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一般来讲,我们说这样的菩萨,就已经具足了未到定的一个定力,可以用这一个未到地定,来进行更深细的四念处当中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特别是观心无常的观行,而依于未到地定来断我见;未到地定断我见之后,才能够依断我见为基础而来真实明心。我们经常说:我见不断,明心非真。我见没有真实断除,对于意识、对于色身的一个生灭无我,没有真实的认知。对于五阴十八界, | 三摩地 2018-07-23 |
|
认识了意识我的种种表现后,接下来就是于种种境界中观察思维意识我的虚妄不实性,看自己到底是为何会把这个五蕴我当作是我,为何与五别境心所相应之意识我是虚妄不实的,真正在境界中去确认这个意识我的虚假。饿了的是我吗?喜欢吃甜食的是我吗?吃油条的是我吗?在走路去餐馆的是我吗?不是我是谁?为什么不是我?为什么要吃鸡蛋增加营养?是谁需要营养?是谁在吃鸡蛋?我需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经过熏习后,知道了:原来色身和见闻觉知的我不是常住不坏的真实我,它们都是有生有灭的虚妄的假我,并且我们于独处时深入思维这个道理,于现实生活中观察这个道理,由意识自己亲自证明见闻觉知的自己确实是虚妄的,从深心中认可了这个道理,从此不再认为自己是真实常住的,这就是断除了我见---断除了见闻觉知的我是常住不坏的真实我的邪见。并且从今以后常住于这种断我见的智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依真实心如来藏的诸法实相来施设的,因为真心无形无色,又能出生万法,也能在与万法和合的运作当中,显示出真如实相无为之性;所以说,修学无相观是非常殊胜的!一般打坐或是数息的修行方式,都是在尽量远离外尘境界的静中修行方式,而等下了座回到世间境界生活工作的时候呢?大多就使不上力了!而念佛人在口中念佛名号或者心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是大乘法中所知障所摄的异生性,体性是极为宽广的,不是二乘阿罗汉们能了知的;因为他们连如来藏都证不到,也没有想要亲证本识如来藏,连般若中观的根本无分别智都没有,何况后得智与种智的智慧呢?所以说大乘法所摄的异生性,是所知障所摄而非烦恼障所摄的,体性宽广,极不容易断除,而且函盖二乘烦恼障所摄的异生性。二乘见道所断的异生性,只是解脱道所摄而很容易断除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十因缘法中推究名色的由来时,逆推到出生名色的本际识的开示中,佛其实已经密意告诉我们有第八识了!可惜的是印顺法师他们都不愿意遵照四阿含诸经的法义来弘扬,专门执取密宗应成派中观的邪见来弘扬,所以他们都根据宗喀巴的邪见而主张只有六识;现在我们写了很多本书证明原始佛法中就已经说有八识了,他们至今都不愿意回应我们,我想是没有能力回应,因为理证和教证都摆出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又在家人的平实先生修学、弘传,不受供养,有何利养可言?又想,印顺法师怎么会犯如此重大过失呢?原因不外是:一、以研究代替修证,二、承受藏密应成派中观思想,三、作风过于大胆,在法上闯了大祸,却失去原有的「大胆、勇猛」,无有勇气公开辩解及修正,以救护广大信众。如是茍且多年,今已垂垂老矣,补救机会,已然渐失,令人惋惜。因此心想「绝不犯如是重大过失」,「不重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种规律还有很多,你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就记载过这样一个真人真事,说在他们家乡,有一个人武功相当了得,轻功很好,有一条河不是很宽,那人一蹦就到河对岸,易如反掌。一天,有人让他给表演一下,他轻而易举地从这边跳过去,在河对岸落脚的时候,岸边的土是松的,一下掉到很急的河水里面淹死了。他有一个一般人没有的长处,但最后让他栽跟头 | 三摩地 2018-07-23 |
|
