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html四禅八定之初禅与二禅http://www.sanmodi.cn/mobile/club/show-3381.html四禅八定非俱解脱http://www.sanmodi.cn/mobile/club/show-3380.html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一)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961.html六波罗蜜(二)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960.html六波罗蜜(三)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959.html六波罗蜜(四) 三摩地

2024-09-01

  ”师父说:“若至二禅的等至位,等引位还不行,则会有所增进。菩萨入地后的随顺佛性则可感知众生心行,但对于低等动物与心思甚乱的人则不容易感应到。”我再问:“师父以前说过的‘阿赖耶三昧’,就是从此而出?”师答:“就是如来藏的起用(佛性)。”我问:“那像是八地菩萨的于相于土自在?”师答:“与这个(佛性)有关。&rd admin

2024-07-01

  」我当时听到,就公开讲了,我说:「你去法鼓山不管哪个分院、本院都好,谁可以教你证得禅定?因为连堂头和尚下至常住法师,没有一位修好未到地定,初禅以上就甭提了!反而是我们同修会有未到地定、初禅、二禅等等法都可以教你;但是你先要把无相念佛的功夫作好,要先把看话头的功夫作好!」当然,我讲的时候没有像今天指出他的姓氏,但当时他都知道我是在讲他,所以老大不高兴 admin

2024-05-24

」且不说初禅,单说品质好的未到地定,没几个人成功;至于讲初禅、二禅那就没看过,而我这个人是不静坐的,反而是定力好。那就是说:「修定的知见要正确,动中修得远胜过静中修来的。」因为动中没有定力时,参不了禅,当他拜佛时一看就知道了。所以禅三的时候,如果有人报名「见性」,他们在拜佛的时候,我都会去瞧一瞧,最后再确定一下定力够不够?定力不够的人,断三缚结以后 三摩地

2023-12-15

  如果要更高的二禅、三禅乃至四空定,还要四禅八定的实证。可是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因为没有能力,所以说即使有一世生到色界天去,可是因为没有智慧,还是会往下掉,就要变成在六界里面轮回生死。所以,众生是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业道的,他要能够常住于某个业道,是很困难的!如果他不是佛弟子,他是非常困难的!他如果成为佛弟子,他就开始有能力能够选择某一种业道。譬如说,如 admin

2020-08-28

  若有人能安住于无觉有观三昧中,乃至有人能安住无觉无观三昧中,譬如安住于二禅等至位中,离五尘而安住于定中、清楚分明而无昏昧;如是离五尘而安住定中之觉知心,当知即是与定心所相应之心,诸佛菩萨于圣教中说,意识心与定心所相应,当知如是与定心所相应之觉知心即是意识心也!若所悟之心,是能了别五尘、法尘之觉知心者,即是与慧心所相应之心,即是意识心也。譬如有人正静 admin

2020-07-06

   此时思求入地而欲进阶于大乘见道之通达位中,仍必须进修大乘四圣谛,现观四谛十六品心及九品心后,要有本已修得之初禅或二禅定力作支持,方得相应于慧解脱果;或于此安立谛具足观行之后发起初禅为验,证实已经成就慧解脱果;此时已能取证有余、无余涅槃,方得与初地心相应,而犹未名初地。而后再依十大愿起惑润生,发起继续受生于人间自度度他之无尽愿,不畏后世长劫生死 admin

2020-06-20

  例如初禅天、二禅天,在初禅天中都还会被火烧,为什么呢?是说初禅天虽然不直接被火烧,还是会被火烤;火虽然不会直接烧到初禅天中,可是初禅天正好是在欲界上方,所以火劫来的时候,人间及欲界天被烧的时候,热气往上熏,初禅天就被烤了。那么,二禅天就没有火劫之灾了,因为距离欲界很遥远了;在二禅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定,但因为定水滋润,所以二禅天有时就会被水淹;当 admin

2020-06-20

  对不对呢?定境中正是制心一处啊!你的如来藏有没有起过语言文字妄想?你的如来藏有没有在定外了别六尘?你看,你如果入定长时安住,入了二禅等至位中,有时候还会出定呢;可是你的如来藏住在这样的境界,从来不出定。但这个是不是一般的四禅八定等世间禅定?其实不是禅定,因为禅定是意识心的境界。可是,如来藏这个境界,祂永远如是、永远不改变,就好像永远制心一处而不会散 admin

2020-06-20

  禅定无非就是指四禅八定,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加上四空定,也就是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处。这个禅定的修行先要去修证未到地定,因为每一个禅定,前面都有一个中间禅,就称为“未到地定”。地,就是“境界”的意思,未到地就是未到达那个境界的定。比如初禅前的未到地定或者二禅前的未到地定,乃至四禅前的未到地定,都是未到地定。可 admin

