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何等为十?所谓:以音声作佛事,为成熟众生故;以色形作佛事,为调伏众生故;以忆念作佛事,为清净众生故;以震动世界作佛事,为令众生离恶趣故;以方便觉悟作佛事,为令众生不失念故;以梦中现相作佛事,为令众生恒正念故;以放大光明作佛事,为普摄取诸众生故;以修菩萨行作佛事,为令众生住胜愿故;以成正等觉作佛事,为令众生知幻法故;以转妙作佛事,为众说法不失时故;以 三摩地

2018-07-22

」又譬如《佛本行集经》卷4赞叹说:「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本行集经》卷4)又譬如《胜鬘经》卷1胜鬘夫人赞叹说:【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用清净心、至诚心来赞叹佛的真实功德,都是很好的供养;或者在佛的塔庙、佛的形像前礼拜,右绕一匝、 三摩地

2018-07-22

当此殊胜时节,为同沾法喜、共沐佛恩,让我们共同至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广发大慈大悲救护众生之心,真实履践观世音菩萨大道!值此殊胜之日,倡议善男信女们,吃素、放生、持咒、诵经,广行一切善法,勇发菩提之心,并以此功德至诚回向世界和平,灾劫消弭,众生皆得离苦得乐,早证菩提!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观世音 三摩地

2018-07-22

在此殊胜时节,为同沾法喜、共沐佛恩,让我们共同至心持颂观世音菩萨名号,并以般若智慧反观自身五蕴空相,发大慈大悲之心观听救济众生,真正做到与观世音菩萨之心相应,实践观世音菩萨之真意!于此殊胜佛日,倡议众佛子吃素、放生、持咒、诵经,广行一切善法,回向世界和平,灾难不再,众生离苦得乐。观世音菩萨是鸠摩罗什的旧译,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 三摩地

2018-07-22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四十四)这位菩萨摩诃萨,既然是从他方世界诸佛中舍寿来生到娑婆世界,那之前他已经亲近了诸佛世尊,参与诸佛,并且曾经向佛请问甚深的法义;对于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深妙义理,当然就有所见闻。由于这样的因缘,他来到娑婆世界,听闻释迦牟尼佛宣说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那当然能够专注地听闻,恭敬信受;然后,能于深法义 三摩地

2018-07-22

稽首就是要鞠躬问讯,现在菩萨都把问讯弄错了,我们来看经典讲问讯是什么?诸佛世界的菩萨来娑婆世界,问释迦牟尼佛,就问佛说:我是某某佛的菩萨,来礼见释迦世尊,请问世尊‘少病少恼否?游步轻利否?色身康健否?众生易度否?’这个才是标准的问讯!而不是说这样合掌(正伟法师示范合掌的手势动作),这个是合掌稽首。所以说礼佛的这个规矩也要。那礼拜就是头面接 三摩地

2018-07-22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四、无相拜佛或念佛、课诵等(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 三摩地

2018-07-22

☞上香(胡跪合掌)☞正觉供佛偈愿此香花果遍满十法界供养佛法僧增长诸福慧传十方皆共成正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正觉总持咒(7遍或21遍或108遍)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赞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十数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 三摩地

2018-07-22

【赎回供佛物,则念《赎供佛物偈》:“愿此清净香(果) 赎回供佛物 祈求佛加持 增长诸福慧 正法传十方 皆共成正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2、礼佛一心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称一拜)一心顶礼十方三世一切尊法(一称一拜)一心顶礼十方三世大乘贤圣僧(一称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3、赞佛:长跪合掌,以至诚心 三摩地

2018-07-22

注意:西方极乐世界图一般可安於阿弥陀佛像之上或下方,而不宜排於其侧。2)经架之位置一切诸佛皆由法出生,是故经咒一般安於佛像之上方或两侧,以示尊重。亦可安於佛桌上以供奉之。惟於经上,不可安放他物。如果只有一个书架,无有专门之经架,则应将佛经置於顶层,佛学论著及梵呗、五会念佛等录音带其次,再下为世间书籍。有心流通佛书、佛像的行者,可於经架上设一流通栏, 三摩地

