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为他本质上,还是依于意识的存在,依意识的相应这些定境法尘,不管是相应于欲界定,相应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相应于四空定——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定。这样子一个以定为禅,都不是真实的解脱,而都是外道的邪见。这样一个邪见会让这些外道,即使证得了这些四禅八定,在人身这一世的寿命结束之后,往生到色界天或无色界天,去享受天福,终 三摩地

2018-07-21

h、大地平沉:仍属初禅定境,已接近二禅前之末到地定。欲界定之末期亦可能出现此定境。若于初禅中证此境界,不久之后发起微细身乐。此乐微细常住,非如善根初发后粗乐之必须提心方有乐触。i、无觉有观三昧:舍微细乐触,续深入定境及除性障。坐中对外境无觉,对心境有观,此是二禅前之末到地定。j、无觉无观三昧:精进修习无觉有观三昧而能长时间安住者,舍观便入二惮。此定境 三摩地

2018-07-21

同时菩萨在静虑─在禅定中─也要建立正知正见,也就是说要了解禅定,从欲界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以及四空定,这种三界九地的境界,就是意识心系缚在三界的情况。也就是意识心从欲界定到初禅,最高系缚的境界就是四空定!这三界九地都是意识心系缚在三界的状况。换句话说,从欲界定缘于五尘的境界,到发起初禅──离欲发起初禅,一直到二禅,能够从对五尘的有觉有观,进入 admin

2018-07-21

若有人能安住于无觉有观三昧中,乃至有人能安住无觉无观三昧中,譬如安住于二禅等至位中,离五尘而安住于定中、清楚分明而无昏昧;如是离五尘而安住定中之觉知心,当知即是与定心所相应之心,诸佛菩萨于圣教中说,意识心与定心所相应,当知如是与定心所相应之觉知心即是意识心也!若所悟之心,是能了别五尘、法尘之觉知心者,即是与慧心所相应之心,即是意识心也。譬如有人正静 admin

2018-07-21

离念灵知既可以存在于清净梵行的静坐中,也能存在于离五尘的二禅等至位中,乃至某些教派双身法在贪淫之行的淫欲乐受中,当然这是更低层次的意识了;虽然同样是离念灵知,却有清净、不清净,粗与细的种种差别法相之不同。各位菩萨,从以上所说我们可以证明一个事实,那就是:离念灵知心正是识阴所摄的识,不出于六识之外。而意识觉知心所修成的离念灵知性,能够离于语言妄念而了 admin

2018-07-21

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不明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状态中之离念灵知;三、住于初禅等至定境中,不与香尘、味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四、住于二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五、住于三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六、住于四禅等 三摩地

2018-07-21

若有人能安住于无觉有观三昧中,乃至有人能安住无觉无观三昧中,譬如安住于二禅等至位中,离五尘而安住于定中、清楚分明而无昏昧;如是离五尘而安住定中之觉知心,当知即是与定心所相应之心,诸佛菩萨于圣教中说,意识心与定心所相应,当知如是与定心所相应之觉知心即是意识心也!若所悟之心,是能了别五尘、法尘之觉知心者,即是与慧心所相应之心,即是意识心也。譬如有人正时 三摩地

2018-07-21

比如有人证得二禅——心喜。二禅之中无觉无观,但是出定的时候,住于初禅,有心喜的觉受,初禅中的身乐会变得很细腻,若有似无,照样留在胸腔里面。有的人就很喜欢这个境界,这也是色界爱的结。乃至三禅心喜身乐俱足,乃是世间无上至乐。凡夫修得三禅——身心受乐定,无法舍离,所以世尊说:唯有圣人能舍。如果诸位将来有一天进入三禅的时候,有明心见性过牢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的众生世界,就是包括畜生世界、饿鬼世界、地狱世界、欲界天人的天身、初禅天、二禅天以上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天,众生他们的境界-五阴境界,佛陀都能够具足了知,这只是世间解的一个部分。另外还有对于十方虚空无穷无尽的佛土世界、种种的的器世间,这些器世间的成住坏空,佛陀也都能够具足了知,这是一切种智的境界,也不是诸地菩萨道种智的境界所能够达到的,所以这叫作世 三摩地

2018-07-21

真正了知世间的人,得要从欲界天人的天身,初禅天、二禅天,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天,他们五阴、四阴的内涵都能了知,才只是世间解的一部分。但是诸佛都具足了知三界五趣众生的五阴世间,所以包括畜生世间、饿鬼世间、地狱世间,无不了知,这只是世间解的第一部分。还有器世间也得了知。器世间:十方虚空无穷无尽,世界国土不可限量。问他说:“十方虚空有哪些世界?”不 三摩地

