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而开悟的人在可以住在如来藏的境界中,如来藏的境界就会很清楚,他可以现前观照到自己的如来藏无生也无死,正是无余涅槃的彼岸;像这样现前这样安住,就已到彼岸;但二乘圣人入了无余涅槃时,方便说为到彼岸,其实他们蕴处界都灭尽了,不可能亲见涅槃的彼岸;当他们还活着时,彼岸是么境界?二乘圣人是不知道的,因为彼岸就是如来藏的自住境界,他们都不知道,所以他们有精进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他们到处在否定说没有第七识、第八识,就使得原始佛法的四阿含诸经,以及第二转法轮的般若诸经、第三转法轮唯识系诸经,都变成不了义经了,也使二乘圣人所证的无余涅槃变成断灭本质的戏论境界了。他们认定第三转法轮的所有经,譬如《大乘同性经、如来藏经、解深密经、楞伽经:•》等,都是不了义法、都不是佛亲口所说,否定经中佛所说的圣教;他们继承了藏密的宗喀巴、西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乘圣人入无余涅盘时十八界皆灭,所以七转识都无真实不坏之自性,都是可坏灭之法。如此去实地现观以后:喔!我了解了!原来前七识皆是妄心,不是我应该追求宝惜的,就只有真实不可坏的第八识如来藏,才是我应该回归的真正家乡。修学大乘佛菩提的人,若已了知前七识是妄心,是虚妄之法,那就把前七识灭掉,进入无余涅盘,剩下的心不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吗?那不就开悟了吗?这样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无生忍,在三贤位的菩萨七住位开始就有无生忍了,二乘圣人也有无生忍,可是无生法忍只有诸地菩萨才证,也就是有了道种智才算是。忍的意思就是能接受、能安住,佛法的忍(安住)要透过精进修行才能得到。若是能安忍于真正的佛法而又是到彼岸,这就很难得;因为一般大师们所谓的忍都是依错误的见解而忍,真正的佛法境界是不容易安忍的。能忍而又已到彼岸,很难得,因为能忍者不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菩萨与二乘圣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天魔波旬故意送来一万二千位天女给阿罗汉,赶也赶不走,阿罗汉很烦恼。不料维摩诘居士来了说:来!来!来!你这一万二千天女都送给我,我是居士,应该领受。天魔也拿他无可奈何,菩萨就度这些天女都成为菩萨,再回魔宫度人入菩萨道,天魔是偷鸡不着蚀了好多把米!从这里,我们要懂得:别被语言文字所拘束,拘泥于它的表相,而要探究它的真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声闻人推溯到无明时,确认众生由于不知蕴处界的虚妄性而产生了自我执着,这就是无明;然而断除我执时,若不是因为佛陀开示无余涅槃中有本际实存、常住不变、真实,二乘圣人就会因内有恐怖,我见与我执是无法断除的;但是菩萨不但要断我见、我执,还要推溯无明是从哪里来的?对二乘人来说,解脱道的修行是在了知无明的内容,也从佛闻知涅槃中的本际常住时,我执断尽就结束了。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二乘圣人所得的果报只是解脱果,这就是二乘菩提所能获得的果报:无法证得佛菩提果。假使为了胜过二乘的果报,就一定要修学大乘菩提。这个胜字不是比高下的诤胜的胜,而是要求证最殊胜无上的果报。修学大乘菩提所证得的人天果报是超过世间一切人天的、因为菩萨世世不断的利乐有情,必然可以获得后世无量的可爱异熟果,而这个可爱的异熟果和世人、天人所得的果报不一样,它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换句话说,菩萨在大乘法中发心时,不是只帮众生证得二乘菩提就算了,而且要让众生证得解脱果时,还能亲自证实无余涅槃里面是什么!让众生亲自证实无余涅槃中的境界内涵,在还没有舍寿时就先知道了,就有胜过二乘圣人的大智慧了。阿罗汉死了以后名为取证无余涅槃,其实还是没有证得无余涅槃,因为在四大部阿含中佛说灭尽蕴处界时名为无余涅槃;如今入涅槃时,阿罗汉的十八界都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至于佛的法道那更不是二乘菩提中的圣人所能知道的,且不说佛地的智慧,光是诸位明心七住位的粗浅的智慧,当你宣讲般若实相时,阿罗汉们就听不懂了,何况是佛地的智慧呢?当然佛地的十力功德,那就更不是二乘圣人所知的了,更何况外道哪能知道呢?菩萨了知这个道理,因此而发起大菩提心。第三、听说佛有八种妙声,菩萨因此而发菩提心。这八种妙声,我把它查出来说:第一是极好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二乘圣人所得的果报只是解脱果,这就是二乘菩提所能获得的果报:无法证得佛菩提果。假使为了胜过二乘的果报,就一定要修学大乘菩提。这个胜字不是比高下的诤胜的胜,而是要求证最殊胜无上的果报。修学大乘菩提所证得的人天果报是超过世间一切人天的、因为菩萨世世不断的利乐有情,必然可以获得后世无量的可爱异熟果,而这个可爱的异熟果和世人、天人所得的果报不一样,它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二乘圣人一向愚于此如来藏,一向有法执而不知,执一切外法真实有故;求离生死苦,故厌五阴、断思惑,令如来藏不再出生未来世的自己,灰身泯智,欲取涅槃故。