因为对佛菩提道已经能够信心坚定不退,原本是一直积极在世间五欲上用心,到了这个时候,就能够回转过来——心向佛道;而在善法上所作的福德,也就会心心念念、坚定的回向给佛菩提;这就是对佛菩提具足了回向心。到回向心的时候,各位可以发现回向表示说自己所关注的部分,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人天福报。你开始会注意到,你的修行是跟其他人息息相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著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不贪著世间乐,已经能深心发意的初发心菩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例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云何名新发意?答曰:新学菩萨有二种:一者、深心着世间乐,软心发意;二者、深心发意,不着世间乐。软心发意者,佛不以为发心;深心发意者,乃名为发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着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不贪着世间乐,已经能深心发意的初发心菩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非常的大了。例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云何名新发意?答曰:新学菩萨有二种:一者、深心着世间乐,软心发意;二者、深心发意,不着世间乐。软心发意者,佛不以为发心;深心发意者,乃名为发心。】(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