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这些表面上放得下的烦恼(如文中作者被要求一直拿着瓶子直到手酸不已),仅仅是所有烦恼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源于气的烦恼,需要先精进的培养定力,定力具足以后心思才会细腻,才能观照起心动念,然后在生起烦恼的瞬间予以对治;这样经过长久历缘对境的锻炼后,才能彻底改变气,进而永离烦恼。如果没有十足的定力,遇到不如意的事,往往得要等好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平静 admin

2020-02-18

后来我想了一下:因为在西安的时候,每天惯从温暖的旅馆走到街上,瞬间温度就从二十几度降到零下十度,所以我的皮肤已经适应了那种极度温度的这种差异的感觉,认为那个叫作冷。回到以后呢?从机场走到外面温差变小了,所以相对而言就觉得这个也不怎么冷嘛!反而很舒服。那就要请问各位啰:同样的一个外境,我觉得很好、不冷,但是另外一个人却觉得很冷,到底谁的感觉比较正确?大家觉得呢? admin

2020-02-18

何等为十?所谓:1、亲近善知识舍离魔业;2、不自尊举、不自赞叹舍离魔业;3、信佛深法,不生诽谤,舍离魔业;4、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离魔业;5、安住不放逸,修甚深法舍离魔业;6、安住菩萨藏,正求一切法舍离魔业;7、常欲听法,乐闻深义,心无疲倦舍离魔业;8、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舍离魔业;9、信心正念一切诸佛菩提树舍离魔业;10、一切菩萨出生善根,皆悉不二,舍离魔业。 admin

2020-02-18

那么要依止于正见来正思惟,正思惟所应该修学的内容,所应该断除的烦恼气,所应该修集的福德,所应该实证的内容方法是什么,那么这些都要来正思惟。那建立正知见呢,它是需要通过善知识的教导的,需要依止于善知识来听闻熏。可是,却有八种处在八难中的人士,难以听闻到佛法的。有哪八种人呢?在经典中佛曾经讲这八种人,称为八难中的人,经典中这么说:【世尊告诸比丘:凡 admin

2020-02-18

因为如来藏虽然常住,祂因为受到六识的熏污染,所以祂含藏了业种,这些业种它会产生变化,但是这些业种,因会产生变化,所以你不能说祂是常。也就是说,如来藏的本体里面有业种的原因,所以你不能说祂是常;但是也不能说祂会断灭,因为如来藏常住,祂是不可断灭的,既然是不生不灭,怎么可以说祂是断呢?所以如来藏就有这样的中道性。“不一亦不异”前面已经讲过了 admin

2020-02-18

而如来藏是有缘有智的人都可以亲证的心,是真实法,祂出生了蕴处界等万法,亲证者都可以现前体验祂、操作祂,也可以现前证验祂确实收藏了各人一切的善恶业种,以及无记性等非关善恶如种种的技艺等熏的种子;佛的圣教所教导的第八识真如法性,是可知可证,也可以现前验证,祂是确实永远保持真如法性而不改易其性,能由这个心性而入无余涅槃,乃至成就佛道。由这个缘故,证悟如 admin

2020-02-18

就是因为法界实相、因果是非常公平的:行善就有行善的种子熏存在于自己的如来藏里面,也存在于受你利益的众生的如来藏里面,而受用、结成了这个因缘关系。而如果行恶业,你跟众生之间的关系就有这个恶业的因缘。你的法界实相心祂是离见闻觉知的,所以说祂一样的收藏,并不会因为你造恶业而不收藏(恶业种子),祂照样收藏你这个恶业的种子,同样众生的如来藏也会记持跟你相关 admin

2020-02-18

他看到了众生有许多的苦难,但是要如何救助呢?所以他心里就想,应该要多修集关于救助众生的这样的一个法教,才能够灭除众生种种的烦恼;而且也看到许多众生,都堕在邪见当中;那么应该要学怎么样才是修学正见的方法?怎么样才能够得闻正见?所以他这样想了以后就去作了。他来到城里面、来到聚落当中,到处去寻求能够说正法、正知见的老师,这时候有一个天魔示现,他就跟这位 admin

2020-02-18

学人应该修长养守护善根,我们大家应该这么做,可是怎么样做呢?应该从正受三归依开始。从正受三归,五戒,菩萨戒,学六度波罗蜜,戒定慧三学,以这样的次第来学,来长养守护你的善根。因为善根是要守护的!要怎么守护----不允许恶知识、恶缘来误导我们。如果有人觉得说,有的人也在讲开悟,而且说三个月就可以开悟,很快;既然我们这边也是讲开悟,那我就去跟他学。这样 admin

2020-02-18

一门深入最主要的前提是说,您到底一门深入所为何事?或者是说,一门深入是否只是阶段性的目标?然后在一门深入的同时去多闻熏,反覆确定你的一门深入是不是可以达到你所要求证的标的。再者说,一门到底指的是哪一门?有人就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一门深入。所以,这样就会演变出来很多很多的一门深入。当然也有人说:要以一个法门这样一直的用下去,终其一生不再改变 admin

