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二乘解脱道是不必修大福德的,但菩萨必须为未来世的多财巨富福德而行布施。如果不这样做,来世照样没有钱财可以布施,或者所能布施的钱会很少,福德资粮就不容易满足。福德资粮不满足,正法的修证就不容易提升,所以布施是菩萨行中很重要的法,对二乘人来讲则是无关紧要的。但是菩萨生生世世要与众生在一起,生生世世要大力的利乐众生,所以菩萨得要有很多的福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上也一样,总是把二乘解脱道当作佛菩提道的行门。因为他们熏习佛菩提不久,刚发心时又只学到声闻菩提的解脱道,而且是被印顺以错误的声闻菩提说成的佛菩提熏习成功了,所以还没有菩萨性的发起;你若一开始就对他说很胜妙的大乘佛菩提法,特别是在你说到已经明心开悟之时,他们就一定会生起烦恼。所以,要经过很多世很多劫,而且是正确的熏习了大乘佛法,才能真正的具足菩萨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她的十地是什么地呢?当然都是凡夫的十地了!她光教人修布施行,就想进入十地境界;但是今天被人检验以后,证明都只是凡夫妄想的十地境界,连大乘的见道都没有,乃至连二乘解脱道的见道都没有,因为她至今仍然未断身见、未断三缚结。所以不能像她一样光修布施波罗蜜——而且她的布施也都没有波罗蜜——只有布施而无波罗蜜,这在后面经文中,佛将会为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实与佛说空性之正理完全违背,亦与佛说二乘解脱道之涅盘正理完全违背,应名真回之心者,绝非真发菩提心者也。彼人复令学人依于庆喜藏之邪说,而于观想月轮之情境上用心,误认所观想之月轮为世俗菩提心,妄配所观想月轮上之金刚为胜义菩提心,知见肤浅若此,有智之人何堪受此诳骗、而续修彼人所传之双身修法及观想之法?是故一切有智之学人,当速探究三乘佛法中发菩提心之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多方善巧劝导修学者转易凡夫、二乘种性,使其成为菩萨种性,发起菩萨悲愿,不急于求证二乘解脱小果;使其乐于荷担如来家业,求证大菩提果。四者、要教导修学者拣别定境、定力、定相等差别。应教导修学动中定力,如无相念佛、无相拜佛等功夫,使其能在行住坐卧中因有定力的摄持,容易定慧等持,不攀缘世间五欲,于六尘境界中少妄想。现前能专注用心于法上,未来始能更进一步而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四阿含诸经所说的无明,是二乘解脱道的无明,是我见、我执、我所执等无明,主要就是因为不知道五阴,尤其是识阴,都是无常生灭之法;以及不知道五阴灭尽后,仍有涅槃的本际独存不灭。明就是光明,智慧的光明;无明就是没有智慧的光明,因为没有智慧光明来了知五阴的无常、虚妄不实,而产生贪爱执著,这就是阿含解脱道中所说的无明。因此,要断除解脱道的无明,要先知道五阴内涵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祂能配合自己所生的七转识、心所有法等,出生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为吾人所受用;祂也能在出生七转识等万法的运作过程中,显示祂自己的六种无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而由吾人所亲证;由此等无为法的亲证缘故,得以进修二乘解脱道及大乘佛菩提道,所以如来藏才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根本;也因为祂无法被灭除,所以才能说是金刚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换言之,想要成就二乘解脱果,烦恼障一定要断,成就阿罗汉及辟支佛;想要成为菩萨一定要断所知障,才能成就度众的善巧方便的,以及种种相好庄严的佛果。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烦恼障?我们先了解什么是障,障就是障碍、遮障,阻挡在前使我们无法前进,在认识前方在前进的时候,会受到局限无法自在。佛法中障的种类分为许多种:如烦恼障、所知障、业障、报障等等种种的分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三缚结继续存在时,想要亲证如来藏的所在而证得明心的见道智慧,就没有可能性存在;没有明心所引发的根本无分别智,却想要发起般若实相智慧,就更不可能了!接着,在般若实相的后得无分别智中的激发与实修,当然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想要亲证诸地的无生法忍,而在佛菩提道中次第迈进,就更成为遥不可及的事了!对大乘法中欲求开悟而实证般若智慧的人来说,断我见绝对是首要之务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上也一样,总是把二乘解脱道当作佛菩提道的行门。