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一般来说,五戒十善也是通于外道的世间善法。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种戒法。以因果律来说,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这四种业,是一定会下地狱长劫受苦的重业。因为造作这四种恶业,它的性质就是会让众生下堕到三恶道中,所以称为性罪;而持守不犯这四种性罪,那么就称为性戒。一切世间以及出世间的戒法,都是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为什么五戒十善是一个福呢?这里跟大家讲五戒的内容:五戒可以得人身,为什么五戒会得人身呢?因为他能够持不杀、盗、淫、妄、酒,这些对象都是在人间的一个基本,因为不侵犯到别人,所以这个戒可以让我们能够再降生到人间。至于十善就更进一步,那就是身三、口四、意三,从十戒里面再把它细分,譬如身三、口四、意三,身就是杀、盗、淫,这个都是身所造的,这三个恶业我们不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前面提到,菩萨之前在修学人天善法的时候,就已经修学了五戒十善。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三宝来受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间凡夫的杂染妄想来受戒,所以就只能称为世间戒,那么就会有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我们前面提到,菩萨之前在修学人天善法的时候,就已经修学了五戒十善。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三宝来受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间凡夫的杂染妄想来受戒,所以就只能称为世间戒,那么就会有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 | 三摩地 2018-07-22 |
|
命能改是必须依着什么改呢?命你要改的话,必须要奉行五戒十善,必须要受持五戒十善,让你的身口意行清净,你才有办法改命。你这个命,有没有办法现世改呢?现世改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你这个命只有等到未来世的异熟果的成就,才有办法慢慢地把它改过来。你这一世所改的这样子的所谓的改命,依修持佛法所依的这样子去修行的话,自然而然会成就未来世的一个异熟果报的可爱异熟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杂譬喻经》)这一个弟弟,因为哥哥这样子好于修学解脱之道,而对于这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对于父母所留下来这一些财产,这些家族的名声都不在意;于是他就很生气,经常跟这一个哥哥抱怨说:我们同样是兄弟,父母早早就过世了,应该要互相努力来振扬家族的财势,让父母所留下来的名声、财物、财产愈来愈炽盛,这样子才叫作是孝顺啊!结果你反而掷弃这个家业,去追逐在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2 |
|
命能改是必须依著什么改呢?命你要改的话,必须要奉行五戒十善,必须要受持五戒十善,让你的身口意行清净,你才有办法改命。你这个命,有没有办法现世改呢?现世改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你这个命只有等到未来世的异熟果的成就,才有办法慢慢地把它改过来。你这一世所改的这样子的所谓的改命,依修持佛法所依的这样子去修行的话,自然而然会成就未来世的一个异熟果报的可爱异熟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一般来说,五戒十善也是通于外道的世间善法。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种戒法。以因果律来说,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这四种业,是一定会下地狱长劫受苦的重业。因为造作这四种恶业,它的性质就是会让众生下堕到三恶道中,所以称为性罪;而持守不犯这四种性罪,那么就称为性戒。一切世间以及出世间的戒法,都是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亦当安止一切众生于五戒十善。复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等一切诸趣。拔济是中苦恼众生。脱未脱者。度未度者。未涅槃者令得涅槃。安慰一切诸恐怖者。以如是等业因缘故。菩萨则得寿命长远。于诸智慧而得自在。随所寿终生于天上尔时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等视众生同于子想。是义深隐我未能解。世尊。如来不应说言菩萨于诸众生修平等心同于子想。所以者何。于佛法中有破 | 三摩地 2018-07-21 |
|
