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诸佛所证得的「无住处涅盘」,只有诸佛能够互相了知;因此,《赞佛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原标题:佛的境界一切无有如佛者) | admin 2018-07-21 |
![]() |
于是便说此偈:「百福所造行,如来舌第一,齿唇悉平正,常吐甘露法,若得若干味,妙色及不妙,悉能分别味,次第不失序」】所以《佛说阿弥陀经》中所说六方(或十方)世界等恒河沙数量的诸佛如来,都具足此广长舌相度化众生,也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法度众,佛佛道同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显现出诸佛此一殊胜大人相的广大功德。而 | admin 2018-07-21 |
![]() |
什么叫作天眼明呢?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他只能看到八万大劫;但是诸佛的天眼,祂是没有限制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达到不退转位的时候,佛就会知道这个人,未来劫之后多久他会成佛,他的佛世界叫什么名字,他的佛号是什么,他有多少的声闻、菩萨、、像法、末法各住世多久,诸佛都能够了知,这种天眼明不是阿罗汉所能够知道的。关于宿命明,一样大阿罗汉的宿命明最多也只能了知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并且这个成所作智我们在上尚且还看到这个成所作智的广大胜妙之处,甚至是说我们说十方世界所下的雨到底下了多少的雨滴,佛的成所作智也可以了知无余!这个境界实在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我们就只能按照经典所开示的,略微告诉大家佛地的成所作智的状况。那么这是所谓(八相中)的成道的状况,当然就是说成道的部分,也有包含所谓的降魔的部分,这个部分我们就先略去了。那成道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不妨再来谈一谈诸佛世界,也就是诸佛国土,或者称为诸佛净土,与度化众生的关系。在《法华经》中,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为那些声闻们授记,会在未来某时某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会成佛,然后他们的佛号是什么,佛国如何的庄严,有若干等等;这其中们成佛时劫的速缓,还有他国土庄严的差别,以及的多寡,却各有不同。佛是实语者,是不诳语者,释迦牟尼佛对于弟子们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德,能够在十方世界来去自在,无有障碍,任运度化无量众生,永无尽期;而且具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十种称号。佛地的报身,则是为了成熟地上菩萨而出现的他受用身,报身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经常在色究竟天为诸地菩萨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到了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像法、末法都灭了以后,弥勒菩萨观时机成熟,就会从兜率天降生人间,继续释迦世尊之后在娑婆世界成佛,是为--弥勒佛,我们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所以,弥勒菩萨又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就是尽此一生就要递补佛位;在弥勒内院尽此一生,就要示现来人间递补佛位。这里所说的时机成熟,就是指有缘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不只释迦牟尼佛及弥勒尊佛是从兜率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世间解是说,佛陀善知因果,因此对于一切有情世间,就是一切种类有情的五阴、十八界、六入的无量过去、现在、未来,都已经完全了知、完全通达;乃至于对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等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器世间的成住坏空,也都已完全了知、完全通达。无上士是说,佛陀断惑证真,具足了无量智慧福德以及方便善巧,能够在三界人天凡圣之中,祂是最上第一无与能够比拟。所以,合起来称为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什么这样说呢?例如佛的五阴身所得、所受,乃是究竟乐,永恒无有任何苦痛;但是天人所得的五阴身,所受还是有苦,譬如说天人业报即将结束,往生到下一个世界时,天人会出现五种衰退,叫作天人五衰相现前;所以佛身与天人身是完全不同的。一般的佛都知道,在世的时候行善造福,未来就可以生天界享福,到了天上就没有苦痛只有快乐,只有在天果报即将结束时,才有五衰相的苦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华严经》里面描述:释迦牟尼佛祂的广大报身是无量无边的,祂是在莲花藏世界海中的某一个世界海中,有千瓣的莲花,祂坐在上面,祂就叫做毗卢遮那佛。