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个惯性的势力使修行人无法脱离,它就叫作业力。这个业的势力如果没有现行时就叫作业,现行了就叫作业力。如何来离开这个恶业力呢?想要离开恶业力,就要从身口意行修正下手;身口意行修正了以后,心性的习惯就会被改变;当心性的习惯被改变了,业就开始转变。由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业是定业,也可以说是不定业,而且不定业也能够变成定业,定业也能够转变成不定业。所以业的 admin

2020-02-2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3)也就是因为往世之业力的关系,导致其有相应之五阴身,而接下来有其相应所能了知的境界相。譬如与人类在共同环境生活的畜生道,其领受之六尘境界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以昆虫来说,诸位观众都可以想象,它所了知的境界相就只是那么狭小,即使以世间法来说,它们能够熏习到的法真的是很有限。乃至于比较大型的动物与人模拟起 admin

2020-02-21

即便是相同的业力当牛做马在一起,或是去欲界天一起当神仙眷属,这样的所谓的好日子又能持续多久,说到底都是业力的牵引,业力最是变化无常啊,梦终不能成真! admin

2020-02-21

而世间有福报但不学佛的人只是被动接受业力的牵引,好比水流中的蚂蚁,幸运时可以被冲到岸边,暂时安乐,倏(shū)忽又被水流带走沉溺其间,至死都懵懂不明。人身本珍贵,切莫迷心智,只有不迷进去才是福报啊,只满足于水中月镜中花的人,怎会是真正的智者呢?清醒的挣扎胜过迷醉的平静,就如小本的烦躁强过阿外的安闲;蹒跚学步的王子尊贵于健步如飞的奴仆,就如做事不圆满的 admin

2020-02-21

但是这个大风云是因为众生修十业道的缘故,才能有这个能量产生;但能量不是众生生命的本源,能量是从共业众生所修的十业道的业力而产生的。但是众生的善恶业种子都存在哪里呢?存在个人的如来藏中,不是在虚空,因为虚空无法,所以虚空没有能量可以吸取的,所有能量都在众生的如来藏中。如果不是有众生修习十业道,若不是这些十业道种子缘熟了,虚空中就不会有一个三千大千出现 admin

2020-02-21

因此,后来经由慈悲的世尊加以导正他们的错误知见,大家才能了解,其实无论世界或众生都是因为业力的关系才能出生,而不是大梵天所造。譬如在《大悲经》卷一中的开示:【梵天言:世尊!我以无智邪见未断颠倒心故,常于如来所说正法不听受故,我本曾作如是恶见、如是恶说:‘此诸众生是我所作、是我所化;所有世界是我所作、是我所化。’世尊!我今还复问佛此义,所有 admin

2020-02-21

那为什么每一个众生所出生的样貌是不一样的呢?这个就是因为众生有各自各自的别业,因为过去世您所造作的业果,储存下来的这个业种,形成您这一世受持的业力,所以再一次的形成无明缘行,识缘名色,由您的如来藏再一次出生了您这一世的名色。那什么叫作名色呢?这个名色其实就是您这一世的正报身。那什么是正报身呢?譬如说狗生为狗身,狮子生为狮子的身,蛇生为蛇身,这个就是 admin

2020-02-21

但是这个大风云是因为众生修十业道的缘故,才能有这个能量产生;但能量不是众生生命的本源,能量是从共业众生所修的十业道的业力而产生的。但是众生的善恶业种子都存在哪里呢?存在个人的如来藏中,不是在虚空;因为虚空无法,所以虚空没有能量可以吸取的,所有能量都在众生的如来藏中。如果不是有众生修习十业道,若不是这些十业道种子缘熟了,虚空中就不会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admin

2020-02-21

什么叫作随业呢?就是这个往生者,在生前所造的种种善恶业,随着业力的关系,会决定他要往生到六道的哪一道中:造恶业的就流落到畜生、饿鬼乃至地狱的三恶道,造善业的就往生到天道或是人道,随其福德的多寡乃至缺乏,而有不同的分位。那什么叫作随重呢?随重的意思就是重业先报,例如这一个往生者,在生前造了一个极大的善业,但是在那一生中,他也造了一些小恶业,结果就是极 admin

2020-02-21

如果这一个往生者生前所造的,是比较不严重的恶业,虽不至于须下地狱,但是却必须在畜生道承受恶业果报;由于恶业果报的业力的关系,这个往生者的中阴身,将会只有畜生道有情的智慧能力,无法像前一世一样有身为人的聪明才智,因此他的中阴身现起的时候,其行为就像畜生道的有情众生一样。这个时候它的周围会有业风出现,四周一片漆黑,夹杂着恐怖的境界,此时这个畜生道中阴身 admin