2020-06-20

  所以他们没有智慧,就认为说:我二禅天,我三禅、四禅天是永生不死的。这样的见解造就了他们永生不死的邪见,这种邪见就是色界天人的“不善之暗”。如果他们有智慧,就会知道:“我在这个地方安住,不是无生;因为我曾经出生,所以今天住在这里。然而有生则必有灭,我将来也会舍寿,因此我应当要继续追寻如何达到不生不死的境界。”这才是色界天人应当有的 admin

2020-06-20

  也就是说,一个修禅定者,他依于禅定─四禅八定-他修到非想非非想定,虽然从外观上,他从初禅、二禅、到四禅的时候,到了四禅他就已经息脉俱断,他已经没有心跳呼吸了,可是这个时候还不是死亡,而且其实这个时候他还有个意识存在,所以就有所谓的五现涅槃,他们就认为说,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有可能是涅槃啊!乃至四禅的人,他认为说我息脉都断了啊!那我最接近死亡了 admin

2020-06-12

  三界里面分成九地,地是层次的意思;从欲界地开始,到初禅地、二禅地、三禅地、四禅地,以及四空天共有四地,所以三界中总共有九地。你这个嗅香的心、尝味的心,不遍于上八地,只能在欲界地中才有,那怎么会是真实心呢?因为祂不能遍一切地啊!真心是遍一切地的!《心经密意》在色界天,最大可以大到一万六千由旬,因为那个色界天的天身,它是很微细的物质,持身容易,所以能够 admin

2020-06-08

  色界爱住地者,谓于色界法生爱不舍;所谓贪爱初禅等至位、等持位中之胸腔乐受,贪爱二禅等至位之制心不乱、住一识处,离于五尘,如是而生心喜勇动;贪爱三禅等至位中,住一识处离于五尘,所生心喜及以身乐;贪爱三禅等持位中心喜身乐境界;贪爱四禅等至位中,离微细念,离身乐触,离心喜,离息脉,无苦无乐亦无极细念之舍念舍受境界,以为无余涅槃而贪着之。如是四种色界境界贪 admin

2020-06-08

  书上说十六触生触曰初禅,从这,我们也可以知道,禅定的证得是有顺序的,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每一个禅定是以前一个禅定作基础而发起;所以如果有人说:我是先证得四禅,再回来修初禅与二禅。当知此人其实误会了禅定(根本就没有禅定的实证)。初果断我见,二果薄贪瞋,都还不算是声闻法中真正的圣人,只能叫作预入圣流的预流果;因为初果与二果人的欲爱未断,还没有能力 admin

2020-06-08

  于刹那间遍身发者,以初禅定力具足及初禅应除性障已彻底修除故,非必打坐之定中方能发起初禅善根,行住坐卧中皆可能忽然而现;此人欲进修二禅较为容易,运运而动者往往退失,不易修进。以上名为有觉有观三昧正受。初禅修学具足后,继续修定,令心向内安住,不缘外五尘;渐渐安住自心内境,唯有意识观照五尘外之定境法尘;五识虽尚未灭,而于五尘已不攀缘,亦不起觉察粗心,不迎 admin

2020-06-08

  修定者应舍身乐,续修二禅。8.大地平沉︰仍属初禅定境,已接近二禅前之末到地定。欲界定之末期亦可能出现此定境。若于初禅中证此境界,不久之后发起微细身乐。此乐微细常住,非如善根初发后粗乐之必须提心方有乐触。9.无觉有观三昧︰舍微细乐触,续深入定境及除性障。坐中对外境无觉,对心境有观,此是二禅前之末到地定。10.无觉无观三昧︰精进修习无觉有观三昧而能长时间安住 admin

2020-06-08

  书上说十六触生触曰初禅,从这,我们也可以知道,禅定的证得是有顺序的,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每一个禅定是以前一个禅定作基础而发起;所以如果有人说:我是先证得四禅,再回来修初禅与二禅。当知此人其实误会了禅定(根本就没有禅定的实证)。--------《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13集初果到初禅的发起》正伟老师初禅善根发之正受有二种:一者刹那间遍身发,二者运运而动。 admin

2020-06-08

  如色界初禅等持位虽然仍有全部六种觉知,但二禅以上等至位中离五尘觉观而仅剩意识,等持位中也无鼻、舌二识,只剩眼、耳、身及意识;无色界无色身,所以也只剩下意识对定境法尘的了知。然而三界中不论哪一界的见闻觉知心,都必须以六尘为缘才能现起,所以见闻觉知心中不可能没有六尘;要继续保有见闻觉知心,就要不断有六尘,既然有六尘,那就有万法,因此就生起了对三界六尘万 admin

2020-06-08

  [2]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不明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状态中之离念灵知;三、住于初禅等至定境中,不与香尘、味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四、住于二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五、住于三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六、住于四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