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克勤圜悟禅师多有此类开示于学人者:既得旨(证真如妙旨)之后,绵绵相续管带,令无间断,长养圣胎;纵逢境界恶缘,能以正知见定力融摄之,打成一片……当平持此心,无我人、无爱憎、无取舍、无得失,渐渐长养三十、二十年,逢顺违境得不退转,到生死之际自然翛然,无诸怖畏,所谓‘理须顿悟,事要渐修’……却须先悟了本来,明见‘即 三摩地

2018-07-21

唯识的八识心王是实际上可以修证的法,不是像藏密黄教宗喀巴等应成派中观祖师们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是不了义说、方便说」;不是像印顺导师讲的:「唯识是方便说,如来藏是方便施设的假名,不是真实有」。这个第八识和前七识一样是可以亲自体验的,只是众生由于知见错误,被邪见所误导,所以无法证得第八识;虽然你没有证得第八识,你身中照样有第八识,我可以看见你第八识的运 三摩地

2018-07-21

如于掌中观阿摩勒果。十住菩萨闻见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萨唯能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善男子。复有眼见。诸佛如来十住菩萨眼见佛性。复有闻见。一切众生乃至九地闻见佛性。菩萨若闻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闻见。No.374大般涅盘经(卷28)T12,p0530b佛性亦二。一者可见。二不可见。可见者十住菩萨诸佛世尊。不可见者一切众生。眼见者谓十住 三摩地

2018-07-21

这就像是平实开示如来藏真心离见闻觉知;如是帮助大众明心而证得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以后,却又引导同修们眼见佛性;见性以后,便以摇手示之,问伊看见了没有?又指花儿、山河大地,问伊看见了没有?又令于五尘中观之,问伊看见了没有?若道是明心与见性完全相同,则平实指示在山河大地事物下观看佛性,岂非等于在山河大地上欲求眼见如来藏?岂可得之?是故,大慧所言见否?闻否 三摩地

2018-07-21

这就像是平实开示如来藏真心离见闻觉知;如是帮助大众明心而证得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以后,却又引导同修们眼见佛性;见性以后,便以摇手示之,问伊看见了没有?又指花儿、山河大地,问伊看见了没有?又令于五尘中观之,问伊看见了没有?若道是明心与见性完全相同,则平实指示在山河大地事物下观看佛性,岂非等于在山河大地上欲求眼见如来藏?岂可得之?是故,大慧所言见否?闻否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昭慧法师后来又回归印顺法师的藏密应成派中观邪见而又否定如来藏的实有了)。有金刚心的人才能真忏悔,没有金刚心的忏悔,只是嘴巴讲的,不算数!因为有金刚心的时候,这个人是无所畏惧的;面子一斤值不了三毛钱,他根本不罣碍面子。我从来不管我的面子,如果人家说我哪一句话讲错,我说:这样喔!我道歉!我当场就道歉、改正。我一道歉、改正,事情就过去了嘛!不应该老是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是从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所证的人无我来现观,因此他已证得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由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再去修断烦恼,可去修学一切种智,就是唯识、如来藏的增上慧学;然后这样次第转进;当他有一天到达初地--初地是法无我,什么是法无我?佛告诉我们说:「证得人无我的菩萨现观蕴处界空、无我、无我所,这叫法无我」;换句话说,法无我就是你从七住所证得的真如,反观得比二乘 三摩地

2018-07-21

龙树菩萨的著作龙树菩萨的著作十分丰富,造有《中观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菩萨资粮论颂》、《庄严佛道论》等不少著名的论典,亦享有千部论主之称。其中的《中观论》、《十二门论》与提婆菩萨造《百论》,被空宗所宗仰而合称为三论。鸠摩罗什到中国,译此三论并加以宣扬,即是三论宗的由来:教法以无相无得为宗,以破邪显正为纲,立真俗二谛以 三摩地

2018-07-21

长老“胁”有鉴于当时诸道乱兴,魔邪竞兴,于佛正法毁谤不停,时常忧心正法不能久住人间,就入于三昧,定中观察而知:中印度有一位出家外道(即后来的马鸣菩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应堪任出家为比丘,广宣道化,开悟众生。于是,长老胁即以神力乘虚而至中天竺,住在一间寺院。他很奇怪地发现:寺院里竟然没有一人敢敲击“只是用来报时”的钟。就问诸比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般若中观更是如此啊!因为般若讲的是法界的实相,中道的观行就是在观行如来藏的中道性;意识是不符合中道性的,因为意识有时清净了,是落到清净一边;有时贪染了,却又落到染污一边,所以意识不符合中道性。但如来藏永远是中道性,而一切诸法的根源也是如来藏,般若所说的全都是法界的实相;一切诸法的功能就统称为法界,而一切诸法功能的实相就是如来藏,一切诸法全都离不 admin

