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像《金刚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往昔无量劫前,曾于五百世中,依深般若而修习真正的忍辱行,所以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心中无瞋也无恨。因为祂在因地能够这样持戒修忍辱行,这样当忍辱仙人而被节节支解的时候,都不起瞋恨,才能够快速满足三贤位的持戒行;只有像祂这样一切为众生而精进求道,才能够超越别人而提前成佛,否则是没有办法超越时劫来成佛的。而且自己心中生起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谓的修习佛法,无非就是修福跟修慧这两样。那先说修福,事实上在我们的戒、定、慧三无漏学里面,戒本身是一个福业,定也是一个福业,只有慧才是最上的一个修行方法。如果是细分叫作戒、定、慧,如果分大类叫作福跟慧。为什么五戒十善是一个福呢?这里跟大家讲五戒的内容:五戒可以得人身,为什么五戒会得人身呢?因为他能够持不杀、盗、淫、妄、酒,这些对象都是在人间的一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学佛人常彼此相互砥励,学习要如何清净戒行。常有人本来乐于学佛,但是一知道有许多戒律要守,就打退堂鼓了;也有人能安下来念佛,但是不敢受戒,认为受了戒就会被绑着,没有戒就不会得戒罪。这样想不能说有错,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轻松,不要动辄得咎,也就是每个人都希望活得自在,追求无系缚解脱的生活,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向着解脱、常乐我净行进的动力;只是都会产生颠倒的认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般人也许会先自己作一下思惟,但是多半都无法完全了解,所以就应该亲近真正教授菩萨六度的菩萨法师,从布施度开始熏习修学。也许你会问:这是受戒,为什么要从布施度开始熏习修学?因为这是菩萨养成教育的第一步,一定要经由布施度中,一方面体认真正的菩萨情怀,一方面也应该思惟:「我行布施行以后,来世将会有可爱的福报,我会不会仗着福报、福业去欺压众生呢?假如有可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10)手机改成可以随时都无线上网,那就变得觉得网络不用白不用,所以就不小心跟一两位好朋友过度攀缘了,好朋友生活上遇到烦恼或困难会问我,我们也彼此分享趣事或心情!那结缘久了就不小心变成过度攀缘,过度攀缘久了讲话就变随便,变得没大没小或者我就对他们起慢心或讲些绮语(无意义的话)!然后可能文字讯息上可能造成他们的误会,不小心伤害了对方而我自己也不知道,然后对 | 三摩地 2018-07-23 |
|
理直气壮地说完了,旁边的人就反问他:你如今很生气地一进门不分青红皂白抓著人就打,喜欢生气并且作事匆忙、缺乏深思熟虑的习性,都已经如实显现在大家面前了,根本无从狡辩,你又想要隐瞒什么?这个故事中所说喜欢生气的那个人,不就像是喝醉酒的人,满口胡言乱语地跟人家争辩自己没有喝醉一样,全然不知道自己的瞋恚、急躁的习性早已显露无遗。众生贪瞋痴等等这些六根本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3 |
|
第五、戒又叫作学;戒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习如何调伏身心,让我们学出世间的佛法,让我们把心用来修学发起善根、慧根的佛法,所以戒叫作学。戒有以上说的五种道理。前面也说有戒戒、定戒、无漏戒、无作戒及摄根戒,但是这五种戒并不是每人都具足的;所以有人得到一戒,叫作波罗提木叉戒。波罗提木叉叫作别别解脱,有时简称为别解脱戒。从声闻佛法来讲,正统的解脱戒是声闻戒,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毘(pí)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若佛子,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僧房主,为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诤(zhèng),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大慈大悲而且福慧两足的释迦世尊,怎么会教导让众生堕入三恶道受苦,更且长劫不知求道、不能修道的法教呢?何况佛陀法教,纵有人、天、声闻、缘觉及佛五乘差异,但不论是人乘或天乘都不能让人解脱三界生死,更不能解脱于烦恼;其实只是世尊慈悲教化,让初机学佛人安住而不堕恶道,待将来因缘成熟,能修习声闻、缘觉解脱道,乃至大乘佛菩提道而方便施设的次法。因此,如果从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为什么规定这么严呢!那是说:要我们把窃盗的心和习惯从根本上拔除掉。第三:不可以有淫行。这是出家菩萨,在家菩萨不可以邪淫。所谓邪淫——是非时行淫、不应当行淫的处所行淫是非处、于身体上不应当行淫的地方行淫是非道。