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的古德佛果圜悟禅师,他在《碧岩录》里面,引二祖慧可禅师的求法心,来为们开示,二祖慧可禅师说:【昔人求道,敲骨出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如。】(《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10)二祖的意思就是说,他那时候为了跟达摩祖师求道,他就想著说,古人他为了求道,他敲骨头让髓出来,刺血为墨这样子,甚至像释迦牟尼佛,曾经把头发铺在地上,让佛 三摩地

2018-07-23

诸多的经典里面,譬如《解深密经》、《楞伽经》,这里面讲得很清楚,也是禅宗祖师,这一个达摩初祖,付给那个禅宗二祖慧可大师的时候,《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里面讲的这一个能够受熏持种根身器。这玄奘大师《八识规矩颂》在这个颂扬第八识功德的时候,所说的这一段、这一句,您如果细细地去思惟,就会了知这些道理完全是如实一贯的;这一个空性心是完全具足能生万法的一个有性, 三摩地

2018-07-23

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都各有他的着作。而二祖智俨他通华严十地相,造了《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十卷,也造了《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也造了《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四卷;而且他会集了他的师父杜顺法师所说的这个法,而写成《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这个是二祖智俨法师他所作的相关的着作。而三祖法藏法师,他所作的是什么呢?他 admin

2018-07-22

其弟子智俨能通华严十地相,造《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十卷、《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四卷,并集其师杜顺所说,撰为《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为第二祖。其下法藏法师复作《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并造《华严经一乘教义分齐章》四卷、《华严经旨归》一卷、《华严策林》一卷、《华严经问答》二卷、《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一卷、《华严经 admin

2018-07-22

后来把法传给二祖慧可,才有了我们中国的禅宗。有一天,梁武帝问志公和尚说:我的寿命还有多少呢?志公回答他:等老僧圆寂之后你会造个塔,到时候这个塔坏了,你的寿命就到了,就要往生了。志公和尚圆寂时候的塔,原本是用木造的,后来梁武帝想到志公的预言,就决定把它造成一个坚固的石塔,所以就把原本的木塔给拆了。结果旧塔拆了,新塔尚未完成的时候,侯景就造反了,把梁武 三摩地

2018-07-22

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初祖,慧可是二祖,传到六祖惠能时,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由于大乘佛法的精神,非常契合中国人的胸襟,深受民间喜爱,因此就有句俗谚流传:“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特别是中国禅宗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国人的生活艺术等等,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已经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唐代以来诗词书画中就可以看到这个迹象,譬如唐代王维、 三摩地

2018-07-22

后来把法传给二祖慧可,才有了我们中国的禅宗。有一天,梁武帝问志公和尚说:我的寿命还有多少呢?志公回答他:等老僧圆寂之后你会造个塔,到时候这个塔坏了,你的寿命就到了,就要往生了。志公和尚圆寂时候的塔,原本是用木造的,后来梁武帝想到志公的预言,就决定把它造成一个坚固的石塔,所以就把原本的木塔给拆了。结果旧塔拆了,新塔尚未完成的时候,侯景就造反了,把梁武 三摩地

2018-07-22

后来把法传给二祖慧可,才有了我们中国的禅宗。(------《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040集作者与受者的关系(八)>余正伟老师)多数人尚无能力分辨福德与功德义涵之差异,往往以为造桥铺路、济贫救世、捐献巨额款项与寺庙,于梁柱片瓦上凿名刻字流芳百世……等等,自认这些钱财的布施是为来世造作大功德、大福德,心中欣喜雀跃,受惠者也赞许他是功德无量。其实这 三摩地

2018-07-22

禅宗二祖慧可悟得如来藏,菩提达摩以《楞伽经》印证他开悟。六祖慧能悟得如来藏,五祖弘忍以《金刚经》为他印证开悟时,六祖就说:「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到了宋朝,弘传看话禅的大慧宗杲、默照禅的宏智正觉,也都是悟得如来藏而出世弘法,所悟相同,所以后来成为莫逆之交。在地区,笃補巴与多罗那他两位大师,也都证得第八识。证悟如来藏的笃補巴写了《山法 三摩地

2018-07-21

达摩祖师亦曾叮嘱二祖慧可,未来汉地参禅的人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慧可)当阐扬(禅宗),勿轻未悟(《景德传灯录》卷三)。既然诸祖悬记如此多的人可以悟入,怎么能说现代的人就不能开悟呢!因此参禅之前,先要树立信心。(二)参禅之前应广植福德资粮开悟是大乘佛法的见道,学人需要以广大的福德资粮为基础,才有开悟之可能。故福德不足者,当努力修集。(三)寻求善知识 三摩地

