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因为诸佛如来也没有办法弹指一下,就转变您如来藏中所有的业识、所有的染污种子,只有您自己的意根依于您意识,依这个五俱意识,五根触五尘而听闻了这些正法,而如理的思量,而如实的四种修,而来转变自己的心性,来伏除自己的性障,修集自己的福德;依于这样心性的慢慢地转变,如来藏的种子慢慢地清净。 一方面摄心,三归五戒之后又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 admin 2023-10-11 |
|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1集缘觉菩提的断我见、断我执》正源老师佛说五欲功德就是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当这五欲的触受生起时,其实是与前五识的见闻知觉性同时同处而存在的,五欲功德是与五俱意识同时同处存在的,是与觉知心无前无后的同时存在著;所以五欲的领受与贪爱,其实是与识阴六识同时同处的。说穿了,五欲功德的领受,本质正是在识阴六 | admin 2020-06-08 |
|
在我们即将往生的时候,各种的器官,包括了五根----眼耳鼻舌身,都会一一的损坏,而渐渐地失去功能;意识又被叫作五俱意识,祂也会跟着一起散坏消失;所以,如果到那个时候还想要把握自己,那是不可能的,是错误的想法。从一个人断气到中阴身的现起,中间的过程是属于甚深的种智,在这儿我们就不多说明。亡者在断气之前,亲朋好友可以帮忙他,轻声地为他助念弥陀圣号;断气之后 | admin 2020-02-21 |
|
假使气氛使他觉得不愉快,性情不好的人若受制于气氛时往往造下大恶业,杀人放火无所不造,都是受制于识阴所领受的境界,都是识阴的集苦的法相;因为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识阴的习性,不断在识阴相应的熏习上增长用心,于是他们识阴种子的力量不断被滋润而增长广大,于是识阴会一再地执着自己相应的外境我所而难以了断,更何况是要将识阴自己断灭呢?另有一类 | admin 2020-02-21 |
|
客烦恼,就是依客尘而有;客尘最主要是相应于前五识,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这个五俱意识----这个意识心,依于前五尘在五根触尘产生的这些五识,和那个意识再去了知这个五尘。而在这个五尘的成立之后,取了这些色、声、香、味、触,建立了刚刚所说的剧情,或是这个象棋、围棋的这个局----这个局情,身在其中,只缘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样子的一个身处 | admin 2020-02-21 |
|
因为诸佛如来也没有办法弹指一下,就转变您如来藏中所有的业识、所有的染污种子,只有您自己的意根依于您意识,依这个五俱意识,五根触五尘而听闻了这些正法,而如理的思量,而如实的四种修,而来转变自己的心性,来伏除自己的性障,修集自己的福德;依于这样心性的慢慢地转变,如来藏的种子慢慢地清净。一方面摄心,三归五戒之后又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定慧等持之后 | admin 2020-02-20 |
|
但这是五俱意识,意识心是与前五识同时并行运作的,是识阴六识具足的,这是已经执着了识阴的六个识,已不单纯执着意识了。或又有主张离念灵知心是究竟的,告诉他,离五尘的离念灵知心也是意识心,这时他们往往会反对这种说法。但是这两种人都不离识阴的境界,只是定力的有无差别而已。当他们依照师长的教导而认知,或证得这二种心境时,就产生坚执,不许别人评论他们所证的境界 | admin 2020-02-19 |
|
因为您已经在观身不净的部分,五根触五尘而产生五识的部分而产生五俱意识去了知,这样子的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上面不管是给您苦受或乐受,都是无常虚妄,都是不净,都是无常、无我,都不值得我们去贪爱、攀缘。因为往外攀缘,所谓的著相就必定再衍生搜集后有轮回的因。菩萨了知这一点,所以他不像外道。外道并不是不喜欢欲界的财色名食睡,而是他是更喜欢色界的禅定;外道并 | admin 2020-02-19 |
|
在阿含解脱道中,意通常是指意根,但是经中也常常把意根与意识合称为意,而有时意字则是指五俱意识,也就是将意识与前五识同说而将识字省略;因此必须依照经文的前后文句所要表达的义涵来判定,不可一概而论、等视齐观,否则往往会误解经文原意。什么是粗糙的意行阴呢?譬如在喇嘛教双身法的淫乐境界中,如果成就了第四喜所谓的俱生大乐,觉知心因而生起贪爱执著,乃至希望能永 | admin 2020-02-18 |
|
更何况前面我们有说到五俱意识,五识现起的时候意识必定相伴随,所以同一个境界,当我们察觉到的时候,就已经是五识和意识共同和合运作了。每一个人心境不同,意识的判断、思量当然也就不同,所察觉到同一个境界的同时,这个察觉必然是加上了意识,而且是以意识为主的察觉,不同的人各自的察觉将会是天差地别。......在佛经上,特别是在三转法轮之时,佛陀为我们开示了甚深唯识 | admin 2020-02-18 |
|