2018-07-22

或者祈求国泰民安、世界和平,正法久住,一切众生都能沐浴佛法的恩德,让人间变成净土。4、拜佛、问讯、供果与上香应知(1)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绢画,皆需衣着整齐,向佛菩萨像恭敬顶礼。若有急务亦须问讯,以示尊敬。(2)居士不可在大殿正中央的拜垫上拜佛,因为这是住持或主法和尚礼佛专用的,可在大殿东西两单礼拜。佛具三明、六通、十力 三摩地

2018-07-22

实际上,就是这一些久学的菩萨们不断地往生到这个地方来,在佛陀正式下生之前,把这个地方改造、经营成为适合佛陀来成佛的世界。所以,有太多太多的菩萨们,不一定是以佛弟子的表相,有的时候呢他们会扮演成各种的外道,其实都是在为未来佛的下生作准备,广泛地将人天乘的观念弘传于印度。所以,包括像是二乘佛法的内容,与大乘菩提道的修行法门等等,在世尊下降之前,其实都已 admin

2018-07-22

净土宗以前曾经有大德出世,以方便来接引学人亲证自心净土,这个才是广义的净土宗;可是越到末后世,都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为主,就变成狭义的净土宗。那这个宗在佛法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摄受根器是普及三乘智愚凡圣;然后又依照阿弥陀佛的大愿,能够帮助修行人很快速地前进;乃至于说,可以令造恶趣的人——当然前提是不诽谤大乘方广经典—& admin

2018-07-22

有一位老先生快要往生了,他的大儿子最先赶回家,就在爸爸的耳朵旁边嘟嘟嘟嘟,然后说:“爸爸!你要记住啊,要一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子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哦!”因为大儿子是学西方净土法门的。过了一会儿呢,二儿子又回来了,然后神秘兮兮的跟爸爸讲:“爸爸!您记得您要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哦!因为这个功德最大。”原来二儿子是学日莲正宗 admin

2018-07-22

这也可以佐证我们前面所说的,有无量的有缘弟子,早就已经在这个世界等待佛陀的出世。然后佛陀一天一天的长大,见到了生、老、病、死,所以决定要出家修行。出家之后主要跟随了阿蓝迦蓝、郁头蓝弗两位老师,也很快的,佛陀达到了老师们所教授的目标。但是佛陀发现,那些都只是禅定而不是解脱。最后佛陀在菩提迦耶的树下苦行六年,目的是要显示给众生看,外道所重视的苦行,并不 admin

2018-07-22

菩萨兄弟的身世:公元四、五世纪,北印度犍陀国(梵Gandhara,义译香遍国,是说此国遍生香气之花)的国境范围大概在现代的阿富汗库纳耳河以东,巴基斯坦印度河之西的一大片土地,那时该地区的气候宜人,谷物庄稼丰盛,花果繁茂,多产甘蔗和石蜜,气候温热,大异于今日,简直是两个世界。国中的富娄沙富罗城(梵Pursapura,意译“丈夫城”)就在今天的巴基斯坦白沙瓦 admin

2018-07-22

因为如果修法相唯识宗的法门而进入初地、二地乃至三地以后,可以依着净土《观经》所说往生极乐;而如果因为证悟了如来藏以后,依着净土《观经》所说往生极乐,依于弥陀世尊慈悲摄受,在极乐世界能够快速的速证八地;证悟了八地以后,能够速返娑婆,广度有情,广度众生,利益一切众生。修学法相唯识宗,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求生娑婆本土的色究竟天宫,色究竟天宫是世 admin

2018-07-22

”《大乘起信论》说明一心、二门、三大、四信、五行,为大乘修行的阶次,要入华严法界,亲证释迦牟尼佛常住于十方无量世界,必由此论为入法界之门也!“一心有二门:心生灭门,心真如门,还是一心,真妄和合。末法众生,多有未证悟者,不知不证,纯以文字解,不明本心,对佛经妄加注释,有智慧的佛子应慎重检别之。惟先自求内度:己心内的诸众生心,时时检讨忏悔心念 admin

2018-07-22

那什么叫作“大方广”呢?“大方广”指的就是,“内自心地无量三昧,外至十方佛土世界,小而无内,外而无际,森罗万象,无所不包”。那“华严”所说的呢,就是“万德庄严具诸菩萨行,果德圆满如众色莲华悉皆具足”。那“大方广”为什么说是“内自心地无量三昧”呢?这个指的是从佛地或是说从因地来讲我 admin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