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以禅定的定义来讲,就是离开五尘的觉观称为无觉无观,就是第二禅等至位,称为无觉无观三昧,不再领受五尘的境界。可是如果从了义法方面来讲,只要有觉知心在就有觉观,有觉观就是有口行,依这样来看无色界天,也依了义法来讲,他还是有觉观;因为他的觉知心剩下了意识而没有前五识,可是仍然有细意识继续住在四空定之中,在了别四空定;其中只有一个入而不住的非想非非想定 admin

2019-09-02

当时每晚的习惯都是上床时,在入睡前先入二禅等持位中,看有什么往世之情景会出现,看完后再入睡。此习惯保持了大约十年,直到后来事务太繁而无时间可用时,才改为上床便睡。 那晚在书房上床后入等持位中,因为阅读该书的缘故,与他空见弘扬的相关往世情境现前了:一次又一次的辩经胜利之后,都是二、三天后就有外人持刀持棍前来打杀;每次打杀后,我方总是死伤极多,因此 admin

2019-09-02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十: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 admin

2019-09-02

而色界天是有初禅乃至四禅的禅定证量的有情所生的天,色界天包括有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四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及四禅之上色界之顶的五净居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称为五不还天,是证得不还果以上与四禅证量之声闻人以及菩萨所生 admin

2019-09-02

时初禅中复有一人,内因缘故修得二禅,得已即起大声唱言:‘二禅寂静、二禅寂静。’众生闻已各自思惟,复获二禅;舍初禅身,生二禅处。当尔之时,从阿鼻狱上自初禅,乃至无有一众生在。善男子!四天下外有由乾陀山,中有七日;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唯一日现,赖之熟成百谷草木;火劫起时七日都现,烧燃一切百谷草木、山河大地、须弥山王,乃至初禅。二禅众生,见是火灾 三摩地

2019-07-20

四禅八定    ,有人证到二禅,有人证到无想定(依据著作推断)。明心开悟    ,几百人。明心就可以称为贤位菩萨了。眼见佛性    ,十数人。......般若证量不以神通为依据,神通是修行的副产品。神通抵不过业力,也抵不过一针麻醉剂。要特别防止有人怪力乱神,所以正信佛子不推崇神通,有神通也不宣传。成就这些证量 admin

2019-06-19

色界爱住地者,谓于色界法生爱不舍;所谓贪爱初禅等至位、等持位中之胸腔乐受,贪爱二禅等至位之制心不乱、住一识处,离于五尘,如是而生心喜勇动;贪爱三禅等至位中,住一识处离于五尘,所生心喜及以身乐;贪爱三禅等持位中心喜身乐境界;贪爱四禅等至位中,离微细念,离身乐触,离心喜,离息脉,无苦无乐亦无极细念之舍念舍受境界,以为无余涅槃而贪着之。如是四种色界境界贪 admin

2019-04-24

《甘露法雨》 没有烦恼以后,打坐时就不用与妄想、妄念对抗了,就轻松了,要入二禅中久住,也就容易多了。这意思就是说,妄想及妄念之所以会产生,就是由于对世间法有挂碍——对三界中的法有贪爱,对自我有贪爱,对眷属有贪爱的时候,就会常常有许多的妄想及妄念升起,就会妨碍我们修习禅定,所以说,妄想与妄念都是从烦恼来的;烦恼断了,妄想与妄念就会随着烦 admin

2019-04-24

就是贪爱初禅等至位、等持位中胸腔乐受;贪爱二禅等至位的制心不乱、住一识处、离于五尘、心喜涌动;贪爱三禅等至位中住一识处、离于五尘所生心喜以及身乐,贪爱三禅等持位中的心喜、身乐境界;乃至贪爱四禅等至位中离微细想微细念、离身乐触、离心喜、离了息脉、无苦无乐、也无极细微的舍念舍受境界,误以为就是无余涅槃境界。这四种色界境界的贪爱,就是被色界境界所系缚,不 admin

2019-04-24

也因为这一念又出生其他的念,有的是有形相的念,有的是有语言文字音声的念,所以这个定境的修行人,就是因为这一念而离开四禅退到三禅,退到二禅,乃至退离禅定回到欲界的境界,所以证得四禅八定的这些修行人,往往就是因为这一念烦恼而离开定境。再来,有些人也是因为这一念烦恼而下堕,譬如有人在世的时候证得无想定,舍报以后升到无想天去;无想天的天人寿命有五百大劫,如 admin

