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轰炸故乡,大火三天三夜,夷为平地,惨不忍睹。时届六岁,已尝尽人间苦味。眼见邻居养鸭人家惨遭烧夷弹,烧烤鸭倒略带香味,烧焦之人体则恶臭难闻,呛鼻无比。虽已历一个甲子,其味犹记忆在脑中,每思之则欲呕吐。 大学部必修基督教圣经《新约》、《旧约》三年。方大林牧师说上帝是全知、全善、全能的。请问上帝能否创造撒旦?若能则非全善;若不 | admin 2018-08-16 |
![]() |
譬如有许多的学佛人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为了要有十足的把握往生极乐,所以大多长年不断的精进念佛,甚至经常参加念佛共修。更有不少的悲心特重的勇猛菩萨,愿意追随大善知识,在释迦佛末法一万年结束之前,要继续留在娑婆世界,不断努力地摧邪显正、护持正法,一直到正法灭尽为止,然后才共同往生到兜率陀天去,跟随弥勒菩萨继续修学唯识种智之学。所以佛教正法中的修 | admin 2018-08-16 |
![]() |
因为在菩萨道的修行过程当中,有呵护我们在世间法成长的人,也有无数护持我们在出世间法的善友,如果没有了这些对我们有恩德、有功德的助缘,我们是无法顺利成长,菩萨怎么能够忘恩负义而独行于菩萨道呢?三福净业是提升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同时也是求证菩提的重要福德资粮。三福净业当中,也特别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列在最先,强调供养恩田的重要,并且佛陀也教导我们佛弟 | admin 2018-08-15 |
![]() |
譬如说:得初禅了以后,再加上修慈无量心的缘故,观想怨亲、村落、国度、世界、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受乐;虽然观想只是内相分,毕竟也没有实际受乐的对象,但成就之后,也可以作为生而为大梵天的因。又好像说,有人种下了五谷,终究不可能生而为瓜果,其原因是一样的。所以世尊才说布施于塔像也像这个样子,由于福田的缘故,而得种种的果报。所以布施的道理是因为福田而得果报, | admin 2018-08-15 |
![]() |
但这并不是一下子或者是一、二世就可以成就的,往往在开始度化众生的时候,是非常勇猛的;也许就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说:众生真的是不容易调伏啊!自己又不想从他们那边获得钱财的供养,甚至于是自己又要花上金钱、投资心力,好能够把胜妙的法去供养众生,却有时候还会被恩将仇报!想想说:这样化导众生回向正道的事,尤其是在这一个娑婆世界,真的是不容易啊!但是心念一转,还 | admin 2018-08-15 |
![]() |
又有人说:或见念佛人助念时之庄严自在,而接受念佛修行的法门,时时默唱佛号;也开始了解所念的佛菩萨其本愿与事迹,及其佛土世界之依正庄严,开始解知念佛的好处。这意思是说,那位为人助念的菩萨是端庄寂静的;而第二个庄严说的是,那个佛土世界清净严饰之相。经论中也会常常看到:“佛的庄严报身,更是常住色究竟天宫说法。”这是说,世尊在色究竟天宫说法,所示 | admin 2018-08-15 |
![]() |
而小学生发愿作总统,那个愿还真是太小了!菩萨连转轮圣王都不愿意当,那对菩萨完全没有意义!转轮圣王中的金轮王,王四天下;银轮王,王三天下;铜轮王,王二天下;铁轮王至少也有南瞻部洲,好多世界都归他管。但是这种愿不叫作大愿,因为这个金轮王也不过是一世就当完了,这不是智者所追求的境界。对菩萨来说,修集来的福德不应该回向死后生到天界享福,也不应该求来世当转轮 | admin 2018-08-15 |
![]() |
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开示:《金刚经》大家都会背,如果有人以一个四句偈为人解说,另外一个人是以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银珠宝来布施,结果是用四句偈做法布施的人,福德远胜过无量财宝布施的人。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说,遍布一个银河系所有星球的珍宝来布施。谁能准备那么多的金银珠宝?可是这样无量珍宝的布施,还不如四句偈的法布施,想想:法施的功德有多大呢?所以佛说 | admin 2018-08-13 |
![]() |
因为说:我即使富可敌国,乃至我有种种的世间的名闻利养,高贵的名声,最后它一样是消失了;即使我能够被历史学家把它记录下来,再流传于千百年,可是当这个世界——我们这个地球,总有一天要灭,灭了之后我们的历史也就灭了,那个时候再有再广大的名声也是空无所有。因为这样子,所以就能够对于自己的一切身心能够放舍,对于自己在这个世间存在或不存在已经无所谓了 | admin 2018-08-10 |
![]() |
去西藏真的能净化心灵吗?原创:网络 烈火红莲2017年是藏地题材影片的丰收年,一年之内涌现多达4部西藏题材影片,在内地电影史上绝无仅有——2017年登上院线的影片中,《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七十七天》《金珠玛米》从各个角度对准了世界屋脊,或是信仰下的心灵洗礼、或是魔幻现实主义叙事下的艺术表达、或是追求梦想的逃离都市之举、或是昌都解放战役的 | admin 2018-08-10 |
