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为什么要说明这一点?常常听善知识开示说:“想要得佛法上的智慧,是不能缺少福德的。”这一句话其实是没有错,可是往往就有人会误会说,或者是无法区分说福德的种类。所以就以为自己一向在修桥补路救济贫苦,而且是作得无怨无悔,以为这样就是将来可以证得佛法上的福德。殊不知道说,那只是世间法上的布施,来世缘熟的时候,但得世间法上的智慧。而佛法讲的就是解脱 admin

2018-08-15

并且还要在怨家和亲人当中,其心平等如一;即使是怨家的话,他来求法的时候,还是要收他作学生,不会冷嘲热讽说:“如今你也懂得来跟我学法了,过去为什么要和我争吵呢?”一定会说:“善来弟子!善来同修!”这叫作其心等一。不但如此要求自己,还要发愿自己在未来世当中常常修六念之法,以及无我想、十二因缘。六念是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 admin

2018-08-15

所以佛陀就跟他们说:“如来教授你们戒律,教授你们十二分教,这些法都有说;但是我没有教你们要互相比看谁学得比较多、谁听得比较胜妙啊!我有这样教吗?”这两位比丘说:“没有啊!世尊!”佛陀又说:“你们难道不知道,如来教授的这些经典、这些偈颂,都是要你们能够调伏自己的身心,要止息自己的烦恼,让你们自己能够赶快趣向自证涅槃吗?” admin

2018-08-13

但绝大多数的人从未思惟,也从来不会提出疑问来:“为什么要念佛?为什么要打坐?这些与学佛有何相干?要一直念佛到什么时候啊?”甚至大多数的人,多年在佛门中行走,但连解脱智慧知见的闻熏,印象都还很模糊,而且大多数的内容都是误解的,当然更不会有道场能够教导解脱智慧的实证——断我见、断我执,更不用说对大乘佛菩提智慧的实证,自古以来更是寥若星辰,至于对于佛菩提 三摩地

2018-08-10

这样子从一个家庭,一直较量、分别到百亿四天下,我们就可以知道说,在佛法之中,为什么要勤修福德的原因了;然而这只是在说世间法上的福报喔!佛法之中,其实是有着不同层次的福报,一部分通于世间法,一部分则是出世间法,随着每一个人所修学的差别不同,有时候不但可以自受用,也还可以兼而令他受用。平实导师在《金刚经宗通》之中曾经开示:“五度修福业,凭之得般若 admin

2018-08-09

什么是三归依?三归依的真实义?为什么要三归依?三归依之后是不是就不能吃肉喝酒杀生了?三归依以后就要遵守五戒了?三归依要同时守五戒吗?三归依的好处?三归依功德很大,怎样才不会失去三归依?一定要在寺庙里面归依出家法师吗?我已经归依某某出家法师了,还要再次归依吗?有关三归依的戒体通讯皈依三宝注意事项,归依费用全免*************什么是三归依?三归依的真实义 admin

2018-08-06

(大乘法的)解脱有些也通二乘法,二乘唯独解脱,它没有要求成佛;可是为什么要成佛?因为佛是两足尊,具足智慧的、福德的,所以佛是两足尊。大乘入道就是要实证于法界实相心如来藏,为什么要实证如来藏呢?就是因为祂是因果的所依,法界的事实。我们唯有能够实证这个因果的所依、法界的事实,透过实证祂以后,你可以现前去观察这个法界的事实,而能够修正自己的心行、口行、意 三摩地

2018-08-01

请问为什么要修学佛法?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呢?也许有人说:修学佛法就是要修证解脱,解脱道的法就是成佛之法。其实不然,解脱道只是佛法中的副产品,真正的佛法是法界实相的法,这才是真佛法、真解脱。二乘解脱道的法只是法界实相法里面很小的局部而已;大乘佛菩提的法才是真正的法宝,才是圆满的修多罗,才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接著说大乘菩萨僧,什么是僧?僧的定义是什么呢 三摩地

2018-07-23

那你看看,单纯吃素外相上看来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你得要问对方说:你为什么要吃素?这样才会了解个中的差异。而这两种不一样的心态,所做的相同的事情,果报却是不一样的!当然以持戒而吃素所得的果报为殊胜,因为他发的心意是对一切众生,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前者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多多少少利益了一些众生,但是其实他的出发点,主要还是为了自己。当然,持五戒的这个内涵里面 三摩地

2018-07-23

虽然末学不是很理解教为什么要这么修行,但双运法真的违犯大乘戒律吗?-------------第一,楼主引用的原文最好解释一下,以免误解。原文何意?末学理解(如有偏颇欢迎指正),菩萨居家,见一位无亲人的女人,修习淫欲之法,然后向这位菩萨求淫欲法。菩萨这时为了使其舍去不善之业(淫欲之法),出于慈善心,与她行非梵行。这个做法目的是使其脱离淫欲,结果是菩萨无犯。但是, 三摩地

