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然而佛法所说中道观行之标的为第八识如来藏的自性,与所生蕴处界及一切所生所显的佛法之间的关系;是故其一是说第八识自身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其二是说第八识真如心与所生蕴处界入及一切三乘菩提诸法间的关系为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非修非不修、非智非不智,如是成就中道义。但此密宗二派中观的创始人及其后代继承者皆以六识论为宗,藉思惟分别所得的世 | admin 2024-05-25 |
|
像这样子讲的人,都是在讲皮毛话,都是想象的中道观行,自己都不知道中观的义理。有的人则会这样说:我们心里面不要起分别,这个就是无分别;但是无分别也是一边,所以要再把这个不起分别的见解丢掉,不要去执着不分别的觉知心,也不要去执着不分别的境界,这样就不会落在无分别的一边了,就不会落两边了,这样就是中观。这也是想象中的中观。真正的中道观是:你照样在分别,你 | admin 2020-06-08 |
|
声闻人是从断我见的基础上面来修中观的,证悟的菩萨们,却不是从断我见上面来修中观的;南传佛法的声闻人,他们的二乘菩提观行的本质,是断灭见的修法,因为他是现观十八界、五阴、十二处、六入悉皆虚妄的,所以是完全无我性的;但是因为他们信受佛语开示,相信无余依涅槃中完全无我而有本际不灭,信受佛语而知道其中有阿赖耶识不灭,所以他知道涅槃不会落于断灭一边,如是即为 | admin 2020-06-08 |
|
应当要知道,不证藏识的话,就无法契会般若中观,实相般若及中道之观行,都必须依于恒时显现中道性之万法根源如来藏而说;如果不能契会般若中观,就无法熏修初地无生法忍道种智,因为修学初地的无生法忍而实证初分道种智,必须以般若智及中道观行之智慧作为基础;未能证得如来藏,就不可能发起实相般若智慧,那当然就更进不了初地乃至诸地了。这样的正理,一切佛子都应该要如实 | admin 2020-02-20 |
|
(节录自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五刷)中道观 中道之理即是宣示第八识之中道性,八不中道等中道理,皆是宣示此心之中道性,故名此心为中道心;能依此第八识心而亲证领受其中道性者,如是中道观行,即名中道观,亦名中观。因此中观即是中道之观行。(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 | admin 2018-12-27 |
|
大乘佛菩提增上慧学之修证,须由大乘真见道入手——破参明心,证得如来藏而发起般若中道智,方能渐修而入初地,正式修学增上慧学,是故一切未证得如来藏之大乘行者当务之急乃是亲证自心藏识;当知无有不证藏识而能契会般若中观者,实相般若及中道观行,都依万法根源而且恒时显现中道性之如来藏而说者故。如果不能契会般若、中观,就无法熏修初地无生法忍道种智,修学 | 三摩地 2018-07-23 |
|
假使如中观应成派之宗喀巴等人,说无有阿赖耶识,则这整个过程不就停掉了吗?连五尘都不可能生起了,哪里还有眼见色尘生想、耳听声尘生想……意触法尘生想?乃至他努力修习的双身法或自身的乐空双运之淫触相分,都不可能生起了,还能有他一生努力修习的乐空双运法存在吗?所以说,不依阿赖耶识而说一切法,都是妄想;可悲的是宗喀巴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就更别说他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样的中道观行实证所产生的智慧,就是实相般若智慧,这时就表示你明心以后已经有了般若德。这时,如果你是个画家,那么你画完一幅画,在落款的时候,可以写上二德子的名号,也可以刻一个“二德子”印章盖上去,你够资格了。然后你再来观察现在生死之中有没有涅槃境界存在?你将会观察到:原来你正在生死轮回当下,已经是住在涅槃中了!这可不是外道涅槃哦!因为这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又如般若系的经典,是以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法性作为中心,来说无量的中道观行,但是他们却把大乘法中的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主旨的第八识“非心心、无念心、菩萨心、无住心、无心相心”否定了,然后来说一切法皆空,使得般若中道观变成本质是断灭法而又假以种种中观名相而说为中道的世间戏论了,使得般若中道实有本际常住不灭的实相夫,变成和断见外道一模一样的缘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么,中观、唯识二者究竟是何种关系?空、有真的有矛盾么?一、中观是唯识的基础,唯识是中观的深化(一)中观中观,简单地说就是中道观行的意思。所谓的中道,就是龙树菩萨在《中论》开卷所言的八不: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也就是说有一种法,祂是离开有无、断常、生灭、来去等二边的,具有非有非无、非断非常、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之中道体性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然若问其何为中观时,不是现观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所具有的八不中道体性(中道观行),而是将三界万法所具有的无常空、一切法空、缘起性空的性质当作是中观。如是误会,略举例说明。1、误会的一切法空(1)一切法之内涵在《阿含》诸经里所说的一切法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界生灭法,而在大乘经典里对一切法的定义又有所不同,譬如《央掘魔罗经》卷四,佛言:谓如来藏义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没有不证藏识而能契会般若中观的人;因为实相般若以及中道的观行,都是依万法根源而且恒时显现中道性的如来藏而说的缘故;如果不能契会般若中观,就无法熏修初地无生法忍道种智的智慧,修学初地的无生法忍而实证初分道种智,正是以般若智及中道观行的智慧作为基础。然而菩萨明心证悟以后,虽然得到般若智慧以及中道智而能现观,但只是入到别教的七住而已;纵使也能眼见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样的中道观行实证所产生的智慧,就是实相般若智慧,这时就表示你明心以后已经有了般若德。这时,如果你是个画家,那么你画完一幅画,在落款的时候,可以写上二德子的名号,也可以刻一个二德子印章盖上去,你够资格了。然后你再来观察现在生死之中有没有涅槃境界存在?你将会观察到:原来你正在生死轮回当下,已经是住在涅槃中了!这可不是外道涅槃哦!因为这不是欲界中的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大乘佛菩提增上慧学之修证,须由大乘真见道入手——破参明心,证得如来藏而发起般若中道智,方能渐修而入初地,正式修学增上慧学,是故一切未证得如来藏之大乘行者当务之急乃是亲证自心藏识;当知无有不证藏识而能契会般若中观者,实相般若及中道观行,都依万法根源而且恒时显现中道性之如来藏而说者故。如果不能契会般若、中观,就无法熏修初地无生法忍道种智,修学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