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般世间人,不懂得三世因果的道理,总是想把握今生,尽量过着享受五欲的生活,不但想要把所有的福报,都尽量用尽,有的甚至还不断地扩张信用借贷,觉得这样才不吃亏。却不知道说,众生正是因为自己把所有的福德都消耗完了,未来世无可受用,所以才会往生到饿鬼道去受苦啊!所以听闻以及信受佛菩萨所开示的这些正理,非常的重要!不然很容易就会被无明贪爱所驱使,而堕落到三恶 三摩地

2018-07-23

】(《大智度论》卷十一)这意思是说,当人拥有荣华富贵,能够随意享受五欲之乐的时候,虽然感到很快乐,但这一切世间财物都是无常易灭之法,是与国主、盗贼、水、火以及恶子等五家所共有的,是无法单独受用的。当国家课重税,横徵暴敛的时候,或是遇到无情的水灾、火灾、地震等天灾,或是遇到强盗、小偷的时候,财物都很难留得住;如果又生了个不肖子,有再多的财产也不够他花 三摩地

2018-07-23

再来说,众生在听闻了之后,有了精进心,努力修学戒、定、慧等三无漏学,而断除了放逸,不再胡乱攀缘声色犬马,因此他的身心就得到了寂静、安乐,不再因为追求五欲之乐,过度地损耗身心而得到病苦。另外,众生在闻法之后,断除了愚痴心,由于这个因缘,让你这个法施之主,在未来无量世中就会得到无碍辩才。这是因为你这一世不断地为人说法或是流通,让众生在学了之后,生起了许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这么说?当菩萨有了获菩提心的功德之后,他又看见了自己另外一方面的罪过——包括贪爱五欲法、宝爱五蕴身等,这才使得自己生生世世不离三界生死苦,也常常与众生因故而产生种种的争执。然而从如来藏角度来看,原本众生与我是平等平等,所以就进一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慢慢地就离开会说人过错的烦恼;同时他也会看到:乐瞻病人、乐施贫人,都是菩萨所应当修集 三摩地

2018-07-23

再来说,众生在听闻了之后,有了精进心,努力修学戒、定、慧等三无漏学,而断除了放逸,不再胡乱攀缘声色犬马,因此他的身心就得到了寂静、安乐,不再因为追求五欲之乐,过度地损耗身心而得到病苦。另外,众生在闻法之后,断除了愚痴心,由于这个因缘,让你这个法施之主,在未来无量世中就会得到无碍辩才。这是因为你这一世不断地为人说法或是流通,让众生在学了之后,生起了许 三摩地

2018-07-23

同时要来观察,纵然富有像转轮圣王能够拥有四天下,他能够受用胜妙的五欲乐,还是没有知足的时候。就像波斯匿王他当了转轮圣王,可是仍然对他的库藏的量还是不能满足;还是不断地要去堆积、累积,对于五欲乐还是一直追求,没有办法知道什么时候是满足的时候。因此有智慧的人,应该要为将来成就佛果而行布施,不是为了人天之乐。为了求证佛果而行布施,最重要是要累积这些福德资 三摩地

2018-07-23

有智慧的人知道这些事情,不应该求人天五欲乐自在,应该求解脱。所以他知道这些道理,来自的原由是什么,因为佛陀一直在教导着菩萨们。佛陀说:【善男子!除布施已,不得二果:一者自在、二者解脱。若持戒人虽得生天,不修施故,不得上食微妙璎珞。若人欲求世间之乐及无上乐,应当乐施。】《优婆塞戒经》卷四在这里佛陀继续讲,菩萨除了布施以外,没办法得到两种果报:一种是自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在布施外财内财过程里面,对于世间的外财的五欲,一定要能够淡薄乃至能够断除;甚至于能够接下去,就是要断除自己要将自己的财物布施出去,不能安忍所生的瞋,以及对于众生的所求,不能安忍所生的瞋,都能够断除。再来就是对于三界中五阴以及所受用的财物不是坚固的、不能常住的,这种颠倒想的愚痴都能够断除,也是能够断除在三界中的生死之苦,所以要解脱于这三界中的生死 三摩地