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依真实心如来藏的诸法实相来施设的,因为真心无形无色,又能出生万法,也能在与万法和合的运作当中,显示出真如实相无为之性;所以说,修学无相观是非常殊胜的!一般打坐或是数息的修行方式,都是在尽量远离外尘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亲证第八识而能够实践实相忏悔,他能够现量的境界当中观察、安住于如来藏的真如法性当中,让七转识能够依止于清净实相的第八识而行;能够这样亲见、能够这样证得的人,我们古时候大慧祖师有说,这样叫作真实的忏悔者。这个就是实相忏悔的总相义理、总相真义。因此,对于菩萨行者来说,第八识如来藏当中的业种的消除,就在这样接近两大无量数劫,也就是三十分之二十三的内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亲证第八识而能够实践实相忏悔,他能够现量的境界当中观察、安住于如来藏的真如法性当中,让七转识能够依止于清净实相的第八识而行;能够这样亲见、能够这样证得的人,我们古时候大慧祖师有说,这样叫作真实的忏悔者。这个就是实相忏悔的总相义理、总相真义。因此,对于菩萨行者来说,第八识如来藏当中的业种的消除,就在这样接近两大无量数劫,也就是三十分之二十三的内 | 三摩地 2018-07-22 |
|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回向位到十回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问题是,假如只有持戒律,也没有办法成就佛菩提果,因为没有办法得到四智圆明,乃至于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般若中观的总相智,因为奉持戒律的部分,只是菩萨六度里面的一个部分而已。第二个部分讲天台宗。这个宗又叫作法华宗,它是宗奉《妙法莲华经》为根据,而判断说世尊的一代佛法分为五时三教。世尊的一代教法分为五时,是指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跟第五个法华涅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历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因果法则的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才能进入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则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修集禅定功德,乃至到了六住位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亲证第八识而能够实践实相忏悔,他能够现量的境界当中观察、安住于如来藏的真如法性当中,让七转识能够依止于清净实相的第八识而行;能够这样亲见、能够这样证得的人,我们古时候大慧祖师有说,这样叫作真实的忏悔者。这个就是实相忏悔的总相义理、总相真义。因此,对于菩萨行者来说,第八识如来藏当中的业种的消除,就在这样接近两大无量数劫,也就是三十分之二十三的内 | 三摩地 2018-07-22 |
|
最须注意的是藏密的黄教,如果是白教、红教以及花教的自续派中观,他们在般若的亲证上面,最多只是把如来藏悟错了,至少还承认有如来藏。可是黄教的应成派中观,是主张一切法都空而无如来藏,以专破他宗的种种辩解理论破斥别人,然后总结说:如是应成。所以名为应成派。可是他们却是断灭法,因为否定如来藏而使涅槃成为断灭境界啊!为了弥补这个过失,所以又另外建立一个不可知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可是问题是,假如只有持戒律,也没有办法成就佛菩提果,因为没有办法得到四智圆明,乃至于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般若中观的总相智,因为奉持戒律的部分,只是菩萨六度里面的一个部分而已。(原标题:律宗?戒律?与菩提道的关系)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而在佛门中,藏传佛教的应成派中观行者,否定一切有情自心如来存在,认为一切都是缘起性空,一切都是性空唯名,像这样说法,已经堕入断见外道中。由于不承认有一个自心如来存在,认为世间一切法空,包括十方诸佛所说的法也是空,都是虚妄无实,而且只是名相施设而已,像这样断见外道说法,不在因的自心如来用心,反而在缘的诸法缘起缘灭用心,误导众生非常严重。在佛世如果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回向位到十回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又能特显中观要旨,较龙猛中论之仅深观空性者为完足,可兼摄大智度、十住之义。故西藏宗喀巴大师于月称见,不取专释中论之显句论,而特取入中为必学之一者,良有以哉!入中论虽以悟入于中论之性空义为肝要,力说诸法无自性;但于卷二第九:『诸佛之胜义乃真自性,由此无虚妄故是胜义谛,此为诸佛各别内证,如是思择真实义时,唯诸圣者方是正量』;又三卷末:『如是自性,于依他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