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无法眼见佛性,就无法发起相应的解脱功德受用和实现般若智慧的提升,世界如幻观就无法具足成就,到了一定程度,修行就会停滞不前。这时候,他就会后悔以前没有老老实实锻炼定力。没有办法,只好从头来过,去锻炼动中定力。近代高僧虚云和尚说: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要紧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古圣先贤的教化下,自古以来华夏大地的儿女均崇尚精勤治业,中华民族素来也以勤劳简朴而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灿烂的汉字文化源流中也沉淀下发愤忘食焚膏继晷鸡鸣而起、勤能补拙夙兴夜寐韦编三绝引锥刺股孜孜不倦……等无数劝励勤学的成语典故,在面向童蒙教育的《三字经》中也有朝于斯,夕于斯的敦敦教导。近代的中外著名科学家也都在种种场合盛赞勤奋努力的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悲华经》卷7中开示:【若有如一佛世界微尘数等十方世界所有众生,成就恶业,必当受报,生于人中,聋盲、瘖痖、无手、无脚、心乱失念、食噉不净,我亦当代如是众生,受于诸罪,如上所说。复次,若有众生堕阿鼻地狱受诸苦恼,我当久久代是众生受诸苦恼,如生死众生所受阴、界、诸入,畜生、饿鬼……皆亦如是。】这个愿就是世尊在行菩萨道时,发愿要救护众生、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娑婆世界中有种种的障碍,令行人废修善品,“是故宜应勇猛精进”。假使心性不够勇猛,稍微遇见一点遮障,就会退缩了,这就是不够勇猛、不够精进。1、勇猛精进广修种种善品法2、“昼夜六时礼拜诸佛”,当然不是叫你每两个钟头就起来拜一次佛,而是说除了睡眠的时间以外,有空的话就要常常礼拜诸佛;3、并且还要供养诸佛,赞叹诸佛,以及忏侮自己往昔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无论品位为何,皆是仗着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大愿,让已度至极乐国者之有情,迈向成佛之道,次第而住:下从造诸不善业、五逆十恶者,下品下生花开后,听闻实相除灭罪法,发菩提心,证果时劫,长不可知。毁犯戒律、不净说法者,下品中生花开后,听闻大乘甚深经典,发无上道心,证果时劫,长不可知。作众恶业、无有惭愧者,下品上生花开后,信解甚深十二部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说的这些法,过去诸佛已经说过了;现在诸佛也正在说,」因为现在诸佛遍十方界,并不是只有娑婆世界才有佛,所以说现在诸佛也正在说;「而未来将会成佛的诸佛,将来也会说这些法;就如同我释迦牟尼佛如今得到了无上菩提,我也常常为众生演说这个摄受正法的道理。就像是你我所说的一样,摄受正法的所有功德是讲不完的;从摄受正法中会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是没有办法说得尽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你去极乐世界要种福田,那可就很困难了!因为没有众生可以让你种福田,你只能种十方诸佛的福田。可是到十方世界向诸佛种福田,大部分还是阿弥陀佛的功德,不是自己的功德,因为你只是靠祂的力量,承接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妙华,到十方世界去供佛,那些妙花是阿弥陀佛的,去诸佛世界的神力也是阿弥陀佛的,所以大部分的功德,还是阿弥陀佛的。但是在这里,可以纯粹靠你自己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界上有人很盲目啊,他说,不会啊,有的鬼神他知道说他以前以前怎么样怎么样;而我们在这里就直接将这个说清楚,即使这只鬼知道,这还是以现在新的意识,来探索了知这个旧的意识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还是不同的意识啊!就算是能知道以前怎么样怎么样的一切,那还是叫作是「故事」,那叫「过去」,那叫「传说」,那叫「假像」,那叫「生死」,那些故往的事情根本无济于事!那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都是平等而行,而于十方世界亦如此的通达无碍,这就是四行位的无尽行。-----《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30集十行位的修证(下)》正伟老师(原标题:“自觉觉他”时“得无违拒”,才是真正的无瞋恨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马;狂奔的马,要靠韁绳控制,但那控制狂奔马儿的韁绳,远比不上能控制内心的调伏力!所以我说世界上最好的调御师,不是那手持韁绳控制马儿的人。」按语: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一一五二经》、《相应部第七相应第二经》、《别译杂阿含第七五经》。二、故事的发生地,《相应部第七相应第二经》作「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但考量憍萨罗国為雅利安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这个世界叫作娑婆呢?