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乘种智般若,乃是报身佛为诸恶取空、拨无一切法之中观学者而说,消弭彼等与二乘人之争端,圆摄一切佛法,是故宣说缘起自性,令离兔无角之邪见。若有佛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之自性,并说诸法缘起性空之自共相者,这一些法皆是应化身佛所说,并非法身佛所说法。蕴处界一切诸法无非缘起缘灭,皆是缘起性空之自性:无有一法不依缘生,无有一法不随缘散而坏,其性非真实有,是故归空 admin

2020-06-08

  二乘人的解脱道,说的就是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我们先来讲无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的修证主要是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来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十二处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相触就产生了六种的入,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进入我们的心中,这六尘、六入就会产生六识出现。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这十八界法、十二 admin

2020-06-08

  二乘人取无余涅盘,是把色法灭尽,永远不会再有未来世的色身;但是菩萨、诸佛修证佛菩提而证得解脱的色身--有色法,但是这个色法也是解脱的。他不灭尽色法,他将有为的色法转变成为无漏的有为法,以无漏有为法继续修行菩萨道,最后成就究竟佛道。成佛以后也不灭掉色身,世世保有色身,用来度化众生,直到众生全部都出离生死,然后自己才会进入无余涅盘--永灭未来色。而这种色身 admin

2020-06-08

  由于菩萨的异生性深且广,所以才要将近一大阿僧只劫才能消除,一直要到初地以后才没有异生性存在,这与二乘人于见道成就初果就没有异生性截然不同。所以菩萨异生性深且广,仍然有可能退失佛菩提,唯有进入初地以后才没有异生性存在。到了初地开始修学无生法忍、学道种智,也就是修学一切种子功能差别的智慧;因此初地要修百法明门,对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有法、色十一、二十四 admin

2020-06-08

  执受识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惑种就是烦恼障的种子,会系缚二乘人;对一切种的不究竟了知,就是所知障,会系缚菩萨;所知障,不障碍二乘人的解脱,所以得除掉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才是能称为真正出三界的解脱。在《楞伽经》中,佛陀开示:愚夫依七识身灭,起断见;不觉识藏故,起常见。自妄想故,不知本际;自妄想慧灭,故解脱。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一切过 admin

2020-06-08

  此八大随烦恼是与七识心相应的,一切凡夫、外道、二乘人均不能免之。各位菩萨,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二十随烦恼我们无法在这里为大家详细说明,留待《正觉总持咒》专书出版,书中我们将详述百法明门的内涵,敬请菩萨们期待。-----《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7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正圜老师开示 admin

2020-06-08

  大乘种智般若,乃是报身佛为诸恶取空、拨无一切法之中观学者而说,消弭彼等与二乘人之争端,圆摄一切佛法,是故宣说缘起自性,令离兔无角之邪见。若有佛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之自性,并说诸法缘起性空之自共相者,这一些法皆是应化身佛所说,并非法身佛所说法。蕴处界一切诸法无非缘起缘灭,皆是缘起性空之自性:无有一法不依缘生,无有一法不随缘散而坏,其性非真实有,是故归空 admin

2020-06-08

  大乘种智般若,乃是报身佛为诸恶取空、拨无一切法之中观学者而说,消弭彼等与二乘人之争端,圆摄一切佛法,是故宣说缘起自性,令离兔无角之邪见。若有佛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之自性,并说诸法缘起性空之自共相者,这一些法皆是应化身佛所说,并非法身佛所说法。蕴处界一切诸法无非缘起缘灭,皆是缘起性空之自性:无有一法不依缘生,无有一法不随缘散而坏,其性非真实有,是故归空 admin

2020-06-08

  二乘人他所亲证的三昧、空、无相、无作三三昧,是因为亲证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全都是无常、缘起性空,所以无我、无我所,十八界我悉皆无相;既然统统无相则无所得,无所得所以心中无愿、无求,无愿无求也就无作,这是声闻的空、无相、无作三昧,或者说是空、无相、无愿三昧,这是二乘圣人所证的三三昧。可是大乘菩萨他要证二乘人所证的这个三三昧以外,大乘菩萨还要亲证另外一种三 admin

2020-06-08

  二乘人能够比对:蕴处界是虚幻、生灭无常的,而且能够引生种种的苦;而相对的,涅槃是寂灭、清凉、常住不变;因此当然对蕴处界有为法,是不会有爱乐而想要远离的,因此能够住于无愿三昧之中,精进修除烦恼。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卷28中,有这样的开示:【于有为中,见过失故,见过患故,无所祈愿;无祈愿故,依此建立无愿解脱门。于有为中,无祈愿故,便于涅槃深生祈愿,见极寂 admin