那是祂的广大报身,我们一般众生难以见到,即使亲眼见到,因为祂太广大,我们也不知道那是报身。因为太广大了,我们眼界太小(我们太渺小了),所以佛陀还会示现出所谓他受用的报身。这个所谓他受用的报身,就是要来度化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问:佛在人间的「应化身」与佛菩萨的「千百亿化身」之化身的差别为何?《法华经》中,本师释迦牟尼佛言他在久远劫前即成佛,但为度化众生,已曾在多个世界降生示现成佛及说法。从文意上看,应化身似乎不是「同时存在」于各个世界中。若如此,则佛在各世界示现的应化身应伴随着无垢识,而非只是无垢识所流出而进入众生心中的相分,此正确吗?答:《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并且这个成所作智我们在上尚且还看到这个成所作智的广大胜妙之处,甚至是说我们说十方世界所下的雨到底下了多少的雨滴,佛的成所作智也可以了知无余!这个境界实在不是我们所能想像的,我们就只能按照经典所开示的,略微告诉大家佛地的成所作智的状况。那么这是所谓(八相中)的成道的状况,当然就是说成道的部分,也有包含所谓的降魔的部分,这个部分我们就先略去了。那成道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有许多人就根据佛所说的我也是阿罗汉这个字眼,就认定说佛陀就只是等于阿罗汉(没有别的证量),可是各位菩萨如果愿意仔仔细细去看佛所留下来的三藏经典的话,可以发现佛地的境界远非阿罗汉所能比拟的!不说别的,光我们刚刚讲说十方世界下了雨之后,到底下了多少雨滴,佛的成所作智都能够尽知,这一点是哪一个阿罗汉都做不到的事情!并且各位还可以仔细去观察,从福德上面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个时候入十地满心,十方世界的诸佛就来遥灌其顶,这个时候这位十地满心的菩萨就入了等觉位。为什么叫作等觉位呢?因为等觉菩萨祂的功德等法,其实跟佛地这个状况已经非常接近了;而妙觉菩萨叫作一生补处,这个一生补处意思就是说,未来要成佛的时候,就是在将来的下一生成佛,所以祂叫一生补处(这已是成佛前最后一次依异熟果而受生,故又名为最后身菩萨;以后在各个小世界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各位觉得:任何一尊佛之所以下生人间,为的是什么呢?一定不是为了三界当中任何一个世间法嘛!那是为了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就是为了度众生!度众生去哪里呢?绝对不只是要为了度众生上天堂,度众生去西方那么简单!如果只是为了教导众生如何上天去作天人,如何去西方极乐世界,那这一些都只是说从现在换一个比较自在的环境,它并不是究竟的解脱。所以,各位都猜到了吗?世尊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经典上怎么说呢?经典上说:知二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名世间解。(《优婆塞戒经》卷三)这是因为佛陀已经具足了知二种世界,也就是众生世界、国土世界。众生世界就是指我们每一个众生的五阴世间,诸佛都具足了知众生、一切众生的五阴世间的法,三界五趣众生的五阴世间;所以这包括了畜生世间、饿鬼世间、地狱世间,没有一个诸佛不了知的;这只是世间解的第一个部分。另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佛的第四个名号叫作善逝,那是说诸佛已经成佛了,乘愿去某个世界的某个星球受生时,故意隐蔽威神之力示现如同凡夫,然后一世修成佛道,以凡夫身示现成佛,然后化缘已毕示现灭度;又在另一个星球,重演一遍八相成道,不断地度化有缘众生,所以称为善逝;换句话说,由于诸佛究竟断尽阿罗汉所断的分段生死,也究竟断尽阿罗汉所无法断的变易生死,所以称为善逝。诸佛的第五个名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佛的第四个名号叫作善逝,那是说诸佛已经成佛了,乘愿去某个世界的某个星球受生时,故意隐蔽威神之力示现如同凡夫,然后一世修成佛道,以凡夫身示现成佛,然后化缘已毕示现灭度;又在另一个星球,重演一遍八相成道,不断地度化有缘众生,所以称为善逝;换句话说,由于诸佛究竟断尽阿罗汉所断的分段生死,也究竟断尽阿罗汉所无法断的变易生死,所以称为善逝。诸佛的第五个名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尔时波旬身毛皆竖,心生惊怖,作如是言:「见此世界,皆非世界。」忧愁涕泣,身变朽老如百岁人,发白面皱。是时魔王形体肤发亦皆俱老,尔时魔王,将四种兵魔及魔天,皆诣佛所;亦如如来初成道时严治器仗而来向佛,各见己身皆悉朽老,如百岁人、形体挛曲,持仗而行,到于佛前。时四种兵及虚空诸天,皆闻释迦牟尼佛转不退,而此四兵皆不能进,即住一面心生惊疑,悉不能得随魔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同样的,因为对众生一律平等的关系,所以佛陀也不会选择判定,谁应该上天堂,谁应该下地狱;在真实的佛教的世界观里面,会上天堂或者下地狱,完完全全都是我们自作自受。那佛陀所作的,往往都是在悲愍众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走的状况之下,尽量想办法,按照我们所能理解的方式教导我们,让我们能够避免下到三恶道,比方说是避免下地狱。当然,如果我们因为福德很大上了天堂,佛陀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