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时,彼女从佛受五戒已,舍本所习,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佛陀遇到初次前来学佛的众生,不论对方是男众与女众、在家或出家,佛陀都先为他们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然后才进一步教导他们离开和得解脱;不仅我们的本师释迦世尊是这样子度众生,甚至十方过去诸佛、现在诸佛也都是如此的教导众生。如《增壹阿含经》卷13〈23地主品〉:时,王将四十亿众,男女围绕,便诣灯 | 三摩地 2018-07-22 |
|
平实导师为大家详细说明了百福应该要怎么修,并且仔细地说明如何付诸实行才能成就百福的功德,平实导师最后提到: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百福修久了,成为了习惯以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的安详!平实导师还开示说: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乘佛教就是菩萨道,也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中也包含了小乘所修解脱道的内涵;佛菩提道就是从信受大乘佛教、信受大乘三宝开始修起,信具足以后开始修习六度波罗蜜多,乃至修学十度波罗蜜多,才完成佛道的修行,总共菩萨五十二个阶位的修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静虑)和智慧(般若)这六度波罗蜜,乃至入地后也有十度。在菩萨道中就是不停地利乐众生、摄 | 三摩地 2018-07-22 |
|
更可怕的是,这种的习气种子,会在下一世因缘成熟的时候,又会再次的生起现行,而不断的重复的想法和行为。各位菩萨,当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以后,那么请问您:有没有解决问题呢?您一定会知道,并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只是把今生的困境带到下一世,继续去面对而已。假使我们能够利用智慧去面对困境、接受困境、化解困境,这样就能够顺利的度过人生的难关,我们的福德与智慧也会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譬如有人不小心在寺院中借用原子笔写字,习惯性的往胸前口袋一插,就带回家了;后来发觉是从寺院带回家的,下周去寺院时可得要记得送回去,因为这个因果很大;这叫作无心盗取招提僧物,因果很大的,千万要记得归还,不然来世可就吃不完兜着走;若是不小心送了别人,又成为施物不净了。此外,布施时不可以行别请之法。菩萨戒中不是有个别请僧戒吗?不可以把原来讲好要布施给某甲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今天各位佛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若我们怀揣着我见,以我见为主导的思想在积累福德,那又如何让这份福德成为我们求道的增上缘呢?道是什么?我们在自我的指引下又去向何方?譬如在做护持工作时,想着我又积累多少功德,我又出了多少钱,我今天又帮助几个人,我这个月把书又送给多少人,这些人都因我而接触,他们都是我度化的,我希望自己的团体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我做了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知道菩萨能够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的道理之后,再进一步来思惟,我虽然知道了这样的道理,而且也能够在心中生起了意乐,希望可以成办这样的功德,可是毕竟是没有办法立刻就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啊!那到底有没有善巧方便,可以让我们快速达成这个目标呢?熏习佛法之后了解到,若没有福德资粮作为依凭,就没有办法使人证得更深一层的智慧;而有了进一步的智慧之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依此论文之意可知以修集善法面向来看财施、法施及无畏施三者之意涵:财施之财物须为合于法理非偷盗而来,并合于戒律如法的上妙清净高尚之物;且财施可调伏悭贪吝啬、调伏自己积聚收藏的习气,以舍弃执着受用享乐之心。菩萨行无畏施乃是以解除众生对于猛兽、鬼魅、、盗贼及天然灾害之怖畏。法施则为说法时如理、不颠倒,并劝进众生修学佛法。财施及无畏施能令众生此世安稳,法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又闻佛世尊作如是说:「檀是菩萨能除悭贪嫉妬之垢」,如佛所说习行于施,不以施故而心自高,是名菩萨财施满足。菩萨看见众生过去累世造诸恶业,今世受贫穷之果报,便将自己所获得之财物施予众生,让能够安置众生远离恶业,并且能够安置于善处。又听闻佛世尊的开示:「布施能够使得菩萨行者断除悭贪嫉妒的垢秽」,所以遵从世尊开示而不断修习行于惠施,并且不以能施之行,而心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戒浅释※目录一、关于菩萨(一)什么是菩萨?