2018-07-23

在这个过程之中,不但也了解了为什么要断悭贪,或者是断了悭贪的好处,所以才能够世世继续地修学布施之行,其间一定是有着不同层次的信愿行相续而行的。然而一世又一世的财、法二施,不只能断悭贪的烦恼,当如法一世一世行施之后,所感得的五欲富足,也使得菩萨不会因为想要获得更多的财物,而去侵扰众生,自自然然不于众生行偷盗等行,烦恼因而更加浅薄了。同时,行于财法二施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要作这个基埵呢?这是因为从前的人,常常要挑着很重的担子远行,如果挑累了,一旦放下来休息之后,要再挑起担子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的吃力;如果有作了两两成对的小土台,那么挑担子的人,只要稍微蹲一下,就可以把重担放在那两个土台上,等一下他休息够了要走了,只要稍微弯一下腰,就可以把担子挑起来了;这对于挑重担的人,是设想很周到的设施。所以菩萨应该像这样,尽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要说明这一点?常常听善知识开示说:想要得佛法上的智慧,是不能缺少福德的。这一句话其实是没有错,可是往往就有人会误会说,或者是无法区分说福德的种类。所以就以为自己一向在修桥补路救济贫苦,而且是作得无怨无悔,以为这样就是将来可以证得佛法上的福德。殊不知道说,那只是世间法上的布施,来世缘熟的时候,但得世间法上的智慧。而佛法讲的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要说明这一点?常常听善知识开示说:想要得佛法上的智慧,是不能缺少福德的。这一句话其实是没有错,可是往往就有人会误会说,或者是无法区分说福德的种类。所以就以为自己一向在修桥补路救济贫苦,而且是作得无怨无悔,以为这样就是将来可以证得佛法上的福德。殊不知道说,那只是世间法上的布施,来世缘熟的时候,但得世间法上的智慧。而佛法讲的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佛陀教导菩萨:为什么要悭惜而不能布施呢?这些道理菩萨都应该深深的去思惟。有智慧的人要经常观察,世间的财物它是无常的,因为是无常,随着每一世的生死中而失坏掉,不能得到利益、不能利益众生,而且不能利益众生的法身慧命。它虽然是无常,拿来布施来作无量的利益,能够让众生得到世间的利益,也能够让众生得到法身慧命上的利益。所以佛陀教导菩萨们:为什么还要悭惜而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也希望我们自己在面对嗔的时候,嗔习的起行的时候,我们自己要警戒心,为什么要警戒心?因为菩萨应该要以慈愍心来面对众生。如果菩萨对很多事情常常起嗔相的话,他和众生就会结下不好的缘;结下不好的缘,以后要度这个人,就很不好度了。怎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要和人家结缘的时候,应该先以和颜悦色来跟人家交谈;但是,如果说我们曾经对一个人发过了脾气,接下来,要让他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佛陀就跟他们说:如来教授你们戒律,教授你们十二分教,这些法都有说;但是我没有教你们要互相比看谁学得比较多、谁听得比较胜妙啊!我有这样教吗?这两位比丘说:没有啊!世尊!佛陀又说:你们难道不知道,如来教授的这些经典、这些偈颂,都是要你们能够调伏自己的身心,要止息自己的烦恼,让你们自己能够赶快趣向自证涅槃吗?两位比丘说:是的,世尊!那么既然是这个样子 三摩地

2018-07-23

这种人通常是刚刚开始学习念佛法门,还不明白为什么要念佛,甚至于不知道念佛有口字边的唸跟没有口字边的念其实是不同的,只是听说唸佛好,他就跟着别人在学唸佛。开始从持名,持唸佛名开始,口中虽然唸着佛号,心中却老是在打妄想,贪、嗔、痴、慢、疑,样样都不离。通常是什么?通常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就吓了一跳,赶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赶快唸,或者是什么时候想到才唸,平常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没有人懂得许晴那番话想要表达的含义,也没有人懂得我为什么要逃走,因为在他们眼中,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好像我们都不可理喻。晚饭我妈炸了盐焗豆腐,我一边吃一边冒出这些七七八八的想法。吃着吃着,我妈忽然盯着鱼缸旁边的地板看,我问她咋了,她也没吱声。几秒钟之后,她过去捡起了一个物体,然后如释重负般说道:弄半天是片树叶。我明白了她的意思,问:你以为是一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这一个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它是不能并存的;像佛陀祂有无痴的善心,所以祂对于法界中到底有没有第八识如来藏,祂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因为如果把它模糊掉,就跟无痴的善心不相应;所以有人会觉得,你们佛教为什么要法义辨正呢?为何那么计较到底有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呢?其实就是因为无痴的善心所必须要具足的原因。如果有人对这个不在乎,那表示他对于无痴的善心不是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17   18   下一页»   共343条/18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