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现在有很多人把往生咒印在这个纸上,再把它折成莲花,说这样子祖先就能够踏着这个莲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祖先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是你折莲花、不是你把咒语印在纸上,他能够踏着这莲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祖先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是必须要修三福净业,修三福净业以外,必须要一心念佛,这样子才有办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而不是说平常不念佛,死的时候也不念佛,你烧个这样子的 三摩地

2018-07-22

况且众生接触的一切境界,其实都是自心如来藏所现,包括修行过程中所证、所得都不曾离开自心如来藏,那么修一切行,三大阿僧祇劫,历经无数世界修行而成佛以后,还是在如来藏里面修成的,所以当然说祂就是道场。就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说:【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因为菩萨证悟如来藏后,在实际理地上观察自己的实相心如来藏,在一切处都是他,无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那些细菌是众生,你说他们有没有如来藏?当然有嘛!所以你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无量无数的如来藏,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每个人身中都有好多的有益细菌,也有有害的细菌,都有嘛!那些细菌,他们的世界就是你的身体,你的身体就是他们的世界。细菌为什么是有情呢?现在医学已经证明了;医学家用一些药来试验,同一批细菌,他用一种它没接触过的药放进去,这些细菌会过来接触,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如果有这样完美的这样的有情,那他应该做一件事情,不是帮大家来记录,而是应该干涉大家,让大家怎么办都要根据他的旨意来做,大家都作好人就好啦!他既然能够记录别人业种,记录所有的有情业种,连蚊子、蚂蚁的业种都记录,那何必花这么多的时间来记录,而不教导大家应当怎么作呢?甚至有人造作了一件事,马上可以现起他未来的果报;看到自己的果报,他就浑身发抖啦!不是 三摩地

2018-07-22

持第二种主张的人,他们观察到现有的现象世界的种种现象,的确是历历分明存在着万事万物,那么以此为果,可是要去推究这果的起因,那是难以探究的,所以就认为万物的生现,不需要凭借的物,都是无因自然而有。就是认为一切万事万物的造化都是无因的,简单地说就是无因而有果。从无因来说,就称他们是无因外道;如果从有果来说,那就称他们是自然外道。也就是主张万事万物都是无 三摩地

2018-07-22

我带着感恩的心,开始留心这世界。(文:六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社会慈善团体跟佛教一样,让我们净化心灵,发善心,做好人,行好事。那么在佛法中行善业有什么根本上的区别呢?佛陀告诉我们,正法的修学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是要一步步从基本的做人之道开始;佛法圆满了做人的条件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修学生天法的,然后才能再进到佛法的殿堂来修学。为什么布施是所有修行的第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这个世界叫作娑婆呢?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剎功德庄严经》里面说到:相庄严星宿积王菩萨言:彼娑诃世界诸有情等,毁骂捶打皆能忍受耶?佛言:‘善男子!彼佛世界诸有情等,少能成办如斯功德,而多随顺贪恚愚痴怨恨缠缚。’彼菩萨言:‘若如是者,彼之世界不应名娑诃也。’这地方在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写的娑诃,我们方便来念成娑婆),既然是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些哲学家会建立:因为有古远的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古远的上帝一直存在,如何如何……。所以要去找古远的上帝,或是找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的空间,然后去实证它,跟它结合在一起。其实那都是邪见,因为如果说有一个过去的时间存在,又有现在的这个时间存在,那我们应该想一件事情:我们能够跟不同的时间的人见面吗?其实也有电影在演我们可以回到过去啊、去到未来的 三摩地

2018-07-22

欲界及色界名为器世间,是由粗硬的物质到微细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是有形色的,可以接触到的,所以称为器世间;而无色界四天没有物质,纯是精神世界,由于还没有离开轮回,不具备出世间智慧,所以名为世间;合此欲界、色界、无色界,总名为世间。此外,有情之身心也称为世间,这个世间含摄了四圣六凡等十个法界。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这个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都是由粗糙的物 三摩地

2018-07-22

研究基本粒子的物理学者又进一步推论,物质世界的最小粒子是普子,普子小到无法通过物理手段检测,是实际存在的虚物。目前科学研究、推论出的最小粒子——夸克、普子等,与佛教所说的极微并不等同,即使将来科学进一步发现更细小的粒子,也不是佛教所说的极微。极微涉及到虚空,涉及到心(第八识阿赖耶识)与物质的互相关系,并非仅仅是物质问题。微尘(七倍于极微) 三摩地