2020-02-21

只是不知善恶境界现前时,是依照什么顺序?是按从小到大所造善恶像录像带一样依次回放,还是按生前善恶哪个业力大,与六道中那一道相应时就去投生?又假设此人念佛求生净土,依照极恶之人十念必生的弥陀大愿,是否可以判断:念佛之净业大于此人生前所造之恶业?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转变地狱报为净土受生报?答随业飘流受生者,有三种缘因而生变化:一为随业,二为随重,三为随念 admin

2020-02-21

所以祂一定可以保持这样的业力、业种,然后以后出生业果啊。这样大家说的善恶因果,这样才会平等啦!不会说造恶的人最后不用受报,如果这样的话就不是佛法。因为佛法不会妨碍到世间的这个法啊!所以因缘果报既然是如此,就代表诸法一定是出世间法所出生的啊!世间的法它本身没有出生性,我们从刚才的父母生小孩的这一件事情,这么简单而几乎在我们周遭都可以看到了,就可以用这 admin

2020-02-21

如果有正确的佛法知见,就会知道有六道轮回;因此人在舍报之后,依据他的业力与愿力等力量,就会出生到与他相应的六道之一,而不一定是会出生在鬼道中。有一部分的鬼道众生,与人类的生活空间是在一起的,因此能够与鬼道众生相应,或沟通的人便能接触到他们。譬如在《正法念处经》卷16中的开示:【观诸饿鬼,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人中住,二者住于饿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 admin

2020-02-21

不过也不要那么难过,因为我们只要能够力求忏悔,就能将过去生的业力、种种浮现起来的业力,予以消减。如果只是还是怨天尤人,不在真正的烦恼上的本因来着眼,而却想说:为什么我辛辛苦苦扶养我的儿子,他却结婚完以后,遇到媳妇就变了?在埋怨东埋怨西,这样反而就延宕了这应当来忏悔的时机了。所谓的忏悔,就是对于过去有如是因,想要表达自己的惭愧之心、想要表达自己的悔悟 admin

2020-02-21

至于人们常常说的:愿力不敌业力,这句话其实有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我们要先探究:业力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业力虽然不是东西,但影晌我们非常的大。业----一般人都想得很神秘复杂,但它一点也不神秘,一点也不复杂。简单的说----习性、惯性,就是业。我们过去生贪惯了,生气惯了,无明笼罩惯了,所以这一生也是一样照那个习惯去做。如果我们今生听闻正法,精进修行;刚开 admin

2020-02-21

色身若坏时,意根末那是不随之败坏的,乃随业力牵引,随所生所系,于三界六道中往生,过去世中之意根染污习气也带至未来世中,直修至俱解脱阿罗汉,入灭尽定(灭受想定)时,意根末那会少分的消失,意根的五遍行─触、作意、受、想、思心所,灭了受想两心所,而入灭尽定,意根还有少分继续存在。入了无余涅槃时,十八界俱灭,意根末那则是永灭无余。以上略辨从信法师对意根之误 admin

2020-02-21

这里世尊特别提醒不作邪命,因为有些职业虽然在世间法上是合法的,譬如,以酿酒、卖酒、杀生来活命,但是无形中它对于众生却是有伤害的,因为会有因果业力存在;因此对于在家菩萨来说,应当要尽量避免从事这方面的行业,才不会对于自己的修行产生障碍。接下来,虽遭恶时不犯小戒,不令烦恼秽污其心,修集忍辱;这部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犯戒可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够轻易 admin

2020-02-21

若小放逸亦得犯罪,像能够一个连小小的放逸,也都认知到自己在心性上是有过失,是已经有一分被生死过咎的业力给拉去了,而不是相应于趣向涅槃安乐的道力;在道力跟业力方面,自己已经作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所以在十法界当中的六业道,乃至十法界当中的四法道,佛、菩萨、还有缘觉、声闻这称为四法道,六业道就是三界六道轮回当中的这些轮回的众生;相应生死过咎就是趣向于六业道 admin

2020-02-21

所以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如果和人家起一些争执,就应当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被无明的业力所推动?而不用那么先着急先表明说,自己在这过程中是对的、是错的种种。应当先静默下来,然后看看是如何,不用先一定认定别人说的没有道理,这就是是非的一个源头,因为要争执出来有一个是就是对的,非就是不对的,所以就行于言,就显示于口语之间,最后显示于身行。那你说:为什么 admin

2020-02-20

简单来说,我们有时候会劝请菩萨们用两句话来安慰他,如果他目前处于困厄的状态,第一个,不应该怨天尤人;第二个,要深信心性不改,业力不转。因为佛菩萨即使再怎么慈悲,祂不可能……。像一只鱼困在这个鱼池里面,佛菩萨是要你我如何转鱼,化鱼为龙,能够跃出这个三界、这个牢笼;可是您不能要求每一次都不想要脱离这个牢笼,每一次遇到一个困厄的时候,就只想祈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