(二)菩萨的种类(重点:退转菩萨和不退转菩萨、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22种假名菩萨和30种实义菩萨)(三)甘愿做菩萨(推荐详读)二、菩萨戒简介三、为什么要受持菩萨戒(兼谈受持菩萨戒的功德)?四、三种受、受持菩萨戒的心态和注意事项五、如何持菩萨戒六、菩萨戒戒相浅解七、菩萨戒释疑一、关于菩萨(一)什么是菩萨?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讲记接着又向戒子开示:如果有人喜欢偷窃,偷到成习惯了,未来世的身体将会不好或有残缺,也会年纪轻轻的就没力气,使他不能造恶;并且也会成就恶名声,寿命也会渐渐减短,而且他所有的财物也会耗减,因为上辈子的财物都是偷来的,所以后世一定会在因果律的运作下不断的偿还别人,辛苦赚来的财物总是留不住。在乐于偷窃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六波罗蜜在十信位中就需熏习了,从初住开始修布施波罗蜜,二住位修持戒,乃至到六住位时应修般若波罗蜜,总共有六度,这都是外门广修六度万行。接下来第七住是明心位,明心而不退失的人就是七住位菩萨。从此开始一直到十回向位还是修这六波罗蜜,但已是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修这六波罗蜜满足了,发起增上意乐就可以让你成为初地的入地心。从初地就开始修十波罗蜜了,始从初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第五、戒又叫作学;戒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习如何调伏身心,让我们学出世间的佛法,让我们把心用来修学发起善根、慧根的佛法,所以戒叫作学。戒有以上说的五种道理。前面也说有戒戒、定戒、无漏戒、无作戒及摄根戒,但是这五种戒并不是每人都具足的;所以有人得到一戒,叫作波罗提木叉戒。波罗提木叉叫作别别解脱,有时简称为别解脱戒。从声闻佛法来讲,正统的解脱戒是声闻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有些人专门选择福田:整整一世都很有钱,可是没有布施的习惯;你教他布施护持正法,为他讲了老半天,他说:好吧!我一次给你啦!你很欢喜,心想:一次都给,大概没有一百万,也有十万元吧!结果拿出来的是台币一千块钱,意思是说:以后不要再找我布施了!我就遇到过。但是他这一世很有钱,是怎么来的?是过去世选择大福田,就一次布施很多钱下去,别的福田都不愿意布施。所以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依此论文之意可知以修集善法面向来看财施、法施及无畏施三者之意涵:财施之财物须为合于法理非偷盗而来,并合于戒律如法的上妙清净高尚之物;且财施可调伏悭贪吝啬、调伏自己积聚收藏的习气,以舍弃执着受用享乐之心。菩萨行无畏施乃是以解除众生对于猛兽、鬼魅、、盗贼及天然灾害之怖畏。法施则为说法时如理、不颠倒,并劝进众生修学佛法。财施及无畏施能令众生此世安稳,法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他小时候一直没有财物,却也愿意全部慷慨的布施,这个人一定是往世一直有布施习惯的人,是生性如此。如果生性如此乐施,就知道他过去世常常布施。常常布施的人,长大以后一定会有很多钱财追着他来,因为他是往世的施主:施果的主人。这就是布施的果报所在,因此布施不是一个空空洞洞的说法。如果布施没有因果,今天就不会有我在这里说法,因为我绝不可能四十几岁就退休专修及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依此论文之意可知以修集善法面向来看财施、法施及无畏施三者之意涵:财施之财物须为合于法理非偷盗而来,并合于戒律如法的上妙清净高尚之物;且财施可调伏悭贪吝啬、调伏自己积聚收藏的习气,以舍弃执着受用享乐之心。菩萨行无畏施乃是以解除众生对于猛兽、鬼魅、暴政、盗贼及天然灾害之怖畏。法施则为说法时如理、不颠倒,并劝进众生修学佛法。财施及无畏施能令众生此世安稳, | 三摩地 2018-07-22 |
|
由于想要取证解脱果,就必须假藉身口意来修习解脱知见与思惟观行;但是如果不肯舍弃一切,就不能证取解脱果,所以菩萨修到第七地时解脱果仍不;虽然已经在断阿罗汉所不能断的习气种子,但是,最后一分思惑仍然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七地菩萨如果没有出家而舍弃一切,就无法具足解脱果。菩萨为了成就六度波罗蜜——特别是想要波罗蜜——所以他不能出家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他小时候一直没有财物,却也愿意全部慷慨的布施,这个人一定是往世一直有布施习惯的人,是生性如此。如果生性如此乐施,就知道他过去世常常布施。常常布施的人,长大以后一定会有很多钱财追着他来,因为他是往世的施主:施果的主人。这就是布施的果报所在,因此布施不是一个空空洞洞的说法。如果布施没有因果,今天就不会有我在这里说法,因为我绝不可能四十几岁就退休专修及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今生持好戒→今生做成“习惯势力”→未来世无作戒、有戒财。三、惭财 四、愧财犯戒后忏悔、成长惭、愧财。有骄有慢就无惭无愧,说明惭财、愧财不够!“骄”指自己真的很好而欺负、教训人家;“慢”指高举或自己没那么好、变成好像很好!有骄慢的人会认为自己很好,就不会下手修行。菩萨在骄慢升起后应忏悔,忏悔增长惭、愧财,修行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