2018-07-21

造论起信马鸣菩萨,西天第十二祖,尝著《起信论》,后明求生净土,词皆切要。龙树记生《楞伽经》云:“大慧汝当知,善逝涅槃后,未来世当有,持于我法者,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集善往生《大悲经》云:佛言:“我灭度后,北天竺国有比丘名祁婆迦,修集无量种种最胜菩提善根,已而命终,生于 三摩地

2018-07-20

又何不依第十二祖马鸣菩萨,于起信论末后,示最胜方便,令人念佛求生西方,常侍弥陀,永不退转乎。又何不依二祖阿难,初祖迦叶,结集三藏,与净土诸经乎。倘净土不足为法,有害于世。彼何不知好歹,贻后世以罪薮乎。又诸大乘经,皆赞净土。而小乘经则无一字言及。将谓诸大乘经,不足为法乎。又佛说弥陀经时,六方恒河沙数诸佛,悉皆出广长舌,劝信此经。将谓六方诸佛,亦贻人以 三摩地

2018-07-20

怎么叫钻牛角尖?达摩开头往里钻的时候,还觉得挺宽敞;二祖钻就不太宽敞;三祖还凑合事儿;四祖就已经很窄了,五祖基本上没啥可钻的了,到六祖慧能这儿,就到顶了,再钻不进去了。今天你要是到禅宗去学法,你别问,回头脑袋上就给你一棒子,叫棒喝。……这就是牛角尖钻到头了,再也没什么可讲的了。达摩都讲:他只是能传六祖,以后就不行了。”“释迦牟 三摩地

2018-07-20

 禅宗法脉图(一)初祖:达摩大师(二)二祖:慧可大师(三)三祖:僧璨大师(四)四祖:道信大师(五)五祖:弘忍大师(六)六祖:慧能大师(七)五家七派南岳怀让禅师(公元677——744年),金州安康(今属陕西)人,俗姓杜。从嵩山来曹溪宝林寺参拜惠能禅师。六祖问曰:“那里来”。答曰:“嵩山来”。祖再曰:“凭么物凭么来”? 三摩地

2018-07-20

 二祖慧可大师悟道因缘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担心无子,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希望能生个儿子,继承祖业。就这样虔诚地祈祷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黄昏,感应到佛光满室,不久慧可的母亲便怀孕了。为了感念佛恩,慧可出生后,父母便给他起名为&ldq 三摩地

2018-07-20

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镇)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关于三祖悟道的因缘,灯录中是这样记载的:初祖达磨传法给二祖之后,自于少林托化西归,二祖慧可于是一边随宜传法,度化众生,一边寻求法嗣,以付祖衣。北周武毁佛期间,二祖与林法师为伴,护持经像,隐藏民间,并一度南 三摩地

2018-07-20

当时,六祖座下众徒很多,龙象之才亦不少见,而行思禅师却独居徒众之首位,其修证境界,就好比当年二祖不言,少林便谓他“他髓”一样,足见他已得六祖之髓。果不其然,六宜不久即将法传给行思禅师。六祖咐嘱道:“从上衣法双行,师资递授,衣以表信,法乃印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来,遭此多难。况乎后代,争竞必多。衣即留镇山门,汝当分化一方,无 三摩地

2018-07-20

初礼翠微禅师,在面禅师便问:“未审二祖初见达磨,有何所得?”翠微禅师道:“汝今见吾,复何所得?”大同禅师闻言,顿悟玄旨,于是便留在翠微禅师座下继续参学。一日,翠微禅师在法堂内经行,四周无有别人,大同禅师一见,便上前行礼,问道:“西来密旨,和尚如何示人?”翠微禅师停下来,默不作声,站了一会儿。大同禅师不明其旨,又道:&ldq 三摩地

2018-07-20

”第二天,雪峰禅师又召师备禅师前来,试探他说:“备头陀何不遍参去!”师备禅师道:“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雪峰禅师一听,便点称是。后雪峰禅师住山开法,师备禅师随而从之。他一边兢兢业业地帮助雪峰禅师建立道场,一边随众入室请益,不分昏晓。后因阅读《楞严经》,突然发明心地。从此以后,师备禅师机锋敏捷,往来酬答,无不与契经相 三摩地

2018-07-20

你不见达磨西来少室山下,面壁九年,二祖至于立雪断臂,可谓受尽艰辛。然而达磨不曾措了一词,二祖不曾问著一句。还唤达磨作不为人,得么?二祖做不求师,得么?山僧每至说著古圣做处,便觉无地容身,惭愧后人软弱。又况百味珍羞,递相供养,道我四事具足,方可发心,只恐做手脚不迭,便是隔生隔世去也!时光似箭,深为可惜。虽然如是,更在他人从长相度,山僧也强教你不得。诸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73条/4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