此外于配偶之外的人、非人乃至畜生男、畜生女行淫也是邪淫。换句话说:非份之想不应当有,起心动念就是犯戒。第四:不妄语,乃至非人。一般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一个人不幸堕落到三恶道里面去,那么他再要回到人间的时候就会很长,好不容易回到了人间,因为造作恶业的习气没有改变,所以又不小心造作了恶业,然后又下堕到三恶道去;这样来来回回,待在人间的时间其实很短,待在恶道的时间变成很长,这样来来回回也不晓得要经过多久,才会再接触到佛法。那么受菩萨戒就是要避免菩萨下堕到三恶道去,能够生生世世都在人间修学佛法、弘扬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一个人不幸堕落到三恶道里面去,那么他再要回到人间的时候就会很长,好不容易回到了人间,因为造作恶业的习气没有改变,所以又不小心造作了恶业,然后又下堕到三恶道去;这样来来回回,待在人间的时间其实很短,待在恶道的时间变成很长,这样来来回回也不晓得要经过多久,才会再接触到佛法。那么受菩萨戒就是要避免菩萨下堕到三恶道去,能够生生世世都在人间修学佛法、弘扬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一个人不幸堕落到三恶道里面去,那么他再要回到人间的时候就会很长,好不容易回到了人间,因为造作恶业的习气没有改变,所以又不小心造作了恶业,然后又下堕到三恶道去;这样来来回回,待在人间的时间其实很短,待在恶道的时间变成很长,这样来来回回也不晓得要经过多久,才会再接触到佛法。那么受菩萨戒就是要避免菩萨下堕到三恶道去,能够生生世世都在人间修学佛法、弘扬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众生有个坏习惯,眼睛常常长在额头上,看到是名气大的法师,崇拜到不得了:想要捐一百万给师,都不容易看到他,常常得要等待很久。我下回就认捐三百万,他总该很快接见我了吧!可是遇到没有名气的小法师,即使只护持一万块钱,他都不愿意,都嫌护持太多了,这就是一般的众生。所以有些学佛人纵然知道正觉的法义是了义,可是他想:我才不护持你正觉同修会,道场那么小,我才瞧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优婆塞不能习学如是所说,轻慢比丘,为求过失而往听法,无信敬心;奉事外道,见其功德,深信日月、五星、诸宿,是优婆塞不名坚固如法住也。若优婆塞虽不自作五恶之业,教人作者,是优婆塞非如法住也。】——恭录自《菩萨优婆塞戒经》〈五戒品〉第二十二语译:受戒之后应当如法而住,怎么样才是受戒者如法而住?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是说在家菩萨爱了五戒,修习慈心不应该杀一切众生,但并不是凡杀了一个众生都是犯了杀的根本罪不可忏悔。《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犯杀有三种夺人命:一者自作,二者教人,三者遣使。自作者,自身作夺他命。教人者,教语他人言:捉是人系缚夺命。遣使者,语他人言:汝识某甲不?汝捉是人系缚夺命。是使随语夺彼命时,优婆塞犯不可悔罪。是说,杀戒由五种因缘成不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是在受戒以后,尚未习惯戒律约束的人,才需要每半月诵一次戒,长期提醒自己不要犯了戒。久学菩萨是不需要这样半月半月诵戒的。已经证悟的人,应该算是久学菩萨了。但是真悟者是否可以算是久学菩萨而不必半月诵戒?同修会亲教师会议中,将会重新再讨论,请期待将来讨论出来的结果。二、凡是小戒,依照佛陀舍寿前的指示:「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若佛子,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僧房主,为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诤,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若见客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其余杂类旃陀罗等,多皆修习恶律仪业。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胡」,文言文之疑问词,即「为什么、何故」的意思。(何也。〔书太甲〕弗虑胡获。节引自《增修辞源》,台湾商务印书馆)[2]婢女的意思。(古以青衣为贱者服,故称婢为青衣。节引自《增修辞源》,台湾商务印书馆)[3]即是悉达多太子妃耶输陀罗,后出家为比丘尼,如《修行本起经》卷1〈1现变 | 三摩地 2018-07-23 |
|
目录一、关于菩萨(一)什么是菩萨?(二)菩萨的种类(重点:退转菩萨和不退转菩萨、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22种假名菩萨和30种实义菩萨)(三)甘愿做菩萨(推荐详读)二、菩萨戒简介三、为什么要受持菩萨戒(兼谈受持菩萨戒的功德)?四、三种受、受持菩萨戒的心态和注意事项五、如何持菩萨戒六、菩萨戒戒相浅解七、菩萨戒释疑一、关于菩萨(一)什么是菩萨?在学习菩萨戒的受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