2020-02-18

其内容最主要是要教育菩萨的精神,是要依于以大乘佛菩提道之四圣谛来修学佛道;也就是说,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而说苦集灭道,想要成就学的,乃是佛道上极其微细的苦圣谛、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苦集灭道圣谛的智慧。其内涵不只烦恼障见惑、思惑现行的断除观行,还有烦恼障所摄气种子的观行灭除,因为此诸内涵甚深极甚深,与二乘声闻所说的四圣谛内涵不可相提并论。故事内容 admin

2020-02-18

譬如舍利弗尊者有两位弟子,其中一位出家以前是金师之子,舍利弗教他修不净观,另外一位弟子出家前是屠夫之子,舍利弗教他修数息观,这两位弟子久修而劬劳无功;世尊知道以后,便让他们两个人互相对调修的方法,金师之子改修数息观,屠夫之子改修不净观,两个人不久之后都成为阿罗汉了,这就是为人悉檀。各位菩萨,在说完世界悉檀、对治悉檀和为人悉檀之后,我们继续来说明第 admin

2020-02-18

何谓学佛?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真正的佛法之前,我们来探讨一下:何谓学佛?何谓佛法?学佛就是学成佛之道;什么是佛法?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所以很显然,我们所要学的是成佛的方法,而不是成为阿罗汉之法,所以我们才会说:解脱道是含摄在佛菩提道里面的,也就是说,解脱道是由佛菩提道所析离出来的。佛法函盖了两个主要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解脱道、佛菩提道,但是解脱道是 admin

2020-02-18

如果不是的话,这样就是自己的熏以及心性等等都还没有具备,这样对佛法的疑见一定是很深的,这样就可能随时会退转,与其这样还不如多亲近一些教团----正法教团。例如我们在各地所方便施设的各地讲堂,能够前往修学,这样才是安固自己的修学之道,不至于让自己两头都会落空,甚至让自己来诽谤正法、让自己退堕。虽然自己可能不是这样来思惟,觉得自己修行是很有信心的,但佛法 admin

2020-02-18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凡是从中华文化所普及的地区,大家对于一些精神层次的事情,往往也都有一致性的熏。比方说,我们在苏轼的《前赤壁赋》里面,会读到这样的字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我想只要读过《前赤壁赋》的人,几乎都会对这些文字以及里面所描绘出的洒脱自在的自境,而心怡不已。又譬如说, admin

2020-02-18

佛知摩纳心意调濡,踊跃欢喜,心无狐疑,堪任法器,为说一法,堪任解悟;如诸佛法,为说四谛:苦、、尽、道,广为说已。时,婆罗突逻(là)阇闻佛所说,如白净㲲(dié,细毛织成的布)易受染色,即于坐上,见四真谛,了达诸法;得法真际,度疑彼岸,不随于他,得无所畏。即从坐起,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已出离。今欲归依佛法僧宝,尽我形寿为优婆塞,不杀、不 admin

2020-02-18

看看有这么多的不同!或者所造善因恶因已经经过多劫,那当然与所造的善因恶因近在十百千生之内,也会有所不同;或者所造的恶因,已经多世忏悔回向而渐渐消亡,或者不生忏悔反而世世增益性;或者所造的善因,不执着要受福报,世世增益回向菩提;或者每造了善因就执着福报,不能回向菩提,贪受外缘五欲的享乐,而把善因享尽了。这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就会引发各种无法逆料的不 admin

2020-02-18

夜叉又名药叉,就是有修布施但在心性上有染污、贪瞋等业,因此成为夜叉鬼神(注6),其中有分为地夜叉、虚空夜叉、天夜叉(注7)。地行夜叉是过去世喜欢吃肉、喝酒,而且瞋恨心比较重,但又有作布施,因为瞋恨重又爱吃众生肉的关系,生为地行夜叉,身体粗重飞不动;因为有布施的关系,所以福报很好。如《大智度论》卷12〈序品第1〉:【又知多瞋佷戾、嗜好酒肉之人而行布施, admin

2020-02-18

那修二乘解脱道,应该是真正的善业了吧?二乘解脱道的修,虽然可以出三界入涅槃,但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他的五阴十八界全都灭尽无余了,其实已经不再有一个受解脱道善业果报的阿罗汉存在了。那从这样来看,他解脱道的善业,不也等于消失了吗?所以说修二乘解脱道的善业,也不是真正的善业,只有大乘法才是真实的善业,因为二乘法不能了知实相,而且不能利益广大的众生, admin

2020-02-18

接著再观察,死了之后五阴归于坏灭,这一世所有的善恶业,所熏的一切有漏、无漏法种,要归向何处呢?还是归于如来藏。意思是说,死后还是回归如来藏,所谓了生脱死就这么了了。也许有人说,想要知道上辈子从哪里来、下辈子到哪里去?不必求开悟,去修天眼通、宿命通就行了。但是天眼通、宿命通修成了,仍然无法解决生从何来、死往何处的问题,因为以宿命通,一世又一世往前追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