若阿罗汉不回心大乘,无菩萨种性,佛亦不为其开示如来藏妙法;是故,如来藏妙法非每一众生皆能堪受,唯有心性调柔、无慢心、能断我见、有智能、有悲愿之实义菩萨,方能堪受。缘此,传法之人若不能善观因缘;不能熟知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5、截至目前,个人还认为在证悟如来藏以前,仅仅靠对识蕴的观行,对能否真正断除我见让心存怀疑(主要是指慧解脱的阿罗汉)!(认为:只有触证了真心,才能真正不被虚妄的意识分别我见所转!只有转依了真心,妄心的一部分才能确证无误!)答:在证悟如来藏以前,靠着对蕴处界的正确的如理作意的观行,确实能真正断除我见,二乘圣人虽然没有证得如来藏,但都知道并相信蕴处界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熏习解脱道、佛菩提道净法,最后可以成就二乘圣人所证的二种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乃至菩萨们依之修行,可以增证为佛道的四种涅盘──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无住处涅盘,所以意识有其胜用性及增减性。譬如熏习恶法,以及在恶知识邪教导下,增长邪知邪见等不净法,乃至造下谤佛、谤法、谤胜义僧大恶业,导致未来在无间地狱受无量苦楚,这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的说法正是如法说,是依实相说,所以全无与二乘圣人相诤之意,所以二乘圣人也都不会与菩萨诤论,除非是未证谓证的二乘法中凡夫诸人。又因为声闻证果的三果与四果人,在解脱道上之异生性已经断尽,既无意愿回心而修大乘般若,舍寿时必定是现般涅槃,或者下至上流处处般涅槃;既然如是,又何必为了短至一世之见取见而与菩萨相诤?又何必再回入凡夫位中而造谤法之大恶业?若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声闻人推溯到无明时,确认众生由于不知蕴处界的虚妄性而产生了自我执着,这就是无明;然而断除我执时,若不是因为佛陀开示无余涅槃中有本际实存、常住不变、真实,二乘圣人就会因内有恐怖,我见与我执是无法断除的;但是菩萨不但要断我见、我执,还要推溯无明是从哪里来的?对二乘人来说,解脱道的修行是在了知无明的内容,也从佛闻知涅槃中的本际常住时,我执断尽就结束了。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但要在三宝之所、生起爱敬之心而行礼拜、供养……等等,还有许多都应该修行的法门,最后乃至要建立志愿,也就是要建立志向、发起愿心:我在供养三宝、护持正法……等事相上做了许多事情,福德大约具足了,如今我还得要追求证道之法,应该要证得无上菩提了!无上菩提当然不是指二乘解脱道的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啊!二乘的菩提是有上之法,因为佛菩提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乘圣人只断烦恼障的疑,他们不但没办法断无记性的疑,连把无记疑打破就作不到了。可是如来却已全部断尽这二种疑,所以才可以称之为佛。六、对多闻和思维的态度不同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声闻之人厌于多闻,缘觉之人厌于思惟;佛于是二,心无疲厌,故名为佛。声闻之人厌于多闻是指声闻人的目的只是要解脱生死,可是声闻法的解脱证境粗浅,也容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并不是如某些法师或学术界,单以二乘菩提的解脱道,可以说这个是成佛之道;因为二乘圣人所证解脱道,既不曾证悟般若总相或别相智,更不曾证一切种智,怎么可以单以二乘解脱道小法智慧而称为成佛之道呢?更何况他们早已经误会二乘解脱道的涅盘智慧了,因为他们是以一切法空为二乘解脱道的涅盘智慧。但是二乘解脱道的涅盘智慧,并不是一切法空,而是灭尽了五阴十八界以后,如来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说修学佛法的目的,是在亲证声闻、缘觉这二乘圣人所证的解脱果,以这样来出离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苦,这就是声闻乘或者缘觉乘。但是这样的二乘圣人,严格来说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因为他们虽然修学佛所说的法,可是只是修学其中一小部分的解脱道而已。他们虽然具有解脱的智慧,但是没有证得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就是没有找到那颗摩尼宝珠,所以不具有实相的智慧,终究是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解脱道的行者们想要实证无我,断除一念无明,主要的就是断除身见、我见、我执,即从观五蕴皆空断除轮回生死的根本;可是他们却仍然不知道大乘菩萨所证的法界实相,也就是不知道什么是真如与佛性,二乘圣人的解脱即是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声闻、缘觉人在修除我执后,即对世间之法亦无贪恋,不愿在三界之中继续受生,舍报之时做主思量的意根自愿消灭,意识就不会再度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