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毘(pí)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若佛子,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僧房主,为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诤(zhèng),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 三摩地

2018-07-23

问:正觉同修各位大德:你们好!在此,致以新年最美好的问候!我与我的同修们有若干困扰的问题,希望各位大德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难题:(1)吃素的人可以吃鸡蛋吗?(2)修萧老师这个法门是否不能吃鸡蛋?(3)机械化养鸡场的蛋(蛋内没有受精卵)也不能吃吗?答:《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下〉说:「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 三摩地

2018-07-23

剩下的部分,也请观众自己请阅佛陀的经典来了解,这样就能够知道自己此世生命的特质与过去自己的业种气,同时也知道要如何修改自己的行为气,这样能够得到可爱的异熟果于未来世;这些业种都是存在自己的如来藏当中,因此由如来藏每一世对现出该有的异熟果报,让众生酬偿因果。我们先举出佛陀开示的短命报的说明。这类短命报的有情的生命,为何会短寿夭折而死呢?佛陀在这部 三摩地

2018-07-23

本期内容:佛陀藉引须菩提因嗔恚气故,于五百世中,生生都受生成为毒龙之身,为众开示嗔恚的种种过患罪恶:嗔恚乃是由于无明愚痴所生之粗重烦恼,嗔恚会烧灭种种善根,嗔恚会增长众多恶业,嗔恚所引生后世之果报,将会堕入地狱中遭受尤重纯苦之报。须菩提因造作何种善、恶业,虽得人身,却又是心怀嗔恨恚恼而且无法止息?而今又是以何因缘而能值遇佛陀世尊,并能够出家修行而 三摩地

2018-07-23

克隆羊和原来的羊,基因完全相同,但是牠们的性格、体质、命运不会一样,因为牠们身上的第八识含藏的往世熏种子是不同的。当科学家合成胚胎,而它的条件允许第八识入住,就会有另一有情的中阴身进入这一个胚胎,中阴身进入胚胎之后,中阴身便死去,但入住胚胎的第八识有大种性自性的功能,祂会吸附四大物质,让胚胎成长,终于诞生克隆羊。未来若有克隆人,只要他能够活下来,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烦恼障气种子的修除,以在家身分历缘对境较有因缘修除,因为众生多看表相,故对在家菩萨多有轻视、诽谤而不信受的行为,故菩萨以在家相于此利益众生的普贤行中,同时能够净除无始劫来的气种子随眠。三者,对于许多无生法忍的现观因缘也是在家身分较有因缘遇到;因为众生根器种性的样貌无量无边,同事利行的过程当中,各种智慧的现观因缘也易出现。四者,地上菩萨亦多 三摩地

2018-07-23

一门深入最主要的前提是说,您到底一门深入所为何事?或者是说,一门深入是否只是阶段性的目标?然后在一门深入的同时去多闻熏,反复确定你的一门深入是不是可以达到你所要求证的标的。一门到底指的是哪一门?有人就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一门深入。所以,这样就会演变出来很多很多的一门深入。当然也有人说:要以一个法门这样一直的用下去,终其一生不再改变。所以就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见道的内涵,涉及生命解剖概念的不同,也涉及学次第与智慧浅深不同的差异,但其解剖所依据的生命架构却完全相同。所以《阿含经》以完全一致的生命结构,作为三乘见道理论与次第的基础,但又隐约显示着三乘觉悟理论体系与智慧浅深的不同。这个情况就像以往的摄影科技,只能显示黑白的灰阶,但是看过世界真正样貌的人,即使透过黑白照片不同灰阶的色块与细节,仍然可以判读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如果你心里面产生了一个很细微的念头,想要将这些东西占为己有的时候,你便可以很快地省察,不管那个念头多么的细微,你因为惯了这样的心性观察,你就是可以察觉,在你察觉的当下,你就可以做出抉择,而渐渐地转依到如来藏的无我性、无我所性、无我执性,让自己的凡夫性消失。——摘录自郭正益老师著《甘愿做菩萨》 (原标题:让自己的凡夫性消失) 三摩地

2018-07-23

但曾经从一些书本看过有人死后的灵魂投生到别人身上,并仍保持前生的记忆与气的记载,这可使我迷惑了!(25-4)答:若有人死后投生到别人身上,并仍保持前生记忆的事情,通常都是在那个人死后十年、二十年才传扬出来的;如同密宗的们显现神通的事情,在生时都不曾有,都是死后数年、数十年才开始传说,都不是生前有神通,所以传说并不可靠。古时智者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三摩地