2018-07-21

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历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因果法则的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才能进入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则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修集禅定功德,乃至到了六住位 三摩地

2018-07-21

只要落入意识心中而否定如来藏,就不会求证如来藏,就永远都无法证得如来藏,那他所知的中观就会变成戏论,般若就会变成戏论而被他判定为性空唯名,而成佛所凭藉的一切种智也一样会变成戏论──唯有名相而无种子等法可证;那么增上慧学─万法唯识的增上慧学─所说的一切种智,就会被他们改变成虚妄唯识论。可是,增上慧学的唯识学总共有两门:有真实唯识门、也有虚妄唯识门,二 三摩地

2018-07-21

复于第三阶段依报身佛之智慧而说般若种智——究竟之中观。大乘种智般若,乃是报身佛为诸恶取空、拨无一切法之中观学者而说,消弭彼等与二乘人之争端,圆摄一切佛法,是故宣说缘起自性,令离兔无角之邪见。若有佛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之自性,并说诸法缘起性空之自共相者,这一些法皆是应化身佛所说,并非法身佛所说法。蕴处界一切诸法无非缘起缘灭,皆是缘起性空之自性 三摩地

2018-07-21

复于第三阶段依报身佛之智慧而说般若种智——究竟之中观。大乘种智般若,乃是报身佛为诸恶取空、拨无一切法之中观学者而说,消弭彼等与二乘人之争端,圆摄一切佛法,是故宣说缘起自性,令离兔无角之邪见。若有佛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之自性,并说诸法缘起性空之自共相者,这一些法皆是应化身佛所说,并非法身佛所说法。蕴处界一切诸法无非缘起缘灭,皆是缘起性空之自性 三摩地

2018-07-21

此是真正成佛之道,首要乃在明自真心——成就中观,而后随入初地无生法忍及二地三地无生法忍,依三地无生法忍般若而修禅定,禅定成就具足之后始修习五神通;乃是以般若慧为主,未得三地无生法忍前,不修五神通。(摘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通与说通》,页21—22,正智出版社。)佛菩提道之修证,始由六度万行之熏习,外门之广行六度万行;复由四加行之断除我见,双 admin

2018-07-21

十个位阶从初住位到六住位来说,这个是在外门的六度万行,我们这里就是到六住加行熏习般若中观的知见,他满心的时候能够断我见。所以说这个十住位的习种性的菩萨,为什么叫做“习种性”?因为他:第一、习气性障还非常非常的重,这是第一种“习”,所以叫做“习种性”;第二个也就是说,他要“熏习”很多很多的法,在这个位阶他得要努 admin

2018-07-21

那么般若中观更是如此啊!因为般若讲的是法界的实相,中道的观行就是在观行如来藏的中道性;意识是不符合中道性的,因为意识有时清净了,是落到清净一边;有时贪染了,却又落到染污一边,所以意识不符合中道性。但如来藏永远是中道性,而一切诸法的根源也是如来藏,般若所说的全都是法界的实相;一切诸法的功能就统称为法界,而一切诸能的实相就是如来藏,一切诸法全都离不开如 三摩地

2018-07-21

 六住位 修集般若功德(熏习般若中观及断我见,加行位也)。见道位七住位 明心--般若正观现前,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内门广修六度万行↓薄贪瞋痴,成二果解脱八住位 于一切法现观般若中道。渐除性障。十住位 眼见佛性,世界如幻观成就。一至十行位 于广行六度万行中,依般若中道慧,现观阴处界犹如阳焰。至第十行满心位,阳焰观成就。↓ 三摩地

2018-07-21

十个位阶从初住位到六住位来说,这个是在外门的六度万行,我们这里就是到六住加行熏习般若中观的知见,他满心的时候能够断我见。所以说这个十住位的习种性菩萨,为什么叫作习种性?因为他:第一、习气性障还非常非常的重,这是第一种习,所以叫作习种性;第二个也就是说,他要熏习很多很多的法,在这个位阶他得要努力的熏习种种佛法的知见还有修行的内涵道次第,他要能够听闻信 三摩地

2018-07-21

】(长阿含卷八《众集经》)语译如下:【还有八个法,是说八种解脱:於有色境界中观察另一种有色境界的虚妄,解脱於另一种有色境界,这是第一种解脱。内心已无色法可触可知,住於纯属意识境界中,来观察一切有色境界的虚妄,这是第二种解脱。灭除身行与口行,舍离二、三禅境界的贪爱而清净的住於第四禅等至中,这是第三种解脱。已经度过色界的了知,灭除了瞋恚的想阴,住於空无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