2018-07-23

倘若受了天身的果报,他五根的庄严殊胜,以及所受用在天界,五尘五欲的殊胜,是超越其他天人的。 (原标题:布施无悔的功德利益)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布施发种种善恶等愿,为什么说布施还有发恶愿呢?我们举个例子告诉大家:天魔波旬过去曾在毗舍浮如来法中,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那么他修学这六度,不是为了信、敬三宝,他是为了什么呢?他是为了要障碍他人出离欲界,他想要有能力来扰乱他人出离欲界,他想要有能力来降伏他人,受他的控管,他想要来求富贵、想要求名闻、想要求声誉、想要获得殊胜的五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自己今世所受用的五欲,乃至是智慧的状况,我们缺少了什么东西?或者是说,我们在某一个方面的受用,是否还算是胜妙的?比照上述世尊所开示的内容,若是未来自己希望在某一个方面的受用,能够再更加一些,就可以依照上述世尊所开示的来进行布施了。然而,其实三大阿僧祇劫之中,所应修的福德是很广泛的,这里只能举少数几个例子,也就短暂的一世、两 三摩地

2018-07-23

财布施虽然可以使众生免于饥饿困苦,然而财布施之后的后世果报,仍然是在于财物之中,以及说与财物相关的五欲境界之受用。譬如说:过去生如法布施了众生的饮食,今世就感得身力的强健、寿命的久长,并且随之而有种种的安乐;若是布施房舍给众生,来世若生到欲界天,而感得自然而有的七宝宫殿,而能自在的受用五欲;若是布施桥梁、船只或者是种种的鞋具给众生,来世若是需要种种 三摩地

2018-07-23

】(《大智度论》卷十一)这意思是说,当人拥有荣华富贵,能够随意享受五欲之乐的时候,虽然感到很快乐,但这一切世间财物都是无常易灭之法,是与国主、盗贼、水、火以及恶子等五家所共有的,是无法单独受用的。当国家课重税,横徵暴敛的时候,或是遇到无情的水灾、火灾、地震等天灾,或是遇到强盗、小偷的时候,财物都很难留得住;如果又生了个不肖子,有再多的财产也不够他花 三摩地

2018-07-23

一般世间人,不懂得三世因果的道理,总是想把握今生,尽量过著享受五欲的生活,不但想要把所有的福报,都尽量用尽,有的甚至还不断地扩张信用借贷,觉得这样才不吃亏。却不知道说,众生正是因为自己把所有的福德都消耗完了,未来世无可受用,所以才会往生到饿鬼道去受苦啊!所以听闻以及信受佛菩萨所开示的这些正理,非常的重要!不然很容易就会被无明贪爱所驱使,而堕落到三恶 三摩地

2018-07-23

】(《大智度论》卷十一)这意思是说,当人拥有荣华富贵,能够随意享受五欲之乐的时候,虽然感到很快乐,但这一切世间财物都是无常易灭之法,是与国主、盗贼、水、火以及恶子等五家所共有的,是无法单独受用的。当国家课重税,横徵暴敛的时候,或是遇到无情的水灾、火灾、地震等天灾,或是遇到强盗、小偷的时候,财物都很难留得住;如果又生了个不肖子,有再多的财产也不够他花 三摩地

2018-07-23

首先,要先赞叹提问题的这位学人,因为一般人通常不一定会自己承认或者是观察到自己有上述的问题,这表示说,这一位学人已经能够去观察到自己的问题,进一步也愿意试着去改正它;这不妨是一件善行,所以是应当要随喜而且要赞叹的!说明瞋恚之法的意涵之前,因为瞋与贪往往是相随而行的,所以就先略说贪的这个法;这是说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这五尘,或者是财、色、名、食 三摩地

2018-07-23

说明嗔恚之法的意涵之前,因为嗔与贪往往是相随而行的,所以就先略说贪的这个法;这是说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这五尘,或者是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境界,产生了执着贪爱的心念。那嗔是说从自己喜爱相对的境界所生起;也就是说,对于违背自己的贪爱执着的境界,或者是说让自己的贪爱执着的境界没有办法继续现起,所以就产生了恼怒、厌恶等心念。所以嗔有时候是从不顺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创伤,就是因为担心「我」被伤害!那什么是断我见呢?这个平实导师的书上都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说确实观行五阴十八界是虚妄无常,因缘和合的,五阴十八界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一个组合体 三摩地

2018-07-23

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不明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状态中之离念灵知;三、住于初禅等至定境中,不与香尘、味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四、住于二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五、住于三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六、住于四禅等 三摩地

2018-07-23

如是,如是!善男子!一切有情住于执取作意舍中,而有如来智慧、力、无所畏诸佛法藏,于色、声、香、味、触耽着受苦;由此不闻宝藏,况有所获,若灭彼五欲则得清净。复次,善男子!如来出兴于世,于菩萨大众之中,开示,种种宝藏;彼胜解已,则便穿掘,入菩萨住。如来.应供.正遍知,为世间法藏,见一切有情未曾有因相,是故譬喻说藏,为大施主,无碍辩才、无量智慧,力、无所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