2020-06-08

  那既然大乘菩萨僧能够实证声闻缘觉这种二乘人所不能实证的内涵,所以他当然功德难以思议啊,不只是二乘人难以思议,一切凡夫都不能思议。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个大乘难道真的有吗?那就是因为他对于大乘菩萨确实能够实证这个永恒存在的第八识,他觉得太不可思议----因为太难相信、太不可思议,所以说他们就不相信。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大乘菩萨能够实证真实心如来藏,那个功德确 admin

2020-06-08

  当佛陀说了大乘法之后,就是大乘佛法的第一次兴盛!由于修学佛法,最后要成就佛道的目标太高远,所以有些人他修学了声闻乘、缘觉乘之后,他的心量没有广大,所以说,后来大乘就有点没落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祂当时也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就在大乘的经典里面,祂就会呵责──呵责这些二乘人。如果说他修学了声闻乘、缘觉乘之后,他原地踏步而不往成佛之道迈进的话,佛陀还有这些菩 admin

2020-06-08

佛教导二乘人实证四圣谛而得解脱,只是教导他们离开虚妄法,也就是离开我所的执著,离开我见与我执,只是离开这个虚妄就叫作解脱。也就是说,出离三界生死不是要灭尽自己而离开三界,而是要把我见、我执断了。因为解脱的意思不是断灭,而是可以在生死中得自在,能够自在于生死,而生死不能自在于自己,这就是解脱。换句话说,解脱生死的本质是灭我见、灭我执,只是这么了尽生死 admin

2020-02-21

而这种苦行所得乃至智慧之乐,不但是一般人无法想象,也已经不是二乘人所能了知的;一般人也许会觉得平淡无趣,但却不知道这种乐是别人无法夺取的;同时,这个过程中又兼有无量无边的法乐;这样才是修行人所应当修的真正的苦行。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036集修苦行对成佛有帮助吗?>章正钧老师 admin

2020-02-21

所以菩萨于佛地之前一切诸法,他不像二乘人自己自心作证,为什么呢?因为他不自己作证,因为他要向着佛地而迈进。就像是有一个神奇的神射手,他能够射出箭,他射出箭以后往虚空一射,最后如果你不再用另外一支箭射中前一支箭的尾巴,前一支箭就会掉落;二乘人就像是这样,他们射出他们的智慧箭,他们得证他们的菩提,可是他在中途就转为寂灭了,他并没有向着佛地而前进,所以他 admin

2020-02-21

然而这样的二乘人的修行,不是我们大乘人要的。大乘的修行很奇特,他即使因为众生的缘故,他一样可以在这条大道上反而更快地成就佛土。为什么呢?因为你的佛土不是一个人所能够成就的,必须要自他一起在这个正法中能够觉悟才成啊!所以能够成就这样的佛土,需要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摄受众生;所以菩萨即使在这个修学上,他也会去兼顾一切的众生,来施予救度。所以我们说布施波罗蜜 admin

2020-02-21

倘若二乘圣人如实按照佛陀所说的解脱道法要修学,而将三界的我见、我执、贪爱烦恼都断除了,后有的五蕴不再出生了,但因为法身界祂是不可毁灭,因为祂就是涅槃本际,祂所含藏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种子功能,一样的还归于这个法身界,一样的不可毁灭,这个部分也是二乘人证得无余涅槃所不知道的,因为他们没有实证涅槃本际。他们以为他们已经把自我灭了,不会再出生了,可是 admin

2020-02-21

在佛教里,能够了解生命真实意义的人有三种,他们是二乘人、菩萨与佛。二乘人是指声闻人与缘觉人,他们以修学小乘、中乘佛法为主;菩萨以修学大乘佛法为主,菩萨所证知的境界与智慧,两方面都高过于二乘修行人;佛则是究竟圆满者,完全了知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具有无上的智慧与能力,能够降伏烦恼魔、蕴魔、死魔与自在天魔,并且永无止尽地兴起大慈悲力救护无量无数的受苦众生 admin

2020-02-21

因为当他入无余涅槃之后,他就再也不能利益众生了,这样的话在法界里面可以帮助众生的解脱圣者就越来越少,所以我们说二乘人声闻缘觉他们想要求得解脱入无余涅槃,那个就叫做小愿,而且这种小愿是比这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种愿还小。因为他的愿力太小,所以我们应该要多鼓励、多请求声闻人----多请求二乘人----他应该要回向到大乘里面,如果他觉得我们继续在人间太辛苦了,那 admin

2020-02-21

而这种苦行所得乃至智慧之乐,不但是一般人无法想象,也已经不是二乘人所能了知的;一般人也许会觉得平淡无趣,但却不知道这种乐是别人无法夺取的;同时,这个过程中又兼有无量无边的法乐;这样才是修行人所应当修的真正的苦行。------《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36集修苦行对成佛有帮助吗?>章正钧老师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