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剎功德庄严经》里面说到:相庄严星宿积王菩萨言:彼娑诃世界诸有情等,毁骂捶打皆能忍受耶?佛言:‘善男子!彼佛世界诸有情等,少能成办如斯功德,而多随顺贪恚愚痴怨恨缠缚。’彼菩萨言:‘若如是者,彼之世界不应名娑诃也。’这地方在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写的娑诃,我们方便来念成娑婆),既然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最近聚餐的时候,听到一个同事酒后抱怨说,年近三十,突然感觉到这个世界对他充满了恶意。工作晋升失败,能谈心的朋友越来越少,和妻子吵架搞得家宅不宁。我什么都没做错,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对我?然而据我了解,他晋升失败是因为能力不足;朋友变少是因为他脾气太暴躁;就连妻子也不能再容忍他毫无缘由地情绪波动,争吵无可避免地出现。电视剧《欢乐颂》里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偶然的,没有互相联系和必然的因果关系。就是有宗教师会信奉这样无因无缘的法,所以会说出:成佛也是偶然的。会诽谤大乘经、会诽谤诸佛净土、会诽谤汉传佛教。发出这些言论出来,也因为他们对三宝不具信,对因果不具信,所以会把佛法变成如同世间企业来经营。办理浴佛时,浴的不是佛陀的圣像,而是以自己的造像来供大众浴佛,这就是因为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娑婆世界六道众生中,疾疫鬼和夜叉之类都是以吃人类的血气为食来活命,由于这时慈力王统治下的人民,都遵从国王十善业道的教诲,严谨摄持自己的身口意行,身心清净了,诸天善神也都来守护著,导致这些吃人血气的疾疫鬼和夜叉之类有情,都不敢再靠近来侵害人类,结果一个个都变得饥饿、瘦弱、憔悴、无力。这时有五个夜叉就来到慈力王所在的宫中,向慈力王诉苦说:我们这些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能一念超百千世界。能一日化百千众生故。八果报胜。生莲华藏海。证法性身。一得真常。永无退转故。次观五法。第一欲受菩萨戒者。先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圣人想。第二观十方一切众生。如父母想。第三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师长想。第四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国王想。第五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奉大家想。次兴三愿一愿自己三业所作功德。与十方一切众生同共。二愿我共十方一切众生。早度生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释迦牟尼佛观察娑婆世界众生根性,先以世界悉檀说三界六道的众生世界,其次依为人悉檀说五乘佛法,目的在让众生远离三恶道,乃至能出离三界生死。乘是载运的意思,是说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各以所修的法道为乘载工具,载运到各自所要去的地方;像人乘是乘载到人道,天乘是乘载到天道,声闻、缘觉乘是载运声闻、缘觉二乘人出离三界、永断生死,而佛乘也就是菩萨乘,则是载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非人都只有十世、百世、一万世,但你是有无量的过去世,有无量的过去世,而现在会聚集在同一个世界的同一个星球、同一个国家、同一市镇而且是邻居,算是很有缘的,所以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菩萨应当普慈一切,不依因缘。〖复有四法:一者终不自轻,言我不能得菩提果,二者趣菩提时其心坚固,三者精进勤修一切善法,四者造作大事心不疲悔。复有四事:一者自学善法学已教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间人还没有接触到佛法时,他们最难舍的就是财;但是,就算整个世界都让你赚到手了,舍报时还能带到未来世去吗?一物都带不走啊!所以财物是不坚固的。那么性命呢?性命在我们现在人间是以百岁为期,通常百岁算是最长寿的,可是百岁到时还是没命啊!所以性命也是不坚固的啊!性命在人间要依什么而有呢?得要依色身,色身坏了,性命也不在了。可是色身比机器好用,因为机器会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能持菩萨戒吗?还是需要怎样的经历与过程之后,才由优婆塞戒转进到菩萨戒?答:您有心发愿严格持守菩萨戒律,此乃净善之法,我们在此随喜赞叹您的净愿与净行,因为您已经具足七圣财中戒财的一分功德,因为戒学乃是三无漏学中的基础,而三乘菩提的成就皆以戒为前方便资粮,故佛在经中请阿那律陀尊者开示受戒、持戒之胜妙处,阐释诸贤圣皆是「以戒为梯而升无上慧堂之阁」,尤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劫名波陀(汉言为贤),世界名沙桴(汉言恐畏国土);父名白净,母名摩耶,妻名裘夷,子名罗云;侍者名阿难,右面弟子名舍利弗,左面弟子名摩诃目揵连,教化五浊世人,度脱十方当如我也。」】(CBETA,T03,no.184,p.462,b18-23)[4]《六度集经》卷第4〈戒度无极章〉第34[5]CBETA,T10,no.293,p.714,c15-20(原标题:持戒-贫道士守戒得胜财)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