2018-07-21

真正了知世间的人,得要从欲界天人的天身,初禅天、二禅天,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天,他们五阴、四阴的内涵都能了知,才只是世间解的一部分。但是诸佛都具足了知三界五趣众生的五阴世间,所以包括畜生世间、饿鬼世间、地狱世间,无不了知,这只是世间解的第一部分。还有器世间也得了知。器世间:十方虚空无穷无尽,世界国土不可限量。问他说:“十方虚空有哪些世界?”不 三摩地

2018-07-21

这样因为你断除了大乘见道所断的异生性以后,你性障永伏如阿罗汉,这时候同时你也证得了初禅,你离开欲界生,你已经证得了色界定而发起了基本禅定,有的发起初禅、二禅、三禅乃至到了四禅。所以说,这个是说在十回向圆满的时候,你要进入初地,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性障永伏如阿罗汉”。第二个条件,你得要在三贤位的时候能够修集广大的福德,尤其是在三贤位的十住位、 admin

2018-07-21

这样因为你断除了大乘见道所断的异生性以后,你性障永伏如阿罗汉,这时候同时你也证得了初禅,你离开欲界生,你已经证得了色界定而发起了基本禅定,有的发起初禅、二禅、三禅乃至到了四禅。所以说,这个是说在十回向圆满的时候,你要进入初地,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性障永伏如阿罗汉”。第二个条件,你得要在三贤位的时候能够修集广大的福德,尤其是在三贤位的十住位、 三摩地

2018-07-21

入第二禅,则觉观刺灭。入第三禅,则喜刺灭。入第四禅,则出入息刺灭。入空处,则色想刺灭。入识处,则空想刺灭。入不用处,则识想刺灭。入有想无想处,则不用想刺灭。入灭尽定,则想受刺灭。】《(长阿含经》卷九《十上经》)语译如下:【什么是九证法呢?是说九法灭尽。若能进入初禅等至位中,则声刺的恶觉受就灭除了。进入第二禅等至位中,觉观刺就灭除了。进入第三禅等至位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迟钝的三果人很容易退失,为了保证不退,所以最好进修二禅,使得欲界爱永远不会再现前;正因为初禅距离欲界很近,所以三果人也有退失的;如果能够进修二禅,离欲界就更远了,那么三果的功德将永远不会退失。这时候二禅完成了,三果坚固不退,就可以去探讨五个上分结是什么了。这五个上分结探讨清楚了,进而把它断除了,那就是四果人──慧解脱阿罗汉。但是慧解脱很难修,是 三摩地

2018-07-21

然后你再来观察现在生死之中有没有涅槃境界存在?你将会观察到:原来你正在生死轮回当下,已经是住在涅槃中了!这可不是外道涅槃哦!因为这不是欲界中的境界,也不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中的境界,这五种境界正是外道所误会的涅槃境界,称为五现见涅槃,都仍然是三界中的境界,都还没有超出无色界境界呢!而你所证的境界是如来藏自住的境界,是三界外的境界,从来都不是三界 三摩地

2018-07-21

书上说十六触生触曰初禅,从这,我们也可以知道,禅定的证得是有顺序的,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每一个禅定是以前一个禅定作基础而发起;所以如果有人说:“我是先证得四禅,再回来修初禅与二禅。”当知此人其实误会了禅定(根本就没有禅定的实证)。初果断我见,二果薄贪瞋,都还不算是声闻法中真正的圣人,只能叫作预入圣流的预流果;因为初果与二果人的欲爱未 三摩地

2018-07-21

书上说十六触生触曰初禅,从这,我们也可以知道,禅定的证得是有顺序的,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每一个禅定是以前一个禅定作基础而发起;所以如果有人说:我是先证得四禅,再回来修初禅与二禅。当知此人其实误会了禅定(根本就没有禅定的实证)。初果断我见,二果薄贪瞋,都还不算是声闻法中真正的圣人,只能叫作预入圣流的预流果;因为初果与二果人的欲爱未断,还没有能力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迟钝的三果人很容易退失,为了保证不退,所以最好进修二禅,使得欲界爱永远不会再现前;正因为初禅距离欲界很近,所以三果人也有退失的;如果能够进修二禅,离欲界就更远了,那么三果的功德将永远不会退失。这时候二禅完成了,三果坚固不退,就可以去探讨五个上分结是什么了。这五个上分结探讨清楚了,进而把它断除了,那就是四果人──慧解脱阿罗汉。但是慧解脱很难修,是 三摩地

2018-07-21

比如有人证得二禅——心喜。二禅之中无觉无观,但是出定的时候,住于初禅,有心喜的觉受,初禅中的身乐会变得很细腻,若有似无,照样留在胸腔里面。有的人就很喜欢这个境界,这也是色界爱的结。乃至三禅心喜身乐俱足,乃是世间无上至乐。凡夫修得三禅——身心受乐定,无法舍离,所以世尊说:“唯有圣人能舍。”如果诸位将来有一天进入三禅的时候,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