![]() |
譬如有许多的学佛人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为了要有十足的把握往生极乐,所以大多长年不断的精进念佛,甚至经常参加念佛共修。更有不少的悲心特重的勇猛菩萨,愿意追随大善知识,在释迦佛末法一万年结束之前,要继续留在娑婆世界,不断努力地摧邪显正、护持正法,一直到正法灭尽为止,然后才共同往生到兜率陀天去,跟随弥勒菩萨继续修学唯识种智之学。所以佛教正法中的修 | 三摩地 2018-08-10 |
![]() |
之前的我,是否都处于这种无根、被曲解的「佛法」世界中而不自知呢?佛法被扭曲后的整个教界气氛都是这样,已经无法宣达正确的法道。以意识心或各种想象说法来作为佛法中心,说灭相不灭是实相;这样否定如来藏的说法,充斥在佛门大道场中,失去根本的佛法,使经典解说只能停留于假想和个人创意上,而脱离佛法能真修实证的最初本怀。层层转变教导,加上佛法内容庞大,所以一般学 | 三摩地 2018-08-09 |
![]() |
世界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人生何处不相逢。胸襟宽大肚量能容的人,明了“大恩与大怨,人我原无两”的道理,环境与他人施与自己的一切恩怨,都能激励启发自己,恩与怨都是成就道业的助缘。相反,心胸褊狭的人,除了求一时之快以外,积累恶缘、阻绝善缘,结果只有逐渐封闭自己未来更多可能的走向。或许,要如故事中那位住持般的胸怀修为,可能不易,然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 | 三摩地 2018-08-09 |
![]() |
佛对宇宙的形成、地球、银河系的来龙去脉,无所不知,也能帮助世界上的一切众生,让大家得到真实的解脱智慧。当然,“成佛”必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广行六度波罗蜜,帮助数不尽的有情众生,一起迈向成佛之道,才能够具足圆满的福德和智慧!生生世世学佛,熏闻八识的正确道理,将如来藏储存的种种染污的种子(例如:贪心、骄慢、嗔恚)汰换成清净的种子,持续进 | admin 2018-08-09 |
![]() |
】 9、《大方广佛华严经》【以不可尽诸方便 回向无尽如来藏发起无上菩提心一切世间无所依普至十方诸世界于一切众心无碍方便启导众生心悉令出生佛菩提…………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解知众生界。何等为十。所谓知一切众生界。本性无实。知一切众生界。悉入一众生身。知一切众生界。悉入菩萨身。知一切众生界。悉入如来藏。知一 | admin 2018-08-09 |
![]() |
譬如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和一只马来看这个世界,就会有所不同;像马——马是看不到自己正前方的影像的,因为马牠看不见在牠两眼中间所投射出去的这块区域,马的眼睛位于头部的两侧,所以对于左右牠有宽广的视野,可是却看不见自己两眼中间的正前方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在走路的时候,常常会低着头、侧着头看旁边的原因。那如果是小鸟呢?小鸟的眼睛至少可以看到5种 | admin 2018-08-09 |
![]() |
所以说,金转轮圣王的福报大小,已经远超过我们在这个世界之中所能够观察或了解的,金转轮圣王的福报是可以函盖四天下;而这个世界之中,世尊也是在人间示现成佛的,那么到底世尊的福报是可以函盖多大的范围呢?《长阿含经》卷18之中,佛开示说:一尊如来所教化的范围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在八十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2之中提到 | admin 2018-08-09 |
![]() |
而尤其是在这个娑婆世界,一世又一世于佛菩提道上继续前进的过程,由于还没有离开隔阴之迷之前,所以再次受生于人间,又会忘失过去世的修证,甚至于是遇到了恶因缘,而有的“退分”。所以,佛菩提道上一向有着自力、他力的相互成就。也就是说,虽然有隔阴之迷的状况,但是依凭于自身过去生所修证的福德资粮,这个是自力的部分;又仰仗佛菩萨的护念、摄受,终究还是会 | admin 2018-08-08 |
![]() |
并且除了佛跟法之外,我们还要相信,诸佛菩萨会在这个世界帮我们安排适当的善知识,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善知识传授佛教正法给我们,这就是要相信有大乘胜义僧宝的存在。所以,在十信位中培植第一个信心的部分,我们要透过听闻正法以及思惟简择,直到能够深信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以及大乘三宝的真实义理。如果我们已经如第五集中所说,对于三宝的真实义有了正确的认识,也 | admin 2018-08-07 |
![]() |
或者有一些菩萨,因为隔阴之迷,忘失了佛菩萨的教导;但是他很想探知:世界到底是有边、还是无边等等的问题?所以发起了菩提心。 或者还有一些菩萨,当他看到或者听闻“如来具有无量的不思议胜妙法!”生起了追求之念,因此而发起了菩提心。 另外有一些菩萨,因为看到有情众生遭受了各种的苦报,他生起了怜愍心,想要有能力来救拔这些众生,所以发起 | admin 2018-08-07 |