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以前追随世尊的比丘们都很直心、也都不会覆藏,能够直心、能够不覆藏,就能够赶快改过自己不好的习气。我们也看到,以前有孝子伯俞,当他母亲生气打他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忍受著,从来都不哭;但是有一天,他母亲打他打得非常的重,他竟然大哭了!于是母亲就很奇怪地问说:“我以前打你打得那么用力,你都没有哭,怎么现在没有那么用力地打你,你反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情如果说,他沾上了恶习气,长养恶念,他要怎么样消除呢?他一定要经过教导,长养善根,熏习佛法正知见,这样慢慢的降伏他的恶习恶念,能够出生解脱智慧,才能够真正地断除这些恶习恶念。有情为什么会造作三恶道的恶业呢?因为有情想要自在,想要自在的时候,他就任性的凭着他的烦恼习气现行而去造作,以为这样子叫作自在;其实这个就是与烦恼相应,所造作的业都是生死业,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也就是因意根的计执性,导致意识无法马上说服意根如理作意,使得这些种种烦恼妄想的习气又让自己沉溺于五欲六尘中,不知不觉地又去追逐这些境界,受其左右而无法清净自己,无法排除对这些境界的执取,也就是无法修除对自我的执著,使得烦恼妄想攀缘不绝,而导致无相拜佛的功夫无法有所进展。末学知此弊病后,就想出一些方法来对治这些弊病,来修除这些遮障,后来发现修除性障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一切过断。(《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四住地、无明住地,也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这两种障都依于阿赖耶识而有。因此一定要先实证阿赖耶识,自己明确且真实亲证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实体法、是法源、法母,不同于前七识;有其本自清净无染的真如体性,能真实的成就一切法,不是施设法、不是假名法;所以能明确地转依于第八识中的真如体性,而来灭除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3 |
|
写给菩萨们:面对境界,多向内看,当下那一刻,如果我因别人做的某件事激怒,事情是外在的,可是这份被激怒的心却是我内在所发生的,想想,真正的菩萨会被这样的一件事激怒吗?会因为这件事而对众生产生嗔心、舍心吗?在我们修学佛法没有达到一定的位阶以前,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有漏习气与无明业种,而造作种种业行,遭受种种业果,我们种种的境遇,其实是自己今生或过去无量生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此处所说的制约行为,其实就是习气,就是行为的惯性,就是业力。虽然由无量世以来,错综复杂的因果而产生的习气、业力,不是我们所能全部了知的,但是它所产生的原理都同样是「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的制约行为的形成与重现。其实,从现实生活的行、住、坐、卧中,只要用心观察,都不难看出习气与业力运作的影子──制约行为。第一节制约行为无处不在制约行为无处不在,也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细观自身八识之互动状况,烦恼习气如何形成?与习气形成息息相关之记忆如何运作?如何储藏?又如何提取?它们又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行为?……?如上一言难以尽举之问题,现代科学亦只能解其冰山一角。若再论及阿赖耶识之性用,譬如大种性自性──众生如何依其别业摄取四大种而成就各自别别之正报身?如何依其共业而摄取四大种成就山河大地等之依报土?如何依其共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以前追随世尊的比丘们都很直心、也都不会覆藏,能够直心、能够不覆藏,就能够赶快改过自己不好的习气。我们也看到,以前有孝子伯俞,当他母亲生气打他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忍受着,从来都不哭;但是有一天,他母亲打他打得非常的重,他竟然大哭了!于是母亲就很奇怪地问说:我以前打你打得那么用力,你都没有哭,怎么现在没有那么用力地打你,你反而哭了呢? | 三摩地 2018-07-23 |
|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初果人已经断结证果,也已经现证五阴法的无常、苦、空、非身、无我,怎么可能还会贪着欲界法呢?主要是因为过去多生以来,所累积的贪着习气尚未改变的缘故。我们就用一个《杂譬喻经》的故事来为各位说明:在西方有一个王国,向来缺少马匹,国王花了国库很多的钱,终于买了五百匹的战马,用来防御国境。可是一阵子之后,由于国泰民安没有战事,国王就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声闻道的(修道位)修行,是重在断(三界爱)现行的行为,而不重视断隐藏的习气种子;所以说,不只初果人、二果人会有依贪、嗔、痴所发起的行为,就算到了三果人,还是会有习气种子的现行;但是这样子的一个习气种子现行的行为,他仅止于习气的现行,不会再往下发展(不会使贪瞋痴完成),因为欲界爱已经断尽的缘故。甚至连四果人有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好像是依贪、依嗔而起的习 | 三摩地 2018-07-23 |