因为他们熏习佛菩提不久,刚发心时又只学到声闻菩提的解脱道,而且是被印顺以错误的声闻菩提说成的佛菩提熏习成功了,所以还没有菩萨性的发起;你若一开始就对他说很胜妙的大乘佛菩提法,特别是在你说到已经明心开悟之时,他们就一定会生起烦恼。所以,要经过很多世很多劫,而且是正确的熏习了大乘佛法,才能真正的具足菩萨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但要在三宝之所、生起爱敬之心而行礼拜、供养……等等,还有许多都应该修行的法门,最后乃至要建立志愿,也就是要建立志向、发起愿心:我在供养三宝、护持正法……等事相上做了许多事情,福德大约具足了,如今我还得要追求证道之法,应该要证得无上菩提了!无上菩提当然不是指二乘解脱道的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啊!二乘的菩提是有上之法,因为佛菩提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实与佛说空性之正理完全违背,亦与佛说二乘解脱道之涅槃正理完全违背,应名真回之心者,绝非真发菩提心者也。宗喀巴复令密宗行者依于庆喜藏之邪说5,而于观想月轮之情境上用心,误认所观想之月轮为世俗菩提心,妄配所观想月轮上之金刚为胜义菩提心,知见肤浅若此,云何密宗黄教诸人推之为「至尊」?其实乃是于三乘佛法俱未入门之凡夫也,有智之人何堪受此诳骗、而续修彼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这个大乘的出世间不同于二乘解脱道的出世间,因为二乘的解脱道,只是将五阴世间出生的烦恼因灭除,使得五阴不再于三界中出生现行,仅存涅槃本际如来藏住于本来解脱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寂灭状态中。因此说二乘解脱道法,没有世出世间的功德可以发起。世出世间的殊胜功德,一定是依止于不偏三界空、不偏三界有的般若中道才能够引发出来。因为出世间,指的就是我们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必须要合五阴十八界缘起性空的这个二乘解脱道的法与大乘佛菩提道的法,这两个必须要合起来说,才能够说它是完整的佛法。而且缘起性空,其实是依着大乘法才有办法谈缘起性空的;所以如果单独谈缘起性空,它并不是佛法。更何况谈缘起性空是佛法的人,大部分都误解了缘起性空,以为所谓的无常本身,以缘起性空的这个无常法,来认为无常的这个常它是佛法,这是非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西方极乐世界弥陀世尊悲愿非常非常的广大,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就已经发下了四愿,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有九种往生的方法;从已经证悟的大乘菩萨,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一直到凡夫,哪怕是一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凡夫众生,只要他们一心求生西方,阿弥陀佛都会接引他们往生西方。这并不是说这一些众生有什么了不起的,而是要感谢弥陀世尊的悲愿不可思议!那么我们就会想到一个问题: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祂赞叹大乘久远成佛,然后诃责二乘所证并不是真正的实相法;意思是说,前面这一些跟着佛陀,已经在二乘解脱道当中能够有所修证的这些圣贤们,听到了佛的般若教法,能够发起欣求大乘佛菩提道的这样的大心。这时候就如同阳光继续升起,不只是照到诸大山王了,它也已经可以照到这个山谷里面,如光照幽谷,一切众生悉得听闻;又好比说前面的乳酪,再次的提炼叫作生酥,这个就比酪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如有些新学菩萨,初发菩提心欲成就佛道,然因过去世于声闻法中熏修很久,所遇的都是声闻种性之师,转弃大乘法而唯修二乘解脱道,这对欲修佛菩提道的学子来说,也是业障的一种;马鸣菩萨在《大乘启信论》中说过若遇恶缘或时退堕二乘地故之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重要的志愿,因此退堕二乘地也是业障的一种。恶业缠身连善法、二乘法都无法增上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三种三昧是意识心断除我见、我执生起空、无相、无愿而心得决定的二乘解脱智慧三三昧,并不是禅定的有觉有观、无觉有观以及无觉无观的三三昧。出世间三昧的意识所缘境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藉由心一境性,而止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并且审细正确观察一一蕴、一一处、一一界,尤其是彻底观察识蕴意识我的虚幻是无常空,所以是生灭变异空相;既是无常生灭变异空相,于是对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