2018-07-22

纵使依《华严经》所说的世界海,乃至七金山、香水海之外,纵然已经没有世界了,也不能说无边,也不能说有边,因为有边与无边都只是一种施设。为什么说它是施设?因为:世间有边是从器世间来说的,但是器世间的有边与无边都不是恒常的状态;世界有时扩大有时缩小,并不一定!这不是科学家所讲的世界持续不变的扩大或持续不变的缩小,而是说当众生的恶业报尽,或是善报即将开始时 三摩地

2018-07-22

此诸证悟菩萨悟后,若无往世业缘成熟者,则死时无有恶境现前,在正死位中无诸苦患;如果证悟菩萨发愿往生极乐,于死亡时就好像睡着ㄧ样,待中阴身成就现起见闻觉知时,遥见西方三圣与诸圣众前来迎接,自见其身坐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极乐世界。第四种,造诸恶业罪不及地狱者之死。死前及初死位中有四大分离之痛苦,这也是他们所必须承受之果报,这种人死后同样有中阴 三摩地

2018-07-22

假使在坏劫到来时,因为信受净土经典的开示,念佛七天后自己提前断命,也可以往生去极乐世界,那不就超越劫浊了吗?是超越了!不然的话,发愿往生去琉璃光如来的世界,那也是超越劫浊啊!再不然,往生去色究竟天也可以啊!这不就超越劫浊了吗?所以,众生不能超越劫浊、被劫所限制的原因,都是因为坚固妄想;对于色身存有坚固的虚妄想,认为色身是我,所以存想固形的结果,就被 三摩地

2018-07-22

于娑婆世界住劫之初,有光音天人飞至此间,各皆身具光明。彼时世间自然而有地蜜,香甜可口,彼诸天人有以指沾而尝者;以可口故互相转告,人尽皆知,遂以为食。贪食者以多食故,身转粗重,渐渐乃至不能飞行,身光渐渐暗昧,终至成为欲界粗重色身。此诸天人初间身时,犹如色界天人,保证是中性身,不分男女;以福报尽故,地蜜渐渐消失不现,复生地肥;虽不如地蜜,仍极可口。复经 三摩地

2018-07-22

《大方广佛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中描述道:诸佛子。彼一切世界种。或有作须弥山形。或作江河形。或作回转形。或作漩流形。或作轮辋形。或作坛墠(shàn)形。或作树林形。或作楼阁形。或作山幢形。或作普方形。或作胎藏形。或作莲华形。或作佉勒迦形。或作众生身形。或作云形。或作诸佛相好形。或作光明形。或作种种珠网形。或作一切门闼形。或作诸庄严具形。如是等。若广说 三摩地

2018-07-22

世界上一些著名人士曾经评价过佛教,譬如孙中山先生如是说:“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最好的是德国,但是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甚至于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补救他们的科学之偏。”(《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1页)1915年7月,大文豪鲁迅先生亲自校对高丽本的《百喻经》,并委托金陵刻经处印了一百册,为母祝寿。鲁迅先生还曾对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再仔细的回想一下,现在互联网、电视、社会上的各种情景,确实也证明了这个世界的在不断加重,这不能不让我们警醒,注重外在的环保,更需要加强心灵的环保,让我们一起努力!(原标题:佛教中佛经对雾霾的因果解释)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华严经》它在讲什么呢?因为《华严经》主要是为菩萨来宣说:如何是诸佛的十地?如何是诸如来的境界?如何是诸佛所行处?如何是诸佛广大三昧与神通力?这些法以及说毘卢遮那佛所摄受成就的莲华藏世界海,它的不可思议相貌是怎么样?而且为了菩萨来宣说:整个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以及佛地的修证内容。所以《华严经》所说的,它是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和一只马来看这个世界,就会有所不同;像马——马是看不到自己正前方的影像的,因为马牠看不见在牠两眼中间所投射出去的这块区域,马的眼睛位于头部的两侧,所以对于左右牠有宽广的视野,可是却看不见自己两眼中间的正前方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在走路的时候,常常会低着头、侧着头看旁边的原因。那如果是小鸟呢?小鸟的眼睛至少可以看到5种 三摩地

2018-07-22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回向位到十回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