|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初果人已经断结证果,也已经现证五阴法的无常、苦、空、非身、无我,怎么可能还会贪着欲界法呢?主要是因为过去多生以来,所累积的贪着习气尚未改变的缘故。我们就用一个《杂譬喻经》的故事来为各位说明:在西方有一个王国,向来缺少马匹,国王花了国库很多的钱,终于买了五百匹的战马,用来防御国境。可是一阵子之后,由于国泰民安没有战事,国王就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而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心理、情绪、个人特质,究竟了解多少呢?!有机会找位熟悉中医的好友谈谈,或找位有耐心、有医德的中医师初诊看看,由他们来对你的身心提出问题?而绝大多数的人,只能记住自己这几天那边痛,那边不舒服?但却很难仔细描述自己的身心状况的!对于不了解自己的身心,这一点是毫无意外的!这关键在于:「定力」真的很不好,真的很不好!对于未熏习知见、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也就是,意根有四种根本烦恼——痴、见、慢、爱,而且很深沉潜藏着,祂与习气有关,众生很难发现到,所以菩萨在第二大阿僧祇劫才开始断除意根的习气种子随眠。虽然祂无始劫以来与如来藏在一起,仍然是可灭之法,于阿罗汉入无余涅盘时,愿意自我消失,愿意灭尽自己的五阴十八界,不再三界现身意,跟着意识一起消失;所以说意根是可灭之法,不是常住法。综合上面所说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由于这个缘故,你虽然每天很努力的在修定,仍然没有什么成果;所以禅定修不好、妄想很多,原因就是由于末那识的你喜欢攀缘贪着,不肯安于无为寂寞的境界之中,所以意识的你虽然知道要修定而证取俱解脱,可是末那识的你还没有透过定的修行而加以揉服,所以在初习定的过程之中,祂仍然会依过去喜欢攀缘的习气,继续制造妄想给意识的你,使你修定难有成就。如果你期望在定的修证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随时不断的检验所落下的心行是什么?一旦养成反观心行的习惯,可以快速汰换染污种子,其实我们都有能力反观,只是有时较深沉的部分还是会在不自觉中让自己跟着习气走,因为习气是累劫熏习串习而来,根深柢固,而且当习气现行的势力是强大无比根本无可阻挡,那是很恐怖的,所以一定要透过平常意识的如理思维来说服意根弃舍染污习气,在历缘对境当中不断修改不善习气,千万别替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每一个人要将几十年的习气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工夫!当你有感觉艰苦、烦恼的时候,这就是在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考验,这时你必须运用智慧来降伏心念上的障碍,拿出修行的精神来克服万难。因为有境才好修,无境不成道。7、除了自己正当职业的上班时间外,其余空闲时间,不要吃喝玩乐,要对上述几点精进努力,莫放逸,假以时日,经过艰辛的锻炼后才有可能获得法喜或法昧,般若智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今次旧病复发(凡夫声闻习气现行),再受警告,就不得不让我去深究其理。很显然,佛菩萨宁愿我在佛菩提道上懈怠两年,都不许我精进地伏断烦恼,修证禅定,这到底是为什么?今借此缘由,将整理心得写出来,供养有缘菩萨。菩萨入道初门是明心见性,而明心这一法,因为涉及法界最高机密,自古以来均非易证,非无量无数劫,虔恭一心求,具足善根福德因缘者不能证得。菩萨在初发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3 |
|
经中说毕陵尚慢,那就是说即使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到了四果,五上分结之中慢的结已经断了,但是仍然还有余习未尽,还有一些残留的习气,但是慢的本身是不存在了。所谓慢的余习是说他的习惯性还存在。譬如说断瞋也是一样,瞋恚心断的人,因为过去有个习气在,所以他很用心修行,到了菩萨三果,断了瞋恚心,人家怎么辱骂他都没关系,不会生气。可是如果遇到的是一个他从小就住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个人悟了之后,从见地到薄地,可能很快,也可能拖很久,完全要看这个人他过去在修除习气方面有没有真实下工夫。薄贪、瞋、痴的境界完成之后,要进入菩萨三果时,除了智慧增进之外,也要除习气,也要修学定力,互相配合,然后才能进入三果或四果境界。要进入三果断五下分结的时候,有他的次第在。断五下分结是说断三缚结后继续再断贪欲,后断瞋恚,连同前面三缚结,总共是五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以此深心及至诚心,就这样一心念佛,整整六年,佛号不断(睡觉或专心做事时除外),在行住坐卧当中,每天念佛十几个小时,包括心想忆念,六年当中,修除了极多性障习气,也成就了相当程度的定力。这对后来修学宗门,有很大的帮助。我之所以能够一心念佛六年,主要是当初为了达到「净念相继」之目的,摒除一切外缘,一天当中,除非必要,否则不说话,上班若有公事,也是几句话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