2018-07-23

没证悟的话就来熏这样的般若知见吧!因为一切万法都由祂出生,祂是根据你的心性来出生一切诸法的──当我们是凡夫的时候,当我们是无可救药的众生的时候,祂一样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满足我们,让我们得以在三界中生存,所以呢,祂是无怨无悔的。祂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祂的期望是什么。那如果当我们证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当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呢?也就是说,你不能光是考虑你自己 三摩地

2018-07-23

然后进入妙觉位,烦恼障所摄气种子,不论有漏或无漏种子皆已断尽,并且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最后示现人间八相成道,成就大般涅槃四智圆明,成就究竟佛道。简单地说,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探究实相法界,证知宇宙万有及一切生命的本源,继续进修以后才会有一切种智,才能成佛。然而,既是要修学成就佛道,表示全部佛道的内涵都必须亲证,必须经过闻、思、修、证的过程,去亲身经历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回头说,这一类人是为了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去唸佛、去唸《阿弥陀经》的;假如他没有这个愿望,你觉得他课诵、唸佛会持久吗?或者是说,假如求生西方世界的愿已经有了,那你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去随善知识熏,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譬如说,法藏比丘当时为什么要发那个愿?或者是说,到底有没有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而这种种庄严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乃至说,极乐世 三摩地

2018-07-23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说,这个善知识其实他也不懂得要去亲近真正的善知识,熏正确的般若知见。自己不去熏般若的知见、正确的知见,也没有亲证金刚心,然后又怕从随他的离开了他;因为跟真正的善知识熏以后,知道真正的在哪里,所以会离开他。可是我们要说,这个善知识他为什么不去做双赢的事情呢?为什么不去做对自己跟自己的有益的事呢?而反而要去做双败的事情呢?到 三摩地

2018-07-23

导师上课常说:「这不是人干的,那么是谁干的?是『菩萨』干的!」菩萨的辛苦和可敬,在于「难行能行」、「观机逗教」,而我只会用自己的高标准去要求一位没有宗教信仰的老人家!朋友常说我不食人间烟火,看来这「烟火」正是我要学的部分,也是行菩萨道的善巧方便。一个灯泡在我脑袋里亮起来,好!下次换个方式,转被动为主动!韩剧演出女主角在婚礼时逃婚,男主角则在礼堂痴 admin

2018-07-23

孔子要子路专注地学如何安身立命等等的人生议题就好。但是如果是从究竟真理来看的话,其实应该是要反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了以后又是怎么一回事的话,那么生命的意义以及价值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安身立命等等人生当中最根本的问题,就都会变得无法来下定论了。因此就会变成各说各话,各行其是,大家都随着个人的性、好恶, admin

2018-07-23

 一般的凡夫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我见、无明、贪爱,不明了一切世间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就会贪着世间的种种境界而无法放舍;再加上无始劫来,所形成的善恶业因、气,这些无明业种子,统统都收藏在自己的如来藏当中,所以就产生了不断受生的势力;所以一般有情众生,一定会继续依着所造的善恶业种的差别,而继续不断地出生在三界六道当中。 当一般有情的色身 admin

2018-07-23

夜叉的往世其实是乐善好施的,但是由于他在往昔熏造作生为夜叉的种子和行为,所以出生为夜叉;夜叉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称为“地行夜叉”,这类的有情虽然喜欢布施,但是他的嗔心很重,所以夜叉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嗔心重。这一类的众生都有他的众同分,每一类的众生都有他的众同分,每一类的众生也都有他形成该众生的因。当他们前世的时候造了一些善业,这些 admin

2018-07-23

3从这些开示当中,我们学到很多的次法智慧,劝请有志追求智慧者,能够请阅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相信必定对自己及他人,都能够得到大利益的。------《正觉电子报第71期》<《优婆塞戒经讲记》读后心得>吴承勋1《优婆塞戒经》卷5〈19杂品〉(CBETA,T24,no.1488,p.1059,a12-14)2平实导师著,《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六辑,正智出版社(台北市),2007年10月初版二刷,页110。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我们要用这个色身当作道器,修六度波罗蜜,熏第一义谛知见,锻炼动中定力以及参禅功夫,来寻找生命的实相──第八识如来藏。《优婆塞戒经》卷6接着又开示说:以不坚财易于坚财。(《优婆塞戒经》卷6)要以不坚固的财物来换取坚固的法财。什么是不坚固的财物呢?譬如金钱、珠宝、黄金等等。有智慧的人都明白这些身外之物不坚固,这一生要用的足够就行了,剩下的就用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