李元松先生说:针对禅师们这种“言过其实”的说法,印顺法师曾给予批评,大意是:“禅师们太过于强调修证了,以致无法了解大乘佛教的精神,菩萨道的本意是人乘的菩萨行,以五戒十善的凡夫身来力行菩萨道,相信以此‘上求下化’的发心,未来世必能再转生为人继续修行。一个佛弟子应该有此信心,并在此安心。”印顺法师以这样的话劝勉学佛人,当然 | admin 2018-07-21 |
|
我们前面提到,菩萨之前在修学人天善法的时候,就已经修学了五戒十善。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三宝来受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间凡夫的杂染妄想来受戒,所以就只能称为世间戒,那么就会有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一般在第六信位、第七信位的不退心、回向心具足的时候,就一定会乐于归依三宝;在第九信位戒心具足的时候,就会乐于受持五戒十善、乃至六波罗蜜;当第十信位愿心具足的时候,就会勇于发起四宏誓愿,进入初住位,开始于外门修学六波罗蜜。而且十信位的修行具足的状况,除了对于三宝的信心之外,也包含对善知识、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对于菩萨愿、菩萨行、菩萨善巧方便等等的种种信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一般在第六信位、第七信位的不退心、回向心具足的时候,就一定会乐于归依三宝;在第九信位戒心具足的时候,就会乐于受持五戒十善、乃至六波罗蜜;当第十信位愿心具足的时候,就会勇于发起四宏誓愿,进入初住位,开始于外门修学六波罗蜜。而且十信位的修行具足的状况,除了对于三宝的信心之外,也包含对善知识、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对于菩萨愿、菩萨行、菩萨善巧方便等等的种种信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们前面提到,菩萨之前在修学人天善法的时候,就已经修学了五戒十善。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三宝来受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间凡夫的杂染妄想来受戒,所以就只能称为世间戒,那么就会有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们前面提到,菩萨之前在修学人天善法的时候,就已经修学了五戒十善。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三宝来受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间凡夫的杂染妄想来受戒,所以就只能称为世间戒,那么就会有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我们前面提到,菩萨之前在修学人天善法的时候,就已经修学了五戒十善。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三宝来受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间凡夫的杂染妄想来受戒,所以就只能称为世间戒,那么就会有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 | 三摩地 2018-07-21 |
|
此时一切人间吊丧或追悼仪式全没用,唯一应当做的事就是为亡者念诵佛经令其明白所因为何,所至何处,上焉往生西天净土,持五戒十善者升入天界,中品至少保住来世能够脱生人身,作奸犯科者堕三恶道.一失人身再想回来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如愿,所以中国传统丧葬文化历来有七日度亡的习俗,常言说;生有所养,死有所归,是人一生的大造化,善导大师说:世之大事,莫过生死,一息不来,乃属后生,一念 | 三摩地 2018-07-21 |
|
以两者从无互属,以世人所说「色身」「心识」不相同,乃至佛陀别立「色」「识」二蕴,所以两者互不相属,功能乃至所指体性各异,如何为彼之缘起支?如邪人说,持受鱼戒,终日于水中,以其所知,某一鱼殁后,所以以为如是持守戒律,即为之因;现依佛言,当知不然,以五戒十善持守奉行,为生天之因。所以「色」「识」并不互入,如何为彼此因,如何为彼此果,彼此互说,相调其缘起 | 三摩地 2018-07-21 |
|
假如说一般人所说的行善,指的是像修桥铺路、慈善救济、护生放生等等,这些的人天善法是含摄在五戒十善之中,他的果报就可能有时候会生到欲界天,有时候可能在人间;其中就有一些是通于一般宗教的。譬如说:有一些宗教里面的教义,也有一分的不邪淫、不偷盗等等,所以也是人天善法所含摄,但是却不如佛法中所含摄的那么。所以,不修禅定只行一般的人天善法,果报只在这个世间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如果他在舍寿前能够很努力的熏习很多解脱道该有的知见,对于五阴十八界的法要,他能够如实的现前观察、多闻熏习,而且他也努力的持戒精严,以这个功德回向,他就可以中品上生;甚至他只有一日一夜,他得中品中生;甚至他在世间的戒律----孝养父母,做人该有的五戒十善的这个部分,孝养父母基本的人间福德,他就可以----遇到善知识的话,他可以中品下生。所以我们比较上品三生和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