2019-04-24

若进一步舍弃对眼耳身三识的执着,就离开五尘进入无觉有观三昧中;初禅的“觉”是对三尘有作意而攀缘不舍,“观”是完全被动的使三尘进入心中而不动心;最后连此观亦舍去,即入二禅等至位的无觉无观三昧,于此三昧中清楚明白的觉知心一直都存在。而后三禅、四禅亦是无觉无观三昧,前五识虽灭,意识心仍在。所以有人以未到地定至四禅定境的觉知性误认为是涅 admin

2019-04-24

那定境法尘,什么是定境法尘呢?定境法尘,譬如说,你修到二禅等至位、三禅、四禅,乃至四空定当中,都有个意识的所缘;也就是说,意识在这二禅等至位乃至到非有想非无想的境界当中,意识都必须有个定境法尘来缘,意识的所缘就叫作法尘。因为是修定处于定中,所以叫作定境法尘。当然,法尘不是只有这么多。我们在下一集当中会再继续介绍法尘。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就讲到这里。 admin

2019-04-24

离念灵知既可存在于清净梵行的静坐中,也能存在于离五尘的二禅等至位中,故藏密双身法贪淫之行的淫乐中当然是更低层次的意识。这些都只是粗、细意识的差别,同样是离念灵知,却有清净与不清净、粗与细的差别。由此可以实证一件事:离念灵知心正是识阴所摄的识,意识虽离语言文字,仍然以其心所法来了别苦乐及是非——都不出于识阴六识之外;这当然不可能是常住不灭而 admin

2019-04-24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7月初版首刷)不观是菩提 第八识如来藏从来不观察六尘境界,连二禅以上的独头意识定境法尘都不相应,绝对寂灭;所以祂不必作观行,早就是寂灭的。什么境界祂都不观察,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因为祂离一切六尘之攀缘分别,他不观察六尘中的一切境界。(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维摩诘经讲记》第二辑, admin

2018-12-27

第三种外道的现见涅槃,是二禅中的意识,这种外道把住于二禅境界中的觉知心,认定是能够穿越时空的涅槃心,然后以为他已经现前看见涅槃了。那么这仍然不是能够穿越时空的超意识境界,因为这仍然是意识所住的境界,还是生灭境界,所以不能穿越时空。第四种外道的现见涅槃,是住于三禅境界中,认为住于三禅中的觉知心是涅槃心,以为三禅的境界就是涅槃境界。第一种外道现见涅槃是 admin

2018-12-27

[2]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不明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状态中之离念灵知;三、住于初禅等至定境中,不与香尘、味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四、住于二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五、住于三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六、住于四 admin

2018-12-27

静坐中的离念灵知(包含与五尘同在的离念灵知,以及离五尘的第二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中的离念灵知)与喇嘛们乐空双运中不离五尘的离念灵知心,都是意识心。意识依意根与法尘才能从如来藏中生起,意根与法尘也是从看似痴呆的第八识中生起,生起后的意识、意根、法尘,都要在第八识的支援下,才能继续存在及运作。简要来说,佛法修行人证悟的心,是指第八识,不是意识心。也因此故 admin

2018-08-09

火灾会烧掉整个欲界,甚至连初禅天都会被烧坏;再来大水会淹到二禅天,甚至大风会吹坏三禅天,只有四禅天在坏劫之后仍然还能够存在,而在三禅天以下的世界则都完全被毁坏掉了。但是四禅天的天寿,虽然可能长到一万六千大劫,但是寿终之后也仍然要面临继续轮回的灾患。色界四禅天再往上,就进入无色界天了,无色界天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物质的世界,没有了色身,只剩下意识心处在四 admin

2018-08-07

财色名食睡,欲界的财色名食睡您如果没有办法解脱出离,您不可能能够证得色界的初禅乃至二禅;您对这个色身的执著没有办法出离,您不可能证得无色界的这样的四空定。四空定即使证得了,如果您是依外道而修了这个四禅八定,您没有断我见,您会像欝头蓝弗一样,虽然证得了三界当中无色界四空定当中的第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他因于我见不断,他没有办法出离三界。刚刚说了,很 admin

2018-08-04

那有的人会说:大乘的入道就是修禅定喽!我修得欲界的禅定,修得色界的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修得无色定,这样子以定为禅修得禅定之后,就是大乘入道嘛!其实也不是。为什么?因为世间的禅定毕竟还是世间法,大乘法乃是世、出世间法,不仅含有世间法,而且还有出世间法;所以世间法的一切都能够贯通,而且还有出世间法应有的解脱功德,是具足世、出世间法,所以大 三摩地

2018-08-01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13   14   下一页»   共269条/14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