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但是千万别请那些否定的出家人来做,因为他们不但没有出家功德,反而还有破法的大恶业;误请他们来超荐,那不是反而拖累先人了吗?又如不信有西方极乐世界存在,不信有阿弥陀佛的印顺派法师们:慈济、佛光山、昭慧等法师们;请他们来超度先人往生极乐世界,怎能成功呢?当他们正在超度你的先人去极乐时,心中却可能是不断在怀疑:印顺导师说极乐世界不存在,到底有没有极乐世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再看看现在,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是谁呢?众所周知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他不但是全球首富,还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家。他每年投入慈善事业的是几十个亿,前几年他还宣布:死后财产不留给后代,全部都捐赠给慈善机构。然后范围再缩小一点,我们亚洲,现在的首富是李嘉诚。他也同样乐善不止,经常拿出大笔的钱来上供下施,救助贫困、捐助教育等,并将自己三分之一的家产捐赠给慈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两次的「开示」,真的是令我这学佛念佛人,伤痛万分!念佛人皆知:当人病重的时候,不要去讲一些俗家言语,要开示:诸佛如来是最殊胜的清净地,要放下这五浊恶世的业报身,以专心致意的精神,念念阿弥陀佛,念念求生极乐净土;要病重人看破这五尘假有,世间无一可以留恋,一切志业也无可挂怀,不论是出入将相,救民济世,矜悯贫苦,总教它通通放下,何况一切眷属财物,诸多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和其他的宗教有七个大不相同第一、佛法否认教主造世界及最初的开始”。所有一切的宗教,除佛教外,其他任何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相信有一个万能的教主,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教主;教主创造世界,创造人类,教主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可以做。可是佛法却不承认有这么一个创造世界万能全能的教主,因为佛法在基本理论上,根本不承认有一个创造世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他的公司就有一个专门的佛堂,他说正是他母亲的潜心修佛,才有他的今天。说到自已苦心创下的家业要破产,他很平静,也许是我修行得还不够,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他说还要在立冬前给敬老院的老人送点棉衣,看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并且,把这个功德回向极乐世界和释迦牟尼如来的正。结果,6月6日上班,我准备跟领导辞职的时候,领导把我叫过去了,把我表扬了一顿,然后通知我加薪。当时,我感觉非常震惊,因为公司几乎运转不下去了,人心也动摇的很厉害。后来,公司度过了难关。后来,我去放生了,这是我的第一次放生。06年的3月份,我把家里供奉的一幅观世音菩萨像,送给了一位同事,因为他的生活境况也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说,像我们在现实的世界常常可以看到,两个孪生的兄弟,在同一个环境下长大,可是两个人的智力还有个性却大大不同。又比如说,我们常常会听说有一些对于某一部分的技艺无师自通的天才儿童,这些所谓的“天才儿童”,他们接触了某一些技艺,比如说学习音乐、学习乐器,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就能够有非常的成就。这个原因就是因为:虽然说他的六识是 | admin 2018-07-21 |
![]() |
末学时常感觉,现代科学仅仅是在自然界的表面现象上做文章,而认识不到现象界背后的根本因如来藏,难免事倍功半,尽管量子力学等前沿学科的发展趋势是在一点一点地逐渐趋近世界的。再说句题外话,对于未来科学的发展能否实证如来藏并且开发其中的一切种子的智慧,末学持乐观态度,但这可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当然,对于我们大乘菩提道行者而言,根本不必等待科学发展到这一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于有这个心,所以才有三界六道(不同)的有情,也才有世界的成、住、坏、空。譬如我们在人间造了善业,就可以往生欲界天去享福!造了恶业乃至谤法、谤僧,就会到三恶道去,乃至地狱去受苦报!所以都是因为有这个心,含藏了我们的(业异熟)种子,所以才会有我们的五蕴色身,以及这个器世间的成住坏空。第二、祂的名称叫作所知依。我们有情有见闻觉知的六转识,以及恒审思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演变的结果就从梵天一词中得到一个概括而抽象的实体,称为梵,而把他作为世界的最高而真实的存在者、一切事物的主宰。说这个梵他是全世界之主,是天地的护持者,宇宙形成的时候,梵创造了诸天神只,生出了种姓,掌管天、地、空三界。就是相信宇宙一切万法都是由梵这个造物主所创造的,每一个有情最初也都是由梵这个造物主所创造的;个体的生命并不是从有归于无的历程,而是一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引用一篇大概2010年在网络上可以看到的一篇文章叫〈语言的消失意味著什么?〉这一篇文章里面有谈到:全世界有七千多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失,而80%到90%则在未来的两百年会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的速度反而是慢了很多。他又说了,几乎是: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永远不在人间能够被人们所记得,更别说使用。重点就在这一句这一段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譬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色像种种形类。以一切色像。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住虚空中。为虚空处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有能出虚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No.839占察善恶业报经(卷2)T17,p0907cNo.839占察善恶业报经(卷2)T17,p0908a诸佛法身亦复如是。悉能容受一切众生种种果报。以一切众生种种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长住法身中。为法身处所摄。以法身为体。无有能出法身界分者。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印度作为一个世界最古老之一的文化圈,很早就有了进步的文化以及宗教传统。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欧系由白皮肤的雅利安人进入了印度,与原来的印度文化,例如像哈拉巴文化的遗留,两个复杂的文化彼此交流,产生了文化的融合,逐渐的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更广大的印度文明。这个新的文明承袭了雅利安的传统,对于祭祀和宗教特别的重视,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就已经整理出最早的经典梨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这时候小菩萨们就知道,应该不要再瞻留、留恋这个世界,都应该往诸佛净土来往生、来求生。因为贤劫本身还有九百九十六尊佛,我们下一尊佛是弥勒菩萨,将会在五亿多年以后来这个世界,来成就佛道;因此,一生补处的菩萨,然后衪都会在兜率天,所以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心志坚定,往生兜率陀天,继续来追寻如来藏妙法。所以,即使是小乘法,都是有谈到如来藏,小乘法也有谈到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譬如,你已经明心见性了,生前又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如来藏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里,出现了一朵莲花,这朵莲花上面有金刚台;随著这位菩萨生前不断精进修行的结果,使得这朵莲花更加庄严、更加广大;于这位菩萨舍寿时中阴身成就,就看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其中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到这位菩萨的面前,观世音菩萨以金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T16,p0489b「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盘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纵观中国的反传统阵营以及日本批判佛教的诸位干将,其一致的观念是都认为中国古代佛教后期的衰败以及佛教在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均与如来藏或本觉思想占据主流有密切的关系。尽管其回归印度佛学的归结点略有不同,但只有以批判传统思想的方式才能开出现代佛教发展的新路的意旨是昭然若揭的。可惜的是,这样的药方,很大可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可操作性。中国近代以来佛教的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虽有人言‘无量世界有无量佛’,然此佛道甚为难得,何以故?世界无边,众生亦尔;众生无边,佛亦如是。假使佛道当易得者,一佛世尊则应化度一切众生;若尔者,世界众生则为有边。善男子!佛出世时,能度九万九那由他人;声闻,度一那由他,而诸众生犹不可尽,故名无边。是故我于声闻经说:无十方佛。所以者何?恐诸众生轻佛道故。诸佛圣道非世所摄,是故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知二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名世间解。善知方便,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能破四魔,名婆伽婆。复观如来行戒定慧,为益众生,久于无量无数世中怨亲等利、无有差别,悉断一切无量烦恼,一一皆知。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如来世尊为众生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佛有二净:一庄严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