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而今虽得为人身了,但是往昔的嗔恶习气未除,所以还是容易再起嗔恨怨恼之心啊!」佛陀又告诉诸比丘们说:你们想要知道当时劝化众生却又恶口辱骂僧众的比丘是谁吗?就是今日的须菩提啊!又由于那时他供养众僧的大福德的缘故,今才能遇到佛陀我呀!也因此才能有缘出家修道成就解脱果。」当时大众听完佛陀的开示之后,都已理解而欢喜信受奉行。结语:须菩提乃是回心大乘之俱解脱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以前追随世尊的比丘们都很直心、也都不会覆藏,能够直心、能够不覆藏,就能够赶快改过自己不好的习气。 (原标题:大部分嗔习重的人,都是“我见”很重) | 三摩地 2018-07-23 |
|
而要能够有所成就,每一个人的状况也不见得会是相同的,因为毕竟每一个人的习气轻重是不同,而今世所要断嗔的决心也是不同、努力也是不同,所以就不需要怎么样去比较了。 (原标题:嗔恚的法有四个过程,叫作嗔、恨、怨、恼)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在平常就熏习其相对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嗔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原标题:产生嗔恚的原因和条件)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阿罗汉不会因为外境而起嗔的现行,但是还是有嗔的习气种子存在,必须要等到成佛以后,才能把这些根本烦恼的习气种子断除。所以成佛以后,祂不仅不会起任何贪嗔痴慢疑等等的现行,也不会有任何贪嗔痴慢疑的习气存在。但是阿罗汉还是有这些习气种子存在,所以阿罗汉是远不如佛的。意识既然会跟嗔心所相应,那意识是否就能够储存这些烦恼种子呢?意识当然不能储存这些烦恼种子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聪慧指的是因为他有正知见,不会老鼠老虎傻傻分不清楚,也就是说他能够真心与妄心分得很清楚!那讲堂的这些证悟菩萨们,他们因为多生多劫以及今生努力累积福德!所以他们的心性越来越调柔,对众生与对菩萨们都越来越恭敬!当然假设有菩萨说:为什么我遇到那种对我很凶的证悟菩萨,那你可能也要检讨,一定是你自己也有坏坏的地方!或者可能是你跟他往昔的因缘不好!或者他悟 | 三摩地 2018-07-23 |
|
萧老师更提携着座下已证本心之们,修学增上戒学、增上定学与增上慧学,期能让座下快速消除我执习气,增长道种智往初地之果位迈进。发大心者,更能以无相念佛拜佛与正确之看话头方法眼见佛性,以肉眼亲见无形无色之佛性,以肉眼亲见此五浊恶世之多分或少分净土相,并亲证世界如幻观而得多分或少分之解脱受用。若没有此教授善知识萧老师,无人能于此末法时代示佛知见、悟佛知见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大乘密严经》【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大乘密严经》【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入楞伽经》佛性品【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于未来世有谤于我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但这个异熟识仍然还含藏着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也还含藏着所知障的微细随眠;如果能够再把这两种随眠都断尽了,就再一次改名,叫作无垢识,也就是佛地真如的心体。但是这个佛地真如的无垢识,其实仍然是原来的阿赖耶识心体,仍然具有原来阿赖耶识的真如性;只是因为经由开悟、修行,使得心体中所含藏的两种障的种子、随眠都究竟清净了,所以将阿赖耶识改名为异熟识,再改名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日常早晚功课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稱三拜)供佛偈:愿此香花果遍满十法界供养佛法僧增长诸福慧正法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忏悔文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开口向佛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弟子○○○今在佛前至诚发露忏悔:弟子由于无明所障,导致无始来之贪瞋痴习气深重,不仅 | 三摩地 2018-07-23 |
|
云何解脱胜?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是故舍利弗于契经中,赞叹如来具七胜法。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够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号,能有一心不乱的功夫;那么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就以这样一心不乱的持名念佛功夫,来对治,不让原来贪欲执著的那个习气现起。这就是古德所说的: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定。那就能够跟随着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的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不会违背所发求生净土的誓愿,随业往生到三恶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种种习气。臭不可闻。和他接近日久。自己也会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香染香。近臭染臭。善友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故宜亲近。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的。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忽于半夜。在暗室中。见种种物。受阴尽的。能反观其面。各有十种禅那 | 三摩地 2018-07-23 |
|
歌词意涵如下:(一)、犹有爱恋往世亲密眷属之习气种子未断故,菩萨难捨忧郁:初谓十迴向满心位如梦观成就故,能知往世事。次谓已证初地佛性故,能感知往世所爱亲人。三谓已断烦恼障现行故欲界爱不復现行,然犹有欲爱习气种子流注故,常关爱多劫相伴之往世亲人。四谓菩萨多情(註)不捨往世所爱,世世受生人间而未离胎昧,故多忧郁。五谓此非地前所知,故言菩萨底忧郁深沈难知 | admin 2018-07-23 |
|
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漏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那么就有机会明心见性实证般若实相,就能逐渐断除烦恼,乃至于净除烦恼习气, | 三摩地 2018-07-23 |
|
实相心含藏了因果业种,和每个人往世带来的个个不同的习气种子。参究出这颗心,才真的开启成佛之路,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参禅就是修行人最重视的一件事情。如果像印顺邪师那样教导,所有的法都是虚妄的话,那他自己,还有我们所有这些修行人还要修个什么?印顺先生不是自打嘴巴吗?因为有实相心不生也不灭,所以,我们每一世修行所累积的善业会一直滚雪球般在增长,恶的种子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诸佛则是灭尽三界分段生死无明已,进断藏识中一切烦恼障之习气种子随眠,并断尽所知障之一切无明随眠,故其第八识中种子流注变易已灭,永不变易,名为已断变易生死;如是已证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而不住无余涅槃境界中,复已断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依入初地时所发十无尽愿度化有情而永无休止,不入涅槃亦不住生死,名为无住处涅槃;此唯诸佛证得,如是究竟解脱之果并非二乘圣人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在平常就熏习其相对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嗔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说明一下对治的这个知见。首先,先从观察到嗔心的过患,来减损我们嗔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消除掉。《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提到: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一嗔恚心者,一切恶中无过此恶。何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又因此第八识,具有如是恆而不断之常住体性,及含藏一切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法种的缘故,能令一切佛门证悟之人,由其所悟之佛菩提智,而得以渐渐转化八识田中一切烦恼障之现行及习气种子;也能以佛菩提智,而渐渐断尽无始无明所知障,使第八识之内涵得以究竟转变清净,断尽阿赖耶性及异熟性,改名为真如,成究竟佛道。(原标题:何谓“我”与“无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大乘密严经》【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大乘密严经》【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入楞伽经》佛性品【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于未来世有谤于我法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