《楞严经》卷三说:意法为缘生于意识,《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三和《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二十也说:意法为缘生意识,意根末那识为欲了别外境由五扶尘根缘五外相分透过五胜义根与如来藏配合产生相似之五内相分上之法尘,再转生意识与前五识了别五尘境,因意根与意识不直接缘五尘境,醒时意识需与前五识多分或少分俱起,才能共缘外五尘境,种智称为五俱意识。如色尘入眼,眼识只能了 | admin 2020-02-18 |
|
更何况前面我们有说到五俱意识,五识现起的时候意识必定相伴随,所以同一个境界,当我们察觉到的时候,就已经是五识和意识共同和合运作了。每一个人心境不同,意识的判断、思量当然也就不同,所察觉到同一个境界的同时,这个察觉必然是加上了意识,而且是以意识为主的察觉,不同的人各自的察觉将会是天差地别。举例:譬如说许多内地的朋友来到游玩,都说好地方、好山好水、人情味浓厚,真是 | admin 2020-02-18 |
|
离念灵知其实正是独头意识或五俱意识的心所法:住于离念境界,而对内外六尘了了分明。所以,想阴我见才是学人最难断除的我见。识阴中的“识”,佛特别指明说:“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识也。”也就是说:能了别苦乐、是非的觉知心,能了别种种食物味道及艺术韵味、佛法义理的觉知心,都是识阴所摄的识,而离念灵知心也是如此的心。正当心无杂念 | admin 2019-04-24 |
|
)有余涅槃 有余涅槃者乃是断尽我见我执:不认欲界五俱意识为不坏心,不认初禅等至位中三俱意识为不坏心,不认二禅乃至四空定等至位中之独头意识为不坏心;乃至灭尽定与无想定中不与意识俱之意根,亦不认为不坏心;由断如是我见我执,故证有余涅槃。(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5月初版二刷)有余涅槃位的时解脱&nb | admin 2018-12-27 |
|
更何况前面我们有说到五俱意识,五识现起的时候意识必定相伴随,所以同一个境界,当我们察觉到的时候,就已经是五识和意识共同和合运作了。每一个人心境不同,意识的判断、思量当然也就不同,所察觉到同一个境界的同时,这个察觉必然是加上了意识,而且是以意识为主的察觉,不同的人各自的察觉将会是天差地别。举例:譬如说许多内地的朋友来到台湾游玩,都说台湾好地方、好山好 | admin 2018-08-09 |
|
五俱意识生起时,必能了知六尘境,意识依前五识之了别,即作微细分别,且能再作详细之分析、判断、思维、分别,故说意识心是“审”。意识是所生法,打了麻醉针以后,意识断灭了;身体劳累而熟睡无梦时,意识也是断灭,故说意识心是“不恒”,这就是唯识学上说“意识心审而不恒”的道理。意识要有五色根不坏,于根尘相触时,末那识于中起作意,促 | admin 2018-08-07 |
|
因为您已经在观身不净的部分,五根触五尘而产生五识的部分而产生五俱意识去了知,这样子的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上面不管是给您苦受或乐受,都是无常虚妄,都是不净,都是无常、无我,都不值得我们去贪爱、攀缘。因为往外攀缘,所谓的著相就必定再衍生搜集后有轮回的因。菩萨了知这一点,所以他不像外道。外道并不是不喜欢欲界的财色名食睡,而是他是更喜欢色界的禅定;外道并 | admin 2018-08-04 |
|
祂有两类,第一个是五俱意识,第二个是独头意识。五俱意识的意思就是说,祂白天的时候六个识在配合运作;独头意识指祂睡觉的时候,不与外五尘相接触,而与法尘相应;同样的道理,对于二禅以上的等至位,祂也不与外五尘相应,而只与定境法尘相应。接下来要谈意,意就是意根,也是唯识学所讲的末那识;祂的体性是恒审思量,祂处处作主,没有不作主的时候;祂虽然无始劫与第八识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杂阿含经》卷九)也就是说,小如细菌所具有极微劣的意识,或者人间具有的五俱意识、独头意识,乃至于无色界最微细的非想非非想天的意识,仍然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有的法,是被生的法,是生灭的法,不是常住法。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意识细心就是常住法”,或者有人主张“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就是真心”,乃至有人主张“第七意识、第八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杂阿含经》卷九)也就是说,小如细菌所具有极微劣的意识,或者人间具有的五俱意识、独头意识,乃至于无色界最微细的非想非非想天的意识,仍然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有的法,是被生的法,是生灭的法,不是常住法。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意识细心就是常住法”,或者有人主张“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就是真心”,乃至有人主张“第七意识、第八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